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受其特征。
2.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使学生能够进行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以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课前一段时间里,我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平日里注意收集好生活中的物品以备教具使用,如长方体的牙膏盒、药品盒等,正方体的饼干盒、魔方等,圆柱体的茶盒、茶杯等,球体有乒乓球、皮球等,并在卡片上画出数学立体图,如长方体、圆柱、球的线描立体结构图。同时在课前让学生按要求收集好相关生活物品以作学具。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3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认识图形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们想看看是什么吗 看这是什么?(教师逐一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学生说出物品的名称)
师:这些物品去掉它们的花外衣,画在纸上是这样的。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图片。
活动2【讲授】认识图形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特点
1.出示课件:动手分一分。
要求:请把桌上的物品按形状 分成四类,每个人拿其中的一类。
师:请同学们动手、动脑,把桌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深入学生中,观察学生的分法,参与学生操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请两个同学将讲桌上的物品也进行分类。
2.交流汇报。
同桌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分法。
一堆是积木块、牙膏盒、肥皂;一堆是粉笔盒、魔方;一堆是易拉罐、笔筒、茶叶筒;一堆是球。
请每小组一个同学拿实物上来与黑板上的图形对照。
(三)直观揭示概念
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准确的找出和这些图形一样的物品。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像这样的图形分别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板书它们的名称。
请拿一个球举起来
请你高高举起一个正方体
请拿起一个圆柱
请拿出一个长方体
活动3【活动】认识图形
(四)实践探究,形成表象
1.动手摸一摸、说一说。
请同学们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摸一摸、说一说。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游戏:滚一滚,推一推(橡皮、铅笔、乒乓球)怎样滚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圆柱和球滚动一样吗
3.组织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无法滚动。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也无法滚动。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圆圆的,平平的;圆柱如果“躺”在桌子上,它能够滚动,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滚动。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地滚动。
4.引导思考,形成表象。(课件出示)
通过刚才的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面都是平平的;圆柱两头是圆圆的,有两个面是平平的;球没有平平的面,容易滚动。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认识图形
(五)说一说,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活动4【练习】认识图形
(六)实践活动,体验特征
1.找朋友
2.数一数
3.摸一摸
要求:同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形状,另一人从魔术袋里摸出相应的物体,或同组一人说说摸物的感受,另一人说形状,看谁摸得准。
4.搭一搭(课件出示)
请同组的同学用桌子上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种造型。先想一想搭一个什么造型,再尝试搭一搭, 共同合作完成这个任务。
引导学生交流: 他们搭了什么,用了那些图形?各有几个?
(七)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图形,他们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老师对每个同学都很满意。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