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单元群文阅读
劳动的意义
选文一
(2024北京区朝阳区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4分)
越窑遗址记
很寻常的一个下午。天阴着,雨水随时会从不胜重荷的云层中滴落下来。这片叫作上林湖的水面很平静,环湖的低山有松,有竹,杨梅正在结果,合欢正在开花。载我们划过水面的狭长的船很漂亮,只是驱动船的柴油机嗓门对这片山水来说,是有点唐突了。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我们来到这里,看一个越窑旧址。更准确地说,是来怀念,来凭吊一种非常中国的物质,来追怀一种遥远的美丽。
窑,一个非常中国的词。这是中国人在世界上最早利用火的力量,给土这种最普通的物质塑胎炼骨的伟大所在。那时候,中国人探求物理世界的秘密是多么持续专注,多么愿意在技艺精进后使技艺更加精进啊!中国,曾经在不同的窑口里出来那么多东西:砖、瓦、俑、缸、瓶、瓮……这些与日常生活关涉紧密的器物,却总能在某个不知名的匠人手下,灵光一闪之时,上升为艺术,培养了中国人基本的日常的美感。
但就在某一天,某一个时代,一口一口的窑,莫名地开始坍缩了,那些神奇的火焰也慢慢熄灭了。这些窑,在渐行渐远的时间深处被遗忘,被荒草杂树淹没。那被拍岸的湖水冲刷出来,层层堆积在岸边的碎瓷片是多么寂寞啊!
在窑火熄灭后的好多好多年里,应该也有很多人经过了窑群的废墟和窑场四周瓷器的碎片,却是毫无知觉的吧。文明的进程常常是这样,一个地方,一种文化,曾经是创造力勃发的,曾经是让各种生产技艺日益精进的,曾经是把美当作内在的蕴含与外在的形态来追求的。可到了某一天,这样的东西起身离开了,连留下的遗迹人们都会熟视无睹。这样的时代,是人们的心灵堕入麻木与粗鄙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众生似乎只是陷于求生与求富的挣扎。又到了某种历史关口,人们又从荒烟蔓草中重新发现它们,好像内心深处又被触动了什么,唤醒了什么,意识到它们闪烁着遥远的、却是中国人努力追求生活的质地与美感的那些时代的光——那是自己的祖先曾经创造出来的一段辉煌。
人们开始怀着一点惭愧的心情站在这样的遗址面前。
一口只剩下一个窑底的冷了一千多年的窑,在被掩埋和遗忘很多很多年后,重新被发现,被发掘,被考证,被保护,被展示,让我们记起史书里记载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美流光溢彩的时代。窑里有火的时候,这地方该是多么喧闹多么生机勃勃啊!山路上,运送瓷土的人络绎而来。窑前,一定整出了大片的平地,土和上水被搅,被拌,被捣,被搓,被揉,被塑造成种种坯子。起先没有釉,后来有了釉。制釉与施釉,给生产流程增加了更多的技术含量,更多的美感。坯入窑了,点火那一刻应该是越来越有仪式感的吧。仪式也给劳动过程增加美感。火点燃了,热力顺着窑壁自低而高升腾。加上瓷土中的金属性矿物元素,这一下,真是金、木、水、火、土共舞一炉了。它们互相渗透,互相催发,互相转化,在当时的世界能够达到的最高的人工温度中,以最炽烈的方式升华。如此这般,打开窑上的封泥,让曾经的炽烈慢慢冷却下来,这个世界就得到漂亮的青瓷了。大多的青瓷的质地都是可以预期的,最激动人心的是,每一窑口中不可见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都可能产生出绝世精品,尤其是批量的定制中神奇的窑变奉献了难以预期的瓷中极品。在人类的全部劳动中,像这种生产流程中就充满了出现神来之笔的可能,时刻都有着创造惊世之美的可能的劳动真是不多。人类利用工具来劳动是了不起的,更了不起的是,让劳动过程和劳动的结果具备美感。这是一种关于劳动的崇高伦理。美的劳动与劳动的美使得日常生活具有了一些神性的光彩。
窑旁,有许多菊花样开着的淡青花朵。要知道,在这座窑口中有火熊熊燃烧,有无数种的瓷器被打捆包扎好了顺着水路去向四面八方的时候,中国的土地上还没有这种野草,那时候它们还只生长在美洲的荒野。我愿意相信,这些植物的种子是从那些把这个窑口的瓷器运往海外的船只上带回来的。但现在,它们全然是本土的样子了。植物之美与周遭的自然环境那么容易协调起来,而且能把周遭很多不美的不和谐的东西协调起来,这是美的一个巨大的功能。所以,我这时想到瓷器,就不只是想到它们在重重安保措施下安放在博物架上的样子,而是想到它们怎样一天天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多数时候都黯然无光的日子变得有了稍许的光亮——美的光亮。
那真是一种遥远绵长的光亮。可是怎么形容这种光亮,特别是在湖水拍击下永远晶莹的碎瓷片上的光亮呢 突然想到杜甫的两句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哀玉”这个词很好,移用到眼前的情景,那些一天天任湖水与时光淘洗的碎瓷的质感有了,而我们这些凭吊者的心情也在其中了。
(取材于阿来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是有点唐突了
唐突:冒犯,破坏和谐
B.莫名地开始坍缩了
坍缩:倒塌,衰败
C.常常有“美”流光溢彩的时代
流光溢彩:辉煌,繁盛
D.出现神来之笔的可能
神来之笔:因获得灵感而创造佳作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越窑遗址的静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生活中的器物,由于出自不知名的匠人之手,故而具有了日常的美感。
C.在越窑遗址前,美唤醒了人们的心灵,使人惭愧于自己的麻木与粗鄙。
D.作者写窑旁的淡青花朵,表明美能把不美的、不和谐的东西协调起来。
3.文章第六段写了烧窑制瓷的过程,请简要概括这一过程体现了哪些劳动之美。(6分)
4.结尾段中用“哀玉”来形容瓷的光亮。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哀玉”的含义。(4分)
选文二
(2024天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月光下的芝麻地
刘庆邦
棉桃子跟芍药花的花骨朵儿差不多,都是圆圆的,青青的,尖尖嘴儿,像一枚枚尚未成熟的桃子。芍药开花,棉花也开花。芍药的花朵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妖娆得可以。而棉花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除了白,还是白。
怎么,单一的白色就不好看吗 不是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多,只要成了阵势,照样蔚为大观。比如满天的星斗,遍野的大雪,也是只有一种颜色,谁能说它们不好看呢!谁能说它们没有让人神思邈远的大美的力量呢!棉花的开放也是如此,仿佛一夜之间,银白色的花朵便开满了棉花的枝头。
那时的地是生产队的地,地块儿不是零打碎敲,每一块土地面积都很大,中秋过后,遍地的棉花呼啦啦就开了一层。有人半夜里起来,往东边一望,还以为天快亮了呢!定睛再望,哦,原来是棉花开了,东边的白不是天白,是棉花白。
这天午后,睛跟队里的妇女劳力一起,在东地里摘棉花。她提的是一只竹篮,摘下一朵棉花,就放进竹篮里。摘棉花摘到半下午,队里安排有一段休息时间,睛没有休息,在继续摘棉花。
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揽两垄棉花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算休息了,要把进度赶一赶。
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摘满了一篮子棉花,她从棉花地里走出来,把棉花倒进停放在地头的大车斗子里,再回去接着摘。
天蓝得不能再蓝,远得不能再远。天空飞过一群大雁,睛似乎连大雁之间小声说话都听得见。黄黄的阳光照在睛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
傍晚收工,在暮色里,睛提着空篮子往村里走,见玉青、小春、桂之、新美她们落在后面,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但她们说的声音很小,睛听不见她们说的是什么。
她们会不会提前行动,到北地里收芝麻呢 她听说过,玉青她们提前行动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两年队里收麦,她们都是事先约好,三更四更就到了地里。等上工铃敲响,别的社员赶到地里时,她们已把麦子割倒了一大片。
这个猜测一生出来,睛几乎给自己的猜测打了对号。她们几个都是爱干活儿的人,都是喜欢结伴干活儿的人,都是以结伴干活儿为快乐的人,得到收芝麻的机会,她们大概不会放过。她决定提前去芝麻地里等她们。
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有来。睛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
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睛从芝麻地一侧走出来。
玉青看见了睛,问:“谁 ”睛答:“我。”玉青听出了是睛的声音,问:“三更半夜,你怎么来了 ”几个姑娘也暂停收芝麻,转过身,看着睛。睛说,她看见外边一片明,还以为是天明了呢,就赶紧到地里来了。说着把手中的?头铲子举了一下。
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睛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
玉青同意了。
玉青又问:“你以前收过芝麻吗 ”睛说没有,她以前只收过玉米。
玉青说:“收芝麻跟收玉米的办法是一样的。”
她让睛收一棵芝麻给她看看。睛站稳脚跟,左手向后一拐,揽过一棵芝麻,瞅准芝麻的根,手起铲落,就把一棵芝麻砍倒了。
玉青说:“还行,就是这样收法,?头铲子吃土越深越好。”玉青还说:“你慢点收,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
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
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
睛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睛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睛。
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
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
(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小说题为“月光下的芝麻地”,却从阳光下摘棉花写起,这样写可以使笔法更灵动,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
B.在描写睛摘棉花时,插入对天空与大雁的描写,暗示了睛在一直忙碌的同时,也用心感受着劳动的乐趣。
C.从“慢点收”的叮嘱到“一铲子又一铲子”的动作,最后到冲锋般的抢收,小说以逐渐加快的节奏表现劳动者干劲十足。
D.“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表现了新美对睛的关心,也隐含她对这个缺乏劳动经验的新人并不信任的心理。
E.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睛的特写,也有对劳动者群像的描写,目的是在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6.睛在摘棉花和收芝麻两次劳动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请结合文本概括。(6分)
7.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选文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7分)
师者楷模——于漪
(1)2019年9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气氛热烈庄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2)在雄壮激昂的《向祖国致敬》乐曲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给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佩戴上金色的“人民教育家”奖章。
(3)这是共和国首次颁发“人民教育家”这一国家荣誉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界的唯一代表获此殊荣。她的教育事迹和贡献必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是她教育生命的原动力。
(4)于漪从教68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家,最重要的动力何在
(5)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
(6)自打从教那天起,于漪就有明确的使命追求。母校江苏省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伴随她终身。“求学为什么 从愚昧走向文明,就要立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当年老师激昂的话语引导着于漪的人生追求。“‘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大字掷地铿锵,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
(7)她念兹在兹的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过去,正是我们民族的奋斗精神与无数先贤的奉献牺牲,才有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新中国;今天,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依然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作为中华儿女,我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她说,“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是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我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崇高的信仰,推动着于漪一步一步攀登上教育的“珠穆朗玛”。
(9)生活是信仰的重要源泉。生于1929年的于漪,早年饱受艰辛。“国家被侵略,遭灾难,普通老百姓家同样遭殃,受罪,童年快乐美好的生活被炮火打得烟消云散。社会现实的教育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爱党爱国,为民族振兴而不懈奋斗,早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基因。
(10)炮火连天中,于漪辗转求学:先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一年后因学校调整,再考入省立淮安中学;读了一个学期,淮安中学搬迁,又考入刚刚复校的镇江中学。
(11)初中教国文的黄老师,每堂课都全身心投入,走进教材与文中的人同悲同喜,身历其境,自己感动,然后再向学生放射文字波、情感波。他的课堂深深感动了于漪。
(12)高中数学毛老师,不但教给了于漪严密的逻辑思维,而且教会了她严谨的做人道理。一次数学期中考,同桌的女同学要于漪帮帮忙,免得再不及格。同学之间讲义气,考试时于漪把一道题的解法写在纸条上递给她时,被毛老师发现了,他一把抓走了纸条。试卷发下来,她俩都是零分。“谁知毛老师还不罢休,把我找去说了一顿。有几句至今我还记得:‘你这是帮助同学吗 歪门邪道。她有困难,不懂,你可以跟她一起学,讲给她听,还可来问我。用这种投机取巧不诚实的方法,不是帮她,是害她。你好好想想。’离开办公室时,他又加了一句:‘学习和做人一样,老老实实,懂吗 ’”这件事于漪刻骨铭心,“从此,我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是否‘老老实实’ 是否想‘投机取巧’ ”
(13)上了复旦大学,于漪碰到了许多“大先生”。一年级国文老师是方令孺教授,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引导我们超越阅读的具体文章,认识世事,了解人情,视野一下子拓宽了”。教世界教育史的曹孚教授,上课时“手无片纸,口若悬河,各个国家教育的发生、发展、特点、利弊,讲得具体生动,有理有据,似乎他在那些国家办过教育一般”。没有对民族文化的血肉亲情,就难有“为中华民族而教”的高度自觉的教育信仰。
(14)于漪说,“对自己的母语不热爱,很难有浓烈的民族情、爱国情”“一个中国人,特别是求学的学生,对自己的母语应该有一种血肉亲情”。
(15)是的,人生使命、教育信仰,也必须建基于文化自觉之上。古典诗词是走进中国文化世界的重要途径。当年有一本别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于漪爱不释手。她说通过读这本诗集,自己领略了家乡山山水水的非凡美丽,祖国大地山川的气象万千。
(16)但仅凭古典诗词,尤其是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读书,是难以系统性地把握中华文化精髓的。走进中华文化深处的那扇门在哪里
(17)中国作家中,于漪最喜欢鲁迅。偶然间,她听说鲁迅为青年学生开过一张必读书单。她想办法了解到了这张书单,其中列了《唐诗纪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12种书。“这是一张很有见地很精到的书目单,教你读书要知门径,全局在胸,轻重得体,领会人物的精神风貌。这张书目单让我领会到读书与做人一样:要识大体,知先后,知人论世,知世论人。”于漪说,这12种书她“并未一一读”,常读一读的是《世说新语》,常翻一翻的是《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这样对中国文学、中华文化就算入“门”了。
(18)但这还不够。
(19)要让文化与自己的身心打成一片,则“必须专心致志地研读几部大作家的著作,随着他们的人生足迹走一遍,才能真正领会他们的心路历程,领会他们生命的光辉”。为此,于漪先后通读了辛弃疾、杜甫和陶渊明三位大家的著作,“深深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20)同时,为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她还读了许多思想哲学方面的书。不但读,她还提倡背一点经典。“今天,我们要初步具备中华文化修养,粗知义理,从小应背哪些书呢 我想应该是构成中华文化不朽的原典。”她列了三本书:《论语》《中庸》《老子》。不但要读和背,而且要“力行”。她说,读经典要做到把自己的“思想活体”放进去,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这就超越了一般的文学欣赏、文化研究,而进入以文学文化滋养生命、丰富生命、提升生命的境界。教育信仰由此而坚定,而纯粹!
(节选自《人民教育》,记者余慧娟、赖配根、李帆、施久铭、任国平,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两段中的环境描写和授奖的场景描写,凸显出了于漪老师所获荣誉的含金量高,同时为下文交代于漪老师获此殊荣的原因做了铺垫。
B.于漪的“老师们”从各个方面对于漪产生影响,他们的精神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于漪,对于漪成长为“人民教育家”起到了启蒙和影响的作用。
C.于漪凭借自己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借助鲁迅为青年学生开的一张必读书单,最终系统性地把握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D.文章从信仰、生平、文化、思想认识等四个方面展示了于漪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脉络清晰,选材典型,人物形象鲜明。
9.第(5)和第(18)段都独句成段,试赏析其表达效果。(6分)
10.班级读书会拟将本文作为单元拓展篇目,补充在教材的“劳动光荣”单元,请写一则推荐语,并阐述你的理由。(8分)
单元写作任务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1.如果写一篇关于奶奶的写人叙事类的作文,你打算选取哪些典型事例来表现奶奶的形象特点呢
2.如果选取奶奶为你缝衣服的具体事例来展现奶奶的慈爱,请展开联想,描写奶奶为你缝衣服的情景。要求:中心明确,描写生动。可适当添加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场(情)景等描写。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有的是一本明快活泼的书,亲切易懂;有的是一本含蓄深奥的书,耐人寻味;而有的是一本诙谐幽默的书,给人欢笑……
请将题目“读懂 ”补全,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选材典型,细节具体;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群文阅读
1.D 由原文“在人类的全部劳动中,像这种生产流程中就充满了出现神来之笔的可能,时刻都有着创造惊世之美的可能的劳动真是不多”可知,这里的“神来之笔”是指劳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惊世之美。
2.B “由于出自不知名的匠人之手,故而具有了日常的美感”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这些与日常生活关涉紧密的器物,却总能在某个不知名的匠人手下,灵光一闪之时,上升为艺术,培养了中国人基本的日常的美感”。
3.答案 ①人们运送瓷土、搅土塑坯的劳动场景,充满了劳动的生机之美。
②制釉与施釉的生产流程,增加了劳动的技术之美。
③坯入窑时点火,增加了劳动的仪式之美。
④烧制后开窑,制出了漂亮的青瓷,创造了劳动的成果之美。
⑤窑中不可见的物质转化、神奇的窑变可能创造出具有惊世之美的作品,带来了劳动结果的意外之美。
⑥烧窑制瓷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俱美,形成了劳动在哲学意义上的崇高之美。
解析 根据“山路上,运送瓷土的人络绎而来……土和上水被搅,被拌,被捣,被搓,被揉,被塑造成种种坯子”可知,人们运送瓷土、搅土塑坯的劳动场景,充满了劳动的生机之美。
根据“制釉与施釉,给生产流程增加了更多的技术含量,更多的美感”可知,制釉与施釉的生产流程,增加了劳动的技术之美。
根据“坯入窑了,点火那一刻应该是越来越有仪式感的吧。仪式也给劳动过程增加美感”可知,坯入窑时点火,增加了劳动的仪式之美。
根据“打开窑上的封泥,让曾经的炽烈慢慢冷却下来,这个世界就得到漂亮的青瓷了”可知,烧制后开窑,制出了漂亮的青瓷,创造了劳动的成果之美。
根据“每一窑口中不可见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尤其是批量的定制中神奇的窑变奉献了难以预期的瓷中极品……时刻都有着创造惊世之美的可能的劳动真是不多”可知,窑中不可见的物质转化、神奇的窑变可能创造出具有惊世之美的作品,带来了劳动结果的意外之美。
根据“人类利用工具来劳动是了不起的……这是一种关于劳动的崇高伦理”可知,烧窑制瓷的劳动过程和劳动结果俱美,形成了劳动在哲学意义上的崇高之美。
4.答案 ①“哀玉”原指凄清美妙的玉声,此处以“哀玉”之美形容中国瓷之美和瓷器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②越窑已成遗址,只余湖水中的碎瓷,此处以“哀玉”之哀表达对曾经辉煌的越窑青瓷文化已消失而感到的悲哀。
解析 解答本题时,需借助词语的基本义,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其语境义。分析语境义时有四点需要注意:关注该词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联系上下文关注词语的感彩、关注词句是否运用了修辞、理解该词是否有象征义或弦外之音。
“哀玉”原指凄清美妙的玉声,根据“这些与日常生活关涉紧密的器物……培养了中国人基本的日常的美感”可知,此处以“哀玉”之美形容中国瓷之美和瓷器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根据“我们来到这里,看一个越窑旧址……来追怀一种遥远的美丽”“这些窑,在渐行渐远的时间深处被遗忘……层层堆积在岸边的碎瓷片是多么寂寞啊”可知,越窑已成遗址,只余湖水中的碎瓷,此处以“哀玉”之哀表达对曾经辉煌的越窑青瓷文化已消失而感到的悲哀。
5.DE D.“隐含她对这个缺乏劳动经验的新人并不信任的心理”无中生有。从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展示的人物关系来看,文中的女孩都热爱劳动且关系和谐,所以这句话体现的是新美对睛的关心,并没有隐含她不信任的心理。E.“目的是在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错误。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的目的是体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在这篇小说中,就是体现了姑娘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6.答案 ①在摘棉花时,睛作为新手,宁愿不休息也要奋力追赶先进的社员,她因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满足。②在收芝麻时,睛态度积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接纳,她感受到和伙伴们一起劳动的快乐。③睛与大家合力把芝麻全部收割完毕,想象着社员对她们劳动成果的称赞,因自己的劳动得到他人认可而快乐。
解析 结合“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玉青越是让她休息,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黄黄的阳光照在睛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分析可知,在摘棉花时,睛作为新手,宁愿不休息也要奋力追赶先进的社员,她因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满足。
结合“睛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玉青同意了”“玉青还说:‘你慢点收,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分析可知,收芝麻时,睛态度积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接纳,她感受到和伙伴们一起劳动的快乐。
结合“睛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还有一个就是她,睛”分析可知,睛与大家合力把芝麻全部收割完毕,想象着社员对她们劳动成果的称赞,因自己的劳动得到他人认可而快乐。
7.答案 ①营造了诗意氛围。月光是优美的意象,在月光下收芝麻充满诗意,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②烘托了人物形象。月光像清水一样洒在睛的脸上,写出了月光下的女性之美,是作者理想女性形象的化身。③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本文的主要情节是在月光下收芝麻,又以月光反映了当晚时间的推移。④照应了标题“月光下的芝麻地”,且与在阳光下摘棉花的情节呼应,描绘在月光下劳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 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氛围、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分析。
从氛围的营造来看,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营造了诗意氛围。由“睛仰脸看了看月亮……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可知,月光是优美的意象,在月光下收芝麻充满诗意,这样写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烘托了人物形象。由“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可知,月光像清水一样洒在睛的脸上,写出了月光下的女性之美,是作者理想女性形象的化身。
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小说中对月光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有来……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向芝麻的根部砍去”“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可知,本文的主要情节是在月光下收芝麻,又以月光反映了当晚时间的推移。
从主题的表达来看,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照应了标题“月光下的芝麻地”,且与在阳光下摘棉花的情节呼应,描绘在月光下劳动的画面,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8.C “最终系统性地把握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夸大其词。由“但仅凭古典诗词,尤其是仅凭个人的兴趣爱好读书,是难以系统性地把握中华文化精髓的”“于漪说,这12种书她‘并未一一读’……这样对中国文学、中华文化就算入‘门’了”“但这还不够”可知,于漪的这些行为是入门之举,与系统性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还有距离。
9.答案 ①“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一句是对于漪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家最重要的动力何在的回答,简洁明了,同时后文的事迹又是围绕使命与信仰展开的,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清晰。
②“但这还不够”承接上文于漪老师通过翻阅《世说新语》《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来走进中华文化之门的内容,引出除此之外更进一步的要求,即“要让文化与自己的身心打成一片”“而且要‘力行’”,意思上有所递进,更能强调于漪老师的难能可贵。
解析 第(5)段是用一句话来总结于漪老师的品质,此句独立成段,起到强调的作用,引起读者注意。“高度自觉的使命与信仰”简洁明了地回答了上文于漪老师“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共和国的人民教育家,最重要的动力何在”的问题,有承接上文的作用,从而突出了于漪老师的品质。这一句又是一个总括句,后文就围绕着使命与信仰展开,具体分析于漪老师的使命与信仰的由来,所以此句又有启示下文的作用。
第(18)段“但这还不够”承接上文于漪老师通过阅读入中华文化之“门”的内容,指出入中华文化之“门”只是开始,此处“但这还不够”表明于漪老师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从而引出后文于漪老师“要让文化与自己的身心打成一片”“而且要‘力行’”。所以本句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将意思引向更深层次,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处独句成段的句子都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了于漪老师的优秀品质,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10.答案 (示例)本文记述了“师者楷模”于漪的人生故事。她以“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深感自己肩负着历史责任,在炮火中艰难求学,在学习中获取为人道理。她始终践行文化自觉,努力学习中华文化,阅读哲学书籍,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以自己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得了“人民教育家”奖章。她的事迹体现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我推荐将本文补充在教材的“劳动光荣”单元,供同学们阅读学习。(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写推荐语的目的是让人了解为何把本文作为单元拓展篇目。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体裁以及主题,然后介绍这篇文章中能体现“劳动光荣”这一主题的地方。阐述时可适当引用、概括相关内容,语言简练且有感染力,生动且有文采,可适当使用修辞。
单元写作任务·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1.提示
(1)奶奶和家人的相处,表现奶奶的慈爱。
(2)奶奶的日常生活习惯,表现奶奶的勤俭。
(3)奶奶与街坊邻里的相处,表现奶奶的平易近人、热心热肠。
(4)奶奶的业余爱好,如养花、上老年大学等,表现奶奶的老有所乐、精神丰盈。
知识拓展 如果是多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典型事例,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
如果是多事反映多品质,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人物有“立体感”。
如果是一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事件要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对人物的描写上。
2.[写作指导] (1)抓住细节描写。即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奶奶为你缝衣服”中的主要人物是奶奶,主体事件是缝衣服。扩写时,可对奶奶的外貌、神态、语言进行细致的描写,更重要的是要对奶奶缝衣服的前后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样人物就鲜活了。
(2)添加场景描写。如添加“我”衣服被刮破的场景、祖孙相处的场景等,给读者如临其境的真实感。
(3)巧用修辞手法。运用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示例)那是烈日炎炎的午后,年幼无知的我自顾自地沉浸于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中,听不见树上麻雀觅食回巢却发现窝中幼子离奇失踪而发出的悲愤的啼鸣声,听不见身上衬衫在捉迷藏时被粗糙床板挂破的撕拉声,亦听不见老人放轻脚步轻叩门扉的“咚咚”声。奶奶踏入房间,看到玩得满头大汗而对衬衫的口子毫不知情的我,会心的微笑从嘴角洋溢到眉梢。只见她三下五除二从我身上脱下衬衫,然后转身打开那个木质的柜子,拿出陪伴她多年的针线盒,接着从盒里找出和衬衫颜色相近的线圈,取出细长的银针,戴上老花镜,将戒指般的银圈戴于中指,再举起银针对准针眼,一穿而过。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银针在指尖下起舞,原本手指般细长的破洞渐渐缩到指甲盖般大小。不一会儿的工夫,奶奶的嘴角扬起伴随着骄傲与慈祥的微笑,再看那个破洞,已被幸福的丝线围绕。阳光流过花蕊,驻足,悄悄拾起绿色的语丝,花瓣定格在风里,牵着幸福的丝线,那时的奶奶,满眼清晰的灿烂。
3.[例文]
读懂一颗辽阔丰富的心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外祖父便是这样一个人。快眯成缝的双眼深陷眼眶,花白的头发留至双鬓。外祖父佝偻着背坐在卧室一角的书桌旁,暖黄的灯光覆着他捧书的手,像某个情景剧中的学者,刻进记忆。
在稚童时代的我的眼里,外祖父无疑是个不通世俗的大学问家。在饭厅抑或在电视机前,他总是双眸微暗,沉默寡言。直到有一天,我误入了他的“书房重地”,问询起那泛黄的书页时,外祖父的眼神忽闪起不属于他面容的异样神采。他拉着我坐下,问:“你想听外公讲故事吗 ”我出于好奇,快速地点着头。他便翻开了那沉淀着古老、悠长的岁月之书。外祖父的声音沧桑有韵,我也不自觉沉浸在那辽阔的精神境界中,或欢笑,或惊异,或难过,或愤懑。从鸦片战争灾难的开始,到中华民族的反抗、社会各阶层的斗争,听进去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感受到的却是外祖父灵活流转的丰富思维境界。
那是我初次探入外祖父的心灵,从当初认知的空白,到一片辽阔的平川,我踏访了外祖父曾留下的每一个足迹,它们是如此真实,又是如此包容,令我终身受益。
当年外祖父给我讲故事的情景如今早已不在,我却常挤时间持本书去与外祖父交流心得,圈点批注。一次读《撒哈拉的故事》,我正为那些善良美好的人相继被摧残至死而感到难过,质疑远行的意义时,外祖父轻揉我的碎发,缓缓道:“旅行是一次探寻,更源于对生命的热爱。去尊重每一次经历,感恩每一段时光,生活变化无常,总应积极面对。像窗前的枯叶,你只看到它走到生命尽头的败象,却从未去想它在四季变换中所包揽的辽阔丰富啊!”是的,世界之大,人生之长,而我们还年少。外祖父如那春风,将他内心的丰富一点一滴传授于我,装饰着我的漫漫人生路。
细数过往,我读过的书籍早已不计其数,而外祖父才是我读过最早的书,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为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他是无私的,让我在时间长河中,逐渐读懂了他那颗辽阔丰富的心——儒雅大方,孜孜以求。
这颗心中,有悠长岁月,历史典籍;有理想信念,人生感悟;有熊熊烈火,浩然清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