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人体的呼吸 【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人体的呼吸 【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6-20 13:14:01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考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功能
呼吸道 ①鼻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湿润、温暖、清洁吸入的空气
②咽
③喉
④气管
⑤支气管
⑥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
【注意】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它把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膈不属于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参与人体的呼吸运动。
【拓展】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有软骨做支架,可以使喉腔内气流通畅。
考点2: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
(2)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①温暖: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例如,北欧人比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长、更大。
②湿润:鼻腔黏膜、气管黏膜、支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使空气变湿润。
③清洁:鼻腔内的鼻毛能阻挡灰尘,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3)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与吞咽
(1)会厌软骨协调呼吸和吞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喉腔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如图)。
(2)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甚至会因为食物堵塞气管而发生窒息。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引起意外事故。
3.呼吸与发声
喉腔侧壁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裂。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如图)。
4.痰的形成
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而呼吸系统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考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2)功能:肺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也可以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的,安静状态下,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为16~20次。
2.呼吸时呼吸肌和胸廓的变化
(1)胸廓:是由胸骨、肋骨和脊柱的胸段共同围成的一个结构,心脏、肺位于胸廓内,胸廓具有保护心脏和肺的功能。
(2)呼吸肌:呼吸肌是指参与呼吸的肌肉,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有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①肋骨间的肌肉:根据位置可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平静状态下,主要是肋间外肌参与呼吸运动。
②膈肌: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3)呼吸时肋骨间的肌肉的运动和胸廓变化的关系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胸廓
吸气 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 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扩大
呼气 舒张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 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缩小
(4)呼吸时膈肌的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状态 膈肌 隔顶部 胸廓
吸气 收缩 下降 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
呼气 舒张 回升 上下径缩小,胸廓缩小
3.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1)图中①气管,②肺,③膈肌。图A表示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也缩小,肺也回缩,肺内气压上升,高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被呼出。
(2)图B表示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胸腔容积也扩大,肺也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被吸入。
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肺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2)吸气过程:膈肌、肋间肌收缩→胸腔的上下、前后、左右径增大→肺扩张→肺内压力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肺。
(3)呼气过程:膈肌、肋间肌舒张→胸腔的上下、前后、左右径减小→肺回缩→肺内压力大于外界气压→气体出肺。
5.呼气和吸气的曲线:
ABC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DE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若运动加剧,呼吸深度加深,呼吸频率加快。
考点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升高。
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数量很多,肺泡周围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5.呼吸的意义
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点拨】呼吸运动、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①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②呼吸:指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
③呼吸作用:是一切活细胞所具有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生理作用。
疑难点1:误认为一个器官只能属于一个系统
一般情况下,一个器官只属于一个系统,并且和同系统的其他器官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咽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疑难2:误认为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完全的净化作用
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对吸入肺内的气体具有净化作用,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时,仍会有一部分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因此,保持环境空气的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疑难3:混淆肺的变化和胸廓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因此,胸廓扩大导致肺扩张,胸廓缩小导致肺回缩。
疑难4:不明确吸气和呼气时气体进出肺的原因
人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反之,完成呼气过程。因此,吸气和呼气时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原因是肺内与外界形成气压差,气体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扩散。
本章的主要考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特点。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是本章的一个难点,也是各地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常结合膈肌舒缩的图示以及坐标曲线图进行考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常与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考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真题在再现】
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呼吸时,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  )
①清洁空气 ②湿润空气 ③消灭细菌 ④温暖空气 ⑤气体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见,我们在呼吸时,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①清洁空气、②湿润空气、④温暖空气。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当人们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气时,该病毒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途径是( )
A.口→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口→咽→喉→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答案】C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因此,外界的空气进入肺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呼吸是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外界空气进入⑥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②会引起剧烈咳嗽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详解】A.⑥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A正确。
B.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外界空气进入⑥肺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B正确。
C.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④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错误。
D.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
故选C。
4.(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深呼吸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对应图2中胸骨向上移动
C.C点时胸廓容积大于B点
D.CD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
【答案】D
【分析】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呼吸肌。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AC段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A错误。
B.图1中BC段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B错误。
C.图1中C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呼气完成,此时胸廓容积小于B点,C错误。
D.图1中CD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表示吸气过程,此时对应图2中的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D正确。
故选D。
5.(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答案】C
【分析】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过程。
【详解】A.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表示吸气,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A正确。
B.AB段表示吸气,B点在横轴上,代表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意味着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B正确。
C.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可见,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表示呼气,此时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C错误。
D.BC段表示呼气过程,而C点在横轴上,代表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D正确。
故选C。
6.(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构建模型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下图是小明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生物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模拟的是呼气的过程 B.模型中的气球用来模拟肺
C.模型中的橡皮膜用来模拟膈 D.该模型无法模拟胸廓的左右径变化
【答案】A
【分析】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呼出;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详解】A.该图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肺的容积扩大,A错误。
BC.图中玻璃钟罩模拟的是胸廓,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玻璃管模拟的是气管和支气管,B正确。C正确。
D.该模型只能模拟上下径的变化,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D正确。
故选A。
7.(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一旦有人发生异物窒息,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可以选择使用标准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救护者可按如图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C.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答案】B
【分析】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详解】救护者可按如图方法施救时,使被救护者的膈顶端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升高,气体被排出,将咽喉部位的阻塞物冲出,是呼气过程,此时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Ⅱ的进出,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答案】B
【分析】图一中AC段为呼气,CE段为吸气;图二中的①膈肌舒张、②膈肌收缩;图三中的③肺动脉、④肺静脉、Ⅰ吸气、Ⅱ呼气、A二氧化碳、B氧气。
【详解】A.图一A→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对应图二中②→①,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腔的上下径变短容积变小,肺随之收缩,肺内气压升高,完成呼气,A错误。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虽然逐渐增大,仍然低于外界气压,所以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B正确。
C.图三中Ⅰ吸气和Ⅱ呼气,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C错误。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
故选B。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考点1: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组成 功能
呼吸道 ①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 、 吸入的空气




⑥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的场所
【注意】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它把体腔分成了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膈不属于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但参与人体的呼吸运动。
【拓展】①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②咽位于喉的上方,与鼻腔相连,既是气体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也就是说,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③喉在颈前上部,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有软骨做支架,可以使喉腔内气流通畅。
考点2: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呼吸道都有 做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 。
(2)温暖、湿润和清洁空气:
①温暖: 。例如,北欧人比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的鼻子更长、更大。
②湿润: 。
③清洁:鼻腔内的 能阻挡灰尘,呼吸道黏膜分泌的 可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等。
(3)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 ,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呼吸与吞咽
(1)会厌软骨协调呼吸和吞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而食物进入食道。喉腔前上部有一块叶状的会厌软骨,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如图)。
(2)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
如果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甚至会因为食物堵塞气管而发生窒息。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 。
3.呼吸与发声
喉腔侧壁左右各有一条声带,两条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声门裂。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门裂缩小,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如图)。
4.痰的形成
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而呼吸系统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考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
(1)位置:肺是 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2)功能:肺可以与外界进行 ,也可以与血液进行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气和吸气完成的,安静状态下,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为 次。
2.呼吸时呼吸肌和胸廓的变化
(1)胸廓:是由胸骨、肋骨和脊柱的胸段共同围成的一个结构,心脏、肺位于胸廓内,胸廓具有 的功能。
(2)呼吸肌:呼吸肌是指参与呼吸的肌肉,人体的呼吸肌主要有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
①肋骨间的肌肉:根据位置可分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平静状态下,主要是肋间外肌参与呼吸运动。
②膈肌: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3)呼吸时肋骨间的肌肉的运动和胸廓变化的关系
状态 肋间肌 肋骨 胸廓
吸气
呼气
(4)呼吸时膈肌的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状态 膈肌 隔顶部 胸廓
吸气
呼气
3.实验:模拟膈肌的运动
(1)图中① ,② ,③ 。图A表示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膈顶部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也缩小,肺也回缩,肺内气压上升,高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被呼出。
(2)图B表示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胸腔容积也扩大,肺也扩张,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体被吸入。
4.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 ,它是通过 来实现的。
(2)吸气过程: 。
(3)呼气过程: 。
5.呼气和吸气的曲线:
ABC段表示 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CDE段表示 过程,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若运动加剧,呼吸深度 ,呼吸频率 。
考点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明显下降, 含量明显升高。
2.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 作用,即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
3.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空气中的 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 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 的过程排出体外。
5.呼吸的意义
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氧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点拨】呼吸运动、呼吸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①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②呼吸:指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过程。
③呼吸作用:是一切活细胞所具有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生理作用。
疑难点1:误认为一个器官只能属于一个系统
一般情况下,一个器官只属于一个系统,并且和同系统的其他器官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咽既是食物的通道,又是气体的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
疑难2:误认为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完全的净化作用
呼吸道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对吸入肺内的气体具有净化作用,可以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空气受到严重污染时,仍会有一部分有害物质进入体内,因此,保持环境空气的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疑难3:混淆肺的变化和胸廓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因此,胸廓扩大导致肺扩张,胸廓缩小导致肺回缩。
疑难4:不明确吸气和呼气时气体进出肺的原因
人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反之,完成呼气过程。因此,吸气和呼气时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原因是肺内与外界形成气压差,气体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扩散。
本章的主要考点: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处理特点。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是本章的一个难点,也是各地中考的一个重点内容,常结合膈肌舒缩的图示以及坐标曲线图进行考查;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常与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考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真题在再现】
1.(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呼吸时,呼吸道的主要作用是(  )
①清洁空气 ②湿润空气 ③消灭细菌 ④温暖空气 ⑤气体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2.(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当人们吸入含有甲型流感病毒的空气时,该病毒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途径是( )
A.口→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口→咽→喉→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3.(2023·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呼吸是细胞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呼吸。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B.外界空气进入⑥的顺序是①②③④⑤
C.吞咽时,若食物误入②会引起剧烈咳嗽
D.尘肺的形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深呼吸能够缓解人的紧张情绪。图1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2为模拟呼吸过程中肋间肌的舒缩引起有关骨运动的模型。关于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吸气过程
B.BC段对应图2中胸骨向上移动
C.C点时胸廓容积大于B点
D.CD段对应图2中肋间肌收缩
5.(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6.(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构建模型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下图是小明利用气球等材料制作的生物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模拟的是呼气的过程 B.模型中的气球用来模拟肺
C.模型中的橡皮膜用来模拟膈 D.该模型无法模拟胸廓的左右径变化
7.(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可能致人因缺氧而意外死亡。一旦有人发生异物窒息,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可以选择使用标准的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救护者可按如图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B.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C.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D.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
8.(2023·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A→B→C段表示呼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Ⅱ的进出,通过呼吸作用来实现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