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目标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前一阶段学习的成果。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前一阶段学习的成果。
教学过程
一、回顾活动内容,揭示活动主题 1.导入:前一个阶段,我们组建了小组,各自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活动主题,制定了简单的活动计划,明确了任务,还一起交流讨论策划了展示活动,今天就请各小组来分享你们的学习成果吧。交流后请同学们来谈谈感受,或者对照评价表提出建议,开始吧。 2.出示活动主题。 3.出示评价表: 二、活动展示,互动评价 第一组:用思维导图方式介绍喜爱的中华传统节日 1.组长导入:同学们,我们围绕感兴趣的中华传统节日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请听我们的介绍。 2.组员分享: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 3.学生评价。 4.总结:这些有趣的图画代表了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故事和美食。老师还发现思维导图上的这幅春联,同学们是根据古人贴春联的习俗来写的——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左,下联贴在右,看来事先做了一番研究,真了不起。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那第二组同学又会带来怎样的分享呢? 第二组:端午节活动展示 1.组长导入:我们小组对端午节非常感兴趣,我们搜集了各种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图片,然后我们进行了整理,筛选,制作了一份ppt,听听我们的介绍吧。 2.组员分享: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包粽子的过程。 3.学生评价。 4.总结:端午节历史悠久,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而且它还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它还有很多美好的寓意呢。你们小组用PPT,图文配合来给大家介绍端午节,老师为你们点赞。第三小组的同学对中秋诗词很感兴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中秋诗词吟诵。 第三组:中秋节诗词吟诵 1.中秋诗词吟诵: (1)《一剪梅 中秋元月》——辛弃疾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3.学生评价。 4.总结:看来同学们对中秋节很感兴趣啊。第二小组的配乐朗诵真美啊,让我们看见了美丽的中秋之夜,感受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体验。转眼间来到了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重阳节,一起来看看第四小组的分享吧。 第四组:重阳节活动展示 1.组长导入:各位同学好,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收看视频《中华传统节日之重阳节》,知道重阳节有很多习俗,赶快跟着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组员分享:以短视频方式呈现重阳节各种活动——画菊、放风筝、登高、品尝重阳糕等。 3.学生评价。 4.总结:1989年,我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敬老节”,重阳节又成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希望同学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敬老人、关爱父母。这一组的同学通过活动亲身体会到节日的意义,真棒。 三、活动收获交流 1.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诗歌、精美的小报,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在活动中,你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认真对待,相互合作,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自豪。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来说说吧。 2.学生交流。 四、活动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我们在不断学习、探索过程中也得到了不同的成长,这次语文综合学习真是意义非凡啊!今天,我们的交流展示活动到此结束,课后,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来。 2.布置作业: 用简短的语言写一写参加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感想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