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单选题
1.亚非会议掀起的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1955年到1964年,中国建交国增加了29个,除南斯拉夫和法国外都是亚非拉国家。这表明新中国
A.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B.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实行求同存异原则取得显著成效 D.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下图所示为1960年和2017年典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对比。据图可知,这一时期
A.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了发展
C.多极化发展改变了世界格局 D.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
3.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消息传开,引起美国人危机感,美国人不相信其他国家能够在空间技术上超过他们,这一事件让他们既震惊又害怕。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育的成功,因此认为美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
A.苏联国家实力已经赶超美国 B.苏联体制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C.国家利益之争也促进科技发展 D.理工科水平决定国家综合国力
4.战后的杜鲁门政府计划将闲置的美国商船出售或租赁给欧洲复兴计划参与国的海运业者,由他们来运输援助物资,以降低运输成本。后调整政策,确保至少有50%的援助物资由美国商船运输,禁止以任何方式向欧洲国家出售或租赁美国船只。这一举措旨在( )
A.强化美国商品在欧洲的主导地位 B.确保美国对欧洲重建话语权
C.加强对战后欧洲的直接经济控制 D.巩固美国航运业的优势地位
5.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但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时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与学者都对苏联在一夜之间解体感到意外,西方当时并不希望苏联解体。这主要是因为
A.为苏联的解体感到惋惜 B.使美国失去发展的动力
C.苏联武装力量失去监管 D.希望维持相对稳定的国际格局
6.1959年,苏美开展了双边交流。苏联在纽约举办博览会,展出的是人造卫星、核动力破冰船等高科技。美国人在莫斯科展出了别具特色的爵士乐、篮球、高跟鞋、抽象艺术以及加长汽车等。双方的核心意图是( )
A.学习对方先进技术弥补自身不足 B.证明本国道路具有的先进性
C.寻求两国间和平共处的新型方式 D.炫耀国力以此威慑对方阵营
7.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项指令称,“我们别无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建设性地实施‘自由’这个理念来证明其优越性”。美国发出此项指令的背景是
A.欧洲走向一体化趋势加快 B.苏联对美国构成制度挑战
C.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 D.战后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8.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就达25件,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这说明了美苏两国
A.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力
C.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
D.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
9.图是20世纪60年代,某组织拟邀请的国家“标准”。由此可知,该组织是( )
奉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和……的独立外交政策,或者倾向于这一政策;始终不渝地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未加入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多方军事同盟; 未同任何大国缔结为大国冲突服务的双边军事协定或地区性防御条约; 未向大国提供用于势力冲突的军事基地。
A.二十国集团 B.不结盟运动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10.下图为发表于1948年的时事漫画《来自西边的风》。画中西风神鼓起双腮,吹动了象征欧洲的大风车,吹走了严寒,大风车周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A.肯定欧洲煤钢联营推动成员国经济发展
B.抨击“杜鲁门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C.批判美国企图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D.期望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苏
11.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他也主张欧洲国家在诸经济、文化、技术、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一转变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反映美苏“冷战”重心的转移
C.表明法美两国关系破裂 D.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
12.1949年6月,杜鲁门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对“第四点计划(即开发落后区域计划)”作了详尽的阐述:“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因此“自由国家”必须帮助这些地区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而美国“是有能力提供这种援助的唯一国家”。据此可知,“第四点计划”表明美国
A.支持世界民族民主运动 B.开始调整全球战略重心
C.加强对苏联的冷战攻势 D.改变了对抗苏联的方式
13.1961年6月,南斯拉夫等20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预备会议,制定了参加首脑会议的标准,要求参加不结盟运动的国家需满足下列条件:“与会国必须采取或赞成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与会国不得为大国间的对抗提供军事基地”。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
A.瓦解了社会主义阵营 B.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C.加速了经济的全球化 D.改变了旧国际经济秩序
14.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英美乐队第一次公开在苏联表演摇滚乐。随后,在美国政府的有意安排下,更多摇滚作品涌进苏联。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西方文化的影响力 B.维护英美同盟关系
C.借助艺术渗透冷战思维 D.推动摇滚音乐传播
15.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美苏两国领导人展开了著名的“厨房辩论”(以下为内容节选)。这一辩论反映出当时
赫鲁晓夫:(美国)现代的厨房设备只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而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住进拥有这样设备的房子
(副总统)尼克松: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
A.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盛行 B.苏联经济发展落后美国
C.军备竞赛影响民众生活 D.意识形态对立异常激烈
16.如表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会议的情况简表(部分)。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尝试建立国际新秩序 B.新兴独立国家工业化起步
C.美苏超级大国霸权受到一定挑战 D.经济区域集团化快速发展
17.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 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 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18.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A.可化解两大阵营的矛盾
B.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
C.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
D.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
19.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战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件的进展。由此看出
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量对比
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丧失
C.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
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
20.1958年苏联恢复从美国进口电影,美国专家认为,“如果实施一些安全保障措施,向苏联出售电影将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帮助,因为这些好莱坞电影是使关于美国生活方式的图景在苏联保持活力的良好方式”。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试图缓和同苏联的关系 B.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
C.促进对外友好文化交流 D.积极推进冷战文化步伐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书写
作者及著作 简 介
【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1950年) 该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同侧面,揭示了19世纪后半叶以来,欧洲文明的演进及其在全球的殖民扩张对世界的冲击。在美国高校历史类课程的实际应用中,该书逐渐成为欧洲历史或西方文明史方向的教科书。
【英】CL.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 全书采用国别史、地区史、专题史交错的混合体例,对世界近代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尝试加入对当事人心理、性格等层面的分析,主线不清晰,歪曲非西欧国家、特别是亚非国家的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编》(1970年) 采用全球史的视角,将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西方崛起时的世界、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和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三大阶段,对思想文化史、妇女史着墨不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000年) 以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运动为逻辑主线来编撰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引入“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揭示文化交流与互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对历史进程的纵向演进及国别差异的横向揭示不足,对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内在逻辑和重点内容也凸显不够。
某中国出版社要编写一部面向全国学生的《世界近现代史》教材,请就本书编写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你的建议。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隆会议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在29个与会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参加美国拼凑的《马尼拉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国家,有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有与我建交、对我友好的国家,有未与我建交、对我不友好甚至敌视的国家。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轨、步入歧途和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关头,周总理先后发表了三次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讲话,会议主要根据周总理的建议最后通过“十项原则”,既包含了“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又使原来不同意将“五项原则”原文写进会议文件的与会者感到满意。
——尹承德《世界风云纵览:中国外交与国际问题探析》
材料二 1972年的中美公报第一部分阐明了双方就重大国际问题各自的立场和看法;第二部分双方确认了中美关系的建立基础和共同原则;第三部分写明了对台湾问题双方的立场。中美两国虽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双方保持了愿意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关系的势头。
——张保军《论中美关系的解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国际背景的角度,说明万隆会议的“困难和复杂”,指出中国在万隆会议中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作出的外交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公报”发表的地点(城市),并说明美国在“公报”中对台湾问题所持的立场。分析这一“公报”的发表对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
23.主题一 第三世界与“冷战”
使资本主义在世界上获得安全的期望,以及美国资本家个人无意于对这一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的令人失望的状况,使得冷战中历届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把力量投入对第三世界的广泛的援助计划。塑造这些政策创议的,仍然是美国战后在日本和西欧的经验:与援助挂钩的是受援国必须允许美国进入其市场,允许美国公司汇出其利润;同时作为援助的条件还有政府改组,并且将共产党人和左翼社会党人排除出政府。
——摘编自文安立《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
主题二 第三世界与多极化趋势
第三世界国家是指坚持留在美苏控制的两个集团以外的国家。但这并不是说,所有参加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国家与两个超级大国都没有任何联系,对它们都不承担任何义务,例如,土耳其、中国和菲律宾都参加了万隆会议,但把它们称作“不结盟”国家就不合适。……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世界上发生了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这使大量新独立的国家加入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行列。……第三世界国家的数量激增后,便开始控制联合国代表大会。……即使在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上,反殖民主义问题也被日益重视。这些会议的召开地点(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1964年在开罗,1970年在卢萨卡)也说明,人们关注的问题已不在欧洲。世界政治的控制权已不完全掌握在握有最大军事、经济力量国家的手中。——摘编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
主题三 第三世界与全球化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崛起的千载良机,而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1)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的标志是什么?美国政府大力援助第三世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把中国称作“不结盟”国家不合适?“世界政治的控制权已不完全掌握在握有最大军事、经济力量国家的手中”说明了什么?
(3)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D
6.B
7.B
8.D
9.B
10.D
11.D
12.C
13.B
14.C
15.D
16.A
17.A
18.C
19.A
20.D
21.原则:坚持唯物史观的编写原则;尊重和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明;全面、客观地展示世界历史进程;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内容:增加中国等亚非拉地区的历史演进等内容的编写。
22.(1)国际背景:冷战,两极对峙;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与会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大。外交贡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引申发展为十项原则。
(2)地点:上海。立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意义: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3.(1)1955年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的召开。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攫取巨额利润。
(2)原因: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3)经济全球化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勇敢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做到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制定合理的对策迎接挑战,同时也要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