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单选题
1.恩格斯称它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该著作是( )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2.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巴黎公社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英国宪章运动
3.《巴黎公社公告集》中记录:公社委员作为本区在公社中的代表,必须向人民报告工作,答复质疑……公社是一个对人民负责的、随时可以撤换的机构,人民享有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罢免权。这表明巴黎公社( )
A.贯彻了政权的人民主体原则 B.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原则 D.推动了工农联盟的建立
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现代工业的进步促使资本和劳动之间的阶级对立更为发展、扩大和深化。与此同步,国家政权在性质上也越来越变成了资本借以压迫劳动的全国政权。因此他主张( )
A.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壮大劳工组织力量
C.铲除现代工业基础 D.利用统一战线斗争
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未完成的《“蒸汽”的力量》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的知识结构。填入3处最为恰当的是( )
A.“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开始确立
C.通讯事业发展加强了各地联系
D.新航路的开辟连接了世界文明
6.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莎 卢森堡说:“雇佣工人由于他们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有共同的社会条件生存条件而团结起来,摸索摆脱他们处境的出路,一部分人则寻找一条通向社会主义乐土的坚实桥梁。但到了马克思才用……这个特别的历史任务把他们联合起来,使他们上升为阶级。”材料所指的“特别的历史任务”是
A.通过议会斗争颠覆资产阶级政权 B.通过国际联合破坏资本主义经济
C.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通过行业改造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7.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土地建设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公社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4年后失败。这说明“新和谐公社”
A.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首次尝试
B.实现了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C.因未找到正确的实现途径而失败
D.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
8.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们称颂”,主要是因为巴黎公社
A.改善了工人生活条件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D.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9.巴黎公社在政权体制上,取消资产阶级议会制,使公社成为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构,实行以普遍选举制为基础的人民代议制度,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的是( )
A.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标志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变成科学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0.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恩格斯曾表示,最令人难以理解的,自然是公社把法兰西银行视为神圣.这也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银行掌握在公社手中,这会比扣留一万个人质更有价值。恩格斯意在指出巴黎公社运动失败于( )
A.忽视坚强领导核心的作用 B.缺乏科学的经济执政理念
C.政党组成人员战斗力不强 D.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1.约翰尼夫在《战争与人类进步》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场革命带来的变化是
A.科学社会主义逐渐萌发 B.德国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C.美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D.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12.1871年4月15日,公社颁布法令,把“凡尔赛议会议员”和反动政府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以及各种有价证券,都由国家管制”,以备国家“非常的支出”,并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监督由国家管制的财务的接收工作”;4月16日,公社通过法令,工人工厂协作社接管上百家逃亡企业主的企业。这些做法反映了巴黎公社( )
A.获得各阶层广泛支持 B.得到科学理论指导
C.探索国家治理新途径 D.进行分配方式改革
13.1623年,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一书出版。书中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社会邪恶的根源。书中的太阳城居民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一切财富和产品均为公有,由公职人员分配。太阳城20岁以上的公民出席每月举行的民众大会,大会有权提名和更替一般官员。这一主张
A.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 B.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特征
C.调动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 D.蕴含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14.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在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区里,每到星期天就有3000多个工人集体坐在路边谈论政治、社会和文化,这是很震撼的场景。工人们把宗教歌曲或赞美诗改为世俗歌曲,唱出他们希望联合力量改变社会现状的心声。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工人运动以文化和宗教作为主要斗争手段
C.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困境的根源
15.“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 )
A.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D.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16.马克思指出了协作与各种不同的分工形式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各种特殊的生产方法”,虽然分工的发展能够提高生产力,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工人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这强调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
A.生产工具在工业化时代有了质的飞跃
B.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是历史的必然
C.协作分工的根本目的是获得高额利润
D.资本主义社会难以实现人的根本解放
17.“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百多年来,《国际歌》被不同肤色的劳动者、用不同的语言、用同样的旋律争相传唱。此歌是为了纪念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七月王朝 B.巴黎公社 C.法兰西第一帝国 D.法兰西第二帝国
18.巴黎公社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如关于废除旧的常备军,建立国民自卫军的法令;关于改善面包房工人工作条件的法令;告农村劳动者法令;关于教会和国家分离的法令等。这集中反映出巴黎公社 ( )
A.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依法有序进行执政 D.特别重视国家军队建设
19.恩格斯在《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说:“在德国连一个公开要求共和国的党纲都不能提出的事实,证明了以为在这个国家可以用舒舒服服且和平的方法建立共和国……而且还可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多么大的幻想。”恩格斯的话意在强调
A.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条件尚未成熟
B.阶级斗争出现了和平发展的趋势
C.民主与和谐是各阶级的共同追求
D.德国革命必须立足于具体的国情
20.《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出版了1000多个版本,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成为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并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于
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 B.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
C.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 D.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二、论述题
21.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有关平等观的对比表
不平等的原因 平等观
卢梭 法律和私有财产的设定,官职的设置,合法的权力变成专制的权力都是不平等产生的原因。 人生而平等,法律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自由和平等两大目标,社会契约则是以政治与法律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的不平等。
马克思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阶级对立分化的存在决定了平等的社会分配是不可能出现的。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国家生活原则,而国家应该代表所有人民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与阶级。
李大钊 传统伦理纲常是不平等的社会原因,经济不平等是终极原因。 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主张实行公平分配。在经济平等基础上追求人格平等。批判传统伦理纲常,主张男女平等,延续传统文化人格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摘编自王培培《卢梭平等观与马克思平等观的比较》、冯洁《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近代契约论到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再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代表了历史上三种国家理论范式。
近代契约论——个人本位主义国家观 霍布斯的“君主专制”国家观 人们的权利一旦转让给君主,人们就必须遵守契约的规定,但君主却不必履行契约,君主具有绝对的权力,法律也由君主制定,主权者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义的,并且具有决定契约内容的权力
洛克的“君主立宪”国家观 君主专制是对个人权利的扼杀,因此坚决反对君主专制,进而探讨如何建立符合人们利益的好政府
卢梭的“普遍意志”国家观 采用直接民主的形式,设立“公意”,建立民主制。在民主制中,人民是政治的主体,由人民的一致意见产生的“普遍意志”——公意,是政治决策的出发点,人民服从政治共同体实质上也是在服从自己,人民是政治的决策者和行动者
黑格尔理性主义国家观 市民社会内部存在着普遍性与特殊性,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又具有更大范围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国家是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马克思国家观的转换: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个体的特殊利益与普遍的公共利益的矛盾是由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扩大,单个人的利益与其他交往的个人所组成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矛盾、有力量的一方采用“国家”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 影响世界的100本书(节选)
1 钦定罗马私法教科书—查士丁尼的《法学总论》
2 批判君权神授,创立国家起源新说—洛克的《政府论》
3 三权分立说从此始—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4 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纲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5 北美殖民地革命的思想武器—潘恩的《常识》
6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
7 问鼎海域的指南—马汉的《海上实力对历史的影响》
8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9 【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游记》
10 影响西方世界历史进程的不朽名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1 近代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薄伽丘的《十日谈》
12 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14 人类智慧的杰作—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
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书评须包括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影响;所拟论题不能照抄材料。)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B
6.C
7.C
8.B
9.B
10.B
11.A
12.C
13.B
14.C
15.B
16.D
17.B
18.C
19.D
20.D
21.论题: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阐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迫切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为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因此,卢移平架观强调人人生而自然平等,主张用法律和建立社会契约保障平等。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因此,马克思平等观强调社会平等,主张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实现人类社会平等,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促进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一次次救亡图存斗争的失败使得资产阶级意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西方民主平等、进化论等思想逐渐传入,同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得李大钊的平等观接受进化论、唯物史观思想,批判传统伦理细常,又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道主义,从伦理道德角度提倡人格平等。
结论:卢梭、马克思、李大钊都关注了人类社会平等问题,因为各自生活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环境不同,使得他们平等观的角度出现差异,说明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该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他们的平等观又促进人类认知的充实发展和社会进步。
22.示例:
论题: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
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形成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激化。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启蒙运动时期霍布斯、洛克、卢梭的近代契约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吸收借鉴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对国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指出个体的特殊利益与普遍的公共利益的矛盾是由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引起的;针对卢梭提出的采用直接民主的形式,设立“公意”,建立民主制,马克思主义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扩大,单个人的利益与其他交往的个人所组成的共同利益之间产生矛盾,有力量的一方采用“国家”的形式来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
总之,马克思主义在启蒙运动时期国家观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性形成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国家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3.
论题明确 没有拟定标题给;所拟标题不包含观点给;所拟标题包含观点给;所拟标题包含观点,且观点明确,不违背史实给。
背景准确 明确作品产生时代。 阐述时代特征与作品诞生之间的联系。
叙述内容 对作品内容简要概述。
分析影响 能围绕主题展开分析;从至少两个方面或层次分析影响(包含对世界的影响)。
示例1:论题:社会主义运动的指明灯——《共产党宣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人运动兴起。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一些思想家提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最终失败。在此背景下,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解放全人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理论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示例2:论题:近代科学的兴起促进欧洲思想解放。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人文主义的传播,不断冲击封建神学,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6世纪,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
阐述了“日心说”理论,否定了天主教宣传的“地心说”;17世纪,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阐述了牛顿三大定律,搭建了经典力学体系。这些科学成就,掀起一场科学革命,部分科技成就转化成为了生产力;科学革命反迷信的思想还影响了启蒙思想家,推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示例3:论题:启蒙运动相关书籍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思想对人的禁锢引发人们不满,在法国首先发生了启蒙运动。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理念,弘扬了理性精神,描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形态。这类书籍的诞生与宣传,极大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此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书籍向全世界传播,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是推动人类思想近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