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9 15: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自古便形成了高于邻邦异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世代相传的农耕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到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土地。正是这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无形中生发出一种强大的束缚力,使整个民族产生了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上,这样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从劳动者个人来说,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
在农耕社会,个体劳动者自给自足、任劳任怨的意识以及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社会分工的影响下,必将产生与之相应的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正如《孟子·梁惠王上》描述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在这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也是朴素的。无论富有还是贫穷,幸福还是痛苦,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促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表现于农事诗中便是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花野妇抱儿至,曳杖老翁扶背行。淋漓醉饱不知夜,裸股掣肘时欢争。去年百金易斗粟,丰岁一饮君无轻”[张耒《田家三首》(其二)]都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又如,陈藻的《田家妇》:“莳秧郎婿晚归来,白面匀妆是乃妻。笑说福唐风俗恶,一田夫妇两身泥。”诗中洋溢的情感使整个劳动过程充满谐趣。再如,陈造的《田家谣》:“麦上场,蚕出筐,此时只有田家忙。半月天晴一夜雨,前日麦地皆青秧。阴晴随意古难得,妇后夫先各努力。倏凉昼暖茧易蛾,大妇络丝中妇织。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饭熟何曾趁时吃,辛苦仅得蚕事毕。小妇初嫁当少宽,令伴阿姑顽过日。明年愿得如今年,剩贮二麦饶丝绵。小妇莫辞担上肩,却放大妇当姑前。”展现了一家人和睦共处的生活场景,其中不乏轻松愉快的氛围,生活气息浓厚。
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他们不仅共同创造幸福、共享天伦之乐,并且真正做到了同甘共苦。许多农事诗将笔触伸向现实压迫下农民苦难生活的原状,不假雕饰地刻画了农民的悲苦心酸,让人不忍卒读。然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情感。如梅尧臣的《汝坟贫女》:“汝坟贫家女,行哭声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体现了农人相依为命,强烈的家庭意识。这首诗也记载了妇女的哀怨,进一步说私家也“毁”了,连父亲都被折磨死了,自己无依无靠了。再如,王安石《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表现了边疆战乱之时,农民一家辛苦耕作、“老小相依”举家迁徙的艰难生活。而吕南公的《老樵》(节选):“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以立于门口等他的“街东少年”和老樵夫家里的“病妇”形成鲜明对照,刻画出老樵夫艰难的生存境况。“病妇”的存在不是其艰苦命运的累赘,而是其情感的寄托,是其坚强生活的勇气。这些诗作纷纷以朴素感情作结,将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予以升华,使其深层的文化意蕴更加耐人寻味。
(摘编自韩梅、孙旭《宋代农事诗的文化阐释》)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整个民族产生了安土重迁的思想,形成了定居农耕文化,进而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自立的传统美德。
B.农耕社会中,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单位的产生,受到了劳动者的个体意识和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的共同影响。
C.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这与当时社会中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D.宋代农事诗既关注农民幸福美好的生活,也关注他们在现实中悲苦心酸的遭遇,其深层文化意蕴触动人心、耐人寻味。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让人艳羡不已”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
B.“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在文中指的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耕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意识朴素而又丰富。
C.文中多处使用引号,它们的作用不尽相同,除了标示引用的内容和特定称谓外,还有对内容的强调。
D.《芣苢》一诗描绘了古代劳动人民从采获到收盛再到满载而归的情景,就情感而言,与本文第二段中表达的相近。
3.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农耕社会中的农民安土重迁,一年四季以耕种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这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B.高于文本之上的源自生命本能的情感,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C.农事诗中描写的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的劳动画面,体现了乡土社会“男女有别”的特点。
D.人类行为往往具有一定动机,农民为了丰收而辛勤劳作,这其实也是满足自己主观生存的欲望。
4.中国农民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请根据文本分析原因。(6分)
                                  
                                  
                                  
5.《插秧歌》描摹劳动的场景,表现出劳动之美,请根据上文进行具体分析。(4分)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袁隆平,一个在中国尽人皆知的名字,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杂交水稻之父”,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来面对各种荣誉加身,他却十分淡然,认为自己得到的荣誉已经很多了,不一定非要得奖。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爱做梦的农民。
一场梦,一辈子,他做到了。
从少年立志学农,到毕生投入杂交水稻研究的工作中,他一生只为追求心中那个神圣的“禾下乘凉梦”,尽管这条科研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但他早已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心理准备,说自己是太平洋上的海鸥,经过12级台风的考验,不惧怕任何困难,目标明确,一心扎进稻田搞科研。不怕苦,不怕累,埋头苦干,逆流而上,是追梦人一生的使命。
初 梦
袁隆平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多才多艺,不仅爱拉小提琴,还是校队游泳健将,更是把英语学得很溜,他在许多年后写给母亲的信中说:“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 ”
袁隆平幼年时期就对田园心生向往。他回忆称,大概是小学一年级,老师带着他和同学们去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葡萄一串一串,吊在藤上;鲜花五颜六色,铺在路上。沉浸在一片鸟语花香中,他忽然间觉得学农真好,又联想到当时热播的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里美丽的田园风光,窗外就是水果,伸手就能摘来吃;要喝牛奶,奶牛走过来,接一杯就喝。这样清新又自由自在的生活让袁隆平印象深刻,田园梦从那时候开始萌芽。
从小活泼调皮、热爱自由的袁隆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田园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在报考大学的时候,父母希望他从政,他却毅然选择学农,进入相辉学院农学系学习遗传育种。在大学期间,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袁隆平正式到农村后,发现真实的农村又苦又脏又累,与他心中柏拉图般的田园生活完全不同,知道真相后眼泪差点流下来;但是他却一点也不后悔:“看到农民这么苦,我就暗下决心,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
筑 梦
1960年前后,中国发生大饥荒,袁隆平亲身经历并真实目睹了人们时刻遭受饥饿威胁的生活,残酷的现实彻底震撼了他,他陷入深深的自责,身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却没能让人们远离饥饿,那是一种耻辱,自那时起他便立志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一些农民的话启发了袁隆平:施肥不如勤换种。他们对袁隆平说,如果你们能培育一个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品种,那该多好。袁隆平意识到,要使水稻增产,最重要的是培育出优良的种子,他开始全身心投入通过人工培育杂交水稻达到增产目的的研究工作之中。
正是袁隆平身上的使命感,让他一生心系家国,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正是他向往自由的个性,让他乐于沉浸在稻海之中,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正是他对梦想的笃定,哪怕经历“12级台风”的重重考验,他也能乘风破浪,乐观面对,稳扎稳打地前进。
追 梦
1968年,袁隆平试验田里的秧苗被人一夜之间全部摧毁,这一毁相当于三年研究心血付诸东流。袁隆平怀着悲痛的心情,连续几天在田埂周边企图寻找一丝希望,最终在一座废弃的水井中找到仅存的5株秧苗,他如获至宝,想都没想就往下跳。
这就是著名的“毁苗事件”,这次事件给袁隆平打击非常大,几度差点昏厥过去,但他心里始终坚信,杂交水稻一定能在未来大幅度提高产量,解决中国粮食增产问题。振作之后,袁隆平继续埋头苦干,正如他引用毛泽东的一句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轻易将他打倒,恰恰相反,他会以更强大、更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越挫越勇。
圆 梦
有人曾问袁隆平,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袁隆平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是在禾田道路上,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数十年的付出与所得,均浓缩在这八个字里,功夫从来不负有心人。
“90后”的袁隆平,还要发挥“老骥伏枥”的精神,“千里马”虽然老了,仍然要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退休,是不存在的。当他年纪越来越大,看书要用放大镜,走路需要人搀扶,不再驰骋排球场上时,许多人劝他是时候颐养天年了,可当你看到他谈起杂交水稻,谈起国家粮食产量,谈起对禾下乘凉梦的憧憬时,他就眉飞色舞,神采奕奕,这一刻,对于他来说,奋战在稻田一线,便是最好的“养老方式”。
白驹过隙,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追梦人的几十载年华无私奉献给了田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田园回报给了他一个个丰硕成果,他让中国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让中国人把饭碗端得更牢了,乃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怀着十二分赤诚之心,对袁隆平道一声感谢,怀着万分不舍与难过,对袁隆平道一声告别,愿他去往的另一个世外桃源,依然有春华秋实,稻谷飘香。
(节选自《袁隆平:我是一个爱做梦的农民》,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袁隆平意在强调农业领域英语文献的先进地位。
B.袁隆平并非最开始就将农业农民梦放在心里,在真正到了农村后,他才“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并且矢志不渝。
C.“90后”的袁隆平虽然已经不复矫健,但是提到他毕生的事业和梦想时,他还是和年轻的时候一样精神百倍、神采非凡。
D.袁隆平身上的使命感和他的不羁、向往自由的个性看似矛盾,实则统一,两者统一在他的杂交水稻事业之中。
7.“追梦”一节集中体现了袁隆平乐观、不畏困难的精神。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现出袁隆平这个品质的一项是(3分) (  )
A.袁隆平长年养成了去田垄的习惯,一有时间就到试验田去观察,呼吸田野的气息,他说自己离不开稻田。
B.为解决人民的粮食增产问题,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在水稻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不断开创新的佳绩。
C.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袁隆平说,我不觉得自己这辈子做了件挺了不起的事,我只想做普通老百姓。
D.袁隆平常说,搞农业科技工作是很苦的,百次实验可能也成功不了一次,但是因为有希望在那里,就乐在其中。
8.结合文本,说一说袁隆平选择“最好的‘养老方式’”的原因是什么。(4分)
                                  
                                  
                                  
                                  
9.人们常常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来评价和怀念袁隆平,请你结合所学和文本内容,思考这句话的含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 ”曰:“人才。”又问:“孰为才 ”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 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
[注] 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皇宫的旁垣。亦称中书、门下两省。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韩侂胄奸臣A专权B无C上D动兵E残F民G谋H危社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门谢客”与“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两句中的“谢”含义不同。
B.崩,本义是指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王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故常用来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C.“孝宗不悦”与“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悦”含义相同。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杨万里虚心向学。他多次前去拜谒被贬谪永州的张浚未果,后写信极力请求才拜见成功;他终身谨记张浚的教诲,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诚斋”。
B.杨万里治理有方。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公差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用扰民就收足税款,使社会安定。
C.杨万里慧眼识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杨万里能文能武。他进士出身,精于诗歌,曾著有《易传》流行于世;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贼人之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2)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14.杨万里谥号“文节”,文中哪些事实体现了杨万里为人正直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农家叹(节选)
陆 游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注]。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 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注] 粳(jīng),稻的一种。其米不具黏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句运用反复手法写农民见缝插针地进行耕种,暗示其劳作之艰和生活之难。
B.三、四句点明了农民的心愿:自己竭尽全力,想干一番事业,从而过上太平生活。
C.诗中的这位农民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没有细说出来,是恐怕父母伤心,足见其善良孝顺。
D.这首诗借一位农民的遭遇与心声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语言朴实,情感深挚。
16.诗题为“农家叹”,请简要分析诗人为何而“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芣苢》一诗由“       ”到“       ”,叙写从一棵一棵地拾芣苢,到一把一把地取芣苢,虽然辛苦,但这些劳动妇女当时的心情是快乐的。
(2)《插秧歌》中诗人别出心裁地用“           ,           ”两句来表现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3)古诗词中,“东风”一词既可指“东方刮来的风”,也可指“春风”,前者如“       ”,后者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事。古人还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纪年,60年为一甲子,周而复始。“(  )”是说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做事认真,丝毫不含糊。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制定历法,指导农事,经常观察日月星辰。古人观测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于人们把自然现象看成是神秘难测的东西,因而连观测日影的土圭也受到敬重,成语“奉为圭臬”中的“圭臬”是古代测量日影的标杆,后来这个成语指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奢侈,“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方面的信息。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并显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文化。
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等,又都跟汉民族的服饰文化有关。丝绸在我国很早就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随着丝织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绫”“罗”“绸”“缎”“纨”“绢”等多种蚕丝制品,于是就有了“绫罗绸缎”这个成语,它泛指精美的丝织品或用精美的丝织品制成的服装。用丝织品做的服装只有富贵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称富家子弟为“纨绔子弟”的成语。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多为“葛巾布袍”“短褐穿结”“葛巾野服”。通过上述成语,我们便可以了解着装差异反映出的贫富差别。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丰富的装饰、繁复的身份区别标志,          。“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衣裳”这个词在现代汉语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却很有讲究,一般来说,古人称上为衣,下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穿颠倒了,就会不合礼制。
18.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丁是丁,卯是卯            B.驴唇不对马嘴
C.眉毛胡子一把抓 D.路归路,桥归桥
19.请根据画横线句子的内容,给“鼎”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2分)
                                  
                                  
                                  
22.针对上述语段的内容,在文章开头写一段概括性的文字,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并引出下文,不超过100字。(7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了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全国劳动模范”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劳动孕育着美。劳动时,人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和谐,既展示出劳动者体态的优美,又使劳动者浑然忘我,获得了纯粹的审美体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800字左右。
答案全解全析
1.C “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这与……是密不可分的”于文无据。
2.A “……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于文无据。
3.B “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错,原文“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情感”,表明这类诗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4.答案 ①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对土地产生了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②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之上;③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使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安于耕种土地。 
解析 结合“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土地”可得出答案①。结合“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可得出答案②。结合“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这种完美农耕生活的核心就是土地”可得出答案③。
5.答案 农事诗中描写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
解析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用文外材料证明文内观点。首先在文本中找出关于“劳动之美”的内容,即“同甘共苦的情感意识……不离不弃”“表现于农事诗中便是一家人……温馨场景”。然后分析杨万里《插秧歌》中是否有相同或相近的画面。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该诗生动地描绘了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劳动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最后整理成答案即可。
6.A “意在强调农业领域英语文献的先进地位”曲解文意,结合上下文可知,袁隆平的这句话,意在表达对母亲英语启蒙的感激,而非为了强调农业领域英语文献的先进地位。
7.D A.主要体现袁隆平热爱农业。B.主要体现袁隆平勇于担当和不懈探索的精神。C.主要体现袁隆平的低调和不忘初心。D.体现了袁隆平乐观、不畏困难的精神。
8.答案 ①永不止步,全身心投入所爱。②担当责任,胸怀国家。
解析 由“从少年立志学农……追求心中那个神圣的‘禾下乘凉梦’”可知,袁隆平选择“最好的‘养老方式’”的原因之一是他永不止步、全身心投入所爱;由“1960年前后,中国发生大饥荒,袁隆平……立志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正是袁隆平身上的使命感,让他一生……造福人民”可知,袁隆平选择“最好的‘养老方式’”的原因之二是担当责任,胸怀家国。
9.答案 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种子,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使人们逐步远离饥饿的威胁。②袁隆平的精神是种子,勤劳、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不仅助力他取得成果,也影响了很多人,进而改变了世界。
解析 解答本题,需着重分析“种子”和“改变世界”这两个关键词。“种子”在此处运用了双关修辞,表层含义指袁隆平成功研究出的杂交水稻种子,深层含义指他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脚踏实地、勤劳奉献等精神品质,即精神的种子,前一个“种子”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后一个“种子”影响了更多人的精神世界。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10.ADG “韩侂胄奸臣”是判断句,句意完整,应在其后A处断开;“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结构一致,其前后均应断开,即D、G处断开。
11.D A.正确。谢绝/道歉。B.正确。C.正确。两句中的“悦”都指高兴。D.“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错误。谥号有褒有贬,还有平谥,并不都是褒扬性质的。
12.C “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进行规劝和告诫。
13.答案 (1)适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荐举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
(2)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就此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 
解析 (1)“会”,恰巧,适逢;“交荐”,共同荐举;“召为国子博士”,被动句,被征召为国子博士。
(2)“问”,询问,这里指征求意见;“善语”,好评;“不见用”,被动句,“见”表被动,不再被重用。
14.答案 ①劝谏太子。孝宗命皇太子参决各种政务,杨万里大胆直言,上疏力谏,又上书劝谏太子。②拒绝韩侂胄。韩侂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
解析 杨万里为人正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劝谏太子,“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孝宗命皇太子参决各种政务,杨万里上疏力谏,又上书劝谏太子,大胆直言;二是拒绝韩侂胄,“韩侂胄用事……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韩侂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
  [参考译文]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多次去拜访都没有见到他,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拜见),张浚才见他。张浚勉励他致力于正心诚意的学问,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公差下乡扰民,只要把那些逃避赋税的百姓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他们就高兴地纷纷前去缴税,这样不用扰民也收足了税款,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适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荐举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被任命为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前往平定。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就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营垒,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进行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 ”杨万里回答说:“(选拔)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 ”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擢用了这些人。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 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要担任这个职务。”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的身份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推辞了。他借口年老请求退休,进用为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就此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胄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让他担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不做,记不可以写。”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所以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人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百姓,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却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朝廷)赐谥“文节”。
15.B “想干一番事业”错误,诗中“事本业”意为从事农业生产,这里指农民想把田种好,获得丰收。
16.答案 ①“叹”农民之不幸:到处耕种,辛苦劳作,不仅没有过上太平日子反而遭到官府滥征甚至拷打;②“叹”官府之暴虐:县吏不但上门催租,而且将农民抓进县衙日夜拷打。
解析 “叹”是诗人的情感,“分析诗人为何而‘叹’”,即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情感。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农民辛勤劳作,心盼安稳的生活。“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从空间的角度说明靠耕地为生的农民的生存之艰难。“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这两句说出了农民的心愿。这里的“太平”显然不是“太平盛世”,而是指平安、安稳。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诗人“叹”农民之不幸的一个方面:到处耕种,辛苦劳作。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出农民在县衙遭受严刑拷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从“日夜穷笞搒”可得出诗人“叹”农民之不幸的另一个方面:不仅没有过上太平日子反而遭到官府滥征甚至拷打。这四句也“叹”官府之暴虐,“门前谁剥啄 县吏征租声”写出了县吏上门催租的残暴,“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进一步指出县吏不但上门催租,而且将农民抓进县衙日夜拷打。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写出了农民心中的悲愤和对现实的无奈。
17.答案 (1)薄言掇之 薄言捋之
(2)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3)(示例)东风不与周郎便  小楼昨夜又东风
18.A A.丁是丁,卯是卯:丁乃天干之一,卯乃地支之一,错了会影响农历。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不含糊、不马虎。B.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C.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一齐下手。D.路归路,桥归桥: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由后文中的“干支不能搞错,形容做事认真,丝毫不含糊”可知,应填“丁是丁,卯是卯”。故选A。
19.答案 鼎是盛行于我国商周,多用青铜制成,一般为圆形的两耳三足的用于烹饪或盛熟牲的器具。
解析 解答本题,先确定句式:鼎是……的器具。再筛选与鼎相关的信息,并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将其作定语修饰“器具”。时间:盛行于我国商周。材质:多用青铜制成。形状:一般是圆鼎(或“圆形”),两耳三足。作用:用于烹饪(炊器)或盛熟牲。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0.答案 (示例)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以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解析 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并”不合逻辑,后句表示目的,可将“并”改为“以”;二是“灿烂”和“历史”搭配不当,可将“灿烂历史和文化”改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1.答案 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
解析 此处对应前文“我国古人的服饰不仅有多样的材质……”,故所填句子的句式应为“还……”;结合后文的阐释“……在古代却很有讲究……如果把上衣下裳穿颠倒了,就会不合礼制”可知,此处是说要讲究着装礼俗,故此处可填“还讲究严格的着装礼俗”之类的内容。
22.答案 (示例)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历经五千年积淀,浓缩出中华语言之精华——成语。成语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通过成语,我们可以多角度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解析 材料的三段文字都是围绕成语展开的。第一段,“成语‘奉为圭臬’……当作准则”,表明成语来源于生活;第二段,“成语‘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表明成语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第三段,“成语‘拂袖而去’‘袍笏登场’……又都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颠倒衣裳’这个成语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表明成语蕴含着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材料综合阐明成语的来源和作用,阐述了成语来自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能集中、典型地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能帮助我们多角度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据此整理成答案即可,注意语言表达简洁通顺。
23.[写作指导] 作文材料由两段组成。第一段写劳动之“苦”,用了《插秧歌》和张秉贵作例子,写劳动过程中身体上承受的苦;第二段写劳动之“美”,这种美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也体现在劳动者的体态上,还体现在劳动时的精神状态上。
作文引导语指引了写作方向。要围绕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的矛盾来写。“苦”与“美”其实是矛盾统一的关系。因为劳动,所以必然有“苦”。但在劳动的过程中,能获得“美”的体验。所以,如果没有劳动的“苦”,就不可能有劳动的“美”。“苦”在于身体,而“美”更多在于精神。二者相融相生,形成一个整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写作时,要写出劳动之“苦”和劳动之“美”的辩证关系。选用事例时要结合时代热点写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美。
[参考立意] 
(1)在劳动的“苦”中感受劳动的“美”。
(2)唯有辛勤劳动,心怀劳动之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传播劳动精神,在新时代书写劳动之美。
[例文]
行劳动“苦旅”,铸和谐之美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也有人说,劳动铸就和谐之美。依我之见,劳动之“苦”与“美”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作为新时代青年,为铸就和谐的劳动之美,当秉持劳动精神,行劳动之“苦旅”。
  行劳动“苦旅”,秉持劳动精神,铺实奉献之路,铸和谐之美。克雷洛夫曾言:“至于我,生来就是为公众利益而劳动,从来不想去表明自己的功绩,唯一的慰藉,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蜂巢里,能够看到我自己的一滴蜜。”宋水仙,行水族马尾绣之苦旅,发扬奉献互助精神,用自己的精湛技艺描绘出脱贫致富的盛景;袁隆平,一生都在苦心钻研水稻种植,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造福世界各地的人们;张秉贵,苦心为人民服务,奉献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描绘出温暖画卷。辛勤劳动,汇成江河,才有滔滔国势,才能绽放出劳动之美。吾辈青年,当逐劳动之光,苦中有乐,坚持奉献,铸和谐之美。
  行劳动“苦旅”,秉劳动精神,铺实进取之路,铸和谐之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劳动画面欢愉生动,“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劳动生活质朴自然,我们若要感受这种劳动之美,唯有携进取精神前行。孙淮滨,纺织非遗事业的开路先锋,锐意进取,为行业非遗保护架起一座座希望的桥梁;杨先让,他让民间美术大放光彩,超越时空,不断滋润中华儿女的心灵。“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吾辈青年,又怎甘落后 只管秉承劳动精神,不断进取,书写我辈风流,铸就和谐之美!
  行劳动“苦旅”,秉劳动精神,铺实创新之路,铸和谐之美。“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一切靠劳动,生活才美好。”不断劳动,不断创新,才铸就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张伯礼,他用创新的科技手段苦心钻研,让传统中医制剂焕发现代生命;朝戈金,广袤草原,千里沃土,培养了他对祖国民俗的深切厚爱,他用双手书写了保护非遗的绚丽诗篇;乔进双梅,一片片壮丽山河,从她手里绣出,小小的绣花针经过她的双手,成了脱贫致富的秘密武器。劳动之美,处处绽放,劳动人民的苦与乐包含其中,不断创新,用劳动铸和谐之美。
  劳动中的苦与美,让劳动者闪耀出时代光芒,照亮了个人理想与国家梦想的远方。让我们秉持劳动精神,行劳动之“苦旅”,为铸就和谐之美、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