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认识七个生字,会写“摘”和“掏”两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 2-3小节中的问句。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 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能正确认读“摘、采”等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能仿照诗中第 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单元,第八单元是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的,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的色彩。那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世界之初,看看祖先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祖先的祖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认的生字,你还会组什么词呢?祖国、祖父(就是爷爷,那么奶奶怎么说呢?祖母)祖先的意思就是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师:我们祖先的摇篮到底是什么呢?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我们祖先的摇篮到底是什么?
师评:刚才四位同学读的都非常准确,但老师希望你们以后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要再大声一些。我们祖先的摇篮到底是什么呢?生:原始森林(师板书)。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知道祖先的摇篮就是原始森林呢?生回答,出示:一、四小节相关语句。理解苍苍茫茫。
细读课文,把握思想
【学习第一小节】第一小节也告诉我们原始森林非常大,谁来读一读?师评: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摇篮,那谁可以把这个大的感觉读出来?两位生读。师评:老师听出来了,这位同学把大这个字重读了。2评:读出了大的感觉。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这句话我们了解到了这个摇篮真大啊,那你从哪里还能看出森林很大呢?生:一望无边。师:一望无边就是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地域非常辽阔,出示图片,拓展:一望无边的草原、大海、荒漠、稻田,森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里,都有可能有什么呢?生答,师评: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中可能有这么多的东西,谁来读一读,读出森林的一望无边。两位生读。师:摇篮本来是宝宝用来睡觉的,我们祖先的摇篮居然是一个大森林,真有意思,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学习第二、三、四小节】读第 2、3小节,用“——”画出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里,我们的祖先可能会做些什么呢?生交流。师贴板书: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1. 同学们看“摘”、“掏”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呢?左右结构,提手旁,提手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系?手,那么我们看第一个字:“摘”,都可以摘什么?生:摘杏子、摘苹果、摘梨、西瓜、这些都需要用到手,把东西拿下来。那我们再看“掏鹊蛋”,老师把雀巢给大家拿来了,那老师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好不好?不好,为什么?生交流。我们一起做一个掏鹊蛋的动作,把手伸进去,从里边摸一摸,再把鹊蛋拿出来。可见,作者用词是非常准确的,我们仿佛看到了祖先在树上小心翼翼地掏鹊蛋的情景,非常有趣。2.认真观察,指导写字:“摘”和“掏”这两个字也是我们这节课需要会写的两个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结构和压线笔方面要注意什么呢?生交流师出示口诀:左窄右宽同等高,外框左竖要压线,缶字靠右横压线框内古字略靠上。生写,评价。3.“摘”和“掏”都是提手旁,那你还知道哪些带提手旁的字呢?生交流。那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我们一起读一读:拍、打、捉,可见,我们可以通过部首偏旁归类的方法来识记生字,这就叫做部首归类识字法。同学们你看老师的板贴上面,标红的字是我们这些课所要认识的生字,还有哪些生字可以用到部首归类识字法进行识记。(1)“蔷”和“薇”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多与植物有关,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花的名字中也带草字头 拓展:荷花、茉莉、菊花、芙蓉、芍药除了“蔷薇”,哪些字还可以用偏旁归类识记的方法来记呢?(2)“逗”和“逮”,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走之旁,那走之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系?走路有关系。那走之旁的字你还认识哪些?生交流,师拓展4.读词卡。请同学们观察,这些词语在形式上你发现了什么?生交流那你能根据诗中“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吗?追野兔、赏蘑菇。那你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后面是一个拟人句,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蘑菇会打伞,野兔和他们赛跑,从而你能感受到祖先的生活怎么样啊?惬意、快乐,所以我们再写诗歌的时候,形式是可以多样的。5. 读二、三小节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大摇篮里,可以做这么多有趣的事情,都是作者亲眼看到的么?不是,为什么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得?生交流:(1)我想(说明这是作者自己想象的)(2)可曾(疑问词,表示对祖先生活情景不确定的一种猜测,那你能结合生活经验,用上可曾说一个这样的问句吗?你可曾见过一望无边的草原?)(3)问号(还找到了标点符号这个小帮手)6.指导朗读通过这些证据我们就知道这些活动只是作者的一种猜想,所以我们也要带着一种好奇、猜想、疑问的感觉去读,第二小节中有两个问句,我们该如何把问句读好呢?生:语调往上扬。找两位生读。第二小节是作者想象的祖先的生活,那第三小节就是作者想象出的当时孩子们的生活情景,那谁再来读一读第三小节,读出作者的猜想。两位生读。师评:那个时候孩子们的生活真有趣啊!
放飞想象同学们都读出了作者的猜想,那现在也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还会做些什么呢?生交流。老师也给同学们找来了一组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逗小猫、采草莓、挖野菜、捉蝴蝶、追小鹿、闻花香、看夕阳、赏明月、数星星。
我是小诗人同桌两个先说一说。生交流。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可见,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想象创造出更加美妙的小诗,这一片原始森林,是多么遥远而又美好的回忆啊!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读中感悟,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还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儿歌,并且生字把也编入其中了,我们一起拍着手读一读吧。拍手齐读。大森林,像摇篮,绿树荫,遮蓝天。摘野果,掏鹊蛋,逗松鼠,采蔷薇,捉蜻蜓,逮蝈蝈,那回忆,多遥远。此时此刻,你觉得原始森林是一个怎样的摇篮呢?师板书:幸福。就要婴儿在摇篮里一样。(画板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想象到了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里生活成长的情景,那回到世界之初,回到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想不想知道其他事物又是如何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