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352)

文档属性

名称 认识图形 配套教学设计(35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12:03: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初步认识长(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名称,会初步辨认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听、说、做习惯的养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调研题目:(1)你听说过下面哪些词,请在后面画"√
长方体 ( ) 正方体 ( )圆柱( ) 球 ( )
调研目的:学生经验达到了什么程度?
调研对象:一年级1班 34人
数据分析:
四种都听说过的 :27人 占 79.4%
三种 : 4人 占11.8%
两种 ; 2人占 5.8%
一种 : 1人 占 2.9%
都没有没有听说的:0人
通过数据看出,对于这几个图形名称学生有很好的经验。但是在本节课中扔需要加强认识。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调研题目:(2)下面图形是长方体的画"√" ( ) ( ) ( )
调研目的:学生是否真正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是否能正确使用图形名称。
调研对象:一年级1班34人
数据分析:
正确:27人 占 79.4%
错误: 7人 占 20.6%
无一人选择正方体。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可以很清楚的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但是在长方形与长方体的区分时有一部分的学生有困难。虽然长方形不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但是为了这个名称对新知的干扰。我的思考是在教学活动中,给予一定的重视,纠正孩子已有的错误理解。
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玩学具,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口袋,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吗?快打开看看,两个人一起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说一说都有什么。
活动2【活动】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分类
这些东西摆在桌子上太乱了,咱们以前学过分类,同桌两个人商量一下。
(1)合作分类
请你来分一分,说一说
要求:①你们是按什么分的?
②分成了几类?
(2)学生汇报分类的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按照大小分类 ② 按照能滚动不能滚动分类 ③ 按照形状分类
(3)分类后,明确每一类的名称。
① 像牙膏盒这种长长的方方的形状我们叫长方体(板书:长方体)
② 像魔方这种形状的叫正方体
③ 像胶棒这样形状的叫圆柱
④ 像乒乓球这种形状的叫球
活动3【活动】感悟---认识图形
(1)我说你拿
老师说图形名称,学生摸出相应形状的物品。
① 摸一个长方体,追问你为什么拿它出来。
【设计意图】在交流过程中澄清概念,认识长方体特征。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再次体会联系生活实际。
② 摸一个正方体
为什么把它摸出来。
预设:如果摸长方体就有同学摸出来的话直接进入正方体特点的认知活动。
③ 学生交流圆柱和球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对立体图形的直观认识,并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几何体之间的不同特点
活动4【练习】练习
1、连一连
看来咱们班同学学的都很好,下面请看大屏幕,谁来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快速打开数学书P71/1,
【设计意图】通过连线,建立物体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巩固对各种立体图形的认识。
2、搭一搭
【设计意图】通过搭一搭,进一步体会各种几何体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在生活中应用。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图形?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那么多种图形!回到家里把今天学到的告诉爸爸.妈妈。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全课总结反思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