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8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基础过关练
(2024重庆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从时间上说,杜甫、颜真卿的艺术成熟期和著名代表作品都在安史之乱后;从风貌上说,他们也不同于前人,另开新路。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 ① ,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 ②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略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
1.下列各句中的“相当”和“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中的“相当”,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国产反隐身雷达可以解决对隐身目标的探测和跟踪等问题,有关技术跟国际水平相当。
B.两个破折号在解释说明的内容的前后搭配使用,其作用相当于括号。
C.这个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但一定可以完成。
D.她想交出手上的工作,一时又找不到相当的人来接替。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两处表述不当,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4河南濮阳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歌几乎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代表诗人(作品),但是诗歌成了“唐朝”的“名片”,意味着唐朝的文学艺术以诗歌最为闪耀,诞生了最多的诗人、最繁盛的作品、最丰富的品类。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一个气象万千的时代,为后代确定了诗歌的美学标准。
唐诗的美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没有唐诗,我们的语言将黯然失色,不再有这些成语:青梅竹马、刻骨铭心、天伦之乐、一掷千金、浮生若梦、扬眉吐气、仙风道骨、蚍蜉撼树、妙笔生花、惊天动地……有了唐诗,跟朋友分别时可以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垂头丧气时可以勉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志向时可以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激励他人时可以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的奋进与失意,尽在诗歌之中。以李白为代表的唐朝诗人创造了新颖的诗的语言,在不同的层面上超越了个体生命的限制,留下了让世世代代敬仰的文化财富。
在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片尾,诗人高适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还用不同的方言朗诵描写长安的唐诗,诗人的理想超越时空,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这实际上是触发了中国人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中华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诗的浪潮在中国人的心里激荡着永恒的回响。
4.第二段罗列了大量唐诗中的成语,有何表达效果
5.下列与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只要风在,雨在,生命就在。
B.只要生命在,志气在,希望就在。
C.只要你在,心在,春天就在。
D.只要鲜花在,掌声在,笑脸就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022全国新高考Ⅰ,山东、江苏60篇)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 , ”诗句中。
(2)(2022全国甲)杜甫《登高》中“ , ”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的工具的诗句“ ”和“ ”令人叹为观止。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性格(或最能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海日东升、天鸡破晓的壮美景象的诗句是“ , ”。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巨大的声响震荡着岩石、泉水、深林、峰峦的两句是“ , ”。
(8)杜甫《登高》中,“ , ”两句写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
(9)杜甫《登高》中,“ ”呼应题目,更引出“ ”,将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交织在一起。
(10)猿鸣之声似哭似号,闻之令人伤心。古代诗歌散文中,诗人常借“猿”之声抒发心中的哀怨、凄怆之情,如“ , ”。
三年模拟练
一、(2023河南郑州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
古风(其十九)①
李 白
西上莲花山②,迢迢见明星③。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④。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叛军已经攻占了洛阳城。②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③明星:传说中的华山玉女。④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见到了明星仙女。
B.第三至六句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芙蓉,凌空飞舞,仙袂飘飘。
C.第七至十句是诗人想象自己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在天空中遨游。
D.后四句为实写,胡兵占据洛阳,百姓惨遭屠戮,血流遍野,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
2.请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诗写的仙境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 (6分)
二、(2024安徽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
前出塞九首(其九)
杜 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①。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②
[注] ①狄与戎:古代少数民族。北方曰狄,西方曰戎。②固穷:安守贫贱穷困,不失气节。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句以一个老兵的口吻述说自己的经历:从军十年,却无寸功,不免感到惭愧。
B.三、四句变换角度,批评一般将士看重名利,争功贪赏,自己羞于与他们为伍。
C.五、六句揭示当前的局势:中原地区战火未息,更何况西北边境还有异族侵扰。
D.全诗以第一人称自陈心曲,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令人感到真实、亲切。
4.本诗最后两句与《登高》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6分)
三、(2023湖北荆州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①
杜 甫
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
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欢剧提携如意舞②,喜多行坐白头吟。
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
[注] ①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想搬家至江陵,得知二弟杜观已携家到江陵时所作。蓝田,今属陕西西安。江陵,今属湖北荆州。②如意舞:晋朝王戎喜执如意起舞。如意,用来搔痒的工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的远行之苦:翻越冰天雪地的高山,从苦寒侵骨的北方而来。
B.颔联写弟弟为了诗人专门从蓝田搬到江陵,这使诗人感到非常喜悦。
C.颈联写诗人得知喜讯后的表现:手执如意起舞,行坐吟唱诗歌。
D.整首诗洋溢着喜悦的基调,抒写了兄弟间的相濡相呴之情。
6.全诗用了哪些手法表达诗人得知弟弟携家到江陵后的心情 请简要分析。(6分)
四、(2023北京怀柔区校考期中)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12分)
上李邕①
李 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朱凤行
杜 甫
君不见潇湘之山衡山高,山巅朱凤声嗷嗷。
侧身长顾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劳。
下愍百鸟在罗网,黄雀最小犹难逃。
愿分竹实③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注] ①李邕,唐代书法家,曾任渝州刺史。李白游渝州时谒见李邕,因不拘俗礼,放言高论,使李邕不悦,对李白颇为怠慢。李白临别即赠《上李邕》,以抒心志。②宣父:孔子,唐太宗贞观年间诏尊孔子为宣父。③竹实:传说中凤凰的食物。
7.下列对两首诗中诗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人”两句意为世人见我没什么特别之处,听到我的大言后都冷笑。
B.“宣父”两句意为孔子尚觉后生可畏,您李邕不可轻视我年少。
C.“君不”两句写朱凤立于高高的衡山巅,因为冻饿而嗷嗷哀号。
D.“下愍”两句写朱凤怜悯百鸟身处罗网,尤其同情最小的黄雀。
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鹏”两句虚实结合,融情于景,营造了一种阔大苍凉的氛围。
B.“假令”两句极尽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风格。
C.“侧身”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朱凤形象,生动具体,有感染力。
D.“愿分”两句用鸱枭怒号来衬托朱凤的精神,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9.同样是写鸟,李白与杜甫分别借“大鹏”“凤鸟”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文中的“相当”是副词,表示程度高。A、B两项中的“相当”是动词,表示(数量、价值、条件、情形等)差不多;配得上或能够相抵。C.副词,表示程度高。D.形容词,适宜、合适。
2.答案 ①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 ②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
解析 ①处,前文说李白与杜甫、张旭和颜真卿都称盛唐,再结合横线前面的“如果说”和后文“那么,以杜甫……”可知,此处和后文“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为对照句,故可填“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之类的内容。②处,此处和前文“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为对照句,再结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等内容可知,此处可填“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之类的内容。
3.答案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后的句号放在引号内;②“领略”改为“领”;③“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改为“几乎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
解析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属于完全引用,且独立成句,句号应放在引号内;②结合前文所引用的诗句的含意可知,“领略”一词表意不当,同时“领略”与“风骚”不搭配,可将“领略”改为“领”;③“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几乎奠定了标准”语序不当,副词“几乎”应放在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之前,改为“几乎为千年后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
4.答案 罗列大量成语,表现了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意蕴之美,用以证明诗歌之美已经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解析 第二段罗列了大量唐诗中的成语,表现了诗歌语言的丰富性,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意蕴之美,没有唐诗,我们的语言将多么贫乏,证明了唐诗的美已渗透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
5.D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运用反复和借代的修辞手法,重复使用“在”,“长安”代指唐朝。A、B、C三项中都有反复,没有借代。D项和文中画横线句子都运用了反复和借代的修辞手法,重复使用“在”,“笑脸”代指人。故选D。
6.答案 (1)(示例1)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示例2)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5)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6)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7)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8)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9)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10)(示例1)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2)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示例3)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三年模拟练
1.D “后四句为实写”错误。后四句并非实写,“俯视洛阳川”说的是诗人想象自己在天空中俯视人间,由此可知,后四句虽写人间现实,但仍是虚写。
2.答案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是浩大恢宏、奇幻瑰丽的全景图,而《古风》(其十九)中的“仙境”是神女凌空飞舞、仙袂飘飘与高揖卫叔卿的特写镜头。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却不在其中;而《古风》(其十九)中的“仙境”里则是诗人应邀与仙同游。③《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古风》(其十九)中的“仙境”则表现了诗人在出世与正视现实、忧国忧民之间的徘徊。
解析 答题时,首先分析两首诗中描写的“仙境”的阵容、参与者、现场气氛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比较其“景语”中蕴含的“情语”。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其“仙境”是浩大恢宏、奇幻瑰丽的全景图,“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本诗“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中的“仙境”是神女凌空飞舞、仙袂飘飘与高揖卫叔卿的特写镜头。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笔下的仙境是一个洞天福地,天空广阔,看不到尽头。金银筑成的楼台与日月交相辉映,景色壮丽,光耀夺目。“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纷纷下来,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而“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写仙境倏忽消失,梦境旋亦破灭,诗人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可见“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却不在其中。而本诗虚拟游仙之事,“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诗人想象自己被邀请来到云台峰,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礼,并一同在天空中遨游。可见,诗人是应邀与仙同游。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可以说,《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再看本诗,从“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可以看出本诗是向现实的回归,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诗人在出世与正视现实、忧国忧民之间的徘徊。
3.A “却无寸功,不免感到惭愧”错误。一、二句“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意为“转眼十多年的当兵生涯,大大小小的功勋谁没有呢”。由此可见,这两句没有体现对“无寸功”的惭愧之情。
4.答案 ①本诗结尾两句运用典故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征夫虽遭受不公、处境穷困,但不计较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安危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的热烈赞颂。
②《登高》的尾联通过描写诗人悲苦的身世经历,直抒胸臆,表达了一生艰难、功业无成而身已衰老的抑郁苦闷,寄寓了忧国伤时之情。
解析 本诗结尾两句“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意为大丈夫为国志在四方,怎么可以因为不接受贫贱穷困而丧失气节呢 这两句运用反问的手法,化用《论语·卫灵公》中的“君子固穷”,写征夫作为一个大丈夫,志在四方,绝不会因“穷”而失去气节,由此可以看出征夫是一个胸怀坦荡、忠贞爱国、志存高远的忠志之人。通过写征夫的远大抱负,表达了诗人对其不计较个人得失、心系国家安危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赞颂。
《登高》的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意为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衰颓不已,偏又刚刚停止了浇愁的酒杯。连用“艰”“难”“苦”“恨”四个字,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已衰老。通过直接抒情,将诗人穷困潦倒、孤苦无依的悲凉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
5.A “首联写诗人的远行之苦”错误,应是写杜观一家的远行之苦。
6.答案 ①想象:首联想象杜观一家在冰天雪地中翻山越岭而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牵挂之情。②比喻:颔联用春天到来比喻诗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得知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后的喜悦心情。③用典:颈联以王戎喜执如意起舞的典故表达喜悦之情。④拟人:尾联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入境,借梅花的欢笑表达诗人因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兄弟即将团圆的喜悦和兴奋。⑤动作描写:以手执如意起舞、行坐吟唱诗歌、绕着檐楹踱步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得知消息后高兴的心情。
解析 ①想象:首联“马度秦山雪正深,北来肌骨苦寒侵”想象杜观一家搬家时翻越冰天雪地的高山,行程艰苦,侧面写出诗人的牵挂。
②比喻:颔联“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用春天到来比喻诗人的心情,写弟弟为了诗人专门从蓝田搬到江陵,这使诗人感到喜悦。
③用典:颈联“欢剧提携如意舞”写诗人闻知喜讯后的表现:手执如意起舞。以王戎喜执如意起舞的典故表达喜悦之情。
④拟人:尾联“巡檐索共梅花笑,冷蕊疏枝半不禁”写诗人绕着檐楹来回走动时,希望梅花和他一起欢笑,而那些疏枝上的梅花,也真有很多忍不住笑了起来。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入境,借梅花的欢笑表达诗人因弟弟携家迁至江陵,兄弟即将团圆的喜悦和兴奋。
⑤动作描写:“欢剧提携如意舞,喜多行坐白头吟”“巡檐索共梅花笑”写诗人得知喜讯后的动作:手执如意起舞、行坐吟唱诗歌、绕着檐楹踱步。以动作描写表达诗人得知消息后高兴的心情。
7.B A.“见我没什么特别之处”错,“殊调”意为“不同于流俗的言论”。“世人”两句的意思:世人见我好发不同于流俗的言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后皆冷笑不已。C.“因为冻饿而嗷嗷哀号”错,“嗷嗷”在这里是描摹朱凤的叫声,并非朱凤因冻饿而发出的哀号声。D.“尤其同情最小的黄雀”错,“下愍”两句的意思:朱凤怜悯百鸟身处罗网,连最小的黄雀也不能逃脱。没有体现“尤其同情”。
8.A “虚实结合”错误,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并非现实中的动物,因而不是“实”。
9.答案 大鹏是自由和理想的象征。李白写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即使风歇,“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以大鹏自比,写其无论有风无风,都能实现不俗的理想和价值,表现了诗人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体现了诗人年轻自信、不畏流俗的豪迈之情。
凤鸟是祥瑞之鸟。杜甫写凤鸟“翅垂口噤心甚劳”“下愍百鸟在罗网”“愿分竹实及蝼蚁”,借写凤鸟对众鸟的怜悯,表达自己对底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关怀及对欺压百姓的恶势力的憎恨和批判。
解析 李诗中,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可知,大鹏是自由和理想的象征。李白以大鹏自比,描写了传说中的神鸟大鹏起飞、下落时的浩荡景象,表现了诗人此时豪情满怀、直冲青云之志。“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写即使大风停下来,大鹏落了下来,也会在江湖上激起波澜。如果李白自比大鹏,那么李邕自然就是大鹏乘借的大风,李白在这里言明即使将来没有李邕的相助,他也能在政坛产生非凡的影响。这正是对“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的最好回击,体现了诗人年轻自信、不畏流俗的豪迈之情。杜诗中,“翅垂口噤心甚劳”“下愍百鸟在罗网”“愿分竹实及蝼蚁”等诗句表明凤鸟仁爱善良,这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那哀怜百鸟的“朱凤”就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而身在罗网中的“百鸟”就是底层百姓,“鸱枭”则是欺压百姓的人。诗人借描写凤鸟对众鸟的怜悯来表达自己对底层百姓苦难生活的关怀以及对欺压百姓的恶势力的憎恨和批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