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省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可引起饮用水源酸化,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B.酸雨可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能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C.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
D.酸雨可使土壤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有利于植物的吸收利用
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利于保持牙齿健康。牙齿的主要作用是( )
A.分泌唾液 B.切断和磨碎食物
C.搅拌食物 D.感受味道的刺激
3.人体缺少含钙的无机盐时,容易患( )
A.佝偻病 B.坏血症 C.贫血 D.高血压
4.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
A.大脑皮层 B.脊髓 C.脊神经 D.脑神经
5.卵巢的功能不包括( )
A.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B.产生卵细胞
C.分泌雌激素 D.分泌孕激素
6.夏季人体的尿量明显减少,是由于人体内的水分通过()
A.汗腺排汗增多了 B.鼻腔呼气增多了
C.消化排便增多了 D.唾液分泌增多了
7.对营养物质的种类与缺乏症分析,不相符的是( )
营养物质 缺乏症
① 钙 佝偻病
② 维生素C 坏血病
③ 维生素A 贫血
④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A.① B.② C.③ D.④
8.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形成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②过度变凸
C.结构③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①有调节作用
9.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加,平均十人中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 )
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0.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不可以躺在床上看书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1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被大肠吸收的是( )
A.水和无机盐 B.脂肪酸和甘油
C.氨基酸 D.葡萄糖
12.通过模拟肾脏工作原理,血液透析能及时排出血浆中的废物。关于血液透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排出尿素等废物 B.透析液相当于血浆
C.用过的透析液相当于尿液 D.半透膜滤不过血小板
13.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鼻粘膜内没有毛细血管 B.咽对吸入的气体没有处理能力
C.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D.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4.试管内有一些蛋清,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入37℃温水中,一段时间后蛋清被彻底消化了,那么配制的消化液应该是( )
A.唾液、胃液 B.胃液、胆汁 C.肠液、胆汁 D.胃液、肠液
15.图一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三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中的②为呼吸道,可以保证气流通畅,并温暖、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
B.图二中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之间a、b交换依赖于气体的扩散作用
C.图二中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血液从A端流到B端后,氧气含量增加
D.图二所示的肺泡内气体按照d方向出肺泡时,膈肌处于图三中的乙状态
16.体检中心对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甲、乙两种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表所示数据,试判断甲、乙分别是( )
血浆(克/100毫升) 原尿(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甲 0.03 0.03 1.8
乙 0.8 0.8 0
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甲是无机盐,乙是尿素
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D.甲是蛋白质,乙是尿素
17.牛奶及奶制品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等,因其富含( )
A.纤维素 B.蛋白质 C.脂肪 D.糖类
18.随着血浆的流动,红细胞将携带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其他细胞,主要依赖下列哪一种特性( )
A.毛细血管壁的特性 B.血红蛋白的特性
C.动脉血管的特性 D.静脉血管的特性
19.如图是某初中学校七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图。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在步骤③时,若将两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保温,对实验有影响
C.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该实验可以说明: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0.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B.鼻黏膜分泌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消洁
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21.如图表示某些科学概念间的关系,表中选项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B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C 肾单位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D 耳 外耳 中耳 内耳
A.A B.B C.C D.D
22.下列曲线图表示同一人在四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其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最缓和的是( )
A. B.
C. D.
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它的特点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做操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24.如图为人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示意图,其演示的是( )
A.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B.吸气过程,膈肌舒张
C.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D.吸气过程,膈肌收缩
25.“海姆立克急救法”是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方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对成年人进行急救时,应快速向后上方挤压其上腹部,导致被救者( )
A.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D.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26.下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I为平静状态
B.曲线I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Ⅱ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
27.下表是被测试者某血管、肾小囊腔和输尿管内P、Q两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分别代表P、Q两种物质正确的组合是( )
血管 肾小囊腔 输尿管
P物质 0.03% 0.03% 2%
Q物质 0.1% 0.1% 0
A.P是葡萄糖,Q是无机盐 B.P是尿素,Q是无机盐
C.P是葡萄糖,Q是氨基酸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28.图中,A,B,C,D依次表示消化器官,曲线X、Y、Z表示三种物质在上述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为脂肪,消化器官是A B.Z为蛋白质,消化器官是D
C.X,Y,Z都能在D进行消化 D.Y为淀粉,消化器官是C和D
29.如图为人局部血液循环图,其中①③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①②③内流动的均为动脉血,则②的主要功能是 ( )
A.过滤作用 B.气体交换 C.吸收养料 D.分泌物质
30.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肺循环: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右心房
31.流程图是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体流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血液体循环的途径:右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左心房
C.听觉的形成: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
D.食物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2.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共同途径是 ( )
A.心房→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二、综合题
33.青春是美丽的,但青春期同时也是一个多事之秋,特别是人的性心理开始觉醒,因此,这一时期如果把握得好,名人志士将从此起步,如果把握得不好,浪子也会从此步入歧途.由于历史的原因,性教育在我国始终被看作是一个禁区.下面就让我们结合自身实际一起用科学的态度揭开青春期性知识的神秘面纱.
(1)一般地说,男生从10﹣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 期.
(2)青春期的性发育包括 的生长发育和 的发育.
(3)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 和 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男生进入青春期以后,会出现遗精;女生进入青春期以后,会出现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34.综合应用
(1)妈妈的卵巢产生的 在输卵管中受精形成 ,该细胞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慢慢移动到妈妈的 中,并附着在其内膜上,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称为 。
(3)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东东健康成长,进入青春期,逐渐声音变粗,音量变低,这与睾丸分泌的 有关。在变声期如何保护声带,你给东东的建议是 。
(4)如图是母亲节时东东送给妈妈的漫画,妈妈拿起漫画来看,画面上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形成物像,再由视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 产生视觉,妈妈禁不住哈哈大笑。从反射的类型上看,这属于 。
35.“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怎样繁殖和生长发育的?”下面的概念图给出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诠释,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要使此概念图表达的信息更清晰,需要在图中A、B、C、D处填入恰当的概念(或词语),试分析并写出A、C两处应填写的概念(或词语)A 、C .
(2)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是 ,它分泌的 能使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征.
(3)图中B的形成发生在女性的 内,它通过不断地分裂、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其中,胎儿已具有了人形,能通过 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6.请观察眼球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是我们中华民族典型的体貌特征,其中的“黑 眼睛”指的是图中的结构 (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
(2)当某人从影剧院走出到较强阳光下,图中所示的结构 2 (请填写图中的结构名称)的变化是 。
(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会导致眼球结构中的 (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的凸度增大,物像就会落在 (请填写图中的数字序号和结构名称)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
2.【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3.【答案】A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答案】B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
5.【答案】A
【知识点】女性生殖系统
6.【答案】A
【知识点】排泄及其途径
7.【答案】C
【知识点】食物中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维生素的作用
8.【答案】B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视觉的形成
9.【答案】B
【知识点】激素调节
10.【答案】A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
11.【答案】A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
12.【答案】B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13.【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呼吸系统的组成
14.【答案】D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15.【答案】D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6.【答案】A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17.【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8.【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9.【答案】C
【知识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20.【答案】A
【知识点】呼吸道的作用;其它感觉器官
21.【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肾的结构与功能;耳的结构及功能
22.【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答案】23.C
24.D
25.A
【知识点】呼吸系统的组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模拟肺部呼吸运动实验
26.【答案】A
【知识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7.【答案】D
【知识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28.【答案】C
【知识点】食物的消化
29.【答案】A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和排出
30.【答案】D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听觉的形成;反射及其结构基础
31.【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消化系统的组成;听觉的形成
32.【答案】B
【知识点】血液循环的途径
33.【答案】(1)青春期
(2)生殖器官;第二性征
(3)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
34.【答案】(1)卵细胞;受精卵;子宫
(2)胎盘;分娩
(3)雄性激素;避免大声喊叫;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吸烟;不喝酒(答对任一点)
(4)视网膜;大脑/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复杂反射
【知识点】视觉的形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受精过程;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35.【答案】(1)森林古猿;胚泡
(2)卵巢;雌性激素
(3)输卵管;胎盘
【知识点】受精过程
36.【答案】(1)3 虹膜
(2)瞳孔;变小(缩小)
(3)4 晶状体;7 视网膜
【知识点】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