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登泰山记
基础过关练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2.多平方,少圜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当
2.居
3.漫
4.阴
5.极
6.或
7.方
8.稍
9.以
10.及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至于泰安
古义: 。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2.多平方
古义: 。
今义:指数是2的乘方;平方米。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汶水西流
2.济水东流
3.崖限当道者
4.明烛天南
5.多平方,少圜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特殊句式:
译文: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特殊句式:
译文:
3.余始循以入。
特殊句式:
译文:
4.崖限当道者。
特殊句式:
译文:
5.多松,生石罅。
特殊句式:
译文:
六、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称“禅”。( )
2.五鼓:古代一夜分甲、乙、丙、丁、戊五段,分别为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课文“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中的“五鼓”,即“五更”。( )
3.阴、阳:“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的“泰山之阳”,就是指泰山的南面。( )
4.晦,农历每月初三日。朔,农历每月初一日。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
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在文中常依托别的建筑物或地名来确定所写地的位置,姚鼐《登泰山记》中用此法来介绍日观峰位置的句子是“ , ”。
2.姚鼐《登泰山记》中,“ 。 ”两句生动地展示了日出前风扬积雪、云雾弥漫的情景。
3.《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4.《登泰山记》中,赋予静态的青黑色的山以人的动态,表现冰雪之盛的句子是“ ”;描写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的句子是“ ”。
5.姚鼐《登泰山记》中,写从日观亭向下俯视,众山如樗蒱所用的掷具的句子是“ , ”。
6.《登泰山记》中,描写旭日如丹冉冉升起之景的句子是“ , ”。
7.《登泰山记》中,“ , ”两句细致地描绘了日将出时的景象。
8.《登泰山记》中,“ ”一句通过对比,写出了日观峰附近积雪之厚,凸显了天气的恶劣。
片段阅读练
一、(2024辽宁葫芦岛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氵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嶲。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涂黑。
溪有深潭A大石出B潭中C若马D浴起E振鬣F宛首而顾G其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②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B.①翼乎临于溪右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①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D.①及县治而迤平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3.简要分析姚鼐《游媚笔泉记》所表达的情感。
二、(2024山东菏泽月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客有云:昔罢兖州掾曹,与一二友人祀岱岳,因登绝顶。行四十里,宿野人之庐。约五鼓初,各杖策而东,仅一二里,至太平顶,丛木中有真庙东封坛遗址。拥褐而坐,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渐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则暗。又久之,明处有山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十丈。半至明处却半有光,全在明处即全有光,其下亦尚暗。日渐高渐变色,度五鼓三四点也。经真庙帐宿之地。又经天门、十八盘,尤耸秀。北眺青齐诸山,可指数。信天下之伟观也。
(节选自邵博《泰山录》,有删改)
4.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度五鼓三四点也
度:经过
B.各杖策而东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走
C.东望如平地
望:向远处看
D.北眺青齐诸山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兖州:古州名,古代九州之一。东汉置兖州,以后各代治地和区域大小时有不同。
B.岱岳:泰山的别称。泰山又称东岳、岱宗,与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
C.鼓:古代夜间计时单位。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因击鼓报时,所以也将“更”称为“鼓”。
D.真庙:北宋第三位皇帝赵恒的庙号为“真宗”,宋人亦以“真庙”称之。隋唐后,皇帝死后普遍有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康熙帝等。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当自明处出。
三年模拟练
(2024江苏连云港期末,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0分)
材料一:
游灵岩记
姚 鼐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叠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澈,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趋,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麓,以返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有删改)
材料二:
乾隆之末,桐城姚姬传先生鼐,善为古文辞;慕效其乡先辈方望溪侍郎之所为,而受法于刘君大櫆,及其世父编修君范。三子即通儒硕望,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惟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欤哉!
(选自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有删改)
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周若环而缺其南面——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2.南则重嶂蔽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3.越一岭——翻山越岭
4.乃益奇也——老当益壮
5.循泰山西麓——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
6.缘泰山东麓——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习题演练
1.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盖灵岩谷A水西流B合中川C水入济D琨瑞山E水西北F流入济G皆泰山之北H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帷,名词作状语,与《登泰山记》“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中的“限”用法相同。
B.溯,指逆流而上,与《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中的“溯”词义相同。
C.东南,向东南走,与《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中的“东”用法相同。
D.稍稍,指逐渐,与《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中的“稍”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的构思跳跃性较大,这种写法便于从多个方面对灵岩进行描写和介绍,使文章内容比较充实。
B.作者通过“积雪”“初日”等意象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的意境相似。
C.姚鼐散文的语言特色表现在寓丰富于简洁,寓工妙于自然,即作者善于以精练的语言描写事物。
D.曾国藩对桐城派代表人物,特别是姚鼐,表现出崇敬之情,肯定了桐城派思想的现实意义。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
(2)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
5.材料二中,姚鼐提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统一的文学主张,其中“考据”主要指通过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问题。这一特点在材料一中有何体现 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一、
1.同“彩”,彩色
2.同“圆”,圆形,这里指圆形的山石
二、
1.①在(某处) ②挡住 ③面对 ④掌管 ⑤应该 ⑥当作
2.①停留 ②处于 ③经过
3.①弥漫 ②模糊 ③随便
4.①山的北面 ②阴天,没有阳光 ③阴影,树荫
5.①极点,尽头 ②最,非常,表示最高程度 ③至、到达
6.①有人 ②有的 ③有时 ④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7.①方形的山石 ②方向,方位 ③当 ④四周围绕 ⑤方圆
8.①逐渐 ②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 ③略微
9.①在……时候 ②连词,表修饰 ③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方位和时间 ④认为 ⑤连词,表目的 ⑥同“已”,已经
10.①连词,表示并列,和 ②介词,等到……时候 ③追上,赶上 ④比得上
三、
1.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
2.平的、方形的山石
四、
1.名词作状语,向西
2.名词作状语,向东
3.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4.名词作动词,照
5.形容词作名词,平的、方形的山石/形容词作名词,圆形的山石
五、
1.特殊句式:判断句,以“……者……也”为标志。
译文: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的长城。
2.特殊句式:判断句,以“也”为标志。
译文:(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
3.特殊句式:省略句,“循”后面省略宾语“之”,“之”代指“中谷”,应为“余始循(之)以入”。
译文: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山。
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定语“限当道”放在了中心词“崖”后面,正常语序为“限当道者崖”。
译文: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
5.特殊句式:省略句,“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应为“多松,生(于)石罅”。
译文:多是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
六、
1.√
2.√
3.√
4. “农历每月初三日”错误,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每月初三日是“朏(fěi)”。
七、
1.最高日观峰 在长城南十五里
2.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3.道中迷雾冰滑 磴几不可登
4.苍山负雪 明烛天南
5.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山也
6.正赤如丹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7.极天云一线异色 须臾成五采
8.而雪与人膝齐
片段阅读练
1.ACE “溪有深潭”主谓宾完整,且其后的“大石”是后一句的主语,故A处应断开。“潭中”是“出”的地点状语,中间不应断开;“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中,主语是“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故应在“中”后的C处和“浴起”后的E处断开。
2.A A.都是代词,意为“那”。B.介词,在/介词,被。C.变为,变作/对,向。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方式或状态。
3.答案 ①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②不慕前贤,无意隐逸,含蓄地透露出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
解析 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接着写循溪西入后沿途所见之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上,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展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由此可概括出: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写媚笔泉的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荒寂冷僻,不宜久留。由此可概括出:不慕前贤,无意隐逸,含蓄地透露出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
[参考译文]
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几百里,一直到县衙所在地才逐渐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忽然相合,像屏障一样耸立,像城墙一样曲折回环,高峻横隔好像没有路可以走。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那里边流出来。
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声音,“哗哗”流了十余里,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时常有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在水面上露出来,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颈上的长毛回头看它的同伴。攀着石头向上爬,俯视飘浮的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路,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像翅膀一样在溪流的右方探出,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所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这个地方表面看上去很像,于是以此命名。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大树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作“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导引泉水又流入溪中。
左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多云,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陡峭如墙的山崖,丛杂的草木和众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害怕,于是回去了。
4.A 度:揣测,估量。
5.D 康熙是年号,不是庙号。
6.答案 星星都不见了,下方的天空仍然很暗。才想着太阳应该从明亮的地方升起。
解析 尽:都。初意:才想着。自:从。
[参考译文]
客有云:昔日免去兖州掾曹一职后,与一两个友人到泰山祭祀,所以登上了泰山最高峰。走了四十里路,夜宿于乡野之民的茅草屋。约五更初的时候,我们各自扶杖徐徐向东走,仅仅走了一二里路,就到了太平顶,灌木丛中有宋真宗到东岳泰山祭祀的遗址。围裹着粗布衣服坐下,来等待日出。过了很长时间,星星渐渐少了,向东望去好像一块平地,天边已经明亮,但下方还是暗的。又过了很长时间,明亮的地方出现了几座山峰,好像俯卧的牛、车的顶盖一样,星星都不见了,下方的天空仍然很暗。才想着太阳应该从明亮的地方升起,又过了很长时间,从黑暗中涌出一轮太阳,大红色,升起数十丈高。有一半升到明亮的地方还发出一半的光,完全升到明亮的地方就发出全部的光,(太阳)下面还是暗的。太阳渐渐升高,渐渐变了颜色,估计是在五更三四点。(我们)经过真宗庙搭帐宿营的地方。又经过天门、十八盘,山峰尤其高峻秀美。向北眺望山东诸峰,都可以指着数清楚。实在是天下的雄伟景观啊。
三年模拟练
温故知新
1.如同,像
2.遮挡,遮蔽
3.跨过
4.更加
5.顺着,沿着
6.沿着,顺着
习题演练
1.BDG “盖灵岩谷水西流”中,“灵岩谷水”是主语,“西流”是谓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B处断开。两个“……入济”结构相似,中间应断开;“皆泰山之北谷也”是对前文的总结,其前应断开,故在D、G处断开。
2.C A.正确。都是名词作状语,像帷帐一样/像门槛一样。B.正确。C.“用法相同”错误。“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中的“东”是名词作状语,向东。二者用法不同。D.正确。
3.B “描绘了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的意境相似”错误,作者通过“积雪”“初日”等意象描绘了雪后清幽冷寂的景色,与《登泰山记》中泰山雪景瑰丽雄浑的意境不同。
4.答案 (1)从山峰到溪流,有一点平坦的地方,都种植着柏树,柏树遮蔽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
(2)我当初与朱子颍约好一块来游览灵岩,遇到朱子颍有公事,便让泰安人聂剑光同我一起(游览)。
解析 (1)“地有尺寸平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尺寸平地”。“翳”,遮蔽。“高”“深”,形容词作名词,高高的山岭/深深的崖谷。
(2)初:当初。值:遇,遇到。乃:于是,便。俾:让。偕:一起行动。
5.答案 ①考证了“甘露之泉”名字的由来。②考证了“政和”二字为宋人所刻。③考证了“朗公谷”和“朗公石”名字的来源。
解析 由材料一“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可知,考证了“甘露之泉”名字的由来。由材料一“回视寺左右立石……曰‘政和’云”可知,考证了“政和”二字为宋人所刻。由材料一“世言佛图澄之弟子竺僧朗……有朗公石焉”可知,考证了“朗公谷”和“朗公石”名字的来源。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泰山北边有很多高大的山峰,而灵岩最有名。我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灵岩游览。灵岩的形状像石头砌成的城墙,高一千余雉,周围环抱的群山像个圆环,而南面有个缺口。南面有重峦叠嶂遮蔽着它,条条溪流环绕着它。从山峰到溪流,有一点平坦的地方,都种植着柏树,柏树遮蔽着高高的山岭,塞满了深深的崖谷,灵岩寺就在这柏林中。林下布满了积雪,初升的太阳显得明朗清澈,积雪的寒光在寺院的墙壁上闪动。灵岩寺后面的山崖上凿有神龛,用来供奉佛像。估量它的高度,大约是灵岩的十分之九,陡峭得无法上去,在横断面开出一条斜路,才能登上去。登上山顶之后四顾群山,只见群山像怒马奔驰一样,像军中帷帐一样。灵岩的脚下有山泉,皇帝来巡游时,命名为“甘露之泉”。寺庙的和尚拿出器具,舀取泉水让我品尝。回头看寺院左右立着的石碑,大多是宋代以后的游人刻的字,有的嵌入墙内,有的用来砌了石阶,石阶上面有字,刻着“政和”等。
我当初与朱子颍约好一块来游览灵岩,遇到朱子颍有公事,便让泰安人聂剑光同我一起(游览)。聂剑光指着灵岩的北谷说,逆着水流向东走,跨过一道山岭,就进入琨瑞山。灵岩的溪水向西流,与中川水汇合流入济水,琨瑞山的溪水向西北流入济水,都属于泰山的北谷。世人传说佛图澄的徒弟竺僧朗曾住在琨瑞山,时常在灵岩为众人讲说佛法。所以琨瑞山的山谷叫朗公谷,而灵岩则有朗公石。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面靠近大路,来游玩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而到了琨瑞山,它的岩谷幽深,于是景色更加奇丽。我来不及去,写信告诉子颍。子颍日后来游玩时,顺着泰山的西麓,参观灵岩,向北到达历城,再沿朗公谷逆流向东南走,到达东长城岭下,再沿着泰山的东麓返回泰安,这样泰山的四面都游遍了。夜晚住在张峡。姚鼐记。
材料二:
乾隆末年,桐城的姚鼐先生擅长写古文;他敬慕并且仿效同乡前辈方望溪的古文,又受到刘大櫆君和自己的伯父姚范君的教导。方、刘、姚三位都是学通古今的大儒,极有声望,所以姚鼐先生对古文的研究就更加精深了。历城的周永年字书昌因此赞叹说:“天下的文章,大概都在桐城吧!”于是学者大都推崇桐城人写的文章,称为“桐城派”。
乾隆中期,天下的大儒奇才,崇尚学问渊博,烦琐称述,多方引证,往往为了考证一个字,连续用几千字来说明还不得罢休,他们在学术上另立旗帜,名叫“汉学”。唯独姚先生排除各种议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不可偏废,一定要以义理为根本,然后文辞才有所依附,考据才有所归附;一篇文章中,只有义理是最需要注意的。当时姚先生孤立无援地与汉学家论争,他的理论传播了五六十年,现在的读书人,渐渐读他的文章,继承他的学说。学说的衰亡兴盛,也有它各自的时代,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