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道玻璃杯壁外的水与杯内的冰有关。2、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的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已的解释。
2学情分析
一般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初始能力:学生已经知道了水会融化成冰,有初步的观察分析和猜想能力,有初步的动手能力,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提出问题
1、出示装有冰块的杯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问题:看到这些小水珠,你们会有什么疑问呢?
观察发现:有雾/有水/有小水珠
预设: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学生的直面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探究欲望
活动2【活动】二、作出假设
1、水珠从哪里来?是怎么形成的?请大家针对这个问题思考,并用“可能、也许”等词汇将自己的假设记录在记录本上?
2、学生汇报,并将各小组的假设记录在黑板上。
预设:1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块融化形成的
2可能是杯子里的水满出来形成的
3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4可能是杯里的冷气形成的
5 可能是空气遇到冰块形成的……
活动3【活动】三、分析假设、修正假设
1、师引导:你们觉得其他小组的假设都合理吗?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你认为不合理的假设,并想办法去推翻它。
2、继续引导:那你们想到什么办法确认加了盖子冷气就出不来了?
3、学生反馈现象,师引导:这个试验设计得还有另外的妙处,杯里的冷气出不来了,那里面的水和冰块还能出来吗?
生组内讨论
请小组代表反馈
预设:在杯子上加盖子
小组实验(将加盖杯子放入水槽观察密封性)。
利用这个实验排除其他假设。
初步得出结论:水珠是杯外的空气来的。活动4【活动】四、寻求证据,进一步修正假设
1、水蒸气是怎么形成小水
珠的呢?它的形成与冰块有没有关系?
2、PPT出示实验方案:
再拿一只装了常温水的杯子,将两个杯子外壁擦干后
一起静静地放在桌子上,隔2分钟后再去观察并记录。
3、等待的时间里交流:
问:这2只杯子有何相同?唯一的不同是?
提出:这种实验方法在在科学中称为“对比实验”。
4、交流讨论
A杯子外壁的现象?
B冰块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5、修正假设:这节课我们找了许多证据,对于水珠从
哪里来的,你有新想法了吗?
6、概括提升:空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活动5【活动】五、知识拓展
1、倒一杯热水,让学生观
察发现杯子内壁有小水珠
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2、我们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观察到:杯子内壁有小水珠。
利用今天所学知识回答:热水冒出的热气碰到冷得杯壁形成小水珠。
预设:夏天吃冰激
凌的时候,外壳上
会有水珠;
喝热水时,眼镜上有起雾;
打开刚煮熟饭的电饭锅,会发现盖子上有很多小水珠;
冬天张嘴说话时“冒烟”……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