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限时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限时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0 08:4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单选题
第一部分----基础夯实
1.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13世纪以后,农民向封建主交纳的货币增加,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这表明当时庄园经济(  )
A.孕育了社会转型因素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
C.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 D.推动了城市自治运动兴起
2.西欧中世纪的封建领主多依靠庄官来管理庄园事务。在温切斯特大主教的一处庄园内,佃户们曾通过集体纳金获得了选择庄官的权力;伯顿修道院的大总管擅自更换庄官,佃户们强烈抵制,甚至使庄园经营一度陷入瘫痪。这反映了庄园制下( )
A.庄官任免是庄园管理核心 B.领主与佃农间关系紧张
C.封建领主的权力受到限制 D.佃农具有一定权利意识
3.下图是盛行于公元9—13世纪的西欧某经济组织的平面图。该经济组织( )
A.反映了教会势力的强大 B.巩固了西欧的封建集权
C.呈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 D.促进了城市自治的发展
4.14世纪中后期,在涵盖英格兰东部、西部、南部等8个郡的17个庄园上,领主向雇工们提供的饮食出现以下变化:谷物面包的比例降低,肉鱼蛋奶等食品的比例提高;小麦面包逐渐取代大麦面包,鲜肉、鲜鱼等开始出现在雇工的餐桌上;啤酒的供应也更加充足。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高产作物的逐渐转播 B.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C.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 D.社会劳动力出现短缺
5.在中世纪西欧,通常情况下,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都拥有一个或数个庄园,如“在英格兰,有的封地是由三到四个庄园,或者三个或四个村庄的土地形成的”。每个等级的领主,在其各自的领地(庄园)范围内,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这表明,当时西欧( )
A.封建王权较为软弱 B.地方领主地位上升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D.封君封臣制度解体
6.严复在其译著《原富》中论及中古西欧“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一国之地.分几拂特,分各有主,齐民受理其中而耕其地,则于主人有应尽之职役,而莫大于出甲兵,应调发之一事。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其中涉及的中古西欧的特征有( )
①封君封臣制 ②庄园制度
③基督教会的地位举足轻重 ④王权得到强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中古前期,封臣率骑士作战的时间一般以40天为限。按封建法,如果服役期满,封臣就可以率军撤离战场。如果战争没有结束,而封臣因已服役期满要撤离战场,就必然导致战争失败。于是在12、13世纪,西欧诸国先后改纳盾牌钱,即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而是将作战费用折算为物款向国王缴纳。这一转变( )
A.强化了国王的征税权 B.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C.加速骑士阶层的衰落 D.直接提高军事战斗力
8.中世纪欧洲缔结封君封臣关系时有比较规范的仪式,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必须对封君承担“效忠”帮助”劝告”三项主要义务;封君对封臣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且封君不得伤害封臣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可见,封君封臣制度( )
A.具有双向义务的契约关系 B.淡化了不同阶层的等级差别
C.阻断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避免了欧洲社会局势的动荡
9.中世纪中期(1000—1300年),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这一趋势首先出现在英格兰,接下来便波及欧洲大陆。12世纪开始,英国国王要求封臣支付一种“免兵役税”(意为“保护费”)来免除他们的兵役,很快法国等地也相继效仿。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领主加强对封臣的控制 B.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C.城市自治受到王权支持 D.近代民族国家得以形成
10.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分封给贵族和教会,限制贵族领地规模,封臣对领地的拥有也只限终身,不能世袭。接受君主的土地,即为国王的附庸,对国王宣誓效忠,为国王提供军事服务。该改革旨在( )
A.加强法国国王的权威 B.建立君臣间依附关系
C.承认贵族土地所有权 D.维护西欧封建等级制
11.自11世纪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后,法语一直作为英国官方主要语言,而到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年)期间,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英语才是英国人的语言。这可说明,百年战争( )
A.导致了法国霸权的衰落 B.削弱了王权的统治地位
C.改变了英国的文化结构 D.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12.11—12世纪以来,在西欧,一边是城市为摆脱领主统治、争取自治而斗争;另一边是部分国王颁授特许状以吸引工商业者在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与商人成为了国王的长期盟友。这说明( )
A.城市自治有利于巩固王权 B.商业革命打击了封建领主
C.资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D.庄园经济已走向全面衰败
13.英法百年战争中,为支持战争开支,英国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下议院掌握了批准征税的权力,法国三级会议则逐渐默许国王自主征税的行为,相信国王能带领民众保卫国家。这说明英法百年战争( )
A.削弱了英国人对国王的信任 B.促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强化了英法两国的专制王权 D.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4.百合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法国王室的象征,其形制一般是三瓣。在中世纪早期,人们认为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信仰。到15世纪上半叶,人们认为中瓣象征着正义之剑,即法兰西君主。这反映了当时( )
A.宗教信仰坍塌 B.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王权不断强化 D.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15.中世纪早期,欧洲王权与教会冲突时,国王拒绝承认其权力来自教会,而是直接来自上帝。然而,中世纪后期的神学家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B.摆脱了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预
C.导致了地方领主走向衰落 D.削弱了国王凝聚民族情感力量
16.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颁布教谕禁止神职人员向政府缴税,但法王腓力四世仍向教会征税,并在1303年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教皇。1305年新教皇克莱芒五世移居法国阿维农,连他在内的连续七任教皇都驻在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
A.世俗权力逐渐强大 B.科学革命如火如荼
C.罗马教会权威扫地 D.宗教改革成效显著
17.1327年,当英格兰贵族罢黜国王爱德华二世并将其子推上王位时,引用了“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这句格言。两个世纪以后,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教皇党人曾表达了如下观点:“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因为国王本人即是一个人民有权推翻的叛乱者。”这反映出14—16世纪的西欧( )
A.有限王权的观念形成 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C.王权与教权矛盾激化 D.社会契约论已经产生
18.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不开设身体教育方面课程,严禁开展身体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生只能进行虔诚的祷告和研习经书。到10世纪,德意志教会学校因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投石和赛跑活动而对其实施鞭笞和断食的严厉体罚。这说明当时教会学校( )
A.压抑了现实的人性 B.代表了贵族阶层利益
C.垄断社会教育资源 D.阻止古典文化的传播
19.8世纪时,法兰克国王查理曼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选择与罗马教皇结盟。当时的教皇利奥三世因其发表的言论遭到罗马贵族的反对而被废黜,在查理曼国王的帮助下,利奥三世重新坐上了教皇的位置。这反映出( )
A.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权威 B.教会主宰了欧洲政治局势
C.教会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 D.王权受到多方势力的压制
20.有学者这样论述欧洲某一历史时期:一个不受皇帝支配的独立天主教会,代替皇权的封建君主和封建领主;以城市为根据地,在反对贵族、高级教士、最终是君主的过程中有效地行事的新兴的商人阶层。该时期( )
A.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B.封建庄园经济最终解体
C.国王权力凌驾于教权之上 D.城市具有较高的自治权
21.13世纪初期,法国国王对地方市长发出指示,规定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教士以及怎样把逮捕的教士送交教会法庭。按照规定,教士只有在当场犯下诸如凶杀、绑架或伤人罪时,才能被城市司法官员逮捕,但仍然必须马上被送交教会法庭。据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
A.天主教会权力日益扩大 B.城市自治权得到维护
C.封建制度出现瓦解趋势 D.教会仍有较高的地位
22.西欧中世纪中后期,新颖独特的“城镇”文学开始成型,商人和工匠开始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方言文学。这些作品大多充满活力、纯朴幽默且篇幅短小,主要内容是对陈规旧习的嘲讽。“城镇”文学的出现( )
A.为近代自然科学所推动 B.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D.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23.欧洲中世纪城市中的大学普遍得到了政府或教皇的认可,同时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据此推知,当时城市市民( )
A.致力推动古典文化复兴 B.社会活动受制于封建领主
C.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 D.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力
24.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封建社会外的异己力量而出现的……正是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这一观点意在说明中世纪的城市自治( )
A.强化了罗马教皇的统治 B.解决了封建社会矛盾
C.导致西欧封建社会产生 D.促进了封建制度瓦解
25.12-13世纪,西欧的城市居民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逐渐获得了城市的自我管理权利,城市居民不再受庄园法庭管制,可以自己去选市长、议员、法官等等,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市民在从事新的经济活动方式的时候产生了新的生活态度。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市民掌握庄园管理权
C.打击了国王的封建统治 D.促进了西欧城市的基层自治
26.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
A.技术革新速度加快 B.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C.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D.王权对城市的控制加强
27.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
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28.拜占庭文明与拉丁文明都植根于基督教文化,但是在多年的战争与交涉中,拜占庭帝国吸取了外来的东方思想和审美原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拜占庭文明。这集中体现出拜占庭文明的特征是( )
A.独特的地中海海洋性 B.复古情怀
C.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D.兼容并包
29.罗斯受洗后,罗斯大地上逐渐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修道院;圣像画成为古罗斯绘画的一种重要体裁,最早的圣像主要是基督像和圣母像;出现了砖石结构的教堂、修道院和圆弧顶的教堂;大量的翻译文学(主要译自希腊文)作品在罗斯流传。这反映了( )
A.俄罗斯文化具有多元性与独特性 B.宗教成为俄罗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
C.俄罗斯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D.东正教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俄罗斯地区
30.11世纪以来,欧洲很多城市是原发性的。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对上述变化理解合理的是( )
A.市民自治传统渐趋消亡 B.城市军事功能日益凸显
C.政治需求助推城市发展 D.教会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部分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020年 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
1167年 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年 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
1302年 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元权干涉法国内政。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中后期西欧社会出现的进步因素。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
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欧洲的中古时期也被称为中世纪,在西方文明史上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板着面孔的、非常严肃的、阴森森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中世纪后期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11—12世纪,西欧文明赖以存在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活跃的货物交换为基础的经济逐步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李腾《秩序重构下的11—12世纪欧洲政教之争》
(1)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1世纪后西欧出现的新变化的表现及其主要影响。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对地租形式进行改变,客观上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侧面也反映了在封建庄园经济中具有社会转型的因素,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庄园经济中地租形式的变化,而非说明庄园经济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排除B项;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城市自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佃户们曾通过集体纳金获得了选择庄官的权力;伯顿修道院的大总管擅自更换庄官,佃户们强烈抵制,甚至使庄园经营一度陷入瘫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中,佃农会争取选择庄官的权力,具有一定权利意识,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庄官任免是庄园管理核心,排除A项;材料强调出佃农争取庄官任免权利,不能反映领主与佃农间关系紧张,排除B项;领主的权利未受到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9—13世纪(西欧)。据材料“领主住所”“教士住所”“耕地”“磨坊”“牧场”等信息可知,该经济组织为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作为中古时期西欧的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呈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西欧庄园,属于经济组织,“教会势力的逐渐强大”无法在材料中反映,排除A项;中古后期西欧才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巩固了”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出现在农村,与城市自治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4世纪中后期(中国)。据材料可知,14世纪中后期英国劳动力待遇获得较大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为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或者是劳动力价值不断提高,此时英国仍处于中世纪,生产力并未发生质变,而此时欧洲爆发黑死病,大量人口死亡,引发劳动力短缺,进而增加了劳动力的价值,D项正确;15世纪以来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以来,欧洲逐渐形成了社会保障制度,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生产力水平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不能得出生产力快速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庄园(村庄)是主要的基层单位,“在英格兰,有的封地是由三到四个庄园”“每个领主,在其各自的领地范围内,均有绝对的支配权”。说明西欧领主势力强大,这就造成了王权较为较弱,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方领主地位上升,排除B项;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度解体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6.A
【详解】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时空是中古西欧。根据材料“顾分土因而分民,于是乎有拂特之俗……一国之地.分几拂特,分各有主,齐民受理其中而耕其地,则于主人有应尽之职役,而莫大于出甲兵,应调发之一事。用拂特之制,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可知,中古西欧一国之地,分成多份,各有其主,民众在其地上耕种,服劳役,百姓只知土地主人而不知国王,根据所学可知,这段材料描述的是中古西欧的庄园制度和在此基础上的封君封臣制度,①②符合,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教会的作用描述,③不符合,根据“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有王”可知,王权没有强化,④不符合,排除B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于是在12、13世纪,西欧诸国先后改纳盾牌钱,即封臣不再带领骑士为国王作战,而是将作战费用折算为物款向国王缴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诸国实行纳盾牌钱,给予君主收缴盾牌钱的权力,扩大了政府的财源,强化了国王的征税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表现出盾牌钱的征收对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B项;在12、13世纪,骑士阶层依然是封建社会的阶级基础,改纳盾牌钱不会加速骑士阶层的衰落,排除C项;缴纳盾牌钱封臣不用去参加战争,不会提高封臣的作战力,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封臣必须对封君承担‘效忠’‘帮助’‘劝告’”三项主要义务;封君对封臣有‘保护’和‘维持’的义务,且封君不得伤害封臣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可知封君和封臣之间互相负有义务,具有双向契约关系,A项正确;封君封臣制度是欧洲中世纪重要等级制度,封君与封臣间并不平等,封君封臣制带有等级色彩,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以土地为纽带,随土地关系变动而变动,并没有阻断社会阶层流动,排除C项;封君封臣制度容易造成西欧社会分裂动荡,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根据题干信息“对商队和领薪官员的依赖越来越大”“免兵役税”,可知进入中世纪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秩序,西欧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B项正确;据材料“贵族与国王对封臣的依赖越来越少”可知,这一时期金钱已经开始腐蚀领主和封臣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王权支持城市的自治,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衰落,无法得出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初(法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通过土地分封和宣誓效忠,国王与贵族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臣属关系,从而加强了王权,A项正确;材料中通过土地分封形成国王与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而非依附关系,排除B项;“拥有也只限终身,不能世袭”可知贵族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排除C项;维护封建等级制是改革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英语才是英国人的语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初步形成民族文化认同,英语的地位上升就是其表现之一。这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也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解英法百年战争对于英国的影响,没有涉及对于法国的影响,排除A项;英国王权的统治地位被削弱主要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排除B项;“改变了英国的文化结构”夸大了百年战争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这些城市与商人成为了国王的长期盟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城市结盟国王获得自治权的过程,也是割据势力削弱、王权加强、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A项正确;商业革命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后,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尚未形成,谈不上登上历史舞台,排除C项;“全面衰败”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5世纪的英法。据材料“英国下议院掌握了批准征税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而法国三级议会充分相信国王能带领民众保卫国家,并默许国王的自主征税权,这说明英法百年战争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英国人的态度,且材料涉及英法两国,A项片面理解材料,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英国议会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而不是强化专制王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到15世纪上半叶,人们认为中瓣象征着正义之剑,即法兰西君主”可知,中世纪早期,人们认为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信仰,而到15世纪,百合花三枚花瓣的中瓣代表着君主,这体现了王权的不断强化,C项正确;A项宗教信仰坍塌说法错误,这时期西欧国家宗教信仰没有坍塌,排除A项;B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过于夸大,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排除B项;这时期民主政治未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中古欧洲对王权来源的认识由上帝到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的变化,这有助于欧洲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A项正确;“摆脱了教会对世俗事务干预”的说法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君封臣制下地方领主走向衰落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题干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这增强了国王凝聚民族情感力量,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的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后期(西欧)。据材料可知,从法国国王对教会征税到“阿维农之囚”,反映出当时欧洲王权为代表的世俗权力逐步走向强大的历史发展趋势,A项正确;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排除B项;罗马教会权威受到冲击不等于权威扫地,排除C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4至16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可知,14世纪至16世纪,西欧有些人认为罢黜不为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给予人民的声音,认为废黜不信守义务的国王并非叛乱,这表明有限君权观念得到了承认和传播,A项正确;17至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经过艰苦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有限王权观念,不能说明教权与王权矛盾激化,排除C项;社会契约论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据材料“严禁开展身体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生只能进行虔诚的祷告和研习经书。到10世纪,德意志教会学校因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投石和赛跑活动而对其实施鞭笞和断食的严厉体罚”可知,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一味进行宗教思想灌输,禁止体育和文娱活动和教育,压抑了现实的人性,A项正确。教会学校代表了教士阶层利益,而非骑士贵族阶层,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整个社会学校的开设和发展情况,说明不了当时教会学校垄断社会教育资源,排除C项;虽然中古西欧文化受到教会控制,少有科学成就,但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法兰克国王和教皇为巩固自己的权力,相互利用,C项正确;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权与教会并存相互利用,并未体现出教会主宰,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王权与教会的关系,未涉及到王权是否被压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古时期的欧洲宗教、王权、商人阶层均有所发展,体现出该时期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A项正确;材料强调社会阶层的发展,与封建庄园经济无关,排除B项;中古时期教权高于王权,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城市的自治权,排除D项。故选A项。
2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13世纪的法国世俗法庭不能随意逮捕教士,逮捕的教士只能送交教会法庭审判。这表明当时法国教会和教士仍享有特权地位,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表明这一时期天主教会权力日益扩大,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城市自治权得到维护,排除B项;当时封建制度并未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
22.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中世纪中后期。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人和工匠开始创造出他们自己的方言文学,并且这些作品大多充满活力、纯朴幽默且篇幅短小,主要内容是对陈规旧习的嘲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种文学的出现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有密切关系,B项正确;材料时间为西欧中世纪中后期,文艺复兴尚未发生,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文艺复兴后,排除A项;在中世纪,基督教会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未彻底摆脱基督教会的控制,排除C项;启蒙运动提出理性王国的蓝图,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大部分大学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大部分城市中的大学不受制于教会和地方,具有一定自治权,同时由教授和学生共同推选校长进行管理,结合当时城市的属性可知,城市市民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市民对古典文化复兴的推动,排除A项;市民的社会活动受封建领主的影响,“受制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民族民主意识逐步觉醒表述与材料不符,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权,排除C项。故选D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的自治城市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传承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这些都对当时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了冲击,D项正确;据材料“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说明自治城市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罗马教皇的统治,而不是维护了罗马教皇的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在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说明自治城市与封建力量进行斗争,实现了民主、限权等宪政思想的薪火传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西欧的封建社会,而不是解决了封建社会矛盾,并且“解决了”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这一观点意在说明中世纪的城市自治冲击了西欧的封建社会,而不是导致西欧封建社会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2—13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古西欧的城市居民在与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获得了城市的自我管理权利,他们组织自己的市政府,建立自己的法庭,甚至组织自己的军队,这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基层自治,D项正确;材料涉及到与市民与封建领主的斗争,未涉及到教会这一组织,排除A项;庄园在西欧农村地区,市民则生活在城市中,“推动了市民掌握庄园管理权”表达有误,排除B项;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利于王权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2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前后(西欧)。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开放性,普通人能成为会员,13世纪之后,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入会门槛提高,这是因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普通人无法在竞争中胜出,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便逐渐控制了行会,B项正确;这一时期并没有明显的技术革新,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的行会准入门槛提高,与城市管理体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这一时期,中世纪城市实现城市自治,王权并未加强对城市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地中海地区)。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其发行的货币也逐渐在地区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且与货币转变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而金币流通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变迁,排除B项;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并没有大量的贵金属涌入,排除C项。故选D项。
2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根据“拜占庭帝国吸取了外来的东方思想和审美原则,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拜占庭文明”可知拜占庭帝国吸收外来文明形成独树一帜的拜占庭文明,因此体现了兼容并包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拜占庭文明兼容并包的特点,不能体现地中海海洋性,排除A项;吸收外来文明体现的是兼容并包,而不是复古情怀,排除B项;人文主义是指重视人,肯定人的欲望和价值,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修道院”“最早的圣像主要是基督像和圣母像”“出现了砖石结构的教堂、修道院和圆弧顶的教堂”“主要译自希腊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罗斯受洗后,基辅罗斯的统治者在与拜占庭帝国的交往中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基督教文化深刻影响了俄罗斯文化,C项正确;“多元性与独特性”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俄罗斯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且“逐渐转移”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根据“12世纪后尤其是13世纪建成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多是领主特别是国王主动推动甚至规划、设计和筹建的,从城市平整的街区和街道也可以看出其中人为设计的痕迹”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很多领主或国王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是因为这些领主或国王要依赖城市中兴起的市民阶层来加强王权,由此可知政治需求推动了城市发展,C项正确;这一时期,欧洲的市民自治传统日渐兴盛,而非衰亡,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欧洲城市的发展,但不能体现城市功能如何,排除B项;城市的发展不一定动摇教会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31.(1)特征: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农奴制;基督教会影响巨大。
(2)因素:王权逐步得到强化;城市兴起并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兴办大学,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萌生并逐渐得到传播。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材料“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可知,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经济与农奴制;根据材料“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可知,基督教会影响巨大。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材料“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元权干涉法国内政”“法王腓力四世强行拥立法籍教皇克雷芒五世,并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的寸维农”可知,王权逐步得到强化;根据材料“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随后,城市逐渐兴起”可知,城市兴起并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根据材料“号称‘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罗马法律”“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可知,兴办大学,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曾就读于法国蒙特波利大学的彼特拉克,因思念死于黑死病的劳拉始撰《歌集》”可知,人文主义思想萌生并逐渐得到传播。
32.(1)特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依靠效忠来维系;层层分封,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层级间相对独立,不能越级管理;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影响:维护了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和稳定,促进西欧社会发展;封君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理解: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政治上,世俗王权得到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兴起并获得自治,市民阶层兴起,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教育上,兴办大学,发展世俗教育,促进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所以说中世纪后期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依靠效忠来维系;层层分封,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根据材料一“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和所学知识可知,层级间相对独立,不能越级管理;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第二小问影响,可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作答,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这种金字塔结构下,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实现了权力的平衡,有利于维护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秩序和稳定,促进西欧社会发展;根据材料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君在各自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二“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板着面孔的、非常严肃的、阴森森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和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作答,如政治上,世俗王权得到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兴起并获得自治,市民阶层兴起,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意识逐步觉醒;教育上,兴办大学,发展世俗教育,促进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所以说中世纪后期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
33.(1)特点: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
(2)原因: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
途径: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武装斗争;金钱赎买。
(3)新变化: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自治运动;兴办大学;世俗王权得到加强。(答出其中4点即可)主要影响: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根据材料“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及所学可知,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经济上自给自足);根据材料“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可知,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根据材料“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可知,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
(2)本题是原因、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可知,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根据材料“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知,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根据材料“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可知,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第二小问途径:根据材料“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可知,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根据材料“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可知,武装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金钱赎买。
(3)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1世纪后的西欧。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以活跃的货物交换为基础的经济逐步恢复,以及随之而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可知,商品经济发展;根据材料“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及所学可知,新变化的表现还包括:市民阶层兴起;城市自治运动;兴办大学;世俗王权得到加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这些新现象对中世纪文明的各方面——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及所学可知,推动欧洲向近代社会过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