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一
导入
去年爆火的电视剧《梦华录》改编自关汉卿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梦华录》讲述了三个“汴漂”姐妹创业的故事。从“新手村”钱塘到第一个关卡节点华亭县,打败周舍后的三姐妹决心走向东京汴梁,开始新的人生。
关汉卿在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成功地塑造了两个性格不同的妓女形象——赵盼儿与宋引章。一心渴望从良的宋引章不听结拜姐姐赵盼儿的劝告,嫁给了阔商兼贵公子周舍,受尽虐待,向赵求救。赵盼儿不计前嫌,施展“美人计”搭救宋引章:她备下了酒羊红罗,打扮得花枝招展,赌咒发誓要嫁周舍,骗他写下休弃宋引章的文书,救宋出了火坑,全胜而归。
一
导入
在赵盼儿美丽动人的形象之中,寄托着关汉卿对底层人民深切的同情、痛切的不平与殷切的期望。妓女盼从良,一般只能找嫖客。而嫖客来妓院又不是为了爱,赵盼儿不愿意从良,对于妓女自身命运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就是这样一个看透生活磨难与不幸的女子还能急人之难,侠肝义胆,出谋划策在封建社会救出宋引章,这样的妓女形象,以前尚未见到。
一
导入
4《窦娥冤》
二
作者介绍
关汉卿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多才博艺、能写会演、风流倜傥、豪爽侠义,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
作品取材广泛,斗争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二
作者介绍
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
二
作者介绍
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
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外末等。正末为男主角。
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净(大花脸)、丑(小花脸)、孛老( bó )(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等角色。
三
正音读文
听视频朗诵,标注读音。
四
课堂活动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蔡婆婆借他的银子,不得已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没过几年窦娥的夫君早死。适逢蔡婆婆索要赛卢医还钱,却险些被赛卢医害死。幸得张驴儿父子相救。那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窦娥始终未同意。张驴儿就将毒药下在羊肚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却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咬一口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睡觉时窦娥托梦与他,诉说自己的冤情。最终窦天章为窦娥平反昭雪。
四
课堂活动——分析“冤”
自由朗诵,根据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内容,简单概括第三折故事,要求30个字以内。
赴法场窦娥告别婆婆,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活动一:作为围观群众目睹窦娥受冤过程,你认为窦娥冤在哪里?
五
梳理文本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①张驴儿误把自己的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
②百姓官不洗清冤屈,反而助纣为虐;
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打死也不认罪,官吏要拷打她婆婆迫使她担当死罪。
五
梳理文本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蹠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明明是张驴儿使坏、昏官误判,窦娥为何指责天与地?
在封建社会,天地鬼神是不可侵犯的,一个人走投无路,冤情又无处抒发,连最基本的保障都没了,对天地的控诉是对整个社会(封建统治)的控诉。
三桩誓愿:
1.血溅白练
窦娥:“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2.六月飞雪
窦娥:“如今是三伏天,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掩埋了窦娥尸首。” “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丝绵,免着我尸骸现;要甚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3.亢旱三年
窦娥:“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四
课堂活动——赏析形象
活动二:如果你是窦娥,受了此等冤屈死前可发三桩誓愿,你会发什么内容?
用典:【苌弘化碧】【杜鹃啼血】
用典:【邹衍】
用典:【东海孝妇】
五
梳理文本
①血溅白练:
②六月飞雪:
③亢旱三年:
昭示冤情——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表明“冤深”)【苌弘化碧】【杜鹃啼血】
伸张正义——希望上天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昭示自己的清白。(希望“感天”)【邹衍】
惩治邪恶——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的昏官污吏。(愿能“动地”)【东海孝妇】
五
梳理文本
窦娥临行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浅至深。充分揭示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社会腐败,才使人民蒙受奇冤而呼告无门。
窦娥是一个极其孝顺、贞烈、勇敢、不服输的女性,她敢于在封建社会说出埋怨天地的誓愿,可见她具有强大的觉醒意识和反抗意识。
“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看见”
“只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五
梳理文本
“抗旱三年”受灾的是当地百姓,这是否不符合窦娥的善良人设?
①窦娥的三桩誓愿都有典故可寻,在这里“惩处”——亢旱三年——来自“东海孝妇”;这是窦娥冤屈最强的证据(戏剧的矛盾冲突)。
②前两桩誓愿都应验说明了窦娥真的冤屈,在这三年之中没有任何人为窦娥伸冤,足够说明社会的黑暗,那么这些旁观者经历大旱也是应该的。
③古人讲究天人感应,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窦娥骂的是天和地,所有惩罚也和天、地相对应,会殃及无辜百姓,但也更能沉重的打击封建统治者。
四
课堂活动——深究冤情
任务三:这么善良的窦娥却受到了如此对待,现在你是围观窦娥砍头的群众,你在人群中发出议论:如果 ,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 。
①如果百姓官能够明辨是非,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官吏腐败,清官难寻;
②如果窦娥嫁给了张驴儿,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窦娥贞烈,恪守封建妇道;
③如果窦娥能一直不承认,就算官吏拷打蔡婆婆,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窦娥太过善良,恪守封建孝道;
④如果窦娥父亲没有因高利贷卖了她,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在这个社会高利贷竟是不受管控的;
⑤如果窦娥愿意拿钱贿赂官员,窦娥就不会死了,都怪窦娥太过正直,相信有人能为她洗刷冤情。
四
课堂活动——深究冤情
窦娥悲剧的原因有很多,有张驴儿作恶,有官吏腐败,也有社会的混乱,也有窦娥自己恪守封建社会的孝道妇道,以及她太过正直善良不肯改变,封建社会的毒害让窦娥孤立无援。
社会悲剧
性格悲剧
底层悲剧
为善的受欺负,为恶的享福寿
元朝社会:黑暗的、善良备受摧残的封建社会
四
课堂活动——改写结局
任务四:迟到的正义是否正义?如果让你改写结局,你会怎么改动?
1.窦娥身死、心灰,她的三桩誓愿无一实现,她的冤屈未得平反,张驴儿父子、赛卢医、梼杌等人依然逍遥法外,为祸人间。无数的百姓依然深陷痛苦的淖泥中无法自拔,良知残存的人敢怒不敢言,更多的百姓面对他人苦难麻木冷漠,平庸之恶依旧在民间滋生。
2. 明代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窦娥丈夫并没夭折,而是赴京赶考途中落水被救。三年后又入京科考,状元及第。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
——未能沉冤得雪的悲剧:该结尾将这种情景发挥到极致,通过描摹美好人物的毁灭而“引起怜悯和恐惧,使感情得到陶冶”,加强了对封建制度的批判,震撼力强,主题深刻;但不符合本民族善恶果报审美习惯。
——大团圆喜剧《金锁记》:满足了人们心理期待,但削弱了原剧战斗力,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落入了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
——原剧结局洗雪冤情:鬼魂显灵洗冤,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同时又是悲剧,不影响其深刻性。
六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