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21)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2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12:29:4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过程和方法:
A.观察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判断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来源。
B.通过实验探究,分析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科学要实事求是;科学结论的形成是复杂的、严谨的。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五课。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并且探究了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本课开始要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了。研究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引导启发学生大胆的做出假设,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探究对每种假设从多个角度进行质疑和分析,通过实验探究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与温度的关系、与空气的关系,为下一课《水和水蒸气》的研究奠定基础。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提出问题——猜测——观察——分析——再观察——分析——实验——分析”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温度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PPT展示图片(树叶上的水珠)
PPT展示图片(树叶上的水珠)
这些水珠是从哪儿来的呢?
(预设:1、下雨时从天上掉下来的2、同学们洒的)
那老师这儿的水珠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活动2【活动】揭题:水珠是从从哪儿来的
1.在展示台上放3个装有玻璃杯,分别为空杯子、自来水杯和冰块杯子(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加入自来水和冰块的过程,特别注意老师是否将水倒在外面杯壁上或者冰块是否碰到杯沿,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2.学生观察玻璃杯的外壁。
3.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发现。
4.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你们猜猜看。(学生讨论)
活动3【讲授】水珠的产生与冰块有关
1、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些猜测,教师PPT展示。
(预设:①可能是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漫出来的;②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③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杯沿化成水流下来的。)
2、刚才大家对小水珠从哪里来作了自己的假设,这些假设是不是成立呢?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3个玻璃杯。(投影出示观察要求:1、仔细观察3个玻璃杯外壁的水珠的产生情况2、根据水珠产生情况,你觉得水珠的产生与什么有关?)
3、学生反馈第二次观察的情况。
(预设:只有装冰块的杯子外壁有水珠产生,而自来水杯子和空杯子没有水珠产生)
4、论证之前学生的猜想(预设:①不可能是从杯壁渗出来的,因为烧杯是不渗水的;②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漫出来;③加冰的时候老师都是非常小心的加入杯内的,没有碰到杯沿。)
5、根据这一现象,你觉得水珠的产生与什么有关?
板书:一、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
过渡:那是不是玻璃杯里面只能装冰块玻璃杯外壁才能产生水珠呢?我们也通过实验来证实大家的想法。
活动4【活动】水珠的产生与温度有关
1、将杯子里冰融化的冰水倒入空的那个玻璃杯中。
2、学生观察3个玻璃杯的外壁(冰块、冰水、自来水)。
(投影出示观察要求:1、仔细观察3个杯子外壁,水珠的产生情况又是怎样的?2、思考:根据这次观察,你觉得我们刚才的这句话“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需不需要作完善?你觉得该怎样修改?水珠的产生与有关?)
2.学生反馈观察结果。
3.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他们对3个杯子进行两两对比分析,通过观察装冰水的玻璃杯外壁上也会产生水珠,得出“不是只有冰块才能让玻璃杯外壁产生水珠的结论”,进而引导学生寻找冰块和冰水的相同点——冷(温度低),从而得出“水珠的产生与冷(温度低)有关”。
活动5【活动】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水珠的产生与温度有关,与遇到的物体温度低(冷)有关。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怎样?
1、比赛要求(投影出示):(1)往3个玻璃杯中导入同质等量的冰水,并把杯子外壁的水珠用餐巾纸擦干(2)请3个同学想办法在10秒钟内让杯子外壁产生尽可能多的水珠(3)听到停止的提示声,3个同学把杯子举起来。
2、进行比赛。
3、比赛结果评比,请获胜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方法。
(预设:往杯壁上哈气。)
4、辨析:往装热水的玻璃杯外壁吹气,会不会有小水珠产生?
5、再次实验,如上请2个同学分别往装有冰水和热水的杯子哈气
6、对比两次实验,学生说说水珠是怎么产生的
7、形成共识:水蒸气(空气、热气)遇冷会凝结成水珠。
8、我们生活中有类似的现象吗?
(预设:夏天吃冷饮时,冷饮袋子上;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的外表,过一会就会有,小露珠;浴室里沐浴后的镜子)
活动6【作业】小结
1.回顾今天学习的方法。
提出问题——猜测——实验观察——分析——再观察——分析——再实验——分析,向学生渗透科学的严谨以及科学的实事求是、讲究证据。
2.请学生说说杯子外壁水珠从哪里来?
3.关于水蒸气和水的问题我们下节课还要继续研究,大家课后可以去收集一下相关的资料,方便我们的学习。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