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21 09:1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2《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
《左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传”指的是?
解释经书的著作
那《左传》解释的是哪部经书?
《春秋》
《春秋》的作者是?
孔子
春秋笔法:《春秋》,鲁国史书。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
《春秋》与《左传》
《春秋》原文片段
春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于郦。获莒挐。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背景知识
《春秋》与《左传》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也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本文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 史书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__ 所作,原名___________。
《春秋左传》
编年体
左丘明
史书类别
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
编年体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以国家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
国别体
如《国语》、《战国策》等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
如《史记》、《三国志》等

背景知识
秦军氾南 夫晋,何厌之有
无能为也矣 失其所与,不知
共其乏困 秦伯说与郑人盟
若不阙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而出
使杞子、逢孙戍之
wéi

gōng
yuè

fán
zhuì
quē
zhì

páng

正音读文

文本梳理
1.提问: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文章一共几人出场?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郑国大夫
郑国国君
如果,派
秦国的军队
2.提问:郑国“危”在哪里?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围攻
因为
代词,代郑国
从属二主
名词作动词,驻扎

文本梳理
3.思考:因为郑国无礼、无义就要打郑国?攻打郑国难道符合礼?两个国家打一个难道符合义?
无礼于晋: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在晋国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协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无义)
《论语·季氏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秦、晋两国披着“礼”和“义” 的外衣,实际上他们都有自身追求的利益,想吞并小国,从中获利。

背景知识
4.提问:郑伯有没有成功派出烛之武?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文本梳理
烛之武辞
听从
(烛之武)推辞
壮年,三十岁
取独

语气词

判断句
然而

(烛之武)答应

文本梳理
5.思考:烛之武为什么推辞之后又答应去了?
(1)基于情——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放低姿态。
(2)出于利——国家灭亡自己也没有好处。
(3)激于义——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
先推辞再答应的一番牢骚也能写出烛之武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烛之武辞

课堂活动
5.思考: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如何说服敌军退兵保全郑国?
①找秦伯而不是晋侯
和郑国有矛盾的是晋国,去找晋国门还没进就被嘎了,找秦国此事还有一线生机。
②找秦伯时先把姿态放低,打消对方疑虑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用绳子拴着人往下吊
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已经
状语后置
使……灭亡
哪敢
以(之),用这件事,省略句
对秦伯的尊称

文本梳理
③说出亡郑对秦的坏处,不亡郑对秦的好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表目的的连词,来
以……为边邑,意动用法
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
代词,代这件事
使……灭亡
增加
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削弱了
取消句子独立性
如果
抽背:輮以为轮
以为:以(之)为,把(郑)当做
东道主:古今异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外交使者,古今异义
通“供”,供给
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

文本梳理
④挑拨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曾经,给
恩惠
省略主语,(晋君)许君焦瑕
度过黄河
修筑防御工程
朝夕:名词做状语
取独
满足
宾语前置
以……为边界,意动用法
名词,疆界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如果
使……削减
使……获利
希望
考虑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

比得上
动词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至于
你们
代词
如果
表示近指,这样
①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去、到、往
连词
相当,同

文本梳理
6.提问:秦穆公有无听从烛之武的建议?晋侯如何应对呢?
通假字,通“悦”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于是
名词作动词,结盟
代秦军
抽背:微斯人,吾谁与归
依靠
表转折
结交、同盟
通“智”
表示祈使语气,还是

思维碰撞
7.思考:诵读秦伯和晋侯撤兵的句子,分析两人退兵时心态。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三十二年冬,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8.思考:真的是烛之武用语言说退了秦军吗?
两国围攻因为利,秦兵撤退也是因为利,他的言辞只是促成了这件事的迅速和解。

思维碰撞
7.思考:诵读秦伯和晋侯撤兵的句子,分析两人退兵时心态。
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穆公。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以“礼之名”行“利之实”、“言礼”却“行利”是春秋时期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