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18)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1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12:24: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水珠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一)、水珠是从冰化成的水吗
1、老师在给其他班小朋友上课时,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提前一节课准备好的装有冰块的烧杯)
预设:杯里的冰融化了,杯上有水珠……
2、这些水珠出现在哪里?请学生摸一摸烧杯外壁,你有什么感觉?既然很湿,就说明烧杯外壁上有什么?
3、哦,原来这只烧杯的外壁上就像人出汗一样冒出了很多小水珠。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预设:夏天吃冷饮时,冷饮袋子上;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碧瓶的外表,过一会就会有,小露珠,倒热水时,杯子上就会出现水珠,该情况跟学生说明水珠是产生在杯子里边而不是外边。
(幻灯片显示)
4、你觉得烧杯外壁的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幻灯片显示并板书:水珠从哪里来)
5、你能根据生活经验对这些解释分析,判断一下哪些解释不合理吗?
师生共同分析所有提到的这些合理的解释。
预设:①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烧杯是不渗水的;②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满出来;③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
6、通过你们的分析、讨论,我们可以知道,水珠是从杯子里边出来的吗?(不是)
7、小结:看来烧杯外壁上的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成水,再从杯子里边出来的。
(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
1、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和分析,觉得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水。那么,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一下吗 (课件显示要研究的问题)
2、齐读问题并小组讨论:我们的猜测是什么?怎样进行实验?确定需要用到哪些材料?
3、学生讨论并把小组的想法写下来
4、全班讨论并交流汇报刚才的问题形成共识:做一组对比实验:(出示:三只同样的烧杯,其中一只杯里加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里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三个烧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
5、学生完成实验并汇报实验报告。
6、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预设:装冰块的烧杯外壁上有小水珠,另两只烧杯的外壁上都没有形成小水珠。加自来水的烧杯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说明烧杯壁不渗水;而装冰的烧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烧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是有关系的。)
7、现在我们知道,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有关系,与冰的哪个特征有关系呢?(温度低)
8、那你觉得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猜测(预设:水蒸气遇冷形成;可能涉及水蒸气、凝结、水汽等,这时也可以提问: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9、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课后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能否证明你自己的猜测,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板书设计】
5.水珠从哪里来
假设:
1.水珠是冰融化成的水(不成立!)
2.水珠与冰有关系吗?(有!)
验证:设计实验
结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