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律师
伟大属于希腊,光荣属于罗马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系列课件 第九课
一种渊源,两大法系——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十二铜表法》
习惯法
成文法
颁布时间:
公元前450年
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颁布的目的:
(3)意义: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实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奴隶主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
BC509年
BC27年
罗马共和国时期
476年
罗马帝国时期
公民法
用以调整罗马公民关系的法律,只适用于罗马公民。包括部分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法律。
万民法
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的民事关系。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罗马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
①背景:
②概况:
③意义:
统治区域扩大,人口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罗马民法大全》
1、日耳曼法:
2、教会法:
3、罗马法的复兴:
日耳曼人以部落习惯法为基础,编撰的一套成文法,成为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等级色彩浓厚。
发展——中古时期的法律
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制定和颁布。
①原因:
②表现:
城市兴起;王权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11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
11世纪
12世纪前后
13世纪
光荣革命后
英国诺曼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法院,并派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12世纪前后——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逐渐形成,即普通法。
通过了《大宪章》,
确立了法律至上、王权有限的原则。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
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的形成
13世纪以后
1789年后
1804年
王权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
法国爆发大革命。此后,法国在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的影响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法国民法典》颁布,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
“大陆法系”的形成
区别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法律渊源
法官地位
判罚依据
代表国家
判例法
成文法
法官作用突出,可以遵循先例或对判例做出新的解释
法官作用不太突出,必须依据法律做出判决
先例
宪法
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一种制度,三大特征——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和司法独立
在法律内容上: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一种制度,三大特征——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和司法独立
在法律内容上: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法国《人权宣言》
一种制度,三大特征——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
权力制衡,三权分立,立法和司法独立
在法律内容上:
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
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①程序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
②无罪推定: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局限性:
(1)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
(3)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
一种宗教,两大过程——宗教伦理与教化
宗教改革前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搜集和抄录经典
宣讲教义
开办学校
介入人们日常生活
劝诫信众
基督教影响中古时期欧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保存了一些古典文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评价
宗教改革后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加尔文认为:财富不是万恶之源,而是上帝祝福的标志;强调不随便乱花一厘钱,财产越多越应感到有责任为上帝的荣耀而不使财产减少;财富意味着人履行了其职业责任,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必须的。
——李会军,王罡 《加尔文的新教伦理及其启蒙意义》
(1)新教反对教皇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2)新教提倡积极入世,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马丁·路德张贴《九十五条论纲》是新教的宗教改革之始。他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全凭个人虔诚的信仰。
积极作用:新教伦理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宗教改革后的宗教伦理与教化
新教还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巨大损失。
生逢这样的年代:内乱频仍,无法无天,令人不可置信的暴行随处可见。当前我们天天亲历的过激行为,在古代史上找不到可以与之相比的事例。仅因为这个人提出某种猜测就把他活活烧死,让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蒙田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胡格诺战争
迫害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异端”
积极性:新教适应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局限性:
①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
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③对教义持有不同意见的人被斥为“异端”,遭到迫害。
新教的评价
中西法律对比
不同:欧洲近代:基础上:强调法律至上;
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原则;
中国古代:基础上: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
司法实践中: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
原因:
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
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政治: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