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树林和鸟
教学目标:
1. 能从我与父亲的对比中感受他对鸟的喜爱,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2. 能体会多个修饰词语在表达上的丰富性,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3. 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能从我与父亲的对比中感受他对鸟的喜爱,理解“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
2. 能体会多个修饰词语在表达上的丰富性,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齐读课题
2. 用上课题中的三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结:看鸟动 闻鸟味 听鸟歌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3-6段
1. 感受修饰词语连用的方法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1)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
(2)欣赏图片,感受树林的两个特点,读好词组。
◆凝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
(1)谁能来学学父亲做做这个动作?
(2)读好词组,感受父亲的两个特点。
师:这两组词语,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都用上了形容词)
小结:连用两个修饰词与能让一个事物的特点更加清晰。
2. 感受语段特点
(1)这四段话有的是写父亲的,有的是写我的。请大家自由读读,找找哪是描写父亲的,哪些是描写我的?(交流:第五段,是描写“我”的。)
(2)父亲有什么发现?我的反应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预设:“林子里有不少鸟。”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预设2: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地像树一般兀立额父亲。(我茫然不知所措。)
(二)学习课文7-11段
过渡:故事还在继续,父子俩小声地聊着。
这回老师要请大家用上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
1. 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读:读课文7-11段(强调放声读)
找:描写父亲和“我”的句子。
说:父亲的发现和“我”的反应。(出示空表格)
2. 同桌交流:父亲的发现和“我”的反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
3. 为什么父亲发现了鸟的踪迹而我却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听到?
预设:父亲对鸟十分了解;善于观察;从小就在探索鸟的奥秘;经验丰富。
小结:是呀,父亲对鸟非常了解,老师用了两个子来概括(板书:知鸟)
让我们来读读三组语句,体会父亲的神奇本领。(男女生读)
(三)学习课文12-15段
师:父亲不仅能找到鸟,还能在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中闻出鸟的气味。这让我非常惊讶。
1. 请你读——“鸟也有味道?”(指名读,读出惊讶)
2. 逐句出示父亲说鸟味道的话(指名读 3句)
(1)感受“热腾腾”
(2)想象“抖出的味道”
(3)散发呼吸的味道,这是自然的味道。
师:啊,空气中充满了鸟的味儿,让我们再来好好闻闻。(齐读,指导要读得轻,不惊动鸟。)
3. 你想来夸夸父亲吗?
小结: 你看,父亲不光了解鸟的习性,还知道鸟身上有热气味儿、湿气味儿,还有呼吸的味儿,他是多么专业,多么了不起。老师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板书),这叫“懂鸟”。
(四)学习课文16-23自然段
师:听,鸟要准备歌唱了。(播放鸟叫)
1. 出示:这是 (谁)最快活的时候,也是 (谁)最快活的时刻。
这是鸟儿最快活的时候,却是父亲最 的时候。因为 。
2. 读好句子: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师:父亲为鸟高兴(读句子),也为鸟担忧(读句子),在这一喜一忧中,
亲亲对鸟深深的喜爱。
3. 有人说,父亲曾经是个猎人。你怎么看?
出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学生说理由)
出示:“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看看这句话,也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小结:虽然,父亲和猎人一样懂得很多很多鸟的知识,但是他又和猎人不一样,他不会伤害鸟,而是用自己的一生来爱鸟。(板书:一生 爱鸟 )
(五)拓展阅读
师:作者牛汉深受父亲的影响,在他的诗歌《悼念一棵枫树》中这样写道:
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
师:父亲爱鸟,牛汉——爱树。父子俩爱鸟爱树,更爱着孕育万物的大自然。
三、课堂练笔
1. 写话(出示图片)
许多年后,我又来到了这片熟悉的茂密的树林,(树林里会是怎样一片美好的景象?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将它描绘下来。你可以写树木、野花、鸟儿、虫儿……,用上两个修饰词,突出事物的特点。)
2. 交流,评价。(两个修饰词)
四、课外拓展
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大自然的礼物,请你留心观察一处美景,围绕一个关键句,用几句话记录下来,学习连用两个修饰词,让景色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