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0 15:4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烛之武退秦师 同步分层作业
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若不 阙秦,将焉取之 B. 越国以 鄙远
C. 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 D. 项伯杀人,臣 活之
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常 以身翼蔽沛公”中的“以” 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其无礼于晋 B. 焉用亡郑 以陪邻
C. 使工 以药淬之 D. 料大王士卒足 以当项王乎
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意思为注释,《左传》即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从体例上讲,《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C.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尊称。《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指官员。
D. 春秋时期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失其所与,不知 B. 不阙秦,将焉取之
C. 秦伯说,与郑人盟。 D.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动词。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 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D.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贰于楚(从属二主) 晋 军函陵(驻军)
B. 越国以 鄙远(把……当作边邑) 亡郑以 陪邻(增加)
C. 朝 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又欲 肆其西封(扩张)
D. 若不 阙秦(侵损) 以乱 易整(改变)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B. 越国以鄙远 以:把
C.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8.下列对《烛之武退秦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 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 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9.下列各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
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④⑦ C. ③④⑥⑦ D. ②④⑤⑦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指出了秦晋围城对秦国的危害。
B. 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C. 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
D. 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秦国之所以能够退兵,更重要的是因为烛之武能够在策略和战略上考量。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史实的主观认识。
B. 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
C. 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
D. 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
1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第一段刘勰观点的一项是( )
A. 韩愈借《师说》阐述人们如何对待老师。
B. 《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
C. 魏征向唐太宗进献《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君王。
D. 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强调把握规律,依乎天理。
1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5.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泰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 行李之往来 行李:外交使者。 D. 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夜缒而出
A. 蟹六跪而二螯 B. 赂秦而力亏 C. 顺流而东也 D. 简能而任之
1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见秦穆公,不在白天,不走城门,而是“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情势之危急。
B. 烛之武先向秦穆公示弱,表示秦晋围郑,郑国亡国在所难免,试图以此博得秦穆公赏识。
C. 烛之武认为对于秦国而言,亡郑有害无益,存郑有益无害,这是促使秦穆公退兵的主因。
D. 这个语段充分显示了烛之武善于辞令的一面,他思路清晰,逆辑合理,用语也颇有分寸。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例句,为使动用法;A阙,使动用法;B项,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把……作为边邑。C使动用法。D项,活,使动用法。所以选B。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答案】C
【解析】题中,例句中的“以”作介词,相当用户“用”。只有C项中的“以”也作介词,也相当于“用”。A项中的“以”虽也作介词,但表原因,相当于“因为”。B项中的“以”作连词,相当于“来”。D项中的“以”也作连词,相当于“可以”。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文学常识的考查包括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及作品合称、作家合称、文学体裁、文学现象等。考生应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C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指对对方的尊称,不是指官员。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现象。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如果使用这个实词的本义、引申义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通假。
A“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聪明、明智;
C“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恐惧。
故选B。
5.【答案】A
【解析】略
6.【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实词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D易:替代。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略
8.【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A“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说法错误,应为“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故选A。
9.【答案】A
【解析】略
10.【答案】C
【解析】略
11~15.【答案】D、B、C、【参考答案】①开篇指出“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是在缺乏实力后盾的条件下,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②接着阐释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策略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秦穆公,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③最后再次总结: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参考答案】①刘勰的观点,材料一认为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②材料二则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③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对于其中蕴藏的道理与智慧,应该学习和借鉴,但不能不加分析地将经典作品的所有内容奉为圭臬,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解析】1. D选项“更重要的是因为烛之武能够在策略和战略上考量”错误。材料二最后,雄辩和策略战略是并列的关系,没有哪一个更重要的表达,属于无中生有。
2.
A选项“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实的主观认识”错误。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是为了给自己的主观认识寻找客观依据。
C选项“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错误。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晋国与郑国相邻,灭亡了郑国,对晋国有利,但秦国并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
D选项“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错误,“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是策略而非战略。
3.
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刘勰的观点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A选项虽对当时有利,但不属于“说辞”,且不属于“忠于为君”,更没有“敏于成事”。
B选项“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只是谈论如何施行王道,不符合“敏于成事”的特点。
C选项《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完全符合“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的特点。
D选项《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是强调顺应自然,物我合一,并非针对时弊的说辞,且不符合“忠于为君”的特点。
4.
材料二第一段首先说“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接着阐述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第二、三段是说烛之武讲究策略,“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第四、五、六段是说,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不仅讲究策略,更讲究战略;“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结合最后一段关键句“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可知,再次总结阐述: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5.
依据“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认为刘勰的观点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依据“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 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可知,材料二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
同样是刘勰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启示我们,对待经典作品,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当然,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必然蕴藏着宝贵的道理和智慧,但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经典内容都奉为圭臬,不能绝对照搬照抄,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才是对待经典正确的态度。
16~18.【答案】A、C、B
【解析】1.
A选项 既:已经。句意: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了。
B选项 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C选项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D选项 句意:如果不侵损秦国。
2.
例句:“夜缒而出”中“而”是连词,表修饰。句意:深夜用绳子吊出城墙。
A选项连词,表并列。句意: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
B选项连词,表因果,因而。句意: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
C选项和例句均为连词,表修饰。句意:顺着水流向东前进。
D选项连词,表承接。句意: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
3.
B选项“试图以此博得秦穆公觉识”错误,原文“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可看出只是表明秦晋与郑实力相差悬殊,郑国必败无疑的事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