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14《蜜蜂》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概、阻”等9个生字,会写“蜜、蜂”等12个生字。 2.能抓关键语句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能通过词语品读、情境朗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严谨,修改实验日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抓关键语句梳理并按顺序说出实验过程,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能通过词语品读、情境朗读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严谨,修改实验日记。 任务情境: 任务一:巧用方法学概括 任务二:争做实验代言人 任务三:学当评改小老师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以读代讲法,合作探究法,情境体验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单元导入,明任务 1.链接已学知识 回顾《花钟》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确定关键句——适当删减——提取整合。 2.明确课时任务 探秘蜜蜂王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散落信息。 二、扶放结合,读词句 1.教师出示自学提示,学生带着任务自由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关注作者,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2.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蜜蜂、辨认、逆风、陌生”等词语,生认读字词,借助儿歌区分“辨”字家族。 (2)教师示范朗读“可能、大概、推测”“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学生发现第一组表示不确定,第二组特别肯定。 (3)学生借助文字和资料袋,了解到法布尔严谨认真、求真务实。 三、巧用方法,学概括 1.理清脉络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文:法布尔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实验的?学生边读边思考。 师生交流:第一部分:实验目的(1);第二部分:实验过程(2-7);第三部分:实验结论(8)。 2.概括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由扶到放,概括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 2- 7 自然段,找出法布尔做实验的关键句子。 (2)教师以第一个关键句为例,引导学生聚焦关键动词,概括实验过程第一步。 (3)学生运用方法概括其他步骤。 4.概括实验结论: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本能。 四、探究发现,解困惑 1.学生阅读短文《蜜蜂的“法宝”》 知道蜜蜂辨认方向的方法,学习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 2.出示写字表,学生按结构分类。 指导“辨”“蜜”“蜂”三个字关键笔画的书写。 提升:中国汉字就像中国人一样,谦虚有礼,宽容和谐。 以评促学:学生工整书写,依据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五、课堂总结,留作业 1.课堂总结 学生运用“确定关键句、适当删减、圈画关键词、提取整合”等方法,进一步整合散落信息,概括实验目的、过程和结论,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设置悬念 下节课在“争做实验代言人”和“学当评改小老师”的实践体验中去探索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和写实验的方法。 3.作业布置 写一写做过的实验,记录观察和探索;查一查还有哪些动物也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尝试探究大自然更多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