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醉翁亭记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七 醉翁亭记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6 15:51:1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作者通过叙事、写景等抒写情怀,品味文中的情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质疑探究、朗读讨论释疑,体会文章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情感与态度: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感受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如果将古诗文的学习程度划分为四个层面的话,第一是语言的层面,即学习掌握重点字词,疏通翻译文句,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典故;第二是文章的层面,即准确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贯通文理思路,把握主题意旨;第三是文化的层面,要挖掘作品深层的美学和哲学的意蕴,探究它的人文价值;第四是要学以致用的层面。不容回避的是我所面对的学生对第一层面的把握还是充分的,对于余下的几点则是有欠缺的,这也不是提醒教师并非一定要面面俱到地将以上几点都落实在每一课时中,但是在备课时教师应该在整体上对文言文教学具备一个宏观的认识,将其与学生的学情结合在一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作者通过叙事、写景等抒写情怀,品味文中的情美。
教学难点:体会“醉”与“乐”的关系,感受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点击醉字,导入课文
说到醉字,我们会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等,这些醉中读出的作者无限的愁思与惆怅,走近《醉翁亭记》,你怎么理解本文中的醉字?
活动2【讲授】理清脉络,循文探乐
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乐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文中的语句进行归纳阐述。 乐—山水四时之景; 乐—游人之乐;乐—宾客之乐 乐—禽鸟之乐;乐—太守自得其乐。
生:结合“四时之景不同,而乐无穷也” “负者歌于途…滁人游也” “酣宴之乐…众宾欢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等分析。
活动3【讲授】深入究乐,理解主旨
师:“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乐的究竟是什么
设计目的:结合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深入探究太守真正乐之所在,他年轻有为却被贬滁州,但是他倾情治理,一年后初见成效,看着百姓安居乐业,作者陶醉于此情此景, 一扫因仕途坎坷引发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活动4【活动】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结合《小石潭记》和《岳阳楼记》的主题与之进行比较,归纳其相似或不同之处?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1.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享受"山水之乐"的有哪些人?写那些人的目的何在?本文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2. 文中用了21个"也"字结句,大致表达了四种语气,(1)判断语气;(2)肯定语气;(3)感叹语气;4)解释语气。请各举出一个例子。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