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0 16: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两宋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救济,人民也自觉进行社会互助。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文化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高 B.儒学复兴,社会财富充盈
C.经济发展,贫富分化渐趋缓解 D.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
2.公元596年,隋文帝令诸州百姓及军人收获时,按照贫富分为三等,各出粮若干,最多不超过一石,在当地筑仓储蓄,广积谷物,委托乡官管理,以备荒年。这一制度
A.发展了社会救济事业 B.体现了尊老养老传统
C.改革了基层组织形态 D.加强了对户籍的管理
3.“此法编十家为一牌,开列各户籍贯、姓名、年貌、行业,日轮一家,沿门按牌审察,如果发现陌生的或者可疑的人员,要立即报告官府”。上述办法体现了
A.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 B.民众的自我管理
C.唐代推行的“刮户” D.邻保制度的创立
4.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是其统治的基础 B.各级官吏由地方推荐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5.明代户籍册称“黄册”,其编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以黄纸封面,10年一修。“黄册”
A.适应了摊丁入亩的需要 B.编制以里甲制为基础
C.分别按主户与客户编辑 D.分成黄籍和白籍两类
6.明代林希元在《荒政丛言》中提出“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这说明在明代
A.出现分类扶贫观念 B.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慈善救助系统完善 D.政府财政出现困难
7.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同约的人们“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乡人之间“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对该时期乡约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加强基层治理的举措 B.有利于完善基层社会民主
C.民间自治体现了契约精神 D.政府推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户籍制度不断改革。1962年政府颁布《关于加强户口管理工作的意见》,1984年颁布《关于农民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1985年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1997年颁布《关于小城镇户籍改革试点方案》。这些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A.缩小城乡差别 B.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C.发展农村经济 D.尽快提高城市化率
9.宋代的乡约制度,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以及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以上材料可见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基层治理
C.确立儒学权威 D.强化重农抑商
10.清代的政府灾害救助,一般要经过严密的报灾、勘灾、审户和放赈救助程序。在此过程中,募款、司账、运解、发放等环节相互分开,各有专人负责。这种做法
A.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B.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C.规范了救灾赈灾行为 D.避免了官员的贪污腐败
11.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 B.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C.乡官由政府来直接任命 D.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12.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记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而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关于魏晋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说明当时百姓的人身自由度增加 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及国家赋税的增加
C.自耕农是官府赋役负担的主要承担者 D.促进了当时耕作方式的改进
13.唐朝时期,为了救助贫病孤疾者,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条、碗10个、匙箸各10套。其他地方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朝
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 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民生
C.对百姓提供必要及时的救助 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14.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秦汉时地方实行乡里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郡县二级体制难以直接管理乡村 B.秦汉时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分权制度相结合
C.乡里制度是县制度在基层的补充 D.基层组织的任务是征发赋役和维护稳定
15.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体现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 D.说明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儒士吕大钩辞官回乡后,制定了《吕氏乡约》,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等方面作出规范性的要求。在该乡约的引领下,当时的蓝田地区民风淳朴,甚至关中一代的社会风气也深受其影响。明清时期,无论是朝廷政令在地方上的有效实施还是民间愿望的上达,乡贤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末民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乡贤大量流失,乡村中“营利型”和“掠夺型”经纪横行,乡村民众苦不堪言。正如学者巴林顿 摩尔所说,“所有的隐匿豪杰、不法商人、匪盗之徒以及诸如此类人物都从地下冒了出来,填补因前统治阶级倒台所产生的真空。”总体而言,乡贤在清末民国时期的乡村治理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摘编自胡彬彬《古代乡贤与乡村治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民国时期乡贤在乡村治理方面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宗教和慈善事业息息相关,如英国教会和修道院举办的养育院就承担了重大的社会救助任务。为了明确救助的准则,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各教区对居住于本教区的贫民负有救济的责任"。英国民众一贯认为“美国社会只存在贯民,不存在贫穷问题,而贫穷只是个人的懒情和无能造成的;救济不应该是国家的贵任,对困难群众、农户的保障就是统治阶级的施舍。如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就规定了要安排贫困儿童去学艺,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必须送往贫民教养院”使其工作,而且不允许对其进行“院外救济”。英国在《伊丽莎白法案》中制定了相关要求,指出“用法令的方式规定济贫税由社会共同负担,用以救济无力为生的贫民,教济经费主要源于济贫税和志愿捐款,从而保证了救济经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摘编自王冲《近代中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比较分析》
材料二 明清政府除了在立法上支持农民社会保障事业,而且还注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调拨,鼓励民间和社会团体广泛捐赠,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中。对于能在教济灾荒、济贫、育幼和养老事业中有所作为的民间团体和组织,给予鼓励和奖赏,如对捐赠数额特别大者立坊牌旌表,如规模巨大的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都得到过政府的经费支持。明清政府对待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仅强调供养,而且重视教化工作,如建立善人、善堂、善事和功过格等成为教化工作的有力工具,明清政府除了通过税收等形式增加财政收入和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而且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增值,加民间劝幕、买田收租增加利息、买店面收租生息等形式。
——摘编自《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明清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明清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各自特点。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特社会保障体系?
18.社会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氏后裔中有识之士看清积弱民族要奋发图强,应从发展教育入手,立足乡梓,倡办学堂,培养人才古今以来郭氏家族中从事教育的人士众多,在地方负责教育的官吏、族谱有记载的四十多位科举制度废止后,受维新思想的影响,各地都大兴举办学堂,潍邑第一个研究学术团体“智群学社”、第一处中学“潍县县立中学”、第一女子学校都是由郭氏族人郭恩敷先生创办的……对于地方文化的发展,确曾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郭氏居潍始祖郭礼以塾师为业,博采众长,素日对子孙严格教诲,因而书香之风沿袭久远,历五百年常盛不衰。
——摘编自《潍坊文化三百年潍县郭氏望族叙议》
材料二 鲁滨逊的荒岛生活面临自己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艰辛,这期间都是靠着,圣经》的支撑和对上帝的祈祷,他的精神才没有崩溃……潜意识里自觉的认为全世界都应该信仰基督教……笛福是长老会信徒即清教徒,长老会是加尔文宗……他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表明自己的宗教立场,他的主人公在小说中勤勉努力,坚信上帝,最终获得了大笔财富……
——摘编自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潍县郭氏家族对地方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原因。
(2)请结合上述材料以“教化与社会治理”为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2.A3.B4.A5.B6.A7.C8.B9.B10.C11.B12.C13.C14.B15.C
16.(1)历史背景:政府的重视;科举制的发展;儒家思想的影响;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影响:形成了良好的乡风,规范了基层社会秩序;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朝廷政令的落实,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助于凝聚乡邻,利于社会教化。
(2)原因:科举制的废除使得大量乡贤流失;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军阀林立,社会动乱,基层社会矛盾突出;传统的礼乐教化受到冲击。
17.(1)有立法保障;与慈善事业紧密相连;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机构;政府给予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广泛。
(2)特点:中国明清,供养与教化相结合;政府财政投入大。英国,强调个人努力与工作救济相结合;有专门的济贫税。济贫税主要由社会承担。
(3)社会保障制度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与稳定。但应与国情相结合等。
18.(1)时代条件:近代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维新思想影响。
家风影响:家族先辈的榜样力量;家庭严格教育与熏陶等。
(2)社会教化是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家风与基督教都是教化方式,在东西方的社会治理实践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积极方面①家风对基层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社会风气、地方文化;郭氏家族推动了地方文化发展,对于地方治理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②宗教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有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鲁滨逊漂流记》中,基督教给鲁滨逊以精神寄托,引导他不怕困难与挫折具有积极作用。
消极方面教化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潍县郭氏家风有封建糟粕;基督教(新教)束缚思想,强化教会的控制,充当了资产阶级海外殖民的工具。
我们今天加强社会治理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发挥多种教化方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