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六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六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0 16:5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 2023—2024 学年
初三级第六次学情调研语文科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命题教师:唐燕华 审题教师:刘丹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22小题。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试室号、座位号、
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积累运用(29 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双兔傍地走, ?(《木兰诗》)
(2)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3)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 , 。天下英雄谁敌手?(辛弃疾《南乡子·登
京口北固亭有怀》)
(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7)经典诗词灿若繁星,创作技法丰富多样。请在下面表格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
创作技法 内容 出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
寓情于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① 。
判官归京》
苏轼《定风波》(莫
反问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② 。
听穿林打叶声)
③“ , ”
刘禹锡《酬乐天扬
用典 表达自己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而感慨、惆怅
州初逢席上见赠》
的心情。
试卷第 1页,共 8页
2.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以下诗词都写到了酒,但蕴含
的情感并不同。请简要分析下列含“酒”的诗句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A: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7 分)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我们 xīn wú páng wù,用知识 xūn táo精神,rú yǎng 心灵。
回顾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青春路上,迷惘和落寞可.望.而.不.可.即.;仰望星空,耿耿星
河欲曙天,追梦路上,拼搏和探索相.得.益.彰.;展望未来,前路漫漫亦灿灿,奋斗路上,
收获和进步与.日.俱.增.。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作为
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发扬和继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我们只
有脚踏实地,才能与美好不.期.而.遇.。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 分)
(1)xīn wú páng wù( ) (2)xūn táo( ) (3)rú yǎng( )
4.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可望而不可即 B.相得益彰 C.与日俱增 D.不期而遇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7 题。(4 分)
6.下面文字画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李大钊先生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 唯有如此,青年才能在实现个
人梦与“中国梦”的有机统一中,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的壮丽诗篇。
①青年要有担当,就要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②青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理应担当起国家复兴、民族复兴的重任。
③爱国情怀能使人将个人的发展与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④青年作为社会的中坚,应以爱国之情深化爱国之行,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
运。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7.青春理想,在诗意中抒发。请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节诗歌。(2分)
青春,是天空中的一片云
你说那是一只飞向未来的雄鹰
搏击长空
你说那是
阅读名著内容,完成 8~9 题。(6 分)
8.你在图书馆整理藏书时发现《经典常谈》被标注了下列四个标签,其中标注有.误.的
一项是(2分)
A.历史评论 B.白话典范 C.国学入门 D.启蒙读物
试卷第 2页,共 8页
9.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丰盈心灵。请你仿照示例,从《朝花夕拾》《昆
虫记》《艾青诗选》中任选一部,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在阅读过程中对读书方法使
用的体会。(4 分)
示例:
阅读《骆驼祥子》时,我圈画了描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时燥热天气的语句,在旁边
做了批注,判断出这里是环境描写,表现出祥子拉车的艰辛,也看到了一个为理想而吃
苦耐劳的祥子。这种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阅读(4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4 题。(17 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 (3)便扶.向路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
时.人多慕名利,有卢生名英,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
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①就之,梦入枕中,
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
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
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怃然②良.久,谢而去。
(选自唐·沈既济《枕中记》,有删改)
【注】①俛(fǔ)首:低头。②怃(wǔ)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时.人多慕名利/学而时.习之
B.遂至.其家/色愈恭,礼愈至.
C.及.醒,蒸黍尚未熟/徐公何能及.君也
D.生怃然良.久/良.多趣味
试卷第 3页,共 8页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数 月 娶 清 河 崔 氏 女 为 妻 女 容 甚 丽 生 资 愈 厚
14.【甲】【乙】两文都以奇幻的想象反映当时的社会,请结合内容分析作者分别表达
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10 分)
材料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游承接了国家对于研学旅行政策的切口,是“旅
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将教育和旅游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研学旅游是一种新型
教育模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是素质教育践行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研学旅游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对素质教育的需求,研学旅游在中
小学得到了广泛开展和推进,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摘编自“观研报告网”,有删改)
材料二
研学的种种问题给家长和学生带来诸多困扰。近年来,教育部门逐渐引导研学回归
教育的本真。
一个好的研学旅行产品应具备以下特点:一要注意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制造环境。
要从启程的一刻开始,便引导学生在交通安全、住宿及餐桌礼仪、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
学习与实操,由此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是要有明确的主题。从研学旅行的整体目标开始,到每个活动、每个课程资源点
的讲述,都要有确定、落地的方向。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活动,更要让他们理解活动的意
义、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并联系到实际生活学习中去。
三要有课程实施计划。研学区别于旅游的最根本特点之一,就在于将资源点的参观、
讲解、体验、总结等环节课程化,要有导入、课程目标、达成方式的设计。
第四,项目实施要有亮点,有趣味性。在实操过程中要挖掘资源点的亮点和特殊性,
要注意与学生常识的衔接与比较,要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增强代入感与趣味性。
最后,要设计特殊情境,增强冲击力,使内容升华。
只有这样,才能让“研学游”真正成为“研学优”,使得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
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选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3 年 8 月 2 日,有删改)
试卷第 4页,共 8页
材料三
研学:在探索中获得学的乐趣
“修建故宫所用的石头是如何开采和运输的?”
“为什么当时的建筑主料是木头而不是石头?”
“为什么故宫里会有鹿?除了鹿,故宫里还有别的动物吗?”
早在研学出发前,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的学生们就通过建筑先导课
和主题阅读先导课对研学的内容提前做了准备。因此,学生们会带着问题启程。
“从小就对搭建充满热情的我,曾一次次惊叹于视频中那些伟大建筑的壮丽——金
碧辉煌的故宫,雕梁画栋的颐和园,气势恢宏的鸟巢……这次,我终于有了近距离感受
这些建筑之美的机会。”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
的周浩天就和同学们来到北京,开启了他们的研学之旅。
研学,对他们来说,已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 2017 年寒假开展
研学活动至今,该校学生的研学足迹已踏遍大江南北,丝绸之路、故宫博物院、茶马古
道、东江水系……甚至走出国门,前往新加坡开展 STEM 课程学习。
研学不同于单纯游玩,是主动探究的过程。研学是以“研”为重点,以“学”为目
的,以“行”为方式的活动,比单纯游玩有更立体的学习目标、更丰盈的活动内容和更
适切的研学规划。研学课程与统整项目课程的深度联结,也是学生把知识“放回”真实
世界的“助推器”。
生活即教材,世界即课堂。研学活动从有限的课堂和学校时空延伸到教育的全时空、
全过程。在研学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交流与沟通,试着合作和互相帮助,增强创新和创
造能力,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提升文化理解能力,这正是国际上公认的 5C 核心素养—
—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更重要的是,以脚步丈量对祖国的
担当与责任,用体察形成对世界的了解与包容。
(选自《光明日报》2024 年 2 月 27 日,有删改)
材料四
当下研学旅游的其他发展模式:
1.农业研学。分农业研究型和田园体验型两种类型。农业研究型主要以农业生产型
基地为主,在生产种植的基础上,开展研学旅游。通过参观游览农产品种植、栽培等活
动内容,直接观察现代农业的相关生产生活,对学生进行农业知识科普教育。田园体验
型常见项目包括蔬菜采摘和果园采摘。
2.生态研学。生态研学的场地多以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为主。其目的是让孩子将
大自然当作“老师”,在与自然相处的环境中,激发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并且引导学
生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另一目的也是教导孩子要爱护动植物,亲近热爱大自然,珍
惜宝贵的自然资源。
3.红色研学。主要场所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老区、博物馆等。引导学生追忆
往昔峥嵘岁月,深切感知革命先辈的艰辛。在革命主义精神与红色基因传承的交相辉映
中,增进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摘编自《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 2022—2023》
试卷第 5页,共 8页
15.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材料一表格可知,虽然当前研学旅游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但全国研学旅游参
与人次依然呈上升趋势。
B.研学区别于旅游的最根本特点就在于将资源点的参观、讲解、体验、总结等环
节课程化,要有导入、课程目标、达成方式的设计。
C.材料三画线句子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研学已成为部分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的观点。
D.生态研学既可以让孩子与自然相处,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也可
以教导孩子爱护动植物,亲近热爱大自然。
16.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学校组织的研学是否属于好的研学旅行产品。(3 分)
17.学校拟开展以“认识家乡”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为促使这次研学旅游更有意义,
请你根据材料四提炼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并说明理由。(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8~21 题。(14 分)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①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
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
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
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
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
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
得酥.掉了。
③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
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的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
的玻璃缸里曼妙地晃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晕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
般……
④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来许多。
⑤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屋,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
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
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⑥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
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
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⑦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
试卷第 6页,共 8页
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
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⑧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
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⑨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
责怪)嘛!”
⑩“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
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送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却凑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
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
终凑不出来,小姑娘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
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穿衬衣的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
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
她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锁边、配零件、烫粘合衬、
合缝……做成后,还得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
机经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
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
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
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
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
烧好烙铁,“滋——”地一家伙下去……烫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
做大,呈小喇叭的样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
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
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
试卷第 7页,共 8页
18.【散文·梳理】“我们”的裁缝店来往的客人很多,请概括顾客们的不同表现,分析
顾客群体的形象特点,完成表格。(3分)
顾客 顾客的不同表现 顾客群体的形象特点
老一辈的喀吾图男人 很少进屋,不愿试穿、照镜子
女人们 (1)
二话不说抓鸡付钱、亲一口婆婆、 (3)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
和婆婆轮流穿新裙子
库尔马家的婆婆 (2)
19.【散文·细读】有人认为文章第③④段可以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看法和理
由。(3 分)
20.【散文·赏言】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味。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1)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
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赏析“酥”字的妙处)
(2)“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从语气词的角
度分析)
21.【散文·品意】下面是某同学在阅读文章时随手写下的批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
选择你最认同的两个词语,做详细批注,不少于 50 字。(4分)
【批注】贫苦 和睦 人性 劳动 淳朴 美好
我选择 和 ,
三、作文(50 分)
22.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经历风雨,仍心怀希望;收获成功,又放眼远方。这一程,
有人陪你走;这一程,你只身前行。这一程的风景,这一程的故事,这一程的成长……
请以“这一程,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校名。
试卷第 8页,共 8页
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 2023—2024 学年
初三级第六次学情调研语文科答案
1.(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安能辨我是雄雌
(2)巴山夜雨涨秋池
(3)感时花溅泪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7)①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一蓑烟雨任平生 ③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2.(2分)《浣溪沙》中的“酒”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陆游《游山西村》
诗中的“酒”是迎客之酒,流露出诗人被热情款待的愉悦心情。(一点 1 分)
3.(3分)(1)心无旁骛 (2)熏陶 (3)濡养
4.(2分)A
5.(2 分)示例 1: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
路向前。
示例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
一路向前。
6. (2分)B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②说的是担当精神,③④说的是爱国精神,
后者程度上更高,故,担当精神在前,爱国精神在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①是过渡,
由担当精神过渡到爱国情怀。应放在②与③④中间。③④由爱国情怀的意义到青年的具
体做法,从道理到实践,逻辑关系紧密。所以正确的排列是:②①③④。故选 B。
7.(2分)示例一:一艘驶向梦想的帆船 逐浪大海
示例二:一匹奔向自由的野马 奔腾旷野
8.(2分)A 【解析】《经典常谈》是一部学术性质的读物,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
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
入浅出,是一部很好的国学启蒙读物,而且这本书最初的目的是要做初中生的古典文化
普及,所以作者采用白话文来重述,兼以“导读”的形式,希望可以启发学生对古典文
化的兴趣。所以,其语言风格并不像常见的学术文章那么枯燥、艰涩,反而采取一种说
故事、聊天式的闲话风进行古典文化导读,也可称为是一部白话典范。这本书不是历史
评论。
1
9.(4 分) 示例一:阅读《朝花夕拾》时,我被作者鲁迅的童年经历所吸引,选摘、抄录
对百草园精彩的介绍和对捕鸟过程生动描绘的语句,感受了作品的温情与童趣,丰富了
我对童年的体验。这种摘抄的阅读方法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摘抄书中有价值语句对把握
作品主题思想的好处。
示例二:阅读《昆虫记》时,我把同是饱含母爱的西班牙蜣螂和豌豆象进行比较,发现西班
牙蜣螂妈妈,在宝宝出生前,就为他们修建好安全的育婴室,准备充足的食物,而自己
却成为“饥饿的守护者”;我也看到不负责任的豌豆象妈妈,产下卵之后不管不顾,让
宝宝“生死有命”。从中我体会到了比较阅读的阅读方法能发现昆虫间的共性与个性,
从而更深刻地揭开昆虫世界的奥秘。
示例三:阅读《艾青诗选》时,我精读艾青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诗歌,比如阅读《雪落在
中国的土地上》,鉴赏意象“雪”,细读诗人所反复咏叹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
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关注诗歌语言上的散文美等体会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深情。
从中我体会到了精读法对诗歌作品真切感和表现力的细腻感受和透彻理解。(任选一部
名著,结合名著相关内容 2 分,写出某一种阅读方法在阅读时的体会或作用 2 分,言之
有理即可)
10.(3 分)(1)整齐的样子 (2)同“邀”,邀请 (3)沿着、顺着
11.(4 分)(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
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 (重点字词:乃、
无论、为、具、皆、叹惋,错一个扣 0.5分)
12.(3 分)D 【解析】A 项“当时/按时”;B项“到,到达/周到”;C 项“等到/比得上;
D项都是“甚,很”的意思
13.(3 分)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
14.(4 分)陶渊明虚构了桃花源这一世界,通过想象其中的美景和生活,表达了对现实世
界的强烈不满和对没有战乱、剥削、压迫的理想世界的追求。《枕中记》通过描绘卢生
尽享荣华富贵的奇幻梦境,点明荣华富贵如梦一般虚幻,表达了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讽
刺。(结合内容概括各 1分,情感各 1分。)
参考译文:
当时有很多人追求名利。有个姓卢的读书人,在邯郸的客栈,偶然遇见一个道士吕
翁。卢英言语中很是叹息自己的穷困潦倒,道人就取出口袋里的枕头给他,说:“你枕
着我的这个枕头,必定能让你荣华富贵,实现如你所想!”这时正赶上客栈主人蒸黄粱,
卢英低下头枕着枕头进入梦中,梦见自己回到家里,几个月后娶了清河县的崔氏做妻子,
崔氏容貌美丽,卢英变得更有学识。因为这样考取了进士,做官到舍人,升迁到节度使,
而后立下战功,做了十几年的宰相。五个儿子都是为官之人,卢英到了八十多岁去世。
等到从梦中醒来,黄粱还没蒸熟。感到很奇怪的说:“难道那是梦吗?”道翁笑着说:
“人生的走向,不过就是这样的。”卢生思考了许久,叩头谢过道翁后离去。
2
15. (3 分)B
16. (3 分)材料四中学校组织的研学属于好的研学旅行产品。理由:①有明确的主题。该
校的研学之旅在出发前已确定了解伟大建筑、感受建筑之美,而且无论是之前的丝绸之
路还是茶马古道的研学之旅,都有确定的研学主题,让学生理解活动的意义,提升自己
的核心素养。②有课程实施计划,有课程导入设计。学生们通过建筑先导课和主题阅读
先导课对研学的内容提前做了准备,会带着问题启程。③项目实施有趣味性。研学让周
浩天等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乐趣,对研学充满向往。(一点 2分,两点 3分,答对两点
即可满分)
17.(4分)建议一:设计农业研学活动。比如,参加农业科普讲座,安排果园采摘活动,让
学生更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珍惜粮食的习惯。
建议二:设计走进大自然的生态研学活动。亲近大自然,让同学们看看家乡的美好风景,
能更好地唤起大家对家乡美景的热爱,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
(每条建议 2 分,共 4 分。给予的建议需要切实可行,内容需要切合“认识家乡”这一
主题,语言表达要清晰,本题答案不唯一。)
18.(3分)(1)热闹、时常来看、攒钱买布(2)拎编织袋站在后面、露出笑容(3)质朴、
热爱生活 (3分,每点 1分。)
19. (3分)示例一:可以删去。从内容上看,这部分写与顾客讨价还价,与文章主题联系
不大;从结构上看,删去“养金鱼”的情节后,并不影响文意的顺畅表达。
示例二:不可删去。金鱼是我们用来缓和与顾客之间气氛的事物,是美好的,体现生活智慧
的,能突出裁缝店的温暖、和平、馨香、清洁、美艳,进而烘托出“我们”的美好心灵,
突出了在偏远地带小裁缝店里养金鱼的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0.(4 分)(1)“酥”的意思是“松脆而易碎的”,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
羊肉的香气浓郁。突出裁缝店的温暖和平。也写出作者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的乐观。(意
对即可)
(2)本句多处使用语气词“嘛”,体现了库尔马罕的媳妇率真、不做作、淳朴可爱的个性
特点。句子表达口语化,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21.(4分)示例 1:我选择贫苦和美好。文章开头写牧区人民生活条件恶劣,写我们租的店
面很小,让我们感受到地处偏远荒寒地区的生活贫苦,但在这贫苦的生活中,我们开了
裁缝店,为他们创造美好,也让牧区人民在贫苦中追求美好。哪怕生活再贫困艰难,内
心也不绝望,不放弃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示例 2:我选择劳动和淳朴。文中写游牧地区的人们常年都有繁重的劳动,身体也大多变形,
“我们”在这里开了一个小小的裁缝店,裁缝生活是辛苦繁琐的,但苦中有乐,乐多苦
少,让我感受到了普通劳动人民努力赚钱辛苦生活的劳动美。同时他们身上保留着最原
始纯粹的淳朴美,“我们”会愿意让顾客用三只鸡换一件衣服,为小女孩实现小花衬衣
梦,都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淳朴。(围绕所选择的词语结合文章内容作
答,每点各 2分。)
3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一 类 卷
(50—45 分) 2.结构严谨,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二 类 卷
(44—40 分)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三 类 卷
(39—30 分)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四 类 卷
(29— 15 分)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五 类 卷
(14—0 分)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 1-3 分 (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
1.立意深刻。
加分 2.构思独特。
3.语言优美。
4.富有个性。
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1.没有标题扣 2 分。
2.不足 6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扣分 3.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 (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最多扣 3 分。
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分。
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者扣 1-3 分。
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 1-3 分。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