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3张PPT)
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
第14课 教材教法
第15课 教材教法
单元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
第14课 教材教法
第15课 教材教法
第16课 教材教法
第17课 教材教法
单元教学设想
01
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
课程标准和单元主题
课程标准: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单元主题: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本专题有三个学习要点:一是讲述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改变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是了解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兴起与发展;三是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理解这些运动对国际秩序演变的重要影响。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能够从战争与和平、战争与革命的角度,理解20世纪前半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单元框架体系
本单元的内容,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以战争与革命(包括十月革命、亚非拉斗争及中国革命)为主题,世界从战争走向和平,革命继续发展,国际秩序从无序走向有序,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单元重难点
本专题的重点包括: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及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及意义,以及列宁与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及其世界影响。
本专题的难点有以下三个:第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欧洲、美国、苏联实力对比变化及其对两次世界大战后分别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影响。第二,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第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及其对国际秩序变化的影响。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到19世纪末,世界完全联系成一个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逐渐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它们之间发生了激烈争斗并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则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即世界现代史的发展时期。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重要内容解读》
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上限
世界现代史内容重点
02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帝国主义形成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尖锐化
3.帝国主义国家在巴尔干的争夺与巴尔干民族解放斗争的交织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大战进程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
3.1917年中国“以工代战”,加入一战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2.国际联盟
3.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
一战是一场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共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形成。列宁认为,帝国主义阶段的经济具有下述特征: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发展,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
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形成,欧洲均势与欧洲协调瓦解,重新瓜分世界,一个暗杀王族的事件就引发了大战。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尼古拉二世 乔治五世 费迪南大公
主因:新兴强权国家挑战老霸权国家,表现为英德矛盾
第二:欧洲国际关系的联盟体系(和历史积怨、殖民地矛盾)使得英德矛盾最大程度上扩大为了:英法俄VS德奥意两大集团
第三:巴尔干半岛“火药桶”引发了战争,微小、局部的危机引发了军事集团间的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欧洲均势一百年(1815-1914)
欧洲大陆均势: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100年没有发生大战争,实际上1871年德国统一之后二十年反而更加促成欧洲均势:法国、德国、俄国(包括奥匈)都很强,互相牵制、形成均势(维也纳体系);英国则置身欧洲大陆之外关注形势、维持均势balance of power(“离岸平衡手”、“光荣孤立”)
德国1870年统一之后,恰逢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在工业生产能力和武装方面超越了英法。1865年尚不及法国,1900年就超过英法总和,实力已经大幅上升,具备欧洲霸权的能力;
俾斯麦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五球不落”结盟体系
德国的地理位置非常不利,处于欧洲中心,被法国和俄国两边包围,因而宰相俾斯麦在1870年之后二十年中一直奉行和平、低调的外交政策,担心英法俄联合对付德国(战略噩梦),因而:
在海外:不争夺殖民地。
瓜分非洲一开始德国并未参与,相反特别高兴英法在非洲争夺而不注意德国的发展,而且当大国为殖民地矛盾重重的时候德国还扮演调停者的角色。
在欧洲:结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同盟体系
加强实力的德奥(攻守)同盟:德国与奥匈、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中欧连成一片,主要防御性的
孤立法国的德俄(中立)同盟:最牛的地方在于德国同时还和俄国结盟(来牵制法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矛盾非常尖锐,能够同时和他们结盟非常困难
不在欧洲大陆争霸和在海外争夺殖民地,也避免了和英国的冲突
“铁血宰相”俾斯麦
(1815-1898)
俾斯麦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五球不落”结盟体系
法俄结盟
威廉二世登基逼退俾斯麦,逐渐放弃韬晦政策;同时赶上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问题上越来越势同水火,因而必须做出选择,相同历史文化语言使得放弃了俄国;
法国的战略机会来了,最后法俄在1894年结盟,德国的战略噩梦最终到来了,东西两边的国家结成同盟,这是俾斯麦最竭力避免的结果;
德皇威廉二世放弃俾斯麦韬晦政策
直接挑战英国霸权
法俄结盟之后形势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德国同时挑战英国:布尔战争和摩洛哥危机的时候都向英国敌人发贺电,最关键的是挑战英国的海军“两强”标准
德国还要争夺殖民地,“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挑战英国霸权,与其竞争经济、竞争声誉
德皇威廉二世放弃俾斯麦韬晦政策
威廉二世
英法、英俄协约
恰逢英国实力衰落、欧洲各国对其普遍有怨恨,面对德国挑战,只能放下身段,与欧洲大陆国家结盟;
英法、英俄都有极大矛盾,最后都表示谅解,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关切,形成了两个协约,1904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加上早先的法俄同盟,形成英法俄准同盟关系,即三国协约。
德皇威廉二世放弃俾斯麦韬晦政策
1914年协约国的宣传海报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同盟国 协约国,
两大军事集团竞相扩军备战,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军备竞赛
大国博弈巴尔干
“巴尔干问题”始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退出巴尔干半岛的过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极盛之时统治整个巴尔干半岛,今希腊、(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还曾围攻维也纳;但随着西欧国家兴起开始蚕食奥斯曼帝国,要不是因为大国互相争夺和平衡,早就灭国了
将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
就在奥斯曼逐步退出巴尔干半岛的过程中,两大帝国势力渗入,奥匈从西北方向,俄国从西南方向
奥匈帝国5000多万人口中,斯拉夫人占3000万,先后占领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虎视眈眈波斯尼亚
奥匈边界之外有独立的塞尔维亚国,边境两边斯拉夫人想联合成立南斯拉夫国家(都是斯拉夫人,语言一样,文字字母不一样,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塞尔维亚背后是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俄罗斯帝国,想要介入巴尔干争端
巴尔干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是奥匈和俄国在背后的博弈
将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
两次巴尔干危机
进入20世纪以来,两次博弈中,俄罗斯支持的塞尔维亚都失败了,俄国没有起到作用,一次是奥匈公然兼并波斯尼亚,另一次是在奥匈策动下成立了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原来属于奥斯曼,奥土退出阿地区的过程中本有机会并入塞尔维亚),这样就使得塞尔维亚失去了出海口的大好机会。
将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
萨拉热窝事件(引发第三次巴尔干危机)
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弗朗茨一世之侄)访问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极端民族主义者认为他才是统一的南斯拉夫的最大敌人,遂在1914年6月28日刺杀了斐迪南大公
将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一个大国的皇储的地位固然显要,但怎么会由于一个人的死亡就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呢?这说明大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根源和长远的历史渊源。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将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
德国给奥匈、法国给俄国两张“空头支票”
7.25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7.30俄沙皇开始做战争动员并调动军队陈兵奥俄、德俄边境
8.1德奥向俄国宣战
8.3德奥向法国宣战,之后迅速攻入比利时
8.4英国向德国宣战
战争一触即发
战争一触即发
英德矛盾是主线,德法矛盾中间,俄奥再次之,塞奥的矛盾是最低层次的,但引发战争矛盾却是从低到高排列。巴尔干不是各方大国核心利益;是联盟体系使得政治上破产和民族矛盾尖锐的国家把政治稳定、实力先进的国家拉下了水。
同盟困境
从中非常明显地能够看出联盟体系极大的危险性和连锁反应性,由于同盟性质和不可逆转的军事动员时间表,使得战争开始进程根本停不下来。
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 实质 地位或影响
英德矛盾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的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
法德矛盾 ①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②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北非殖民地 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
德俄矛盾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俄奥矛盾 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 争夺巴尔干地区 欧洲“火药桶”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一战是长期阵地战,死伤极其严重(战后和平主义高涨:塞诺塔夫纪念碑、红罂粟花(虞美人)),人们不想打仗,这与以后的绥靖政策有直接关系
塞诺塔夫纪念碑
一战纪念日人们佩戴的虞美人花
2014年伦敦塔前888246朵
陶瓷虞美人花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在收获的季节来到欧洲……年轻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兴高采烈……哲学家罗素评论说,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 当欧洲国家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的人们在街头跳舞。当先遣队奔赴前线的时候,人们向士兵投以鲜花,希望他们很快凯旋归来。
——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爆发之初,各国的文官政府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军方则仍然设想通过一场拿破仑式的战争或普法战争等方式的战争,即靠一、两次大的战役便见分晓。然而由于时代的不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本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
——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进程
欧洲战场:1914—1916
1914年:西线德、法英对峙,德双线作战
1915年:东线德军大胜,但俄军未投降
1916年:西线大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绞肉机”),没有结果仍然对峙
英海上封锁德国经济,德短暂采取潜艇战
后又进行日德兰海战,德海军被封锁在港口中
施里芬
施里芬计划
施里芬德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月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1914年9月,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欧洲战场:1914—1916
1915 年,德军把主攻方向转向东线,企图首先打 败俄国,以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5 年,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纵观 1915 年战局,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1916年:决战之年
1916年 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
1916年 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欧洲战场:1914—1916
我们的方针就是以猛烈的火力进攻凡尔登,把法军的精锐部队全部吸引过来,这样方能给他们以歼灭性的打击。我要使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这样才能争取西线的胜利。
——德国总参谋长法汉金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由于德军攻占凡尔登的战略目标未实现……凡尔登战役是德国进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败也就成了一个转折点:此后,德奥方面每况愈下。
——摘自《新编世界近代史》
欧洲战场:1914—1916
为了减轻凡尔登方面的压力,英法联军于1916年发动了的索姆河战役。新式武器坦克首次被英军用于实战。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消耗战,在持续4个月的战斗中,伤亡人数大约为:英军42万,法军34万,德军53万。仅在战役打响的第一天,英军就死伤5.7万人。该战役对德军在凡尔登的攻势有所牵制,却未能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战略目标。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欧洲战场:1914—1916
欧洲战场:1914—1916
1916年5月31日,英、德舰队在日德兰半岛附近相遇,展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即日德兰海战(又称“斯卡格拉克海战”)。英国出动舰只约150艘,德军出动约100艘,6月1日战斗结束。英国损失3艘巡洋舰和11艘小舰,死亡6000余人;德国损失1艘巡洋舰和10艘小舰,死亡2500余人。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但仍握有制海权,德国突破英国海上封锁的努力破产。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一战中的沟堑战
奥斯曼土耳其由于俄国一直觊觎海峡,加入同盟国作战
意大利待价而沽,最终加入协约国作战
各方都在扰乱敌人大后方尤其是心怀不满的少数民族和殖民地人民(德国挑动墨西哥收复失地、德国挑动爱尔兰独立运动、“阿拉伯的劳伦斯”、支持犹太人回巴勒斯坦等)
日本8月23日对德宣战,占领山东(青岛),以占领德国的太平洋岛屿(马绍尔群岛和加罗林群岛)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占东北和华北
澳大利亚、新西兰(自治领)
中国17年8月对德宣战(劳工)
爱尔兰:北爱六郡1916
其他国家
日军进占青岛
“一战华工以血肉之躯架起从战争通往和平的‘桥梁’,他们为欧洲的自由和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比利时波普林格市长克里斯托弗·德雅盖
1917年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十几万名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华工参战意义重大。它使中国能够以战胜国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并在会上提出山东问题。尽管当时日本拒不将山东主权交还中国,但它毕竟在中国和美英等国的压力下答应“将来”还给中国。中国的这一要求最终在华盛顿会议上实现了。
——《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用书》
一战中的华工
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1918年
1917年底,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列宁主导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失去了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诸地区
德国在1918年初摆脱了双线作战窘境,可以集中精力在西线打击法国了,5、6月间距离巴黎很近,胜利在望
美国参战(1917.4宣战)
参战原因:经济联系(出售物资、债券),文化血缘关系(亲英),政治意识形态亲近(英法属于民主国家),但是俄国是专制独裁的,俄“二月革命”之后美国人这方面疑虑也消失了
无限制潜艇战
美国人以其特有的方式认识战争:民主与专制之战,并宣布“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democracy”
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1918年
时间 1914.7-1918.11 战线与交战双方 西线 英法—德
东线 俄—德奥
南线 俄—奥
战争阶段与重大战役 第一阶段(1914年)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美国、中国参战,同盟国战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进程
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
阶 段 战役或重大事件 影 响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大战 中国等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同盟
国失败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
美国加入战争之后一年左右的时间,终于可以派大股部队进入欧洲了,义务兵役制使得美军在一年时间从13万人扩展到了400万人,同时利用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生产战争物资供应自身和协约国,私人银行和国家给协约国提供钱款来购买美国物资。
随着美军以每月25万人的速度在欧洲登陆,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
1918年初的局势是,俄国退出,德奥在西线占优,英法军队疲惫但没有垮;英法军队主要的思想状态就是“坚守到美军到来就是胜利”;但关键是潜艇战没有预想的作用,美海军保驾护航、还有防潜艇措施,到1917年底潜艇战便无威胁了。这意味着物资可以源源不断运给协约国,即英国不可能被困死和投降。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秩序: 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
巴黎和会,1919年1月18日巴黎凡尔赛宫
1922年华盛顿会议现场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召开时间:
1919年,巴黎和会
缔结条约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对德《凡尔赛和约》
对奥、保、匈、土等国
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中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凡尔体系赛
华盛体系顿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体系特征
①将世界战争的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
②对战败国过度惩处和掠夺;
③无视弱小民族的利益;
④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体系实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暂时平衡基础上建立的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作用: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不稳定性: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宰割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敌视社会主义——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奴役弱小民族——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它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主要是由于它仅仅暂时地缓和了旧有的各种矛盾,实现了暂时的平衡。而它未能根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只不过是在新的情况下重新开始。随着新的斗争逐渐激烈,原有的平衡逐渐被打破,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国际秩序将会被颠覆,和平将不复存在。
首倡者及意图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国联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原则:“全体一致”
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性质: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积极: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国联是第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消极: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取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国际联盟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的严惩,被战败国认为是“强制的和平”dictated peace,与战后德国的纳粹党(法西斯运动)的兴起有关
·国际联盟:凡-华体系的一部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代表,但“全体一致”决策机制有问题,不能制止战争;委任统治也有问题
·一战后没有建立有序的国际经济秩序
03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2.列宁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关系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
2.十月革命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的探索
俄国历史大事记(1917-193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1861年农奴制改革之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铁路由60年代的1000公里增加到90年代的32000公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1913年按人口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5,法国的1/4。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皮条编成的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于是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的生活是十分贫苦的。1861年获得解放以后,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许多农民的生活条件比以前恶化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人类文明图鉴 战乱中的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但是仍然落后于西欧国家;
沙皇专制持续强化,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沙皇俄国本来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中经济落后的国家,参加“一战”使得沙俄经济陷入困境。……由于军需供应不足,装备落后,军事指挥的失误,再加上士兵情绪低落,俄国战事不断失利,到1917年3月,俄国约150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一战让沙皇俄国的落后腐朽充分暴露,加深了人们的痛苦与不满。(催化剂)
列宁主义主义的形成
俄国人民多了一种选择
世界人民多了一种选择
列宁主义主义的形成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政党建立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成熟的革命思想——列宁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主义主义的形成
1895年,列宁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900年初,列宁流放期满,7月在德国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为俄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党纲,把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为党的基本任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主义的形成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地点:彼得格勒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月提纲》规定了俄国革命的总方向和性质,认为俄国民主革命已经基本结束,应该过渡到第二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革命阶段。针对当时两政权并立的特殊局面,列宁提出以下内容:
拒绝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作。最大限度孤立临时政府。
反对俄罗斯继续参战,因为战争是资产阶级国家争夺利益的工具。
废除警察军队与国家官僚,因为它们维护着资产阶级统治者的利益。
反对议会民主,并呼吁工人阶级以苏维埃控制国家。
《四月提纲》指明方向
七月流血事件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对“和平、面包和土地”的要求,却于1917年7月1日驱使士兵上前线。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举行游行示威,遭到临时政府镇压。这一事件即是俄国历史上的七月流血事件,成为了革命发展中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临时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权。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
《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反对兼并或侵占别国领土,指出:“如果违反这个民族的愿望”,强制其留在别国版图之内,就是兼并,即侵占和暴力行为。
《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森林、矿藏、水流等资源国有化。永远废除土地私有权,禁止买卖、出租和出典土地。所有的土地和地下的宝藏都是全民的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把土地分配给劳动者。
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大国崛起》
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岳麓书社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
对俄国:
结束了俄国专制剥削统治。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十月革命的胜利 意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从1918-1923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出现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社会主义高潮。当时的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以俄国为榜样,开展夺取政权的斗争。……在东方,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从1918年-1923年间,中国、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印尼、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兴起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对世界: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十月革命的胜利 意义
十月革命与一战的关系,列宁:无一战,十月革命会推迟几十年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前者的政策没有解决“和平、土地、面包”,后者拥有武装,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条件;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的实践
十月革命武装起义与列宁的主导作用
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条约问题,列宁决策,保住新政权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列宁坚持,巩固新政权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是资本主义孤岛,必须实行工业化,故采取计划经济,形成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关于十月革命
打退对苏维埃的武装进攻
1918~192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既是一项政策,又是列宁和苏维埃政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尝试。该政策试图实践共产主义理想中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以平均主义取代商品贸易和价值规律。……幻想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可以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最终危及苏维埃政权的生存……
——张建华《俄国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苏联史以及由中央编译局翻译的《列宁选集》中是将Военнъй коммунизм翻译成“战时共产主义”的。其中Военнъй包含有战争的、军事的等意思,将其译成“战时的”,也即“战时共产主义”,极易让人理解为“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这里的“战时”也就包含了“暂时”的含义了。而实际上,Военнъй коммунизм在政策上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实行一系列非常措施和政策的统称,在战略上是苏维埃政权试图以“赤卫队进攻”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因此,本人认为将Военнъй коммунизм翻译为“军事共产主义”更为准确。
——张建华《激荡百年的俄罗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高尔察克、邓尼金或皮尔苏茨基使我们遭到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严重得多,重大得多,危险得多。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列宁
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到的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在1920年底俄国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战时共产主义没有收缩或取消,反而加强。俄国因多年战争经济衰退,1921年的重工业产量是战前1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7年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俄国约300万~1000万人饿死。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动用军队才能完成粮食的征收。农民与工人发动针对苏维埃的罢工活动。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参与叛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饥饿和死亡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在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允许资本主义关系的有限存在,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同时改造小农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
——赵晓雷主编《外国经济史》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俄共(布)十大后,政府宣布,1921年-1922年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吃不了的粮食可以拿到集市出售。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办法,即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新经济政策 成就、比较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的粮食税
工业 推行国有化 区别对待大中小企业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 实物配给制 按劳分配
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新经济政策 成就、比较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外高加索
苏联地图(1940年)
斯大林(1879—1953)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却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他是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俄苏工业占世界比重的变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
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不良的后果
优先发展重工业 对农业、轻工业的剥夺 农、轻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计划经济体制 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经济持续发展
未进行有效的改革,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之一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
国家从农民手中取走的东西过多
长期执行计划经济指令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持续发展
苏联解体
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积极作用
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大危机形成鲜明对比;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
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徐天新《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
消极作用
企业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日益僵化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04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亚洲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新高潮
1.亚洲各区域的民族民主运动
2.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
2.摩洛哥里夫地区
3.埃塞俄比亚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2.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自日本战胜俄国那天起,亚洲各国人民就抱有摆脱欧洲压迫的希望;这一希望在埃及、波斯、土耳其、阿富汗、最终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
——孙中山,1924年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 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最终结果各不相同:土耳其人达到了他们提出的大多数目标,而埃及人,伊拉克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只获得了宪法上的适度让步。这些起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中最终摧毁欧洲诸帝国的大动乱的序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越南反法斗争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朝鲜反抗日本的“三一运动”
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
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大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
埃及华夫脱运动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 东亚 中国国共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东南亚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荷起义
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西亚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亚洲各区域的民族民主运动
“1926—1927年起义”是印尼共在殖民时期主动发起的一次革命。1926年11月12日和1927年1月4日,印尼共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先后发动武装起义,一个月内即被荷兰殖民政府镇压。“1926—1927年起义”被印尼共称为荷兰统治时期第一次民族起义。起义失败后,印尼共被殖民政府宣布为非法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由于无法正常开展革命工作,印尼共在群众运动中的领导地位被左派民族主义政党,即印尼民族党(IndonesianNationalParty)所取代。
——高艳杰 王世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兴衰研究》
印尼国父:苏加诺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印尼
印尼共产党成立;起义最终失败,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群众转向民族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印度
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
——林承节《印度史》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印度
我承认每个印度人应给予赢帝国以慷慨无私的、毫不含糊的支持一战,我们期望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印度能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
———《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甘地自传》
让我们来看看非暴力抵抗主义的力量所在。顾名思义,它的力量在于对真理坚韧不拔的追求。这种真理,用强有力的字眼来表达就是爱。爱的法则要求我们不要以怨报怨,以暴力对暴力,而要以德报怨。
—— 甘地《论非暴力》
甘地主义
甘地主义属“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它包括四个基本内容:
(1)宗教泛爱观和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
(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
(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内容 文明不服从到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不合作运动
时间 一战后(1919-22) 1930年 二战期间
原因 罗拉特法和阿姆利则惨案 国大党印度独立的决议;英国颁布盐专营法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
经过 第一次提出“不合作”的主张。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食盐进军。全国各地罢工、罢课、游行示威。英当局逮捕甘地,取消国大党 提出“英国退出印度”。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结果 打击英国殖民统治。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为印度的独立奠定基础。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扎格鲁尔等民族主义者代表埃及要求英国废除殖民保护制度,让埃及独立。
遭到拒绝后,他即组织“埃及代表团”,希望旁听巴黎和会,将独立要求诉诸国际社会,也未成功。埃及独立后,扎格鲁尔曾任内阁首相、议长等职,被称为“现代埃及之父”。
萨阿德·扎格鲁尔(1857—1927)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埃及
1922年,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形式上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
埃及宣布为君主立宪国家,颁布宪法。
华夫脱党进行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1924年1月28日,华夫脱党的领袖扎格鲁尔组阁,在新宪法颁布后的第一届内阁政府中,任首相兼内务大臣。
华夫脱运动是一个持续了近30年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柴鲁尔(扎格鲁尔)和他领导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废除了殖民保护制度,促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加快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摩洛哥
里夫共和国领袖
克里姆
里夫共和国控制区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摩洛哥
里夫民族解放运动的纲领。里夫领导人为解放运动制定的纲领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彻底驱逐殖民者,实现民族独立,充分体现了运动的民族解放性质,是以前的抵抗斗争不能相比的。
里夫民族解放战争已经冲破了部落宗法上层和封建贵族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旧躯壳,但是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现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的新躯体,而是具有从前者向后者过渡的性质,其中已有不少相当明显的新的因素。在此之前,摩洛哥的抵抗运动还没有出现这些新因素。而到了三十年代,这些新的因素得到了迅速成长。1934年,摩洛哥第一个民族主义政党组织一二一摩洛哥行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摩洛哥的政治舞台,摩洛哥的民族解放运动才完全进入了新的阶段。
——丁笃本《里夫民族解放战争性质浅谈》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埃塞俄比亚
开赴前线的埃塞俄比亚士兵
1935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5月,意大利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1941年,在盟军的帮助下,恢复国家独立
性质: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是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美国以南所有美洲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中国百科大辞典》
1984年2月21日,是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牺牲五十周年。
五十六年前,当美国海军陆战队蛮横地侵犯尼加拉瓜的领土和主权,而尼加拉瓜统治阶级都已投降的时候,桑地诺庄严宣誓:“我将用我的剑来保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受压迫的人民……我和我的战士将用自己的胸膛铸成御敌的长城,让蜂拥而至的尼加拉瓜的敌人在上面撞得粉身碎骨。”“宁愿战斗而死,也不屈辱而生。”
——叶予《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
举着黑红两色旗的游击队袭击美军
桑地诺
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美 国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大棒政策”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在卡德纳斯任总统期间,将近100万户农民无偿地获得了1800万公顷的土地,即比以前的20年内还多一倍。
1938年3月18日,代表政府在广播电台中毅然宣布将外国石油工业(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17家公司)全部收归国有,其资产分10年偿还。这一天即“征收日”,被誉为是“墨西哥经济独立的开端。”
卡德纳斯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在国家的经费预算中总是处于前两名的位置,平均为16.2%。
——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卡德纳斯(右一)(1895—1970)
第一条 为了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兹宣布凡属下列公司(名称略)之机器设备、器材、建筑物、油管、贮油池、交通道路、油糟汽车、加油站、船舶及其他动产与不动产,一律收归国有。……此类资产均为石油工业产品之开采、加工与分配所必需。
第三条 对于国有化企业所蒙受之损失,财政部将根据宪法……予以相应补偿。
——《卡德纳斯政府关于石油国有化的法令》(1938年3月18 日)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918年
1928年
1939年
亚洲: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19-1922)
中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1919、1926-1927)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
印尼反荷起义(1926-1927)
非洲:埃及华夫托运动(1918-1922)
摩洛哥里夫共和国(1921-1925)
亚洲: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4)
中国抗日民族运动(1931-1945)
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
拉美: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游击战(1926-1933)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934-1939)
05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主义的产生
2.法西主义是帝国主义的极端形式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大战进程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大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极端残酷性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2.联合国
3.雅尔塔体系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30年代经济大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1919-1920年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那些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和平缔造者们屈从于战胜国兼并别国领土和建立附属国的要求,从而播下了仇恨和冲突的新种子。
在30年代那个时候,无论德国、意大利、日本,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它们是“修改主义”的国家或不满意的国家。这些国家在1919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施了。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法西斯主义(fascism)一词来源于“束棒”(fasces),即古罗马对惩罚权力的标志,由一束棍棒捆绑着一柄斧头组成。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极端民族主义(基本特征)
法西斯主义特征 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
对内实行恐怖独裁统治,对外扩张,发
动战争,争霸世界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
在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德结成轴心国。
1936年二二六兵变
1936年,德国和意大利建立
“柏林——罗马轴心”
(欧洲)大战的近因(和条件)主要是两个:
一是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孤立主义),容忍德意日挑战秩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二是法西斯恶魔极端绝伦的诈骗、欺凌、恐吓技巧。结果就是造成希特勒等历时六年的备战过程竟然几乎没有得到遏制,西方大国“养虎为患”。
走向大战:绥靖政策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终结
(1)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
第一,对于一战的后悔情绪、对于严厉处置德国的愧疚心理。
第二,无原则的和平主义,即不顾后果硬要坚持和平。
绥靖政策的根源
所谓绥靖(政策)就是对侵略者一味地软弱、姑息、退让、纵容,这在19世纪30年代走向大战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明显、吊诡、讽刺性的国际关系现象。
“三个三心二意的体系守护者与三个蓄意颠覆体系的恶棍”
(2)西方大国的国内弱点:
第一,法、英、美各国国内的政治生态难以形成遏制侵略者的舆论氛围和政策。
第二,英国实力衰弱,愿意妥协。(法国无计可施)
(3)非法西斯同盟建立不起来、不团结:“祸水东引”;英法和苏联没能团结起来对抗和遏制德国;
(4)希特勒的狡诈的“逐步进犯”战术(切香肠)
绥靖政策的根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美英“不承认主义)
1935年,德国重整军备、恢复义务兵役制
1936年,希特勒占领莱茵兰:英国不会冒着战争风险去阻止德国人重获自己土地;法国则内部各政治势力分歧太大,难以抉择;加之没有英国帮助,根本不敢单独采取行动
走向大战
走向大战
(本来德意矛盾尖锐)193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制裁,结果使得德意有了接近的契机
走向大战
1936年(—1939年)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内战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意义在于,一是预演了二战,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大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分裂(苏联VS德意);
二,最主要的是促进了德意结盟,双方在意识形态和共同行动上找到了默契;其他的原因是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英法得罪了意大利,再有就是意大利想要支配地中海,无论如何也得挑战英(苏伊士、埃及)法(东南岸-地中海)的权威;
走向大战
1936年结成“柏林-罗马轴心”;
另一个重大后果:德意日分别签订反共协定,为外交结盟打下基础,三方有共同意愿挑战凡-华体系;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华
1938年3月,德奥合并
走向大战
走向大战
绥靖政策顶点——慕尼黑,1938年9月:
希特勒在捷克挑起事端;英法压迫苏台德区“自治”,但希特勒拒绝并表示不惜一战,英法恐惧,气氛紧张;张伯伦两次赴柏林磋商无果;(苏联多次提出联合苏联多次提出联合被拒)
这时候希特勒突然邀请英法意来慕尼黑讨论捷克问题,英国的胁迫纵容之下,法国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苏台德并入德国、法国放弃对捷克义务、法国放弃小协约国、保证捷克其他领土完整(出卖苏联人诚意)
走向大战
《慕尼黑协定》签字现场
走向大战
英法苏构建集体安全体系
英法苏三国谈判材料(摘录)
法西斯国家的局部侵略,使欧洲局势日益紧张,英法苏构建集体安全体系英法和苏联向对方提供军事援助上承诺:苏联向英法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可出动120个步兵师、16个骑兵师、5000门重炮、9000--10000辆坦克、5000--5500架飞机。苏联要求,英法必须派出相当于苏联上述军事力量的70%参战。英国承诺:计划动员16个师,但目前只有5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师可参战。
使苏联对英法失去信任,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转向与德国寻求避战自保,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战前西方与苏联的接触、苏德结盟
主要原因,一是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拒绝苏联进驻军队,英法也不压迫他们同意;二是西方和苏联深深的互不信任苏联为自保,和德国接近,而德国的战略正好也是首先打垮法国,双方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密约瓜分波兰、对西方战争苏联中立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两线作战的窘境不复存在;这被认为是公开的战争信号
1939年3月,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西方幻想彻底破灭;1939年4月,意大利吞并阿尔巴尼亚英法赶紧做军事准备;对罗马尼亚、波兰提出保证图联络苏联结盟,但是结盟失败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具体原因:
经济大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谷,并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摆脱其束缚(历史原因)
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英法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欧洲集体安全计划的落空,苏联转而中立自保,客观上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二战进程 亚洲战场
九一八事变
七七卢沟桥事变
二战进程 欧洲战场
进攻波兰、“奇怪战争”
灭亡法国
英美的军事准备
与德国登陆英伦三岛的失败
苏德在巴尔干的争夺
大国谋求自保绥靖敌人、放弃集体安全的奇怪局面
德国入侵苏联:1941-1942(斯大林格勒)
北非战事
德国人目的是突破苏伊士运河,
进入波斯湾,最主要的是可以
和进攻苏联外高加索的德军部
队把整个地中海和中东扼住:
阻碍利用地中海进行的物资补给线(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峡);
获得中东石油;
东面可以往印度去与日本会师
1939年欧洲战事一起,日本表示不介入;
但是1940年德国灭亡法国之后,日本对德意结盟趋于积极,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盟;
日本“南进”“北进”政策独立,1941年4月13日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是日本强迫维希政权给了日本很多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基地和其他特权;
美国这时开始禁运石油钢铁开始威慑日本,就相当于给日本脖子上勒上了一条绳索,随时一收就能置于死地,直接结果就是日本侵占了印度支那;
二战进程 全球阶段
美日谈判;
东条英机上台;
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随即12月8日英美对日宣战,德意对英美宣战;日本在半年之内,占领马来亚、新加坡、荷属东印度、菲律宾、香港,南边一直打到几内亚、威胁澳大利亚,北面到达阿留申群岛
二战进程 全球阶段
太平洋战争:从印度支那到珍珠港
二战进程 全球阶段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对珍珠港发动突袭,炸沉炸伤太平洋舰队近20艘大型舰只,击毁飞机 230 余架,美军死亡2334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日本只损失飞机28架,大小潜艇6艘死亡约100人。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金夏湾,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他们在二战中的第一次会谈,14日公布了联合宣言,即“大西洋宪章”。
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建立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的建立
1942年1月,26个国家同盟建立,中国是四大盟国之四;英美联合参谋部,统一指挥作战;战略,欧洲第一,对日作战第二
之后美国主要做了这几件事情:战争动员;英美联合对德进行反潜艇战,一年以后美军物资才可以开始比较顺畅运到英国;以英国为基地空袭德国
苏联极力要求的第二战场只能推迟到1944年
1942年下半年—1943年三大转折性战事
(1)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
结果:终结了墨索里尼非洲帝国梦;地中海开放、对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威胁解除,可以比较顺畅地经由地中海向英国和欧洲战场运送物资和石油,这意义重大,意味着即便希特勒攻下斯大林格勒,也丧失了最大限度的战略意义;
进军意大利:推翻了墨索里尼,南北对峙,长时间僵局,直到1945年
(2)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
德军在1942年8月开始攻击斯大林格勒,9月份已经进入市区;到1943年年初,朱可夫将军率军进攻,德军十万人投降;之后苏军开始反攻,收复了先前一年失去的所有土地
结果:斯大林格勒是二战历史的最大转折点,尽管美国和盟国的物资由北冰洋和波斯湾运往苏联、尽管英美对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空袭,但是苏联主要是靠着一己之力打败了希特勒,欧洲对德主战场的头功应该记在俄国人身上
如果没有苏联人的作为,英美做的一切可能会毫无意义,英美并未出最大力;损失巨大,单斯大林战役损失人数就超过美国全部(47万多人)
1942年下半年—1943年三大转折性战事
也是中欧和东欧历史的转折点,即中欧东欧由德语国家控制的历史改由俄罗斯控制;历史上东欧一直是德俄两国争夺的区域,因为整个中东欧区域德俄太强大,有平衡阶段:像是瓜分波兰,有德语国家优势阶段,像是希特勒短暂地占领整个东欧中欧(以及奥匈帝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并存的时代),但是更多的时间则是俄罗斯的长时间控制和影响,即1945—1991年
1942年下半年—1943年三大转折性战事
(3)亚洲太平洋战场:从中途岛到瓜达尔卡纳岛
美军切断了日本进犯澳大利亚的可能性;
在1942年夏天打赢了中途岛战役,日本舰队损失巨大数量的精英飞行员,向东威胁夏威夷甚至美国的可能性消失;
美军从日本帝国最南端的瓜达尔卡纳岛开始登陆,开始了漫长的蛙跳式攻占岛屿的历程;(中国大陆战场巨大的军事人员吸附作用)由守转攻开始了;
1942年下半年—1943年三大转折性战事
三个准备措施非常重要:虚假情报使之摸不着攻击地点头脑;空军轰炸交通线;苏联牵制大部分部队
1944年6月6日成功登陆(D-Day),8月收复巴黎,9月攻入德国本土;
第二战场的开辟
希特勒在4月30日自杀;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稍早前几天盟军往北攻入罗马,墨索里尼政权灭亡;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欧洲战场的胜利
易北河会师,1945年4月25日
对日作战 二战的胜利
从瓜岛开始蛙跳攻击,从所罗门群岛开始,进而是中太平洋的吉尔伯特、马绍尔、加罗林、马里亚纳群岛,进而攻陷距离日本本土比较近的硫磺岛、冲绳岛(1945年春季)和菲律宾,开始大规模轰炸日本本土;每一次攻击占领岛屿都受到日军的顽固抵抗;日本没有投降的意思
和苏联约定,欧洲战事结束三个月之内进攻日本;5月8日投降,8月8日之前攻击;美国此时想独占日本,而且考虑到登陆作战会造成至少百万人死亡;所以投掷下原子弹迫使日本人投降:8月6日广岛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次日凌晨攻入中国东北,日本还不投降,美国再次于8月9日在长崎投掷原子弹;这样苏联只在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库页岛、千岛群岛和北方四岛占领,而未能染指日本本土;
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至此全面结束
对日作战 二战的胜利
日本投降
战争的损失和反法西斯胜利的原因
1 战争损失
死亡6000万人,总数字是一战的六倍;光战斗人员就有1500万死亡;平民数量死亡巨大,至少是军事人员死亡的三倍,轰炸、大屠杀、驱逐、饥饿和瘟疫等,其实没有特别准确的数字,充分体现了二次大战的总体战性质;
2 反法西斯力量胜利原因:
(1)法西斯不义战争
(2)德意日战略不协调
(3)综合实力的差距
(4)战略战术视野的差异
二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1 世界政治权力格局大变动
(1)彻底削弱了欧洲全球霸权,欧洲全球殖民帝国解体在即;
(2)全球地缘政治和国际格局大变化,欧洲中心→两级世界(欧洲小面积国家实力极度削弱,大陆国家美苏崛起为世界性大国)
几个重大线索大都以二战为界发生了重大变化(权力格局、欧洲与世界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这个意义中具有分水岭式的
二战的世界历史意义
2 战争刺激了科技发展
最重要的就是原子弹、火箭技术(为后来空间技术奠定基础),以及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这“四大发明”,决定性地改变了人类样貌,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战后人民和世界的一般生活影响最大,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力革新技术;
3 思想意识方面
对二战的反思,对大屠杀和原子弹的忌惮和反思,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的全面战争的爆发;战后在制止战争方面做得比20世纪上半期成功,对二战和人类文明浩劫反思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雅尔塔体系
二战中后期,同盟国在雅尔塔等地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战胜国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承认朝鲜独立;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开罗宣言》
德国领土变化与分区占领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②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同为战争罪犯,纳粹德国的汉斯 弗兰克在临刑前忏悔:“千年易过,德国罪孽难消。”
日本的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纽伦堡审判 东京审判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③对徳、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④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
⑤成立联合国;等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雅尔塔协定》
苏联的利益比例 协定草案 最后方案
匈牙利 50 80%
南斯拉夫 50% 50%
保加利亚 75% 80%
罗马尼亚 90% 90%
希腊 10% 10%
巴尔干“百分比协定”
联合国
时间: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
性质: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地位: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 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
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联合国
意义: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
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被压迫民族的权利,给予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自决权和国家独立以支持,促进了战后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②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雅尔塔体系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出现,在世界两极格局下,世界趋向于分裂,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1)性质:就发动者来说是帝国主义战争,就抵抗者来说是反法西斯战争
(2)起源:
二战起源于一战后战胜国作出的和平安排中。两次大战的连续性
二战发动者:法西斯的兴起,和一战后的安排有关
法西斯运动的滋生期:20世界20年代
20年代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党”(国家法西斯党)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NaZi)
日本几个年轻军官在德国的“巴登巴登密约”和军部法西斯化
法西斯运动的泛滥期
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与法西斯运动;纳粹党上台,日本法西斯发动战争;
促成二战者:绥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与一战有关,促使欧洲战争提前爆发。
一定意义上,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二战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影响之中,利与弊,全球化,改革与发展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政治秩序——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
06
单元教学设想
深入分析课程结构 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基本结构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专题的方式依次呈现历史的进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按学习专题编排,各学习专题既相互独立,又有着一定的关联,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探寻与模块专题相关的史事,深入了解其发展状况及成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整体梳理教学内容,把握每个学习专题所涉及的范围、重要史事和核心问题,并将这些核心问题的解决与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联系起来。
——《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各专题相互间的关联
模块“文化交流与传播”专题逻辑结构
战争与文化碰撞
各专题相互间的关联
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在剑与火的战争中,异质文化在碰撞中交汇,人们在反思传统文化和认知外来文化的精神阵痛中,经过文化的选择与重构,促进了文化交融与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战争又往往为不同文化相互接触和碰撞提供了契机,也是彼此交互的前奏,甚至是渗透、融合的开始。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2017版
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深度学习主题
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即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史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以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进行认识。
可将必修课程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可以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内容更有整体性,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士人多是把西方视为一个整体,那时所有西来的“主义”基本上都被看做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而且都是这个特定的更新更美好的整体的一部分。
——罗志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
西方既然不是一个整体,则中国人当然只选择更好的那部分来学习,于是有学习榜样的转化和不同的西方“主义”在中国的竞争。“社会主义的苏俄宣告成立,中国社会的变革就因而更觉复杂”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
一战后,中国思想风潮的变化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学日本?
1915年“二十一条”的 签订使国人对“国耻”有着前所未有的强调。此次事件实为中国人心目中日本形象根本转变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人摈弃了以日本为学习的榜样。
学美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主张各民族自决的“十四点计划”在中国更甚得人心。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最后决定,使一度对美国的帮助寄予厚望的中国朝野大失所望。
学俄国?
中国知识分子中许多人自然转向了列宁对全世界劳动者指出的方向,此时正值新俄发布放弃所有条约权利的《加拉罕宣言》立即在中国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好感。
一战后,中国思想风潮的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影响
1.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战中,列强的侵略行为和国家有没有发生变化?
3.民族资本主义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
4.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掠夺,“春天”会不会长久?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民族凝聚力
2.促进了中国社会内部阶级结构的变化
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唤醒了民族意识,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这项伟大事业中,全国人民同仇敌汽,工农商学兵齐心抗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凝聚了民族力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在战争中,中国人民看到了自身的落后和因为落后而挨打的事实,认识到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普遍地受到一次现代化的洗礼,树立起了强烈的复兴中华民族的愿望。
中国共产党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到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拥有120万党员、领导着120万人的军队, 建立了拥有一亿人口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党。人们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政坛力量重心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