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习题课件(共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6-19 16:49:03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12.4 热机与社会发展
物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   )
A.摩托车    B.载重卡车 C.拖拉机 D.火车
2.为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
A
D
物理
课时作业
3.如图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   )
A.25%  B.35%  C.40%  D.75%
B
物理
课时作业
4.如图显示的是甲、乙两台汽油机的参数,与乙汽油机相比,甲汽油机 (   )
A.消耗的汽油更多
B.效率更低
C.功率较小
D.使用的汽油的热值更小
B
物理
课时作业
5.学习了内燃机的知识后,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内燃机也是热机的一种
B.常见的内燃机有柴油机和汽油机
C.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热机效率就一定越高
D.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
C
··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工作过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内燃机也是热机的一种,正确;
B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燃料是在汽缸内燃烧的,叫做内燃机,所以内燃机有柴油机和汽油机,正确;
C项,热机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之比,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但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未知,所以热机效率不一定越高,错误;
D项,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的能量转化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做功,正确。故选C。
物理
课时作业
6.如图甲、乙、丙、丁是某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图是压缩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来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
B.乙图是排气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C.丙图是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图冲程吸入的物质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C
···
物理
课时作业
7.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200 r/min,则汽油机每秒钟内
(   )
A.完成20个冲程,做功20次
B.完成80个冲程,做功40次
C.完成40个冲程,做功10次
D.完成80个冲程,做功20次
解析: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 200 r/min,则该飞轮每秒钟转20圈。
因为一个工作循环飞轮转2圈,
完成四个工作冲程,做功1次,
所以飞轮转20圈,共40个冲程,共做功10次。
故选C。
C
物理
课时作业
8.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 800 r/min,则它每秒钟向汽缸喷油的次数、对外做功的次数分别是 (   )
A.30次,15次 B.15次,15次
C.30次,30次 D.15次,30次
9.如图所示,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中一个冲程的示意图,它是 (   )
A.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C
物理
课时作业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   冲程。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汽油机的转速为3 000 r/mim,则1 s内汽油机对外做功   次。
做功
压缩
25
物理
课时作业
2.如图是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顺序已打乱),图   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请按一个工作循环的过程,将四个图重新排序:   。
A
CADB
物理
课时作业
3.如下图所示,是某种内燃机某一冲程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1)这种内燃机是   机。
(2)它表示的是   冲程。
(3)在这个冲程中   能转化为   能。
(4)完成这一冲程,曲轴和飞轮转   转。
柴油
压缩
机械


物理
课时作业
4.小婷同学阅读了汽车发动机的说明书后,将内燃机的能量流向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表,请根据给出的信息,计算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用这台汽油机工作时,完全燃烧2 kg汽油可输出   J有用功。请你写出一条提高汽油机效率的措施:   。
(q汽油=4.6×107 J/kg)
30%
2.76×107
减小机械摩擦 (合理即可)
谢谢观看
This is the last of the posting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返回目录(共15张PPT)
12.2 热量与热值
物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划分优质煤和劣质煤的主要依据是这种煤的 (   )
A.热值不同      B.着火点不同
C.燃烧速度不同 D.硬度不同
2.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的Q m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燃料的热值q的关系是 (   )
A.q甲>q乙 B.q甲C.q甲=q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A
A
物理
课时作业
3.关于燃烧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不完全燃烧时的大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就是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烧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烧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D
物理
课时作业
4.在“比较燃料热值大小”的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相同或相等的因素是
(   )
A.两种燃料的质量 B.两只装水的烧杯
C.烧杯中水的质量 D.各自加热的时间
D
物理
课时作业
5.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C.物体的温度降低了,其热量一定减少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放出或者吸收能量的多少
解析:A项,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错误;
B项,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降低值等有关,错误;
C项,温度是表示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程度,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和热量没有关系,错误;
D项,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正确。故选D。
D
物理
课时作业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B.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也越多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热传递的实质就是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
C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大,错误;
B项,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越多,因为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还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情况有关,错误;
C项,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其内能减小,但温度不变,正确;
D项,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不是温度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错误。
故选C。
物理
课时作业
7.请你认真观察表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的热值比酒精小
B.用酒精灯烧水时,热损失很大,但酒精的热值不变
C.用1 kg的无烟煤烧水,水可以吸收3.4×107 J的热量
D.0.5 kg的酒精热值为1.5×107 J/kg
燃料 热值
无烟煤 约3.4×107 J/kg
酒精 3.0×107 J/kg
氢 1.4×108 J/kg
B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由表格可知,氢的热值比酒精大,错误;
B项,酒精灯烧水时,热损失很大,但酒精的热值与热损失无关,热值不变,正确;
C项,1 kg的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 kg×3.4×107 J/kg=3.4×107 J,无损失时水吸收的热量等于无烟煤放出的热量,实际情况是存在热损失,水不可能吸收3.4×107 J的热量,错误;
D项,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大小无关,0.5 kg的酒精热值为3.0×107 J/kg,错误。
故选B。
物理
课时作业
二、填空题
1.汽油的热值是4.6×107焦/千克,氢的燃烧值是1.4×108焦/千克,所以发射火箭时常用   做燃料;1 g氢的热值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 kg汽油的热值。
2.氢的热值为1.4×108 J/kg,其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若以氢为动力的汽车行驶1 h需 1.68×108 J的热量,则每小时需要消耗氢 
 kg。若氢燃料汽车的储氢罐内装有20 kg的氢气,若完全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是  J,剩余氢气的热值是  J/kg。(不计热量损失)

大于
1.2
1.4×109
1.4×108
物理
课时作业
3.【航天主题】 如图是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时的壮观情景。请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完成(1)~(2)题。
(1)火箭升空过程中动能变大,机械能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火箭的燃料使用液态氢,主要是因为它的密度小且   比较大。
(2)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内能会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变大
热值
变大
做功
物理
课时作业
三、实验探究题
1.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酒精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见下表: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酒精 25 34
物理
课时作业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装置,在实验中还需控制   相同、  相同。
(2)分析表中数据,煤油和酒精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   。
燃料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5 44
酒精 25 34
煤油和酒精的质量
水的质量和水的初温
煤油
物理
课时作业
2.“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用天平分别测量出质量均为10 g的酒精和碎纸片,如下图将其分别放入两个燃烧皿中,点燃它们,分别给装有初温、质量相等的水加热,本实验是用比较  .
 来代替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的,实验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加热相同的时间,直至   ,
实验才能结束,观察结果是酒精加热的
烧杯中水温升得高,说明:酒精放出的热量
   碎纸片放出的热量,本实验中若用
Q吸=Q放来计算酒精或纸片的热值,则计算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温度计
示数升高的多少
不需要
燃料完全燃尽
大于

谢谢观看
This is the last of the postings.
Thank you for watching.(共18张PPT)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的 (   )
A.比热容大     B.密度大
C.流动性大 D.热值大
2.如果一桶酒精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酒精 (   )
A.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B.密度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不变,热值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和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
A
A
物理
课时作业
3.关于比热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的比热容和热量、质量、温度都无关,只和物质种类、物态有关
B.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大
C.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凉水降温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为了减少热岛效应带来的危害我们可以修建人工湖和多种植树木
C
··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热量、质量、温度都无关,只和物质种类、物态有关,正确;
B项,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内陆地区泥土、砂石多,水少,泥土、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正确;
C项,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凉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这一性质,错误;
D项,修建人工湖和多种植树木,即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水泥相比较时,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故该方法能有效减小热岛效应,正确。故选C。
物理
课时作业
4.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凝固时的图象,由图可知该物质 (   )
A.是晶体,凝固持续了15 min
B.在B点为固液共存态
C.在B点的内能比C点的小
D.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大
D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此凝固图象中,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凝固经历了10 min-5 min=5 min,错误;
B项,物质从B点开始凝固,到C点凝固结束,所以在B点是液态,C点是固态,BC之间为固液共存态,错误;
C项,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所以在C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错误;
D项,由图可知,AB段用时5 min,降低了100 ℃-80 ℃=20 ℃,CD段用时5 min,降低了80 ℃-40 ℃=40 ℃,该物质在固态与液态的质量相同,如果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则由Q放=cmΔt可知,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大,正确。故选D。
物理
课时作业
5.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易形成海陆风,陆风和海风是由于地面和大海升温和降温的快慢不同,从而使空气对流形成风。海风是指从海洋吹向陆地;陆风是指从陆地吹向海洋。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
A.白天,海风
B.夜晚,陆风
C.夜晚,海风
D.白天,陆风
B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得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得慢,温度高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由图可知,此时地面附近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正确。故选B。
物理
课时作业
6. 1 kg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不等
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热量,水升温较多
C.煤油和冰是不同物质,其比热容一定不相等
D.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煤油降低相同温度,酒精放出的热量大
D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c来表示;比热容的计算式为c=;由图可知c水>c酒>c煤油=c冰。
A项,由Q=cmΔt可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等,但个别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会相同,如图中的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则吸收的热量相等,错误;
B项,由图可知,c水>c酒,由Δt=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则水升温较少,错误;
C项,由图可知,煤油和冰的比热容相同,错误;
D项,由图可知c酒>c煤油,由Q=cmΔt可知,质量相等的酒精和煤油降低相同的温度时,由于酒精的比热容较大,则酒精放出的热量大,正确。故选D。
物理
课时作业
二、填空题
1.用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将相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入铝桶中,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初始   ,点燃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   沙子和水,观察到沙子升温比水快,由此,可以推得,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多。
温度
搅拌

物理
课时作业
2.“涡轮增压”发动机(T型)能提供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发动机型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加在T型轿车内与加在
L型轿车内相比热值   (选填“更大” “一样大”或“更小”);为防止
发动机温度过高,用水进行冷却,这是利用水的   较大;一台发动
机水箱加有2 kg的20 ℃的冷水,当水温升高10 ℃时吸收   J的热
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kg·℃)]
一样大
比热容
8.4×104
物理
课时作业
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
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判断,前10 min内,甲液体吸收的热量   乙液体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前两空均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如果乙液体是水,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水=4.2×103 J/(kg· ℃)]。
等于
小于
2.1×103
物理
课时作业
4.如图是某沿海城市与某内陆城市同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   (选填“A”或“B”),这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变化   (选填“大”或“小”)。
A
小于

物理
课时作业
三、计算题
  完全燃烧0.5 kg的煤气,如果放出的热量有80%被水吸收,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它能使20 ℃多少kg的水升高80 ℃
(q煤气=4.2×107 J/kg)
解:水吸收的热量Q水吸=80%Q放=80%qm=0.8×4.2×107 J/kg×0.5 kg=1.68×107 J;
由Q水吸=cm水Δt得
m水===50 kg。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1.68×107 J;它能使20 ℃ 50 kg的水升高80 ℃。
物理
课时作业
四、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物理
课时作业
(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   ;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
   。
(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的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
发现装   (选填“沙子”或“水”)的
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
   。
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
使沙子受热均匀

水蒸气液化放热
谢谢观看
This is the last of the postings.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返回目录(共18张PPT)
12.1 认识内能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物理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水加热至一定程度,发现在试管口的木塞被冲出,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试管中的水是靠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水蒸气对木塞做功,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原理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加
C
物理
课时作业
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
A.钢锯锯断木头,钢锯变热
B.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变热
C.两手相互摩擦,手掌变热
D.太阳照射沙子,沙子变热
D
物理
课时作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厨房里菜香四溢,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内能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内能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C
···
物理
课时作业
4.下列物体中内能减少的是 (   )
A.放在阳光下的冰水混合物
B.壶里顶起壶盖的高温水蒸气
C.大雨倾盆时从空中下落的雨滴
D.神舟十四号飞船返回舱正在返回地面
B
物理
课时作业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 ℃的冰没有内能
B.要使物体内能增加,必须使其吸收热量
C.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理
课时作业
6.下列有关“温度不变”时,“内能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B.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
C.0 ℃的水凝固成0 ℃的冰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错误;
B项,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质量减少,内能减少,错误;
C项,0°C的水凝固成0°C的冰,质量不变,温度不变,放出热量,内能减少,错误;
D项,0°C的冰熔化成0°C的水时,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正确。
故选D。
物理
课时作业
7.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大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小
C
物理
课时作业
解析:A项,任何时刻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都具有内能,即物体的内能不为零,错误;
B、C项,t2时刻物体的温度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但是从t2时刻到t3时刻,物体要放出热量,因此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刻大,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
D项,t1时刻温度比t3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错误。
故选C。
物理
课时作业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是一种带有香味的橡皮,它在擦除字迹的时候香气会更加浓郁,这是因为它擦除字迹时和纸面摩擦,通过   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使得分子的热运动  (选填“加快”或“减慢”)的缘故。
做功
加快
物理
课时作业
2.中医拔火罐能有效治疗某些疾病,使用时先加热火罐中气体,再按图示方
法迅速将火罐按到皮肤上。一段时间后,罐内气体的内能   ,这是
通过   来改变罐内气体内能的;由于罐内气体压强   外
部大气压,从而使火罐紧紧吸附在皮肤上。
减少
热传递
小于
物理
课时作业
3.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不断打气,使得瓶内的气压增大,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做功,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选填“升高”或“降低”),水蒸气 
 (填一种物态变化)而成小液滴。
减少
降低
液化
物理
课时作业
三、实验探究题
  图甲是小明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水温约为20 ℃,热奶的温度约为90 ℃,同时,他还利用温度计和钟表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并作出了水和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物理
课时作业
(1)如图乙所示,其中   曲线是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大约经过15 min热奶和水温刚好达到一致。热奶和水终止热传递的温度约为   ℃。
(2)在这一过程中,   的内能增加了,主要表现在   。
(3)从图象分析可以看出,热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随时间的变化,热奶温度是先快后慢地降低。参考这位同学实验的图象,你认为沸水放在房间里,温度自然降低的规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降低

40

温度升高了
A
物理
课时作业
(4)参考这位同学记录的数据,如果你要喝一杯咖啡,可以有两种方式供你选择:
①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冷却5 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②先将烧开的热咖啡倒入杯中,立即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杯中,然后冷却5
min。你认为方式   的冷却效果较好。

物理
课时作业
(1)② 40 解析:热牛奶放在冷水里,热量应该是从牛奶传向冷水,根据
图象可知:牛奶的图象应该是曲线②;由图象可知,热奶冷却过程中,温度
达到40 ℃就不再下降,说明此时温度达到平衡,所以热奶和水终止热传递
的温度约40 ℃。
(2)水 温度升高了 解析:在传递过程中,水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
(3)A 解析:热传递的特点是传递速度先快后慢。故选A。
(4)① 解析:根据热传递速度先快后慢的特点,应选择①冷却效果会更好。
谢谢观看
This is the last of the postings.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