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内容及结果。
2.理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本质。
3.理解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认识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生命力。
知识梳理
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发展
A.成就: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B.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2)改革
A.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 1953~1964年
内容 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农业方面(改革重点):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⑧
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评 价 进步性 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⑨ 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局限性 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
B.勃列日涅夫改革
时间 1964~1982年
内容 在工业领域推行“⑩ ”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军事工业
评价 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C.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 1985~1991年
内容 经济领域:承认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但改革成效甚微
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结果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最终造成苏联的解体
(3)解体: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建设 (1)成就: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战后着手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问题: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改革 (1)南斯拉夫:通过建立社会主义 ,权力下放等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也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2)波兰:实施五年计划,经济迅速发展。 (3)匈牙利:国民收入递增,人民消费水平提高。 (4)民主德国: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水平居东欧国家之首
剧变 原因 (1)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2)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3)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结果 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历程 社会主义 的建立 到1956年年底,中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 探索时期 虽经历严重曲折,但取得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伟大转折 (1)1978年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经济体制改革:以 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综合国力的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9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4)进入新时代:中共 召开,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意义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
知识拓展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 同 点 侧重点 农业 工业 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
结果 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 失败
失败 原因 未改变原有体制,对苏联模式进行修修补补 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相同点 目的: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 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
达标检测
1.1703年,彼得大帝首次命名“圣彼得堡”(源自德语);1914年,圣彼得堡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彼得格勒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列宁格勒又更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的历次更名反映了三百年来俄罗斯
A.与西欧的矛盾不断加剧 B.政治制度发生多次变革
C.社会主义革命曲折发展 D.国内外政局的屡次变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其中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 B.商业 C.工业 D.服务业
3.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A.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4.二战以后,面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是
A.缺乏有利的国际环境
B.没有把握本国国情,改革指导思想出现偏差
C.领导人的个人专断作风
D.对农业重视不够
5.下表关于苏联领导人及其评价,匹配不正确的是
领导人 评价
A 列宁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 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B 斯大林 接手的是一个用木犁耕作的俄罗斯,而留下的却是拥有原子弹的俄国
c 赫鲁晓夫 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
D 戈尔巴乔夫 时代是苏联走向衰亡的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为以后苏联的解体准备了条件
A.A B.B C.C D.D
6.1991年12月,联合国解决了3个国家的席位继承问题并新增12国加入联合国。这实际上反映了
A.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
B.第三世界国家力量逐步壮大
C.战后世界政治体系崩溃
D.联合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7.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扩大玉米种植解决了粮食短缺 B.赫鲁晓夫重视农作物结构调整
C.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D.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得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