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35)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珠从哪里来 配套教学设计(3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5-12-16 12:41: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到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思考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并尝试做出自己的解释。
2.通过实验和分析,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3.根据经验和获得的新证据,对小水珠的成因做出更多新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到证据对验证假设的意义和价值。
2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第4课中,学生观察了冰块的融化过程,他们不仅发现了冰从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同时还发现了盛冰的玻璃杯外壁、塑料袋外壁上也有许多小水珠。对于这些小水珠的来源,学生一开始往往会有多种解释。生活中孩子们也见过很多类似的现象,但他们对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这节课正好培养学生理解科学的质,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科学概念: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水珠从哪里来的假设——分析——再假设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探究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的形成与杯内冰块的关系。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提出问题,直入主题
(一)、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有水珠的杯子)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杯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对呀,这个玻璃杯外壁出现了许多小水珠。你觉得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索“水珠从哪里来”。(贴板书)
3.谁的小脑筋已经有想法了?
4.我们的这些想法,你支持哪一种?
活动2【活动】自主实验,探究交流
(二)实验论证
1.你们怎么向大家证明你的猜想是合理的呢?(做实验,找证据)
2.出示器材。仔细看,老师为每一组准备了三个杯子,一个空杯、一杯清水、一杯冰块(贴板书),请你们仔细观察三个杯子的玻璃外壁,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完成实验,我这里有三点小提示(PPT出示小提示)。
3.小组组长上来排队领材料。(教师用布擦干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交给学生。)
4.学生实验。
(三)探讨、分析
1.(音乐响起,教师巡视班级回收8组记录单)。根据记录单情况,汇报交流。
2.从大家的发现中我们知道(PPT 出示句式:玻璃杯外壁的小水珠与 有关。)
3.既然与冰有关,那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装冰的这个玻璃杯,看看小水珠哪里多哪里少?(学生观察,说发现)
小水珠分布的多少,说明了什么?
那么(PPT出示句式:小水珠的产生与 (低温、高温)有关)
活动3【练习】课外拓展,加强巩固
(四)课外拓展
1.我这里有面镜子,(PPT出示句式填空)
2.(PPT出示)比一比哪一组有好办法让镜面出现小水珠?
3.请组长把桌上的材料整理好端过来跟我换镜子,拿到镜子后小组再实验。
4.小组实验。
5.请有让镜子产生水珠的小组说方法。示范动作。
6.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发现(PPT我们发现水珠的产生与低温有关。)
7.那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小水珠的现象?
活动4【作业】再次假设,留有疑问
(五)再假设
1.这节课,我们有了这些发现,那现在你的猜测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2.对于小水珠的产生你又有那些新的想法呢?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