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同步练习题--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9 15: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单元群文阅读
学习之道
选文一
(2024重庆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9分)
  材料一:
怎样处理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呢 习近平总书记主张“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强调不能读死书,认为要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充分运用理论分析,真正发挥读书学习的积极作用。他高度重视读书结合实际工作,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232篇短论,这些短论就是他长期读书积累起的理论功底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同时,他还认为要读好“实践”这一“无字之书”,通过各类实践,逐步积累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毛泽东“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的话告诫全党,强调学习的根本出发点是“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强调要“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摘编自王复兴《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之道》)
  材料二:
学问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一个是“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其实就是问。我们中国人擅长考试,学习别人提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可以磨炼得很熟。但如果仅仅是善于答题,那么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并不多。目前,我们虽然不断地获得奥数比赛金牌,但是尚未出现一大批解决伟大数学问题的学者。因此,想要做好学问,做一流的学问,就得先学会抓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问题。“寻天人乐处,拓万古心胸”,这是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院训。我们要在追寻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找到它最有意义、最有乐趣之处。假如我们不了解、不欣赏大自然的奥秘与乐趣,学问是始终做不好的,这就是“寻天人乐处”。“拓万古心胸”则是说,做学问不是为了拿奖、做院士,而是希望所做的学问能够在科学史上留下重要的轨迹。《诗经》《楚辞》以及李白、杜甫的诗歌,过了上千年,读起来还是饶有意趣,这是因为作品对大自然的美、对人世喜怒哀乐的描述,至今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这就是“天人乐处”。我们做的学问也要能引起后代的共鸣,让他们晓得我们今天开创的方向、发现的规律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一个好的问题常常是原创问题。大学问家常常会提出很多原创问题,如果不提出自己原创的问题,更多的是解答别人的问题,这不见得是数学乃至科学的真髓。原创问题能帮助学问家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顺着此方向可以进行深入思考。《礼记·学记》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这里撞的“钟”,就是大自然和万物运行的规律。深入的问题能够指向大自然奥秘的深处,很快帮助我们引出其他有意义的相关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能让人豁然开朗。思考一个好的问题,能生发出一系列的想法,催生出一系列文章。无论最终是否解决了问题,仅仅推敲、研究问题的过程就很重要。问题一旦解决了,其所在领域里的许多问题可能都会随之解决,就像在长江里面有一块巨石,将巨石挪开,水流就会顿时变得顺畅。
(摘编自丘成桐《一流人才,始自学“问”》)
  材料三:
当前,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移动社交平台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活跃度高,再加上人们“学习”需求大,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核心报道,带动网上学习,成了摆在媒体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新华网大力开辟核心报道新路径,从2022年1月1日起在全网推出首个基于社交平台的核心报道常态化栏目“学而时习之”。这一创新栏目,以“短视频日历”的方式精彩再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重要活动、作出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世界日等重要节点推出特别节目,借助移动社交平台的特点,推动核心报道覆盖更广大的网民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在设立的100天的时间里,栏目共推出产品240期,全平台累计播放量近30亿、转发量超450万、评论量近60万、点赞量近1.5亿,相关账号合计增加粉丝订阅量近200万。栏目在“社交圈”打造“学习场”,成为社交平台核心报道的“拳头”之作。
(摘编自周红军等《在“社交圈”打造“学习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学以致用和用以促学,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积极作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B.学习别人的方法技巧,可能对考试答题有帮助,但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没有价值。
C.《诗经》千年后仍有意趣,在于它对自然美、人世情的描述,能引起后代的共鸣。
D.移动社交平台的覆盖面广等特点,有助于推动核心报道覆盖更广大的网民群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举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刊上发表短论的事例,以此来强调实践运用比读书重要。
B.材料二借孔子的话将学习与提问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引出下文关于提问的相关阐述。
C.材料三列举大量的数据,表明“学而时习之”栏目在“社交圈”成功打造了“学习场”。
D.三则材料围绕“学习之道”展开,在阐述学习的目的、方式,介绍学习的资源等方面各有侧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颜真卿《劝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吕坤《呻吟语》:“善学者如闹市求前,摩肩重足,得一步便紧一步。”
4.【链接材料】李四光小时候玩捉迷藏,经常躲在一块大石头后,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疑问:“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里,直到他在英国学习了地质学后,才明白这和冰川的移动有关。回国后,他不断地考察,其考察结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
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对链接材料中李四光的经历加以分析。(4分)
                             
                             
                             
5.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提出“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如何做到“以行而求知”。(6分)
                             
                             
                             
                             
选文二
(2024河北张家口期末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马 车
刘兆亮
自打念小学开始,“丁桂香”就一直在我身边。
我字写得不工整了,恰好被父亲瞄到,他的话就会像鞭子一样甩过来:“丁桂香的字啊,提笔就像手拿把攥,跟印出来的一样,你看看你的……”
父亲赶马车帮人运红砖,顺路到镇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我觉得字典像块砖头,啃不动,没用过,大半年过去还跟新的一样。父亲又抽过来一“鞭子”:“你看你啊,有福不会享。丁桂香像你这样大,借的旧字典都被他翻卷了边,跟马跑起来时的马鬃一样乱。”
有的时候,父亲赶马车累了,回家会喝点儿“洋河”,可往往他正斟着喝着,却把酒杯往桌上一磕,迷离着眼睛,盯着我的额头狠瞅。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也翻白眼定住任他瞅。他指着我的脑门慢条斯理地说:“你这个鬓角啊,头发还是太盛,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动静。给我敞出亮脑门来,像丁桂香的那样宽、那样亮。那敞出来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是机灵劲儿!”
父亲言必称的“丁桂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的同桌,家住在东边一个小村。提起他,父亲不仅嘴巴说得热闹,手也不闲着,动辄指向东方:“就在那儿,不远。”我常在早晨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抬着头看,恰好看到一轮太阳冒出来,父亲就补一句:“对,就在那个太阳下面一点点。”
其实,那个时候,丁桂香已经不在那个东边的小村,已经远在上海了。我们这两个挨着的村庄,离上海有多远,父亲不知道,他所赶的马车连县城都没去过,至多从一个砖瓦厂到周边的几个小镇。父亲说,丁桂香在上海,还在往上升呢,好多年前他已经是“复旦大学博士后面一点点了”。父亲说到“博士后面一点点”时,我感觉像是在说,他马车后面一点点——后面一点点,应该是五梁的马车。他们三五个人、三五匹马,组队一起帮人运红砖。五梁的马走路磨蹭,排最后一位,他也舍不得甩鞭。坐在平板车边沿的五梁,从车上拽下两块红砖,抱在怀里,想减轻一下车上的分量,好让马走得快些,不至于排后面还落下一大截。
这种“后面一点点”,也像我的父亲跟丁桂香同桌时的学习状态。父亲常在顶着毒太阳割麦子时,或者说运砖遇到大雨,车轱辘深陷到软泥地里了,他从车上下来跟马一起往前拉车,马鸣出声、他累出汗才拔出轮子时,跟人说,自己原本成绩也不孬,就在丁桂香后面一点点,要不是受穷得凶,他即便考不到上海,至少也能去南京。他说完这些话,总是抹一把脸,那种如释重负的表情,现在想一想,很像他那匹灰马——当父亲卸完了车上的红砖,暂时取下了马套,它便卧在树荫下的草地上,慵懒地揽几口草,慢慢嚼一会儿,再朝天“噗噜噜”打几个响鼻,几星草沫子在空中飞起又落下。
等我上了初中,书多了,书包鼓起来,父亲竟把书包右底角磨出一个细小的洞口,说是书太密,让它们透透气。我想,保准是丁桂香这个时期的书包也有个小洞。
等我念到高中,父亲好像不再经常提起丁桂香了。可能那个时期的丁桂香到很远一个镇上读高中,他不熟了。父亲仰面回忆,最后一次跟丁桂香打交道,是他放学路上看到河沟里的鱼吐泡泡,他甩下书包跳河摸鱼,让丁桂香在岸上等鱼。他摸上一条,甩到岸上,再摸到再甩上来。丁桂香蹲在鱼旁,手指却在泥地上画画戳戳。父亲上岸时,看到他竟然是在列算式,把几条鱼身上的鱼鳞片数给算了出来。讲到这里,父亲跟我强调:“要像丁桂香那样,数学一定要钻进去学。”
又过了几年,我们那个苏北小地方不兴用马车运红砖了,父亲那匹老马也拉不动了,我考上了一所名气不太大的大学,在南京。父亲很高兴,说:“之前多亏了丁桂香,往后的日子还长,要靠你自己了。”
送我到县城坐车前两天,他胳膊窝里夹上一条“淮海”,到了五梁家,说要借他家马车用一下——别人家早就把马车卖掉了,只有五梁还留着。那个时候,小村里的拖拉机、摩托车已经满地跑了。我大伯家还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他争抢着要送我去县城。其实,只要到了镇上,花两块钱就有小中巴把你运往县城的大车站。
但我父亲执意要用五梁这架马车,送我去县城坐车。
五梁的马跟父亲在一条活路上跑了那么多年,大家都相熟了。父亲还跑到沂河边割了几大袋肥草,又到隔壁村油坊里切回来五斤豆饼,这些都是给马吃的。我跟父亲则包了两卷煎饼裹大葱。车板上铺上一张毛毡,父亲驾车,我坐在毛毡上。
一路上,五梁的马出现不稳定情绪时,父亲总是把马拽停,下车抓一把草,或捧一把碎豆饼,让马吃一会儿再走。父亲路上跟我说:“丁桂香考到上海去那年夏天,他家的母马下驹了,下驹子的叫声惊天动地,全村人都听到了,明明很痛苦,然而,听上去像是喜声。下了一对小马驹,一匹母马驹卖给了北乡,另外一匹公驹送给了五梁,五梁是丁桂香的表哥。”
原来,父亲借五梁这套老古董马车,还是没脱离开丁桂香。
当影影绰绰能看见县城的楼房时,父亲不再说话,突然扬起了马鞭,手臂在空中打了一个旋,“啪”地甩出一记带有回声的响鞭。
这记响鞭也一直打在我的心头,让我在南京念完书,却能在大上海找到一份工作。父亲激动得不行,说:“你竟能跟丁桂香在一个城市工作,真好啊!丁桂香马上要变成一个大人物了。”
有些事,父亲也是听五梁说的,他也几十年没见过丁桂香了。
我帮父亲在网上搜过几次“丁桂香”,查出很多个,有做贸易的,有开修车厂的,还有在老家养鸡的,都跟上海没半毛钱关系。我让父亲去问五梁。五梁听到的最新消息是,丁桂香最近的研究领域跟飞机有关,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总之事情很大,表弟很忙。五梁也是听他表哥丁兰承说的,丁兰承是听在上海打工的弟弟丁荷承说的。我受到后面两个名字的启发,搜“丁桂承”,百度上头条就是,有证件照,脑门很宽、很亮,1960年出生,复旦大学博士后,微纳米传感器国家重点研究室负责人,国家大飞机传感科研攻关带头人。后面,还有他的电子邮箱。我明白了,“丁桂香”只是在村庄叫开了的小名,他在大上海叫“丁桂承”。
我决定给“丁桂香”写一封邮件,约一个时间,去看看他。但我该跟他说什么呢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督促“我”写好字,给“我”买字典,希望“我”多翻字典,体现了一个普通农民期盼孩子成才的质朴的愿望。
B.“太阳下面一点点”“博士后面一点点”体现出文化水平并不高的父亲对学有所成的老同学的钦佩。
C.父亲劳动很辛苦,现状和“丁桂香”差距很大,谈及自己小学时的成绩,充满了后悔和对自己家庭的埋怨。
D.“我”去上大学时,父亲执意去借五梁的古董马车来送“我”,路上跟“我”谈话,还是意在以“丁桂香”来激励“我”。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一句是全文主要情节的总括,看似平淡无奇,但“丁桂香”这个名字还是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刻画人物,“提笔就像手拿把攥”“跟马跑起来时的马鬃一样乱”等非常符合父亲的身份特点。
C.小说善于运用物象塑造人物,如对“马”在树荫下慵懒地吃草的描写具体细致,象征了父亲的懒惰和工作的卑贱。
D.小说内容取材于社会底层,语言朴实自然,平易通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活泼的笔调中有时略有一丝调皮诙谐。
8.小说采用了复线结构,请指出来,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结构的妙处。(6分)
                             
                             
                             
                             
9.根据小说结尾,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给“丁桂香”写一封邮件,讲述有关“马鞭”的故事,请列出邮件的要点。(4分)
                             
                             
                             
                             
选文三
(2024浙江余姚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26分)
  材料一: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节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有删改)
  材料二: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采,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筦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注]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有删改)
[注] 客刺:名刺,名片。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然A人B有C坎D失于E盛F年G犹当H晚I学J不K可L自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在材料一中的意思是“看”,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顾”,词义相同。
B.婚冠,既可指婚礼和冠礼,也可指婚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文中以“婚冠”指年纪很大。
C.孤,指幼年丧父,与“鳏寡孤独”中的“孤”相同。“孤”还可用于古代王侯的自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常读书”。
D.《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蓉书房里有一块洼地,开始踩上去,总会被绊倒;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后来填平了,反而感到不适应。
B.材料一从读书之思写到人生之悟,因“思有弗得”而“绕室以旋”,由“旋”引出下文从生活小事中得到的感悟。
C.材料二以皇甫谧、刘绮等人为例,告诫子孙应当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得到皇帝的赏识。
D.材料二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如耕种时带上经书、手抄《汉书》等突出了古人求学之勤奋。
13.与材料一中“一室之不治”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不拘于时,学于余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命童子取土平之
A.小学而大遗
B.非能水也
C.故木受绳则直
D.其曲中规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
                             
                             
(2)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
                             
                             
16.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学习之道” 请简要概括。(3分)
                             
                             
                             
                             
                             
                             
                             
                             
                             
单元写作任务 议论要有针对性
  议论文是针对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论、辩驳析理和逻辑推演的一种文体。如果没有鲜明的针对性,文章就会显得随意散漫,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1.课内总结
请阅读《反对党八股》(节选)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提示填空。
具体内容举例 技法梳理 技法总结
“现在来分析一下党八股的坏处在什么地方……就叫做八大罪状吧” “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作者批判当时存在于党内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紧紧抓住①    ,一一进行批驳 针对具体问题发声:紧紧抓住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说理
“党八股的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 文章分析第四条罪状时,由②     (表)到③     (里)再到④    (危害) 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挖掘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背后的本质,由表及里,深入、透彻地分析说理
“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以必须揭破它,才能使大家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先指出“形式主义”的错误,这是⑤    ;然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这是⑥    。有破有立,破立结合,让人看清“党八股”存在的危害,认识它产生的原因,明确杜绝它的办法 灵活运用论述技巧:一篇议论文是选择立论还是选择驳论,是选择先破后立还是选择破立结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说服力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连用两个反问句,引发听众的思考;运用⑦    论证,将做宣传要看对象与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知心朋友要懂得彼此的心进行类比,强调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
“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 “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像洗脸之后再照照镜子一样” 本文是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话,文中运用大量的⑧    、问句、比喻句,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针对特定的读者展开: 根据读者或听众的情况(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等)调整表达方法
2.课外实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的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800字左右;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群文阅读
1.B “但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没有价值”错。由材料二第一段“学习别人提出来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可以磨炼得很熟。但如果仅仅是善于答题,那么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并不多”可知,原文说的是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多,并不是“没有价值”。
2.A “以此来强调实践运用比读书重要”错。由材料一“他强调不能读死书……他高度重视读书结合实际工作”可知,材料一举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刊上发表短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读书要结合实际工作,并未体现“实践运用比读书重要”。
3.B 材料一的观点是“要在处理现实问题中充分运用理论分析,真正发挥读书学习的积极作用”,要“高度重视读书结合实际工作”。B项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而A、C、D三项强调的均是学习的重要性。
4.答案 ①李四光“抓”到了问题,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②李四光的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③李四光的问题是一个原创问题,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顺着此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④李四光的问题是一个好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导其所在领域里的更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每点1分)
解析 根据材料二“想要做好学问,做一流的学问,就得先学会抓问题”可知,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了疑问,说明他“抓”到了问题。材料二强调“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在追寻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找到它最有意义、最有乐趣之处”,从李四光后来的成就来看,他对大石头的疑问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材料二“一个好的问题常常是原创问题”“原创问题能帮助学问家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顺着此方向可以进行深入思考”,以及由大石头产生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里”,“回国后,他不断地考察”可知,李四光的问题是一个原创问题,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顺着此方向进行了深入思考。根据材料二“深入的问题能够指向大自然奥秘的深处,很快帮助我们引出其他有意义的相关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让人豁然开朗”“问题一旦解决了,其所在领域里的许多问题可能都会随之解决”以及李四光的考察结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础”可知,李四光的问题是一个好问题,帮助他解决了所在领域的更多问题。
5.答案 ①通过各类实践,逐步积累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②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原创性的问题,然后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③在实践中开拓更加广阔的学习路径,满足学习的需求。(每点2分)
解析 “以行而求知”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要把实践和读书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根据材料一“要读好‘实践’这一‘无字之书’,通过各类实践,逐步积累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可知,要做到“以行而求知”,应通过各类实践,逐步积累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材料二“想要做好学问,做一流的学问,就得先学会抓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有价值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常常是原创问题”“一个好的问题能让人豁然开朗”可知,要做到“以行而求知”,应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原创性的问题,然后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根据材料三“当前,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移动社交平台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活跃度高,再加上人们‘学习’需求大……新华网大力开辟核心报道新路径……”可知,要做到“以行而求知”,应在实践中开拓更加广阔的学习路径,满足学习的需求。
6.C “充满了后悔和对自己家庭的埋怨”错误。原文中,父亲谈及自己小学时的成绩,说完后“总是抹一把脸”,表情是“如释重负”,由此可见,父亲并没有后悔,也没有对自己家庭的埋怨。
7.C “象征了父亲的懒惰和工作的卑贱”错误。原文第7段中说“当父亲卸完了车上的红砖,暂时取下了马套”以后,马才有空闲“卧在树荫下的草地上,慵懒地揽几口草,慢慢嚼一会儿,再朝天‘噗噜噜’打几个响鼻,几星草沫子在空中飞起又落下”。由此可以看出,应是象征了父亲的吃苦耐劳。
8.答案 复线结构:明线是“我”在父亲以“丁桂香”为榜样的激励下努力学习,从小学到考入大学的学习经历,暗线是丁桂承成长为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家的经历。(2分)
妙处:①设置丁桂承成长为专家这一暗线,展现了丁桂承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品质,丰富了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交织,使小说片段式的情节更为连贯,突出了“丁桂承”“我”“父亲”的人物形象。(每点2分)
解析 复线结构是小说情节结构的模式之一,指在叙述情节或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安排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将人物活动、场面转换、各类事件等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揭示文章的主题,常见的表现形式是主副相从,或明暗结合。本文围绕父亲激励“我”努力考入大学的经历展开,整个过程没有离开父亲口中的“丁桂香”,由此可见,“我”的求学经历是小说的明线,“丁桂香”的成长经历是小说的暗线。
分析复线结构的妙处,可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文章主题等角度思考。从人物形象来看,暗线人物是一个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也始终是主线人物学习的榜样,由此展现了暗线人物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品质,丰富了小说的主题。从情节安排来看,小说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父亲激励“我”努力学习的片段式情节,两条线索相互交织,能将这些情节变得更为连贯,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的集中展开。
9.答案 ①“我”父亲是您的同学,他是手持马鞭赶车的马夫,让我以你为榜样。②“我”父亲的马鞭对“我”而言是一种鞭策,一直激励着“我”刻苦学习,如今“我”已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③“我”了解到您是国家大飞机项目的专家,这鞭策着“我”努力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为国家作贡献。(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题干要求“根据小说结尾”,小说结尾交代了“我”写邮件的目的是“约一个时间,去看看他”,但“丁桂香”并不认识“我”,因此写邮件时首先应表明“我”的身份。根据题干“讲述有关‘马鞭’的故事”的要求可知,“我”不能只是泛泛地说明身份,而应该扣住“马鞭”来写。所以,邮件的第一个要点是介绍“我”父亲的身份,因为父亲的工作是“赶马车帮人运红砖”,与“马鞭”有关,同时还要说清楚父亲与“丁桂香”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字写得不工整了,恰好被父亲瞄到,他的话就会像鞭子一样甩过来”“我觉得字典像块砖头……父亲又抽过来一‘鞭子’”可知,父亲一直用“马鞭”“抽打”着“我”,激励“我”刻苦学习,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这是邮件的第二个要点。小说的最后,“我”从网上搜索到“丁桂香”的相关信息之后,“决定给‘丁桂香’写一封邮件,约一个时间,去看看他”,由此可见,“丁桂香”从事的工作激励着“我”成为跟他一样的有用之才,这是邮件的第三个要点。
据此整理成答案即可。
10.DGJ “人有坎”,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D处断开;“失于盛年”,状语后置句,“于盛年”为后置状语,G处断开;“犹当晚学”,偏正结构,中心词“晚学”为谓语,J处断开。故D、G、J三处需要断句。
11.A “词义相同”说法错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是“探望,拜访”的意思,二者词义不同。
12.C “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然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古人勤学……梁世彭城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可知,材料二以皇甫谧为例,是为了说明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以刘绮为例,是为了强调读书要勤奋。
13.C 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治一室”。句意: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
A.被动句,第一个“于”表被动;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余学”。句意:不受时俗的限制,跟从我学习。B.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明句读,不能解除疑惑。D.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以及)强健的筋骨。故选C。
14.C 例句中的“平”为形容词作动词,填平。句意:随后叫仆童取来土将洼地填平。
A.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句意: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B.名词作动词,游泳。句意:并非善于游水。C.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句意: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D.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句意: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故选C。
15.答案 (1)低头看,地面平平整整,已经被填平了。不久(再踩这块地),仍有这样的感觉。
(2)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凭借这个终于被进用为丞相。
解析 (1)“坦然”,平坦的样子;“既”,已经;“已而”,随即、不久。
(2)“方”,才;“遂”,终于;“登”,进用,提升。
16.答案 ①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始。②读书要趁早。③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④读书要勤奋。
解析 根据材料一“习之中人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可以概括出: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始。根据材料二“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可以概括出:读书要趁早。根据材料二“然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可以概括出: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根据材料二“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可以概括出:读书要勤奋。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头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仰头思考;思考不出答案,就在屋内踱步绕圈。这屋子里有处洼地,直径一尺,逐渐扩散,一天天变大。每次经过,都苦于脚被绊。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看到那处洼地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随后叫仆童取来土将洼地填平。后来我(读书思考问题时)又走到原来的洼地,心里猛然一惊,觉得这块地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平平整整,已经被填平了。以后(再踩这块地),仍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踩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洼地,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洼地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觉得受抑制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就谨慎。
材料二:
人在幼小时,精神专注而接受能力强,长大成人之后,思想散漫而放纵,因此应当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要失去最好的时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鲁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人总有不得志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七十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凭借这个终于被进用为丞相;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最后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迷失而晚年觉悟的例子。一般人到婚冠之年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好像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
古代人勤于学习,有的握锥刺股,有的投斧试学,有的映雪读书,有的聚萤照书,有的劳作时带着经书,有的放牧时编制书简,这些人都是勤学的榜样。南朝梁氏彭城人刘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盏和蜡烛,常常买来荻草,一尺一寸地折断,点燃后照明,夜晚苦读。梁元帝刚担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因为才华出众,担任国常侍兼记室,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人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扬都。他十分好学,家中贫穷没有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烧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用来充饥,天冷时没有被子盖,就抱着狗睡,仍没有荒废学业。最终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梁元帝所礼遇。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事,也是一个勤学的典型。东莞人臧逢世,二十多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求姐夫刘缓,施与客人投递的名片和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写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向,他最终以研究《汉书》闻名。
单元写作任务·议论要有针对性
1.答案 ①党八股的“八大罪状” ②文章、演说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 ③不学语言 ④宣传乏味,文章没有多少人欢喜看,演说没有多少人欢喜听 ⑤破 ⑥立 ⑦类比 ⑧俗语
2.[例文]
“劝学”新说
两千多年前荀子写下《劝学》,呼吁人们积极学习;一千多年前韩愈写下《师说》,批评人们“耻学于师”。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方式更加多元,学习更加便捷高效。人们的学习能力普遍提高,可为什么仍有那么一些同学“不爱上学”呢 依我看,就是吃不了学习的那些“苦”。
上学并不等于学习,上学即人们口中常言的“去学校上课”,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你在学校,读课文、听讲课、写作业,接受系统化的教育,还有专业的教师来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又有考试驱动学习,检验你的阶段学习效果,可以说“上学”是学习文化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上学也能扩展交际,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还能培养个人有规律的作息。如此一看,上学的的确确是一件美事,既能学习知识,又能交到朋友,还能修身养性,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还真有人“不为”,用尽一切办法,只为不“上学”。或是想念温暖的家,或是讨厌学校的规章制度,或是喜欢自由的气息,部分学生用尽一切办法,装病、逃学、无故请假……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只为脱离上学的束缚。更有某学生,认为当代学校教育是应试教育,同八股文一样,“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于是在考试中故意考零分,以此作为他的“独立宣言”,告诉大家都不要上学。前者为了不上学,大费周章,结果被家长教训一顿了事。后者以身试法反对应试,欲拉众人脱离“苦海”,真可谓“大爱无疆”,不过他如今却一事无成。
人们是因为被“新读书无用论”裹挟而无法醒悟吗 是因为衣食无忧而过早选择“躺平”吗 身处智能时代,如果不读书,可能会遇到进入智能房间而打不开马桶的尴尬,可能会成为遍地文化的“弃儿”。当你选择“躺平”的时候,是否想过,优裕的生活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靠祖辈父辈的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所以,这不是你拒绝学习、贪图享受的借口。如果我们不客观、不清晰、鼠目寸光地对待学习,我们就会失去一条最好、最近的成长路径,收获的将是一个个更加无情的“耳光”。
循其本,为什么有人不想上学呢 也许是因为上学太痛苦了吧 不然又怎来“学海无涯”需要“苦作舟”呢 但我们能因为苦就不上学了吗 众所周知,良药再苦也要喝,路再长也要走,上学再痛苦也要去,而且我们还要学会苦中作乐。
苦中作乐,一是要能吃苦。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时的专注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二是要会作乐。把握课余时间,学会释放自我,关注收获,让自己看到积极的一面。学会享受学习,转变心态,上学就不是那么痛苦的一件事了。
无论是荀子,还是韩愈,或是古代其他文人墨客,都劝诫人们多多学习。在以“上学”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不应该逃避上学,即使它不那么讨人喜欢。即使上学对于一些人而言确实痛苦,我们也要学会苦中作乐。让我们以勤奋为桨,以坚持为帆,守住心中梦想,走出“苦海”,走向豁然开朗;让我们心怀“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坚持再坚持,厚积薄发,一鸣惊人,闪耀星空。
点评 ①内容上。文章围绕文题“新说”之“新”,结合材料及两篇课文先提出疑问,即“为什么仍有那么一些同学‘不爱上学’呢”;接着从上学的好处谈起,再讲现实中一些同学不上学的原因和具体现象,引发读者思考,最终归为“怕吃苦”这一根本原因;进而提出“劝学”的办法。文章审题准确,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使用的素材皆为身边的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内容充实,论据充分。
②表达上。作者采用层进式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首先提出“不爱上学的原因是吃不了学习的那些‘苦’”,然后指出“上学的的确确是一件美事”“不过还真有人‘不为’”,接着分析在智能时代不读书的危害,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构严谨。在分析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语言幽默风趣,诙谐中不失张力。
③特征上。文章选点巧妙,从“不上学”的现象切入,引发思考,进而“劝学”,紧扣材料和写作要求,层层剖析,逻辑性强。此外,文章选材警策,能产生共情,语言也简洁质朴,引人深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