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详细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19 16: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24分)
1.下面的船最稳定的是( )。
A. B. C.
2.小智和伙伴们一起搜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分析。以下哪种说法不符合实际?( )
A.地球的表面有约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因此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充沛
B.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
C.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可用的淡水资源非常稀缺
3.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造的再生纸比打印纸( )。
A.更方便书写 B.更粗糙柔软 C.厚度更均匀
4.在金属片的中间部分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
A.向各个方向 B.向一侧传递 C.向左右两侧传递
5.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 )。
A.脱下来放进密封的袋子里
B.用湿毛巾擦
C.用吹风机热风吹
6.面对地球家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小慧和伙伴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小智和伙伴们调查并讨论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哪些生存条件”的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可以提供液态水的原因之一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比较适当
B.地球上有大量海水可供人类直接饮用,还可从中获取丰富的海产品
C.地球上有用之不竭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供人类生活
7.如图所示的物体中,浮在水面可能性最大的物体是( )。
A. B. C.
8.小慧组设计制作小船,采取的步骤应该是( )。
A.问题—设计—制作—改进—测试
B.设计—问题—制作—测试—改进
C.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9. 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必须要有( )。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10.凤仙花的种子发芽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它们是( )。
A.土壤、水分、肥料
B.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C.盐分、适宜的温度、土壤
11.下列材料中,最适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 )。
A.铜 B.不锈钢 C.木头
12.鑫鑫发现窗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由( )造成的。
A.缺少阳光 B.温度过低 C.缺少水分
二、填空题(7分)
13.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宇航员提供( )、(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14.地球的表面约有( )的面积被水覆盖,但许多地方还是( )紧缺。
15.增加船的载重量实验中,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将( )(选填:“分格”;“分层”)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
16.拖完地后,地面上的水干了,这种现象是( );清晨,室外的植物的叶片上有很多露珠,这种现象是( )。
三、判断题(12分)
17.统计一天产生的垃圾时,要注意尽量全面,外出时产生的垃圾也要统计在内。( )
18.水沸腾后,停止加热一分钟,水的温度会下降。( )
19.热传递有三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 ( )
20.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时,温度不稳定。当冰完全融化后,温度开始上升。( )
21.将厨余垃圾掺入洗菜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让它慢慢腐熟,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种植花草的底肥。( )
22.环境保护应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
23.我们在研究独木舟的外形时,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 )
24.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气体交换。( )
25.大自然中,我们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
26.为了使轮船能运载更多货物,常用的方法是用把船造的更结实。( )
27.水中只要溶解了其他物质,放入的马铃薯就一定能浮起来。( )
28.小鸟→小草→蚜虫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
四、连线题(8分)
29.连线题:将下列常见的垃圾和垃圾类别用线连起来。
矿泉水瓶 有害垃圾 快递纸箱
菜根烂叶 可回收物 过期药品
废旧电池 厨余垃圾 卫生间废纸
一次性餐具 其他垃圾 剩饭剩菜
五、简答题(12分)
30.我国自从2020年7月1日起对机动车实行“国六”排放标准,实行新的排放标准后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
31.小科联想到现在生活中的冷链物流大多使用冰袋加上泡沫箱,泡沫箱的作用是什么?
32.蚜虫是害虫,专门吸食嫩叶的汁液,小明建议农场伯伯持续打农药,把它们全部消灭掉,这样做合理吗?并写出你的理由。
六、实验题(18分)
种子发芽实验
虞小科做了如下表所列的3粒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项目 己组 庚组 辛组
光照 阳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2 22 22
水分 每天适量浇水 不浇水 每天适量浇水
实验结果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33.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那么应该选择( )。
A.己组和庚组 B.己组和辛组 C.庚组和辛组
34.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绿豆种子发芽( )。
A.需要阳光 B.不需要阳光 C.不确定是否需要阳光
35.绿豆种子发芽时,我们发现首先长出种皮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36.实验发现,庚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 )。
A.没有光照 B.温度太低 C.缺少水分
37.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 )。
A.光照、适直的温度、空气 B.土壤、空气、适宜的温度
C.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温度与水的变化
小科用下图器材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8.图中还少了一种测量工具是( )。
A.天平 B.量筒 C.温度计 D.测力计
39.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实际上是( )。
A.小水珠 B.小冰晶 C.水蒸气 D.白色粉尘
40.加热过程中,烧杯内壁上会出现许多露珠。这种现象称为( )。
A.蒸发 B.沸腾 C.凝固 D.凝结
41.加热过程中,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冰块( )。
A.溶解了 B.融化了 C.蒸发了 D.挥发了
42.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传递
七、综合题(19分)
43.小明在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后,了解了资源再生的相关知识。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使用再生资源可以大量节约能源、水资源和生产辅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1)在购买环保铅笔时,小明惊奇地发现铅笔的笔杆上隐约印有中文字迹,你认为制作铅笔笔杆的材料很有可能是( )(选填“原木”、“白纸”或“旧报纸”)。
(2)小明通过查询资料得知,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生产一吨纸需要木材0.875吨、煤0.5吨、水375吨,在生产纸的过程中还会造成35%的水污染,所以他想尝试做一张再生纸。请在括号内用“1,2,3,4”给再生纸的制作步骤排序:
将纸浆倒入平整的容器,铺压平整。( )
将废纸或纸巾撕碎成小片。( )
加入水搅拌,直至成为纸浆。( )
用毛巾等挤压吸水,放在通风处晾干。( )
(3)以下选项中属于节约用纸的行为是( )。(选填序号)
A.草稿本没用完就直接用新的
B.不需要的图书捐出去
C.纸张双面打印、书写
D.用环保袋代替纸箱、纸盒
44.如图,科学课上,同学们用三张边长为12厘米的铝箔纸设计制作了三艘不同体积的小船,并用垫圈测试载重量,结果如下:
甲船 乙船 丙船
体积 64cm3 108cm3 128cm3
垫圈数量 18个 35个 64个
(1)垫圈数量代表 。
(2)为了防止小船侧翻或铝箔破裂,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
① ;② 。
(3)根据信息能得出结论:小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 。
(4)与丙船相比,小鹿同学想用下图的方法来增加船的承载力,他的方法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
参考答案:
1.B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稳定性也越高。B图中的双体帆船底部特别宽广,相对与A、B图中的船,体积更大,稳定行大大增强。故选B。
2.A
【详解】A.地球虽然四分之三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325%,故A说法错误;
B.水不仅能够溶解部分污染物,而且水是会流动的,能将被污染的水流向远方,故B说法正确;
C.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地球的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万分之一,故C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A。
3.B
【详解】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它并不影响办公、学习的正常使用,并且有利于保护视力健康。我们在实践活动中造的再生纸比打印纸更粗糙柔软。
4.A
【详解】在金属片的中间部分加热,热是中心发散方向传递的。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 散的过程。
5.C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加热,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都能加快水的蒸发。打完篮球,同学们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朵朵想让衣服变干得更快,可以用吹风机热风吹通过加快蒸发物态表面空气流速来加速水的蒸发。
6.A
【详解】A.地球离太阳的距离适宜,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能够维持液态水的存在。故A正确;
B.虽然地球上有大量的海水,但海水中含有盐分和其他矿物质,不能直接饮用。人类需要通过淡化处理才能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故B说法错误;
C.煤、石油、天然气等是非可再生能源,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使用。这些能源的形成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时间。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A
【详解】物体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决定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读图可知,若将图中同样是50克的正方体放入水中,浮在水面可能性最大的物体是体积最大的,是A。
故选:A。
8.C
【详解】设计制作的六个流程: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所以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问题—设计—制作—测试—改进”,C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等。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小明把6颗饱满的种子分成两组:1号组种子放在常温处,保持湿润;2号组种子放在低温处,也保持湿润。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他研究的问题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
10.B
【详解】凤仙花的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宜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故选B。
11.C
【详解】
不同的材料构成的物体,传热的本领是不同的。金属材料传递热量比较快,塑料盒、木头等材料传递热量比较慢。最适用来制作锅铲手柄的是木头,木头属于热的不良导体,才能防止烫伤,所以C符合题意。
12.A
【详解】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能生长的更好。如果没有阳光,植物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奇奇发现旁边的黑豆芽有的叶子翠绿且茎粗短,但有的叶子发黄且茎细长,可能是因为缺少阳光造成的。
故选A。
13. 水 空气
【详解】生物圈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所以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宇航员提供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14. 71% 水资源
【详解】地球的表面有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许多地方还是水资源紧缺。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淡水资源。淡水资源由江河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淡水水体组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6%,许多地方水资源紧缺。
15.分格
【详解】影响船体结构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增加船的载重量实验中,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
16. 蒸发 凝结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气遇冷变成看得见的小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拖完地后,地面上的水干了,这种现象是蒸发;清晨,室外的植物的叶片上有很多露珠,这种现象是凝结。
17.√
【详解】统计一天的垃圾时,要统计一天24小时产生的垃圾总量,外出时产生的垃圾也要统计。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18.√
【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要吸热,如果停止加热一分钟,水的温度会下降。
19.√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往往多种传热方式并存。
20.×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当环境温度到达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而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当冰完全融化后,温度开始上升。
21.√
【详解】堆肥是一种减少垃圾的好方法,同时也能得到非常好的肥料。可以用来堆肥的垃圾有杂草、枯叶、水果皮、碎菜叶、蛋壳、瓜子壳、剩米饭、动物内脏等。腐熟后的垃圾可以作为种植花草的底肥。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22.√
【详解】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要自觉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光有意识是不够的,要落实具体行动,从小事做起,全民行动,人人行动。
23.√
【详解】我们在研究独木舟的外形时,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实验中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24.√
【详解】制作生态瓶时的注意事项:生态瓶应该是封闭的,因为我们需要模拟的是独立的生态系统,与外界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生态瓶尽可能是无色透明的(也可以是颜色较浅的透明容器)一是便于观察,二是有利于透光。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气体交换。生态瓶要放在光照合适的地方。光照过弱,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过强,生态瓶内温度容易升高,从而导致植物或动物死亡。
故题干说法正确。
25.√
【详解】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一环,一种生物消失了,这条食物链就会断掉,前后的生物生活环境与生存条件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保护一种生物,就是保护了多种生物,题目说法正确。
26.×
【详解】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增大轮船的体积,可以使轮船能运载更多的货物。
故题干说法错误。
27.×
【详解】只有水中溶解的物质,可以使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马铃薯才可能浮起来。例如水中加入食盐、氯化钙等。但如果水中加入了氨水、酒精等物质后,得到的溶液的密度,要小于水的密度,马铃薯就只能沉在水的下面了。
故题干说法错误。
28.×
【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即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题目中的食物链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小草→蚜虫→小鸟。
29.
【详解】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菜根烂叶、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矿泉水瓶、快递纸箱属于可回物;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卫生间废纸、一次性餐盒属于其他垃圾。
30.“国六”排放标准对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做了限制,主要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
【详解】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指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烟等有害气体达到的标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此举旨在引导形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1.泡沫箱起到保温的作用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沫箱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起到保温的作用。
32.不合理;蚜虫全部消灭会影响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详解】蚜虫是害虫,专门吸食嫩叶的汁液,但是建议农场伯伯持续打农药,把它们全部消灭掉的做法是不合理,因为蚜虫在自然界中有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全部被消灭,以它为食的生物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33.B 34.B 35.A 36.C 37.C
【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3.如果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阳光,控制的变量是阳光,应该选择己组和辛组做对比实验。
34.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阳光下和黑暗中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35.在实验过程中,还能发现:绿豆种子发芽时,首先钻出种皮的是胚根,然后是胚芽。
36.实验发现,庚组的种子没有发芽,其原因是没有水,缺乏种子发芽的条件。
37.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阳光、土壤不是种子发芽的条件。
38.C 39.A 40.D 41.B 42.B
【解析】38.探究温度与水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三脚架、烧杯、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观察上图缺少了一种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39.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加热过程中,会看见水面上升起白雾。这些白雾实际上是小水珠。
40.凝结,是气体遇冷而变成液体,如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温度越低,凝结速度越快。加热过程中,烧杯内壁上会出现许多露珠。这种现象称为凝结
41.融化指加热到一定程度的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加热过程中,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会很快消失,这是因为冰块融化了。
42.热传递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热传递中用热量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热对流。
43.(1)旧报纸
(2) 3 1 2 4
(3)BCD
【解析】【小题1】原木、白纸上无中文字迹,报纸上有中文字迹,因此制作铅笔笔杆的材料很有可能是报纸。
【小题2】制作再生纸的步骤为:将废纸或纸巾撕碎成小片;加入水搅拌,直至成为纸浆;将纸浆倒入平整的容器,铺压平整;用毛巾等挤压吸水,放在通风处晾干。
【小题3】草稿本没用完就直接用新的不属于节约用纸行为;不需要的图书捐出去能够使纸张得到重复利用;纸张双面打印、书写能够使纸张资源利用最大化;用环保袋代替纸箱、纸盒能减少用量。故BCD符合题意。
44. 小船的载重量 垫圈要均匀放置 要用整张的铝箔做船体 大 不可行,这样船的体积只有100立方厘米,且船侧面太低,容易进水,影响使用。
【分析】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详解】(1)小船的载重量是测试重点,垫圈大小相同,不容易翻滚,比较合适用来测试小船,垫圈数量代表小船的载重量。
(2)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为了防止小船侧翻或铝箔破裂,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①垫圈要均匀放置;②要用整张的铝箔做船体。
(3)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4)与丙船相比,小鹿同学想用如图的方法来增加船的承载力,底面积为100平方厘米,但是体积只有100立方厘米,他的方法不可行,这样船的体积只有100立方厘米,且船侧面太低,容易进水,影响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