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贝多芬 配套教学设计(6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节:贝多芬 配套教学设计(6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6 14:39:4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课型
欣赏综合课
2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3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聆听、感受贝多芬的作品,从而了解、走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2.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学习贝多芬乐观、坚强的生活态度,对其晚年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角色参与、交流等手段,体验音乐情绪,感受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的风格特征。
2.运用聆听、比较、探究等参与方式,体验音乐表现要素对作品情绪、情感表达及风格特征的作用。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贝多芬。
2.认识并欣赏贝多芬的不同创作时期的三个典型作品《G大调小步舞曲》、《命运交响曲》及《合唱交响曲》。
3.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技能。
4.通过模唱主题旋律,熟悉作品,认识和了解贝多芬不同创作时期作品的风格特征。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贝多芬三个典型代表作品,了解、体验其不同创作时期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感受、体验作品的风格特征,从而感悟贝多芬崇高的精神魅力。
5教学切入点
本课教学以贝多芬的人文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以及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了解达到完美的统一。
6教学创新点及特色
本课从独特的视角出发,以贝多芬的精神作为贯穿全课的主线,把贝多芬的一生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结合对其不同创作时期优秀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在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同时,去感受贝多芬穷其一生不懈追求的精神境界,并与之产生共鸣。
7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8教学过程
8.1 第一学时新课教学
一、新课导入
聆听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欣赏贝多芬不同时期的画像,谈直观感受。
(幻灯片揭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分三个时期赏析作品)
1.欣赏贝多芬创作初期的音乐《G大调小步舞曲》 
(1)聆听贝多芬创作初期的作品《G大调小步舞曲》,分析曲式、感受情绪及风格。
(2)复听第一主题片段,模唱主题并分析音乐要素。
(3)介绍《小步舞曲》。
(4)创编与体验。
(5)讨论与小结贝多芬创作初期的风格特点和它的音乐表现形式。
2.欣赏贝多芬创作中期的音乐《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1)播放《命运交响曲》动机片段,谈感受。
A.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次聆听,从对音乐要素的简单分析来感受音乐。
B. 引导学生感受、模仿“命运”敲门的声音。
C. 模唱并分析主题动机。
(2)分段聆听,讨论感受贝多芬的遭遇和抗争。
(3)对比聆听《二泉映月》,感受其不同的音乐情绪。
(4)讨论并尝试归纳贝多芬创作中期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3.欣赏贝多芬创作晚期的音乐《第九(合唱)交响曲》的《欢乐颂》片段
(1)欣赏快闪视频。
(2)师生讨论:视频观后感。
(3)跟随钢琴视唱《欢乐颂》。
(4)讲述《第九交响曲》首演小故事。
(5)聆听音乐片段,体会每一次主题出现时表现形式的变化。
(6)讨论贝多芬创作晚期的作品风格、表现形式及主题思想。
(7)讨论晚期作品的风格形成与其人生状态的巨大反差。
三、课堂总结
(1)拓展与探究:贝多芬被世人誉为“乐圣”的原因及伟大之处。
(2)播放视频,再唱《欢乐颂》。
(3)教师寄语。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