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 天净沙· 秋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一五 天净沙· 秋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6 15:51:5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两首散曲的意境。2、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意象的组合所创设的不同意境以及所体现出的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散曲小唱”共选取了6首元曲,各有特点。其中白朴和马致远的两篇作品曲牌相同又同是写秋,作品在内容、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有诸多异同,把两首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学习,当颇有趣味。
《天净沙·秋》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超的写作艺术;《天净沙·秋思》通过特定意象的组合与情感的抒发,深刻地表现了游子的悲秋情怀。在学习中,通过三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景物,体会意象的作用,并在比较阅读中感受景物和人物心境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但大多学生还停留在“理解”的层面,缺乏“鉴赏”的能力。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学生在诗歌的朗读方面缺乏技巧。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适当运用朗读技巧,在朗读中品味诗人的语言、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静静聆听诗人内心的声音。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感受散曲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不同意象的组合所创设的不同意境以及作者呈现出的不同的内心世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主题
1、交流对“秋”的印象。
2、了解古诗中的“悲秋”和“颂秋”情结。
活动2【活动】朗读体会《天净沙·秋》
朗读课文。
1、朗读:初步感受(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把握基调(要求:注意停顿);
交流:本曲的感情基调是?
3、三读:感受情感(要求:注意快慢、轻重、抑扬)
交流:本曲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活动3【活动】比较朗读 《天净沙 秋思》
小组朗读。
1、朗读体会:学习《秋》的朗读方法,朗读《秋思》。
2、鉴赏比较:两首曲有何异同?你认为哪首曲好,为什么?(可从意象、画面、情感等方面比较)
活动4【讲授】总结延伸
学习思考。
作者简介,了解两位作者在相近的年代不同的生活经历。
活动5【作业】作业布置
1、背诵两首散曲。
2、选取几个春天的景象,融情于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