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0 15:5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单选题
1.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其中使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新能源的有
A.计算机 B.蒸汽机车 C.珍妮机 D.电灯
2.1896 年,德国在柏林殖民展览会中展出了一座雕塑(见图)。该雕塑中的人坐在岩石上,肩上扛着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上面标注着从德国延伸出的22条海外贸易航线;雕塑的旁边还有四座带有德国识字率、海军力量等数据的金字塔。德国此举意在( )
A.宣扬国力与殖民认同 B.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
C.凸显其世界领先地位 D.扩大帝国的海外贸易
3.1847年成书的美国小说《瓦尔登湖》体现了对社会的反思,文中有许多双关语,比如,借枕木(sleeper)写道“铁路底下躺着的枕木是什么?每一根都是一个人,铁轨就铺在他们身上……如果有人乐意坐火车,就必须有人遭受被碾轧的命运”。这反映出( )
①铁路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②工业化给社会生活带来影响
③作者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影响 ④作者反思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己在城市普遍出现。这种现象
A.得益于国家力量的大力扶持 B.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C.表明经济发展决定文化需求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
5.咖啡是一种具有提神功效的致瘾性饮品。19世纪以前。咖啡是宗教冥想、做生意或上层人士休闲消遣的饮料;到十九世纪末,咖啡馆已经让位给了自助餐厅,咖啡社交圈让位给职场上的休息时间。这些改变的发生反映了
A.咖啡的提神功效显著下降 B.工业革命影响了社会生活
C.工业革命冲击了宗教的影响力 D.咖啡不再是区别身份的代名词
6.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是( )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运输能力
C.促进了城市发展 D.加剧了环境污染
7.1904年,留美学生张继业在参观了圣路易斯博览会之后写道:“他国入赛之品,皆实业学问……房屋之设,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场、商业场、大学校、议院、政务院等类。”张继业的叙述能够反映
A.列强对外侵略扩张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世界政治经济状况 D.中美经济交流频繁
8.一般认为,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但是英国现代化的实际进程是
A.城市兴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B.政治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C.宗教改革-科技革命-+工业革命 D.启蒙运动-→政治革命-+工业革命
9.1860年美国产业工人总数为130万,下表为工人与农业生产者在美国各地区所占的比例。这表明当时( )
北部各州 中部各州 西部各州 南部各州
1:7 1:15 1:18 1:82
A.南北战争加快了工业革命进程 B.美国已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C.工业革命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D.政治分裂延缓工业革命进程
10.长期以来英国社会主流文化推崇诚实、忠诚、尊重权威,但是19世纪以来的主流文化则强调创造力、进取奋斗、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提升人生价值。这一变化反映了英国( )
A.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弘扬 B.民主代议制的发展完善
C.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 D.社会转型推动思想解放
11.古代欧洲,只有富人能用植物油灯照亮自家门口。18世纪末期,英国科学家从煤中提炼出可燃气体,发明了煤气灯,1815年以后,伦敦街道和家庭普遍使用煤气灯,许多商店和餐厅都经营到深夜。20世纪初,伦敦街道开始普及电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公共照明设施发展加剧了社会阶级对立
②煤气灯的发明使城市的夜生活愈加便利
③伦敦从“电气时代”开始普及了公共照明
④人类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照明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恩格斯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做某些工作,几乎包括工业中的一切工作在内,都需要有相当的文化程度 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常规性,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求工人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恩格斯的判断( )
A.源于初等教育日益普及 B.说明社会分工界线的模糊
C.基于机器大生产的需求 D.鉴于启蒙思想对人的关注
13.19世纪,英国人巴贝奇在他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设计了一种标准调查表,调查的项目包括生产所用材料耗费、生产相关费用、工具、市场、工人等。他认为,只有经过严 密调查获得的数据才能用来作为管理一个企业的依据。这一主张( )
A.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 B.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4.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由此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加速了世界的分化
C.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D.促使财富高度集中
15.依据下表,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 大西洋三角贸易 主条目:黑奴贸易 欧洲→非洲:盐、布匹、朗姆酒 非洲→美洲:黑奴 美洲→欧洲:糖、烟草、白银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 太平洋三角贸易 主条目:鸦片贸易 清→英国:茶 英国→印度:棉织品 印度→清:银、后期鸦片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心变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
C.地区性贸易在全球普遍兴起 D.世界贸易结构发生一定变化
16.下表是三次工业革命的制度基因与组织基因。据此可知
工业革命 领先国家 组织基因 制度基因
第一次 英国 大工厂生产形式 知识产权保护,土地制度
第二次 德国 发明家创办企业、企业实验室 科研型大学
美国 科学管理、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股份制企业、两权分离
第三次 美国 高新技术产业群 拜杜法案、金融市场风险投资
A.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 B.蒸汽时代产生科学管理体系
C.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逐步显现 D.电气时代出现了知识资本化
17.德国近代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深受生产技术和经济条件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已经把“财富”这一昔日圣徒们随时可以抛弃的“轻飘斗篷”,变成禁锢人性、污染灵魂的“铁的牢笼”。据此,可以看出
A.文化堕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代价 B.德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对人性的摧残 D.欧美社会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18.在前工业社会,当一个儿子或女儿找到配偶,他或她就必须离开父母而建立自己的新家,这就是英国传统的“新居原则”。研究表明,到19世纪中期,在普雷斯顿等工业城市,父母与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现象变得十分明显。英国社会“新居原则”的打破( )
A.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 B.改善了城市居住条件
C.促使晚婚晚育普遍化 D.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19.下列对表中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13% 10% —
1913年 15% 11% 13% 8% 4%
A.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B.世界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
C.德国和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D.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后所占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
20.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业中机器织布机数量(单位:万台)
年份 1813 1820 1829 1833 1850 1861
台数 0.24 1.4 5.5 10 25 40
英国伦敦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年份 1801 1831 1841 1851 1861
人口 111.7 190.7 223.9 268.5 322.7
英国各部门就业人员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
年份 1841 1861
农业 22.3 18.8
工商运输业 48.5 55.7
其他 29.2 25.5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三 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面貌的?
(2)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现象?简述其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同时,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社会下层主要以面包作为主食,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主食则包括了蔬菜骨头汤、烤羔羊肉、烤牛排、冷牛肉沙拉等其他食物。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因此发生变化,烤面包长期以来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到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却只有一半居民自己烤面包。如果说法国人是吃得多而喝得少,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便相反,他们把喝看成是餐桌上主要的事。
——摘编自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后英国“饮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后英国“饮食”变化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可谓是“光荣革命”后又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传统议会在选区的划分上弊端丛生,极不合理,这次议会改革打开了英国社会的新篇章,改革的顺利实施为英国整个19世纪称霸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国内政治基础。英国政治变革趋于稳定,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英国独特的前进道路使得英国历史呈现出较平稳的状态,这是功不可没的。“光荣革命”告诉英国人内战等暴力革命方式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妥协协商也完全可以达成目的。1832年议会改革几乎陷入内战的局面,“光荣革命”的机制就启动了,各阶层纷纷妥协,避免暴力,并最终达成协议。这种方式防止了大革命的暴力破坏。而政治上的稳定又使英国19世纪以来的改革走上正轨并顺利实施。当革命和改革两条道路出现之时,英国用一次次自身实例告诉我们,只要既得利益集团放弃自己的部分利益,渐进的改革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妥协中造就和平,在历史中寻找出路,才能更加强大。
——据阎照祥《18世纪:超稳定的英国议会制度》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1.D
2.A
3.D
4.B
5.B
6.B
7.C
8.B
9.C
10.D
11.C
12.C
13.C
14.A
15.D
16.C
17.C
18.A
19.A
20.A
21.(1)工业生产中机器使用数量迅速增加,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职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人口下降,越来越低于第二、三产业;英国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2)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
影响: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连接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3)现象:棉制品进口增加,数量大;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
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或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并从中国掠夺工业原料)。
22.(1)变化:小麦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食物消费呈现明显的阶层性;消费习惯发生改变。
(2)原因: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小麦产量提高;民众收入有所增加;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新型消费观念的形成。
23.(1)历史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增强;自由主义社会思潮的推动;旧议会制度的弊病。
(2)特点:继承和发展历史传统;采用妥协协商的办法;以和平渐进的方式推进;以满足工业资产阶级的诉求为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