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实验,正确说出蒸发和凝结概念并能举例,体验物态变化的可逆性。
2.通过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明确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3.正确区分生活中的白汽(白雾、白烟)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在日常生活中对水的蒸发有一定的认识,已能正确理解蒸发的概念。但还不能正确解释白汽,会误认为是水蒸气,觉得水蒸气有时是看得见的,这是本课学生理解的难点,三年级学生思维更多停留在直观感受层面,所以通过手摸、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看到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直观观察能力较强,动手欲望强,但是设计实验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本课实验主要采用出示材料,结合课本,小组讨论初步设计,教师补充提醒的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解释生活中蒸发和凝结现象,实验验证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难点:能说出白汽(白雾、白烟)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4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实验观察法和直观教学法。
通过实验观察,结合生活实际来完成本课重点概念:蒸发和凝结。
利用图片和学生直接触摸,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看到白汽就是小水滴,突破本课难点。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观察导入
【课前准备】小组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字。
1.观察课前用湿毛巾写的字的变化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活动调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前概念。
活动2【活动】认识水的蒸发
一、建立“蒸发”的概念
1.说说生活中像这样水干了的例子
(湿衣服在太阳下会晒干;晚上拖完地,第二天早上就干了;湿抹布会变干;湿毛巾擦黑板,过一会就干了……) 2.【PPT】十五天鱼缸里的水慢慢减少图片
预测三十天后鱼缸里的水会怎样?
水跑哪了?变成了什么?
3.解释“蒸发”概念并板书
科学课上,把水这样慢慢减少、变干,变成水蒸气的现象称为水的蒸发。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活动将学生生活中获得的原本相割裂的经验(衣服变干了,鱼缸里的水少了)联系在一起——它们都源于水的蒸发。以看到水位下降这个变化来建构“水蒸发时看不到”这一概念,让孩子们对蒸发的特点的描述更加科学和精彩,更切合学生实际。
4.通过师生对话,总结水时刻都在蒸发
教师:水只有白天会蒸发吗?
学生:不是;水晚上也会蒸发;水白天晚上都会蒸发;水时刻都在蒸发……
【设计意图】学生原本对蒸发的概念停留在:在太阳下会蒸发。通过引导,使学生知道水时刻都在蒸发,深化了对水的蒸发的认识。
二、水蒸气的特点 1.观察手背上的水、烧杯里的水、湿黑板、湿毛巾的蒸发,讨论:看到水蒸气了吗?水蒸气有什么特点?
2.学生开始观察实验活动。
3.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看不见摸不着、到处都有的气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辨和活动体验来寻找水在蒸发的证据,既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了更全面的“水蒸发”的概念。同时,自然对水蒸气的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概念归纳完整,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为后面探究水“凝结”做铺垫。
活动3【活动】实验一: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
【过渡语】老师现在想很快看到烧杯里的水在蒸发,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用火烧;烧水壶烧;太阳晒)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水蒸发的快一些,(【PPT】图片)湿衣服、湿手、海水晒盐、洗头发,那么你有什么好方法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加快水蒸发的方法基本都是通过加热来实现,利用【PPT】图片,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认识到温度和液体表面流动快慢(空气流动快慢)都会影响水蒸发的快慢。
【PPT】实验记录表 研究问题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1.小组讨论:利用所给材料设计实验方法。
2.实验提醒
小水珠温馨提示:
(1)两个勺子里的水要一样多;
(2)加热时用外焰;
(3)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4)不要忘记和1号勺子作对比。
3.小组实验
4.小组汇报
(1)实验结论: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2)其他发现:水会冒泡;冒白汽、白烟、雾气。
教师拓展延伸:不停冒泡,这种现象叫做沸腾,沸腾和蒸发都是使液体变成气体(液化)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本实验,培养学生实验验证意识。实验现象的观察,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初步认识到沸腾这个概念,由蒸发上升到液化,是学生思维的升华,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学生会注意到白汽,会误认为是大量的水蒸气,暴露元认知错误,进入对水的“凝结”的探究。
活动4【活动】实验二:水蒸气会变成水吗?
【过渡语】刚才你看到的白汽、白烟、雾气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研究。江河湖海里的水无时无刻不在蒸发,那么它们干涸了吗?这么多的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会下雨、会变成云、会变成水……
教师:到底水蒸气能否变成水呢?需要什么条件?我们接着来实验一下。
【PPT】课本56页图
小杯子里加些热水,用冷的大玻璃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杯子。观察大杯子杯底有什么现象?
1.学生实验 提醒:小心烫伤! 2.学生汇报现象(有白雾、小水珠)
【设计意图】揭示学生对“凝结”的前概念。
3.用手摸一摸大杯子底部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感受,确定原来杯底是湿的,是水。
4.举出生活中这样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例子。
5.解释“凝结”概念
水蒸气遇冷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强调条件:遇冷)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凝结”概念。
6.直观演示白汽(白雾)是水
(1)直接喷出化妆水喷雾
(2)【PPT】图片(超市蔬菜喷雾、化妆水喷雾、人造喷雾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直接观察和图片,让学生清楚明白我们所看到的雾气(白烟、白汽)其实就是细小的小水珠,强化白汽是小水滴,是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更好地突破本课难点。
活动5【活动】总结拓展
【总结】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冬天,从屋外走进暖和的屋里,眼镜片会先出现一层雾气(凝结),而后慢慢消失(蒸发)。
【设计意图】在课结束阶段,观察水蒸气变成水,水又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既巩固了本课知识,又更一步让学生体验到物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视频】一滴水的旅行
讲述了小水滴在自然界的蒸发和凝结现象。
自然界中的冰雹、霜、雪又是怎样形成的,有关小水滴还有千变万化,下节课接着和小水滴一起学习“水的三态变化”,好吗?
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有关水的形态变化,让学生在感叹水的千变万化的同时初步感知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调动了后面探究“水的三态变化”的兴趣。
活动6【活动】教学反思+专家点评
【教学反思】
本课由“用湿布写字”,观察字的变化这一有趣活动开始,不仅能让学生很快看到蒸发这一过程,又自然地将学习引入,问题抛出,接着在追问中让更多学生展示了对蒸发、水蒸气的初始概念。
整个教学活动中非常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本课中的蒸发和凝结实例不仅看重的是知识巩固、应用与拓展层面的意义,更是作为蒸发、水蒸气、凝结等概念的重要构件出现在课中的。对小学生来说,蒸发、凝结等概念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实例基础上的,这也是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衔接、同化的过程,是学生概念的意义建构过程,切合学生实际,利于重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不论是观察实验还是图片的辅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利用更直观的现象解决了学生原有思维误区。
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性高,教学效果良好。但在以后教学中应更注重学生实验时良好科学习惯的养成,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专家点评】
教学目标确立科学准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内容实际,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教学策略合理,方法直观有效,适合三年级学生特点。教学环节紧凑,过程清晰,非常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性强,教学效果良好。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