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声音》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篇课文的总分结构明显,第一自然段是总起的段落,后面三个自然段也是采用总分结构的方式从风、水和动物三个方面展开描写,让我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富有韵味的语言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课文语言十分生动。比如将大自然的声音比作“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将风、水、动物等当作人来写,“演奏”“喜欢玩打击乐器”等语句,使文章更生动,充满童趣。第二自然段“微风”与“狂风”的语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充分表现出两种风的不同特点。第三自然段“小溪淙淙流向河流……”一句,语势层层推进,印证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等拟声词,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中的各种雨声,表现了水的声音美妙多变的特点,写出了声音的丰富性。
【设计意图】
本设计以听声音说画面导入,激起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再通过集中识字突破字词难关,在主问题“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引领下,借助课堂作业本图表关注段落的关键句,利用关键句梳理课文段意,让学生感受关键词句的作用。再聚焦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在自我圈画、小组交流、小组合诵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声音的魅力,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初步落实本单元“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语文要素,让学生在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会主动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既为下一课时学生背诵课文奠定基础,又为学生练笔提供生动语言的积累与示范。本课充分利用课堂作业本,实现高效课堂,导向学生语文思维的提升,同时,积累语句环节充分考虑学情,进行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
1. 认识“妙、奏”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感受拟声词的妙用,会写“琴、奏”。
2. 借助课堂作业本梳理课文内容,学会抓关键句来梳理课文大意。
3. 通过对第二自然段语言的品味,学会积累生动的语言,在多种形式朗读与想象中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在多种形式朗读与想象中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感美妙
1. 听声音,说画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自由描述画面。
2. 揭题: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些美妙的声音,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感知结构
1. 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一划,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 检查字词。
第一组:演奏 手风琴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雄伟
(1)认识多音字“呢”。
(2)易错字书写指导:琴、奏。
第二组: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哗啦啦 叽叽喳喳 唧哩哩
(1)读词语。
(2)尝试分类。
3. 共同梳理,学习结构。
(1)交流课文总起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读读填填: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填在《课堂作业本》上。
(3)校对反馈,揭示规律:师生校对,板书风、水、动物。所有的句子都是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这个句子就是这一段的关键句子,能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也叫做“关键句”。
(4)联系第六单元课文回顾关键句。
三、聚焦片段,感受生动的语言
1. 过渡:原来大自然中有这么多美妙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去听听风的声音。
2. 教师范读,想象画面。
3. 圈画词语,小组合作。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默读第二自然段,圈一圈描写生动的词语,划一划最想积累的语句。
(2)小组分享,轮流说说理由。
(3)小组读一读划出的句子。
4.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 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一: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1)交流语言的生动形象:为什么这里是演奏手风琴,而不是吹喇叭,或者说其他的乐器呢?
(2)播放手风琴的声音,感受用词的贴切。
预设二: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发现特殊句式的巧妙,感受语言的生动。
(2)多种方式朗读。
预设三: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聚焦“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想象说话。
(2)视频感受声音的轻柔与力量。
(3)多种方式对比朗读。
四、积累语句,分层学习
1. 布置分层任务:
选择一至两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抄写到课堂作业本上。
选择一至两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抄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选择一至两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默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2.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感受大自然其他美妙的声音。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风 水 动物
想象——积累
附《课堂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