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复习提升(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专题1 物质的分类及计量复习提升(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21 16:4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本专题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物质的量与相关物理量的换算错误
1.1 g CO中含a个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
A. mol-1    B. mol-1 
C.14a mol-1    D.28a mol-1
2.(2023辽宁葫芦岛期中)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粒子的物质的量为b mol(溶质按NH3计算)。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w=×100%
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
C.向上述溶液中加水至体积为2V 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原来的
D.向上述溶液中加水至体积为2V 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
易错点2  误用22.4 L/mol
3.(2023江苏扬州中学期中)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是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HCl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NA
C.常温常压下,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和CO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2NA
4.(2024福建晋江期中联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6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A个氧原子
D.标准状况下,22.4 L氖气与22.4 L氢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易错点3  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理解出现偏差
5.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
A.同质量、同体积的NO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CO和CO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6.(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气缸的总体积一定,内部被活塞隔成Ⅰ、Ⅱ两部分,活塞可以自由移动,也可以固定,25 ℃时向Ⅰ中充入8 g SO2,Ⅱ中充入22 g C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4
B.当活塞不再移动时,Ⅰ、Ⅱ两部分密度之比为11∶16
C.当活塞固定在气缸正中间,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4∶1
D.若活塞移动到气缸正中间,Ⅰ中需再通入32 g SO2
思想方法练
利用“微观与宏观”的辩证思想认识物质的量
方法概述
  从宏观上看,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之间是按照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物质是可称量的。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是微观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而微观粒子是难以称量的。对化学反应进行研究时,物质的量就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利用“微观与宏观”的辩证思想研究物质的量,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
A.标准状况下 4.48 L氧气
B.11 g二氧化碳气体
C.0.5 mol氨气
D.含NA个氢分子的氢气
2.(2023黑龙江大庆月考)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表示的是 (  )
A.V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B.1 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以 mol为单位)
C.1 mol该气体的体积(以L为单位)
D.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
3.标准状况下,某密闭容器若装满O2时质量为79 g,若装满氮气时质量是71 g,若装满某气体X时质量为103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容器装满O2时,O2的体积为44.8 L
B.此容器的质量为15 g
C.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 g/mol
D.该状况下,此容器中盛满氯气时的总质量为142 g
4.(2024河北唐山月考)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了对PM2.5和臭氧的监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
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之比为2∶3
C.常温常压下,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0.15NA
D.1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约为18×6.02×1023
5.(2024江苏高邮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NH3中含电子总数为10NA
B.常温常压下,48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1.5NA小于3NA
C.1.6 g O2中所含的O原子数目为0.2NA
D.加热条件下进行H2还原CuO的实验,H2与80 g CuO反应生成Cu 64 g,实验过程中需要的H2分子数目为NA
6.某氮的氧化物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2和CO2。若测得N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  B.N2O  C.NO2  D.N2O5
7.完成下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1)    mol H2O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66 g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
(2)等质量的NH3和CH4,分子个数之比为   ;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质子数之比为    ;含原子数目相等的NH3和CH4,在相同条件下的气体体积比为   。
(3)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于2008年11月2日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超导物质YBa2Cu3Ox。欲合成0.5 mol此超导物质,理论上需要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本专题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C 1 g CO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mol,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14a mol-1,答案为C。
易错分析 本题易错选D,原因是没有明确题干所指的微粒是原子,而误以为是分子。
2.A 由题意可知,氨水中NH3的质量为a g,溶液的质量为V mL×ρ g·mL-1=ρV g,则NH3的质量分数w=×100%,A错误;NH3的物质的量为 mol,溶液的体积为V m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B正确;稀释后的溶液中NH3的物质的量仍为 mol,溶液的体积为2V mL,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原来的,C正确;稀释后,溶液中NH3的质量仍为a g,NH3的浓度越小,溶液密度越大,则稀释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w,D正确。
3.C 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不能通过气体摩尔体积求出其物质的量,不能得出含有的分子数,A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含有的分子数不是NA,B错误;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2 mol,原子数为2NA,C正确;H2和CO均为双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11.2 L H2和C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原子总数为NA,D错误。
易错分析 注意“标准状况下非气体”以及“常温常压下的气体”,这两种情况不能用Vm=22.4 L/mol计算;此外,C项中“常温常压下”是多余条件,不影响计算,具有迷惑性,不能见到“常温常压”就认为是错误的。
4.A 32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6N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不为气体,不能用Vm=22.4 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SO2和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每个CO2分子和SO2分子中都含有2个O原子,则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C项错误;Ne为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 L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D项错误。
易错分析 注意标准状况下H2O不为气体,不能见到“标准状况下”就用Vm=22.4 L/mol进行计算。
5.C NO和CO的摩尔质量不相等,则当二者质量相等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因此其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原子数目一定不相等,A错误;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体积相同,但气体压强未知,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也就不能确定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原子数目,B错误;C2H4和C3H6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由于二者同体积、同密度,则二者的质量相等,其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也相等,C正确;题给两种气体中每个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气体的压强、体积相同,但气体的温度未知,因此不能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相等,也不能确定气体中所含的原子数目是否相等,D错误。
易错分析 C项,并没有说气体所处状况,易误认为是错误选项。气体同体积、同密度则同质量,用质量计算,无需交代气体所处状况。
6.A 8 g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mol,22 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mol。活塞不再移动说明两侧压强相等,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Ⅰ、Ⅱ两部分体积之比为 mol∶ mol=1∶4,A项正确;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Ⅰ、Ⅱ两部分密度之比为64∶44=16∶11,B项错误;当活塞固定在气缸正中间,说明两侧气体的体积相同,同温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Ⅰ、Ⅱ两部分压强之比为 mol∶ mol=1∶4,C项错误;活塞移动到气缸正中间说明两侧压强相等、体积相同,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当压强、体积、温度都相同时,两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若使SO2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Ⅰ中需再通入SO2的质量为 mol×64 g/mol-8 g=24 g,D项错误。
易错分析 注意活塞“移动”到气缸正中间与活塞“固定”在气缸正中间的区别,若不明确两者的区别,则易错选。
思想方法练
1.A 标准状况下,4.48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 mol;11 g 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含NA个氢分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由于分子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物质的量最小的,其分子数最少,A项正确。
方法点津 在进行微粒数目多少判断时,一般需要先将试题所提供的各种不同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的体积等)换算成物质的量,然后再通过物质的量的大小判断相应微粒数目的多少。
2.D V 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表示为 mol,质量表示为 mol×M g/mol= g,则表示1 L该气体的质量(以g为单位),D正确。
方法点津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量(如质量、体积)与微观量(如粒子数目)的桥梁和纽带,是计算的核心。
3.D 假设该容器的质量为m g,在同温、同压、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n=,解得m=15,n=2 mol,V=n·Vm=44.8 L,A、B正确;同温、同压、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n=,解得M(X)=44 g/mol,C正确;该容器中盛满氯气时的总质量为71 g/mol×2 mol+15 g=157 g,D错误。
4.C 臭氧的化学式为O3,摩尔质量是48 g/mol,A项错误;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同温同压下,二者的体积之比为3∶2,B项错误;2.3 g NO2和2.3 g N2O4中含有的原子总物质的量都为0.15 mol,则2.3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0.15NA,C项正确;1个O3分子中含有24个电子,则1 mol O3中含有电子总数约为24×6.02×1023,D项错误。
5.A 标准状况下22.4 L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NH3中含有10个电子,故1 mol NH3中含电子总数为10NA,A项正确;48 g O3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即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B项错误;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1.6 g O2中所含的O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即0.1NA,C项错误;80 g CuO的物质的量是1 mol,根据CuO+H2 Cu+H2O可知参与反应的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用H2还原CuO时需先通入H2排出空气,反应完后得到的Cu要在H2环境中冷却,因此需要H2分子数目大于NA(易错点)D项错误。
6.A CO中C、O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测得N2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原子守恒,则原氮的氧化物中N、O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1,即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选A。
7.答案 (1)3
(2)16∶17 1∶1 5∶4 
(3)0.25 mol 1 mol 1.5 mol
解析 (1)1×n(H2O)=2×,解得n(H2O)=3 mol。
(2)假设二者的质量均为m g,n(NH3)=。由N=nNA可知N(NH3)∶N(CH4)=n(NH3)∶n(CH4)=16∶17;1个NH3及1个CH4均含10个质子,则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质子数之比为1∶1;1个NH3及1个CH4中含有的原子个数分别是4、5,若二者含有的原子个数相等,则二者分子数之比N(NH3)∶N(CH4)=5∶4,根据N=nNA可知n(NH3)∶n(CH4)=5∶4,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V(NH3)∶V(CH4)=5∶4。
(3)欲合成0.5 mol超导物质YBa2Cu3Ox,需要Y2O3 0.25 mol、BaCO3 1 mol、CuO 1.5 mol。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