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生物学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海洋深处,生存的植物种类非常少甚至没有,影响植物在此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空气 B. 阳光 C. 温度 D. 水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一基本特征?( )
A. 需要营养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生长和繁殖 D. 能进行呼吸
3.如果不动显微镜的其它部分,只是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由l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 )
A. 变亮 B. 变暗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4.成人大约有一千多亿个细胞,这些细胞的共同点是( )
A. 形态基本相似 B. 大小基本相似 C. 结构基本相似 D. 功能基本相似
5.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 B. 细胞分裂可使细胞数目增多
C. 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 细胞分化后的细胞不再分裂
6、“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段话所描写的动物是( )
A. 蜈蚣 B. 蝗虫 C. 鳌虾 D. 蜘蛛
7、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图中4种动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体外受精
B. 体温恒定
C. 无性生殖
D. 背部有脊柱
8、下列食品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 苹果 B. 牛奶 C. 食盐 D. 面包
9“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两诗句分别描述了两种昆虫的行为,它们分别是( )
A. 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 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 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 迁徙行为、繁殖行为
10、下列有关概念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伸手夹菜,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
A.舒张和收缩 B.收缩和舒张 C.收缩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
12.患侏儒症的主要原因是( )
A.幼年时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B.成年时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13.食用白醋制作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醋酸菌 B.酵母菌 C.乳酸茵 D.霉菌
14.下列不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
A.体表有羽毛 B.用气囊辅助肺呼吸
C.前肢覆羽成翼 D.体温恒定
1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等 B.建立自然保护区
16.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 卵巢 B. 输卵管 C. 子宫 D. 胎盘
17. 当遇到下列突发紧急情况时,应力所能及地予以救助,其中做法不恰当的是( )
A.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时,立即设法将其转移到通风处
B. 对呼吸突然停止的人做人工呼吸时尽量增大强度、加快频率
C. 发现有人心脏病发作,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D. 用指压、加压包扎等措施帮助外伤出血的人尽快止血
18. 清华大学除了以学业见长,还素以重视体育锻炼著称,除要求学生参加“阳光长跑”日常锻炼外。还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了“刷卡”锻炼的活动,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 )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促进抗体产生
19.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
20. 下列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DNA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 基因在DNA分子上
C. 染色体存在于DNA分子中 D. 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
21.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 )
A. 细菌繁殖需耍漫长的时间 B. 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C. 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 D. 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22.将糖和酵母菌放入装有温水的玻璃瓶中搅拌,并把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会胀大起来(如图).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氧气 B.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
C. 酵母菌分解糖产生乳酸 D. 酵母菌利用糖合成淀粉
23.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24.刚装修完的房间中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方法合理的是( )
A. 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的茶叶 B. 喷大量空气清新剂
C. 关闭门窗,放置大量绿色植物 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25.下列有关医药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药品说明书服用
B. 若木刺刺伤较小较浅,可用消毒的镊子将其拔出,伤口涂抹抗生素软膏
C. 医生给高烧病人的额头上敷冷毛巾或冰袋来降温
D. 中药材来源于大自然,因此毒副作用小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应将上图中______两实验装置作为一组对照,预期实验现象为号试管内能产生氧气。
(2)上述实验现象虽与预期相符,但还不能说明假设一定是正确的,为此,你认为该小组还应进行______。
(3)图2中A塑料袋内装入含有酵母菌的面团,B塑料袋内装不含有酵母菌的面团,袋口均塞入橡皮管并密封。
试问,此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___。一天后,A、B两袋中只有其中一袋产生了某种气体,你将如何鉴定这种气体?______。(简要说明原理即可)
27、城步南山牧场是我市著名的奶源基地。某牧民一次大批量地配制杀虫剂A,用它来杀灭乳牛棚里的苍蝇。多次使用后,他发现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该牧民猜测:可能是时间过久了,杀虫剂A慢慢遭到分解失效了。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牧民验证他的猜测。
实验方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______分别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的杀虫效果。
(2)实验预期:如果出现______的现象,则说明该牧民的猜测是正确的;反之,该牧民的猜测是错误的。
(3)关于“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的现象,请你给出一个与该牧民不同的解释:______。
(4)在使用杀虫剂A的过程中,杀虫剂A对苍蝇进行了选择。依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我们可把它称为______。
(5)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上述事例提示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28.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回答:
(Ⅰ)同学们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测得温室中的氧气浓度如图1所示。
①温室中的水稻光合作用的开始时间 (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
②第10~17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同学们选择番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分别在三个温室中种植了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20株番茄幼苗,温室的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条件均相同):
温室 A B C
二氧化碳浓度(%) 0.1 0.03 0.1
温度(℃) 20 20 30
①为研究温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填字母代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②温室A中的番茄幼苗比温室B中的番茄幼苗长得快,说明 是影响幼苗光合作用的因素之一。
③温室的塑料棚内出现了大量水珠,为验证其中一部分水来自番茄植株的蒸腾作用,图2是两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较合理的是 (填图2装置字母代号)。
29. “一带一路”战略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古老的国家,养蚕织丝有着悠久的历史,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图表示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
(1)家蚕是一种“作茧自缚”的昆虫,其发育过程经历了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四个时期,属于______发育。
(2)家蛋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用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后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__性状,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则子代蚕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__。
3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物质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间日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之一,它通过按蚊传播,先后寄生于按蚊、人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发育,最终将红细胞胀破,释放出虫体代谢产物,使人的体温调节发生紊乱,感到忽冷忽热,俗称“打摆子”。
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药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中医经典书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640种以中药为主的验方。其中,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看到这句话,屠哟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是采取传统的煎煮方法,而是直接绞取青蒿的汁液呢?她猜想很有可能是高温煎煮的过程中,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低沸点乙醚提取青蒿素,效果大大提高。
七十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素用于临床研究,屠哟哟曾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她和科研团队成员率先服用青蒿素,以确保临床患者的安全。1972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会议上, 她宣布用青蒿素治疗的30例患者全部有效,从此,拉开了青蒿素抗疟研究全国大协作的序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等其他协作单位,对青蒿素的分子量,化学结构式进行检测,并成功改良为双氢青蒿素,临床疗效是天然产物青蒿素的10倍。
伟人毛泽东曾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1)疟疾防治原则,应根据疟原虫生活史和流行区实际情况,采用因地因时制宜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方面用抗疟药杀灭人体内发育各阶段的疟原虫;一方面积极开展防治媒介蚊虫,这两种方法分别是通过 和 来防治疟疾。
(2)健康的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冷觉 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立毛肌收缩,起鸡皮疙瘩,这属于 调节。还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产热量,这属于 调节。
(3)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记载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这句话对青蒿素发现起到什么作用?
(4)通过文章所述的青蒿素发现历程,你认为屠哟哟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5BCBCD 6-10BDCCC 11-15ACADB 16-20DBCBC 21-25DBCDD
26、(1)②③;②;
(2)设置重复试验;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天后,将A、B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A变浑浊,B无明显变化
27、(1)新配制的杀虫剂和放置时间长的杀虫剂
(2)放置时间长的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新配制的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差
(3)具有抗药性的苍蝇能够生存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环境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或杀虫剂使用方法的改变等(答对一条即可)
(4)自然选择
(5)要慎用抗生素
28、(1)①早于;②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
(2)①A、C; ②二氧化碳;③A
29、 (1). ④→②→①→③ (2). 完全变态 (3). 28条 (4). 显性 (5). Aa (6). 1:1
30、(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2)感受器;神经;激素。
(3)作用是:提示青蒿可能含有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实验指明方向。有效成分可能不耐高温,应采取低温萃取法。
(4)因为屠哟哟有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