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0 10: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羽既矫A杀B卿子冠军C义帝D必不能堪E非F羽弑帝G则H帝杀羽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骸骨”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归家的婉词,与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义相近。
B.“所立”是名词性短语,与“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的“所立”结构不同
C.绝指断绝,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的“绝”词义不同。
D.“人杰”与现在所说的“人杰地灵”含义相同,材料二中具体是指张良、萧何、韩信。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善于采纳意见,他使用陈平之策致范增与项羽产生矛盾,范增大怒选择离开项羽,在路上
病亡。
B.苏轼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计策没有
必然的联系。
C.文中提到范增曾与项羽共事,是平级关系,后来却成了君臣关系。苏轼从这个角度分析认为范
增见识浅陋。
D.材料二中刘邦认为相比于项羽,他虽然自身才能有限,但他善于重用人才,因此项羽最终被他
取代。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3.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苏轼认为范增是人杰的三个依据。(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路梅花【】
冯山
传闻山下数株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妨归路参差见,更遣东风次第吹。
莫作寻常花蕊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注】此诗为诗人旅途即兴之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在车行途中,听闻山下有数株冬梅开放,便前往赏梅,可见诗人的雅兴之浓。
B.额联试向早知”,都显出探梅、赏梅、折梅的情趣,很自然地表达了诗人清旷的胸怀。
C.尾联中诗人说不要将梅花当作寻常花朵欣赏,流露出寄怀江南、音信相传的意味。
D.诗人写山路梅花,不添香着色,不写疏影横斜,而是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15.请简要分析颈联中诗人是如何将对梅花的期待之情推向高潮的。(6分)
7,共4页
⊙公众号·哈考网高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