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宁静、窃窃私语、危险”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海底的宁静和神奇。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宁静、窃窃私语、危险”等词语。
2.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海底的宁静和神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结合你刚刚所阅读的文章,说说你所知道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出示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蓝色的部分表示海洋,被海洋所包围的是陆地。海洋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
课件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领略海底的神奇与美丽。
师:看,大海的景色美不胜收,大海深处更是奇妙无穷,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大海深处,去领略大海的美景。(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抓住问句,走进课文。
课件出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请大家带着疑问,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用直线画出关键句)
2.整体梳理,初步概括文章内容。
A师:现在你能用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告诉大家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吗?
课件出示:“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两个方面的特点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B老师把这两个小节单独出示,你先读一读,再说说你的发现。(自问自答,开头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领全文,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第7小节呢?又有什么作用?(总结全文)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作——首尾呼应。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大家知道本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了吗?(1;2~6;7)
小结: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本文先以问句开头,既吸引读者,又点名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接着描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两大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所以,我们把这样的构段方式称作——总分总结构。
C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6小节,想一想:哪些段落写的是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写的是物产丰富呢?(第2、3小节——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第4~6小节——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学习第2、3小节
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2、3自然段,你可以大声地朗读,也可以小声地读,并且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能手读,其他同学思考海底的景色奇异在哪儿?
2.出示:“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面以下几十米深。”这两句是围绕哪个词语来讲海底的特点的?(板书:宁静)
(1)可是我们看到的海面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波涛澎湃”),指名读,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那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形容一下吗?(澎湃:大浪互相撞击;波涛奔腾冲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你能说说和“波涛澎湃”意思相近的词语吗?(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惊涛骇浪、波浪滔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短语。
(2)波涛汹涌的海面让人看了心潮澎湃,但是海底却依然很宁静。什么是“依然”?(就是和以前一样。)它的近义词?(仍旧、依旧、仍然)
(3)把这些词替换进去,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当(A.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仍然很宁静。B.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仍旧很宁静。C.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旧很宁静。)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海底景色奇异在哪儿了吗?瞧,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奇异的景色。
3.同学们,海底为什么如此宁静呢?原因?(因为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深。)
试着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说说海底依然很宁静的原因。(因为 所以;之所以 是因为)
4.一男生读,想一想海底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出示:“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从这两句话,你读出了海底还有什么特点?(板书:黑暗)海底为什么是黑暗的?(因为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
5.阳光很难射进深海,海底是否就一片漆黑?(不是)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黑暗中的光点是什么?(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器官是指?(人:心肝脾胃肾,鱼:鱼鳍、鳃、鱼鳞、鱼尾等)同学们,海底有很多动物有发光器官,这些器官分布在它们的头上、腹部、眼睛周围等。
海底的深水鱼居然会发光,(板书:发光鱼)怪不得作者会说它们就像——闪烁的星星,可真奇特呀!来,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这句话。
6.小结: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虽然是黑暗的,但有许多光点在闪烁,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异!
7.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吧。
8.谈话过渡:宁静、黑暗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海底是有声音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标注一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句话告诉我们海底是有声音的呢?(一共五句话,第一、二句。)
2.(1)交流:“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
“是否”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那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2)快速朗读3、4、5句。想想这3句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讲的 (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3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3)所以我们把这三句话连起来意思就是——(海底是有声音的,海底的动物常常窃窃私语。)这也是第3小节的主要内容。
指名读“窃窃私语”,说说它的意思(暗地里小声说话。)那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有什么好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底动物发出声音怎样的特点?(轻、小)(板书:动物窃窃私语)
因为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所以人们要用专门的仪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见动物们发出的各种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水中听音器”长什么模样吧。此时,海洋工作者正在倾听海底的动静,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师:现在请你们也来当海洋工作者,戴上耳机(两手掩耳,模拟情境),投放水中听音器。
仔细听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你能来学一学吗?(这种模拟声音的叠词,我们称之为“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4)那这些是不是海底所有的声音?(不是。)你从哪知道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还有很多,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5)不同的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声音也不一样。 你能学一学发出这些声音吗?注意,它们在窃窃私语哦!出示:“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还会发出警报。”
(6)同学们,这一小节不仅用了省略号,还用了“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好像”这种排比的句式,说明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怎样?(声音多种多样。)是啊,同时作者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对大家来说更易理解、更有趣味性。
(7)想想:海底动物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拿出练习纸写一写,交流一下。
出示:“海底得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有的像______,还有的好像______……”(学生练写)
(8)师:多么可爱,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们的想像真丰富。我们好像已经听到了海底的动物们那窃窃私语的声音!这么多有趣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真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原来看似宁静的海底还真热闹。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这些描写声音的句子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把它们读好呢?(声音小一点,轻一点)哦,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你们真聪明!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自己先练一练,呆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能把这种窃窃私语的语气给读出来!(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我们学着像xxx那样一起来读好这一小节。
(9)教师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啊,从这么多种声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底的景色怎么样?(景色真奇异)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先以问句开头,总起全文,告诉我们要介绍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接着分别描写了海底世界景色各异和物产丰富的两大特点,最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今天我们一起潜入了海底,发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访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儿丰富的物产。
四、学写生字
1.接下来,我们再来学写几个生字:
2.第一组:“宁”“官”观察字形结构,找相同点。强调:“官”字下半部分的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折、横。 范写“官”:宝盖头略宽,罩住下部分,两口要相连,注意笔顺。生书空。
3.第二组:“汪”“险”观察字形结构,找书写要点。范写“险”:剑去利刃,补上左耳。“人”字角度大,末横要稳住重心。生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