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一
导入
观看漫画小视频《鸿门宴》,概括故事情节。
3《鸿门宴》
二
作者介绍
司马迁
字子长,夏阳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
二
作者介绍
《报任安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二
作者介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
本纪 12 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世家 30 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
列传 70 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涉及贵族、官僚、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哲学家等社会各个阶层
表 10 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
书 8 分门别类地记述历代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典章制度。
三
正音读文
欲王关中 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崤山 好美姬 鲰生说我
与君少长 奉卮酒 从百余骑
戮力 数目 樊哙
玉玦 交戟 瞋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参乘
彘肩 啖之 刀俎
xiǎng
wàng
wèi
xiáo
hào jī
zōu shuì
zhǎng
zhī
jì
lù
kuài
shuò
jǐ
jué
chēn
zì
shèng
jì
dàn
zhì
zǔ
自由诵读课文,根据刚才的故事情节概括每段内容。5mins
四
疏通文本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每段内容。
段1:曹无伤告密,范增说项羽
段2:项伯夜访张良,见刘邦
刘邦阵营左司马
项羽阵营谋士
项羽叔父
刘邦阵营谋士
段3:刘邦赴宴,项庄舞剑
项羽堂弟
段4、5:樊哙闯营,刘邦尿遁
刘邦阵营武将
段6:张良献玉,范增砸玉
五
背景知识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刘邦
项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先入关者为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巨鹿之战),刘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五
背景知识
六
课堂活动
阅读文本,探讨刘邦、项羽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完成下表。
军事实力 谋士之差 武将之差 主帅之差
刘邦
项羽
强
弱
四
文本梳理
从哪里可以看出项羽军事实力比刘邦强?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晋军函陵:名作动,驻扎
称王,王(于)关中
全部
明天
犒劳
为(我)击
这
年轻气盛、脾气火爆、率真
四
文本梳理
从哪里可以看出项羽军事实力比刘邦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带领(使……跟从)
道歉
合力
俯首称臣——能屈能伸
黄河以北,古今异义
料想
宾语前置
抽背:批大郤
小心谨慎,找奸细
代这件事
轻率耿直
项羽称呼自己
以何,宾语前置
就,与(之)饮
判断句
项王
项伯
范增
刘邦
张良
项庄舞剑处
四
文本梳理
“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 ——《史纪会注考证》
“东向”是宾主座次中的尊位。
宴席的四面坐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项王
项伯
范增
刘邦
张良
项庄舞剑处
四
文本梳理
①项羽坐尊位、“居尊不让”表现出项羽自矜功伐、欲以武力经营天下的性格特点。
②刘邦北向,其地位还不如项羽手下的谋士说明项羽根本没把他当成客人平等地对待,可见项羽自大、不把刘邦放在眼里。
③项羽任人唯亲,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猪队友项伯。
从座位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六
课堂活动
阅读文本,探讨刘邦、项羽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完成下表。
军事实力 谋士之差 武将之差 主帅之差
刘邦
项羽
强
弱
能屈能伸,小心谨慎
年轻气盛、脾气火爆、率真耿直、自矜功伐、自大、任人唯亲
四
文本梳理
看看项羽阵营的谋士?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劝说
崤山以东,古今异义
没有……
宠幸
抽背: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是
通“彩”
判断句
尽职尽责,足智多谋
优秀的谋士范增有被项羽重用吗?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四
文本梳理
多次
递眼色,名作动
代词,代项羽
多次
项羽:优柔寡断
你
祝寿,祝健康长寿
趁机
不这样的话
你们这类人
被他俘虏
没有什么……
遮护
名作状,象鸟张开翅膀
四
文本梳理
项羽阵营被优待的项伯为什么要“翼蔽沛公”?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判断句
向来
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
去、到
在晚上,名作状
状语后置,省略句:以事具告之
离开
逃跑
怎么办呢?
浅陋无知的小人
同“拒”,拒守
同“纳”,接纳
没有计谋但诚心请教智士
四
文本梳理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
用来
比对
背叛
怎么
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心思缜密,怀疑心重
使……活
代词,代项伯
谁
对待
像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
通“邀”
四
文本梳理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祝寿,祝健康长寿
古今异义,儿女亲家
登记,名作动
抽背:所以在古汉语里的两个意思
意外之事,古今异义
偏义复词,主要是入
背弃
通“早”
道歉
趁机
善待
项伯的转述→刘邦善于笼络人心
六
课堂活动
阅读文本,探讨刘邦、项羽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完成下表。
军事实力 谋士之差 武将之差 主帅之差
刘邦
项羽
强
弱
能屈能伸,小心谨慎,没有计谋但诚心请教智士,心思缜密,怀疑心重、善于笼络人心
年轻气盛、脾气火爆、率真耿直、自矜功伐、自大、任人唯亲
、妇人之仁
张良(君臣和谐)
范增(君臣有隙)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
四
文本梳理
张良:忧心为主
“尔何如”如何
忠心耿耿
使……停止
通“纳”
倒地
掀开
睁大眼睛
竖立
向上,名作状
眼眶
挺直身子
宾语前置
判断句
谢恩
猪前腿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四
文本梳理
省略句:加彘肩于盾上
尚且
值得推辞
名作动,处罚
尽
吃
杀人如(恐)不能举
特意
退军
像是怕
判断句
表并列
小人
后继
认为
如何评价樊哙大口喝酒、生吃猪肉的行为?
四
文本梳理
有一股武夫的豪爽气质,这一形象无疑让项羽放下了戒心,对他生有好感。
同样是陈述“遣将守关”的事实,樊哙的语言和刘邦的有何区别?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六
课堂活动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刘邦:讨好、低下的语气
樊哙:责备项羽——符合一介武夫的气质,更是拿捏住了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特点。
表面上樊哙是个粗人,实际上非常会说话,粗中有细,能言善辩。
六
课堂活动
阅读文本,探讨刘邦、项羽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完成下表。
军事实力 谋士之差 武将之差 主帅之差
刘邦
项羽
强
弱
能屈能伸,小心谨慎,没有计谋但诚心请教智士,心思缜密,怀疑心重、善于笼络人心
年轻气盛、脾气火爆、率真耿直、自矜功伐、自大、任人唯亲、妇人之仁
张良(君臣和谐)
范增(君臣有隙)
樊哙:主动忠心、豪爽、粗中有细
项庄:听人吩咐行事
四
文本梳理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去
趁机
几个人一起上厕所不怀疑吗?
小的细节,形容词作名词
回避
责备
刀和砧板
道歉,辞谢
宾语前置
适逢
四
文本梳理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距离
放弃、丢下
取道,名词作动词
秘密的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估计
才
刘邦来时带的百余骑呢?
都不要了,因为带着这么多人马一起逃走不够隐蔽,这百位精英因为刘邦要逃跑而被丢弃在项羽的军营,可见刘邦之狠心。
刘邦一人骑马,四个人跟着他走是什么造型?
保护刘邦,如果此时项羽追来,四人还能抵挡一段时间,为自己赢取逃命时间,可见刘邦之贪生怕死。
六
课堂活动
这四位大将又是什么人呢?
①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
②樊哙,刘邦的连襟,原以屠狗为业,屡立战功,深得刘邦和吕后信任。
③纪信由于身形及样貌酷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扮刘邦,向西楚诈降,被俘,项羽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决。
④靳强,深受刘邦信任,因攻打项籍部将钟离昧有功,被封为汾阳侯。
六
课堂活动
纪信救主
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 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 ”于是陈平夜出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 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曰:“食尽,汉王降。 ”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 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令韩王信与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 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 ”曰:“已出去矣。 ”羽烧杀信。
辩证地去看待刘邦的狠心,在成王的路上抛下下属自己求生,也是一种杀伐果断和知人善用。而这么镇静的安排也可以看出刘邦早有逃跑之心“为之奈何”不过是想让下属背上逃跑骂名。
六
课堂活动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道歉
借代饮酒
对对方的敬称
对对方的尊重
宾语前置
责备
敲击
小子
判断句
心狠手辣
宴 中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张良召哙--樊哙闯帐
项羽集团
义责项羽--羽无以应
貌合神离
主动
被动
刘邦集团
君臣一心
被动
主动
七
课堂总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的估计战争的形式,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变得优柔寡断,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但是另一方面项羽又是光明磊落、重义且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他不屑于用诡计获得江山,最后走向失败的结局。他虽然死的悲壮,但他的英雄事迹和人性中的光明磊落值得我们去赞扬。
七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