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挑山工》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中关于挑山工动作的词语、绘制折尺形路线图,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能提炼挑山工话语中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课文中关于挑山工动作的词语、绘制折尺形路线图,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能提炼挑山工话语中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教学难点: 1.能提炼挑山工话语中游人与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走进故事。 1.(出示图)同学们,在齐鲁平原之上,耸立着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在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山路上,随处可以看到挑山工。(出示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A:我看到一位挑山工,他穿着红背心,露着黑黝黝的臂膀,肩上挑着重重的货物,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生B:我看到那山道陡直,蜿蜒曲折,似乎没有尽头。 师:这淳朴健美的挑山工给作家冯骥才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有一次,他因为写作过度疲累而生了一场大病。在病中他写下了《挑山工》这篇文章,还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出示最后一句话)冯骥才先生说: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它”红色)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 生C:“它”指的是什么?冯骥才先生又为什么需要它呢? 二、自读自悟,探究精神。 (一)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1.是呀,这样一位朴素的挑山工,究竟带给了冯骥才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登上泰山,走进这群普普通通的劳动者,看看他们是怎么登山的吧。(出示自读要求)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标注相关信息,也可以画画示意图,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生A:挑山工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我也这样试了试,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是为了让货物稳定,胳膊有节奏的甩动是为了和货物的摆动节奏一致,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生B:(出示示意图)“挑山工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我边读这段文字,边画了示意图,这样可以帮助我理解挑山工走的折尺形路线。我发现这样走,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就大约比游人多出一倍。他每转一次身,扁担还要换一次肩。 师:大家看。(出示视频)(画外音: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一是为了使扁担前头的货物不碰到台阶,二是减小了坡度省力,三是为了减少对膝盖的伤害。挑山工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登山中产生了智慧。) 师:做动作读、画示意图读,借助资料读,让挑山工负重登山的形象不仅深深印在了作者的心中,也留在了我们心中。 (二)探寻挑山工精神 1.让冯骥才先生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有挑山工说的话,我们去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播放挑山工的话,出示文字)在这朴素的话语中,多次提到了“你们”“我们”。“你们”是谁、“我们”又是谁? 生C:“你们”是指游人,“我们”是指挑山工。挑山工的话是在拿自己和游人进行对比。 2.你们听的很仔细。(出示表格)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你默读挑山工朴素的话语,借助学习单,提炼关键信息,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挑山工的话中包蕴着怎样的哲理呢? 生A:游人肩上没有挑子,走得快。而挑山工挑重担,走不快。(出示:没挑子 走得快;挑重担 走不快)联系上文,“他挑着五六个青皮西瓜和几张木凳子,我知道沉甸甸的货物足足有一两百斤。我去过泰山,从山脚下到玉皇顶,有石级六千三百多个,最陡处几乎垂直,游人们都要拄着青竹杖,手脚并用的爬上去。挑山工挑着沉甸甸的担子,还要比游人多走出大约一倍的路程。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出示:吃苦耐劳) 生B:游人一路上东看西看,玩儿玩儿闹闹,总停下来,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这是随便走。(出示:随便走)我联系第二自然段知道游人怎样随便走,他们有时停下饱览壮丽山色;有时站定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有时又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而挑山工脚要踩实,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出示:踩实 一个劲儿)我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定目标、脚踏实地,这也是作者从挑山工的话语中领悟出来的道理。(出示:认定目标 脚踏实地) 生C: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还在于:游人开始走的快,时间长了就落在后面了;挑山工走的慢,时间长了就跑到前面去了。(出示:走得快 到得晚;走得慢 到得早)这让我想到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乌龟虽然爬的慢,就因为它的坚持不懈,最终赢得了胜利。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给了作者病中坚持写作的力量。(出示:坚持不懈) 师:这几位同学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和故事,体会到了挑山工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的哲理,那就是:遇到再艰难的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这也正是作者冯骥才先生所需要的。你需要吗?你需要,我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需要。(出示图和精神)请你把挑山工的精神写在这幅画的旁边吧。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挑山工是怎么登山的,也从中汲取挑山工的力量吧!(出示文段,配乐,师引读,生齐读) 每天的清晨,你都会看到——生A: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刺骨。——生B: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就这样,他一连走了近20年。——生C: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在登山的路上,挑山工的话又一次萦绕耳畔。(出示挑山工的话)——3生齐读。 四、学习精神,勇担重任。 1.泰山孕育了挑山工这一特殊的群体,也孕育了挑山工认定目标、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习爷爷在视察山东时也发出号召:“大力弘扬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出示课后实践+书图)作家冯骥才先生曾五次登上泰山,把挑山工的生活写进了《挑山工记事》中。课后请你读故事、讲故事,把挑山工精神传播得更广。 2.(出示图)除了挑山工精神,习近平爷爷还号召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长征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很多精神。每种优秀的民族精神背后都有很多故事,你想了解哪一种精神呢?请你找一找它背后的中国故事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