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0 14:18: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哈尔滨2023-2024学年度(下)
期中考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书写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基础(25分)
你的美国留学生朋友杰克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民俗很感兴趣,假期期间,他摘录了与此相关的读书笔记,与你分享交流。
任务一、夯实基础扎实能力
我们的节日文化,总在发展传承中变得更加新颖。除夕守夜的年俗,从围炉夜话到一起看春晚,再到边看春晚边晒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端午节不少地方推出读诗、赛诗。从更广视角看,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既有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也有万xiàng更新的实践再造,还有奔腾澎湃的创新汇流。因为善于cāi想, ① 所以敢于推陈出新、 ② 海纳百川, ③ 因为主动求变,所以时代气息更浓、 ④ 生机活力更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统节日确乎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避免文化倾覆,传统节日文化定会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我们也必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1.(3分)读书笔记中,杰克有些字的写法和读音难以确定,请你帮他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像 猜 què qīng
B.象 猜 què qīng
C.象 猜 què qǐng
D.象 才 qüè qīng
2.(3分)上面文段中画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3分)笔记中画浪线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错误,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更加新颖”改为“更新颖”,在“赛诗”后面加上“的活动”。
B.将“发展传承”改为“传承发展”,在“赛诗”后面加上“的活动”。
C.第一句话去掉“文化”,在“端午节”后面加“有”。
D.将“发展传承”改为“传承发展”,在“端午节”后面加“有”。
4.(3分)学习期间,杰克阅读并记录了大量与民俗有关的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其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B.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C.舞狮、剪纸、绘年画…传统民俗走过漫长岁月仍熠熠生辉,为新春佳节增添-抹亮丽色彩。
D.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将目光聚焦在传统民俗上的青年人,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处心积虑地为民俗文化传承弘扬注入青春力量。
5.(7分)品味诗词,品读文化。
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你和杰克一起徜徉在古典诗词的文化长廊里。“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采薇(节选)》引发了人们的想象和情思;“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寒食》描绘出一幅宫廷走马传烛的生动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给我们上了一节思乡之课;而咏物诗中,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马诗》的借马抒情,“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以石灰自喻《石灰吟》,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物喻人,展现坚定意志和顽强不屈品质的《竹石》,都带给我们文学的熏陶。
任务二、拓展积累提升素养
6.(3分)品读“千古英雄人物”
(1)杰克在观看书籍和影视作品时,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诗句:“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shè jì],旄[máo]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等,杰克还想用三个成语来评价一下像这样的众多英雄人物,你能帮帮他吗?
7.(3分)杰克很喜欢中国文化,但得知“我”很喜欢外国文化后,他也做了一些积累想要与我分享,请你帮忙检查一下他的笔,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一部小说,按时间顺序讲述了鲁滨逊在荒岛求生二十八年的经历。
B.鲁滨逊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训练了一个野人“波儿”,使他成为自己的忠实奴仆。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鲁滨逊,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D.鲁滨逊在巴西买了一块庄园,曾在那儿过了四年安稳的庄园主生活。
二、阅读(45分)
(一)古文对比阅读(8分)
【甲】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学弈》)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
(《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8.(2分)解释加点的字。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 致:
②车马仆从习惯为常 常:
9.(4分)翻译下列句子。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0.(2分)甲乙两文各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10分)
材料一 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中直接打字,输入想让AI帮忙完成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但遗憾的是它也是仅仅解决了人们学习生活的部分问题。
(摘编自《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人民教育》2023年2月11日)
材料二 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ChatGPT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实属当务之急。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通过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准确,但是这种跳过思考过程、直接索取答案的行为,显然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无法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更遑论原创性,将惰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明确可以使用AI写论文,但限于辅助工作,诸如搜集参考材料、错误更正、常规结构撰写等,并禁止直接复制、抄袭、剥窃、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摘编自庄得宝《ChatGPT来袭,学术研究如何自处》)
材料三 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ChatGPT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只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最优序列的输出。”
②在余胜泉看来,判断ChatGPT该不该用,就在于用它时有没有认知投入。如果有自己的创造性,大胆用。“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强人的思考,尤其是学生。”余胜泉表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成长,如果使用ChatGPT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支架,使学生能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思考以前无法思考的内容,站到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这种应用就是积极的,应该鼓励。余胜泉教授强调,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是怎样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首先是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其次是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
③这样我们就大可放心,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就无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的。
11.(3分)下列关于人工智能ChatGPT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解决人们学习生活的全部问题。
B.ChatGPT能用自编码器创造出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C.ChatGPT革新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
D.ChatGPT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它能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输出最优序列词句。
1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ChatGPT在不断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B.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C.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D.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无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的。
13.(2分)指出下面的句子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 )( )
14.(2分)应该怎样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二)阅读《最后的母爱》,回答15-19题(13分)
最后的母爱
①很长时间了,我一直无法忘记她。
②她曾经是我的病人,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虽然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与修养——头发没有白,梳理的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
③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之前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呆过几年。但检查的结果很无情,脑瘤,已经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多了,甚至已经没有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④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女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⑤在我想如何婉转地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情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⑥“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她微笑着说。
⑦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便点点头说:“是的,情况不太好。”
⑧她依然微笑着说:“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⑨我再次愣住,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也许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⑩“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说:“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自己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也不记得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因为经历太多,我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和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老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她心知肚明,但她还要用枯树上的最后一片绿叶给孩子们最后一线希望。儿女们一直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母亲为了给他们短暂的希望,不惜额外承受一份身体的痛苦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里,每次去查房,我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意麻烦人的女人,在最后的时间里,尽情地麻烦着她的孩子们,耍小脾气,要求他们帮她翻身,给她唱歌、读报纸、做各种饭菜……背着孩子,她偷偷对我说:“让他们尽心尽力吧,这样,以后我不在了,他们会因为这些付出而得到安慰,就不会太痛苦了。”
半年后,她去世了。她的儿女没有太过悲伤,如她所说,他们付出了能够付出的一切,在母亲最后的时间里,用尽力气去爱了一场,虽然母亲的离开依然让他们难过,但他们已经没有遗憾一一因为尽力了。
在对母爱的诠释中,她的表达方式让我震撼。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的那样饱满、绚烂。
15.(2分)阅读全文,说说母亲“最后的母爱”具体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16.(2分)结合语境,分析文中“我”两次“愣”的原因是什么?
(1)我愣了一下:
(2)我再次愣住:
17.(3分)结合全文,理解第④段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18.(3分)结合文章的内容,概括母亲的三个人物形象特征。
19.(3分)如何理解结尾的划线句子“那是她生命凋零之前的最后一次盛开,以母亲的名义,开的那样饱满、绚烂。”的含义?
(三)阅读《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回答20—23题(14分)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盖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划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20.(2分)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两个镜头。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镜头三:坚持赴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
21.(3分)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请抓住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老谢”形象。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22.(6分)在片尾,导演做了如下设计:
(1)(3分)导演围绕 段划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结合老战士(老谢)的事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2)(3分)在片尾画面中,导演准备用两句话来评价“老谢”光辉的一生,请你结合对内容的理解选出正确的选项( )
抗美援朝,志愿战士胸怀赤诚保家卫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改革开放,文艺老兵编写雅歌传承文化
B.改革开放,战士老谢孤身一人传承文化
C.改革开放,战士老谢编写雅歌绚烂人生
D.改革开放,文艺老兵孤身一人绚烂人生
23.(3分)纪录片播出后,作为观众,请你结合老谢形象和生活实际,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
三、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世间最美是真情,是真情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爱在临行密缝,那是慈母对游子的百般挂念与呵护;爱在蜡炬成灰,那是恩师对学子的默默奉献、谆谆教诲;爱还在邻里之间、社会大家庭里……。情在左,爱在右,生活永远不孤独,因为有爱在心间;一回眸,一颦笑,一杯羹,爱尽在其中。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以“爱尽在其中”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半命题作文
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梦想,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亲人的鼓励与陪伴,有人说助力成长的是挑战困难的勇气、坚强的意志、充分的自信、果断的行动力……同学们,助力你成长的是什么呢?你的成长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请以“__________,助力我成长”为题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③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600字;
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尔滨2023-2024学年度(下)
期中考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基础(25分)
1.B 2.C 3.B 4.D
5.略
6.大义凛然 马革裹尸 赤胆忠心 坚贞不屈 顶天立地 奋不顾身 赴汤蹈火
威风凛凛 威武不屈 威震天下 踌躇满志 精忠报国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百战百胜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义无反顾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B
二、阅读(45分)
8.(2分)解释加点的字。
①略
②常:平常 日常
9.略
10.(2分)甲乙两文备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①甲文反映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②乙文劝诫少年不能有奢靡和骄横的习气(或习惯)
乙文参考译文:
官宦子弟最容易犯“奢”字、“傲”字。不一定是华美的衣食才称为“奢”的,只要使皮袍呢褂样样都有,车马仆从件件齐全而自己却习以为常,这就一天天地趋于奢侈了。见到乡下人就讥笑人家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摆有权有势的架子,这样一天天地习惯于骄傲了。京城子弟变坏,没有一个不是因为“骄”“奢”这两字的。
二、阅读(45分)
11.A 12.B
13.(打比方)(举例子)
14.①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规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
②限制人工智能 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
(二)阅读《最后的母爱》,回答15-18题(13分)
15.母亲明知自己病情无法医治,为了给孩子们短暂的希望,不惜承受额外的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做手术(1分);母亲为了孩子们在她死后不会痛苦,不留遗憾,手术后尽情麻烦着她的孩子们。(1分)
16.我愣了一下:母亲清楚自己的病情是脑瘤晚期且可以微笑面对。(1分)
(2)我再次愣住:母亲明知道手术无效还要手术。(1分)
17.写出了她的儿女们的孝顺竭尽全力救治母亲的愿望(1分);为下文母亲为了孩子们希望(1分)而甘愿承受痛苦接受手术的情节做铺垫。(1分)
18.优雅、有修养——头发没有白,梳理的非常整齐;黑色开衫毛衣套在一件墨绿色的衬衣上,黑色短裙,方口皮鞋:她人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很真诚。
坦然面对死亡——她微笑着说,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状况我很清楚。
深爱自己的孩子——母亲为了给他们短暂的希望,不惜额外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19.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她在生命结束前(1分),竭尽她所能做的一切,最后一次将一个母亲对儿女的全部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1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至高无上的母爱的崇敬与赞美。(1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4分)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
20.受伤严重 毫不在意
寻求经费支持
21.“全神贯注”等词是对老谢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形象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的状态,体现出了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
22.(2)A
23.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就要像老谢一样胸怀大我、放下小我、拒绝自我的意识和人生追求,用实际行动积极涵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让人生纯粹起来,让生命高尚起来,让青春激扬起来,不怕苦不怕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