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晋祠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二七 晋祠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9.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6 15:53:21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梁衡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周武王灭殷7年以后,因病去世。他的长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因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旦代行天子的职权,史称“周公摄政”。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所著的《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记载了周成王的胞弟虞被封为唐国诸侯一事。
桐叶封弟
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他的大儿子姬诵还很小,就由周公姬旦扶助做了国君,就是成王。成王继位初上,唐国发生武庚叛乱,周公亲自带兵到唐国平息了叛乱。此后的一天,姬诵和弟弟叔虞在院子里做游戏,他随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送给叔虞说:“我拿这封你吧。”叔虞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就问姬诵:“你要封叔虞吗?”姬诵说:“我是和叔虞做游戏呢!”周公说:“天子无戏言。既然说了,就要用史书记载他,音乐歌舞庆贺他,典礼成全他。”于是姬诵就把叔虞封为唐的诸侯。   叔虞来到唐国以后,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从此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日后七百年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选择了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因境内有晋水流淌,于是,将国号“唐”改称为“晋”,祠堂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悬瓮(wèng)山
拾(shè)级
皴(cūn)裂
荫(yìn)护
老妪(yù)
脉脉(mò)
冉冉(rǎn)
须髯(rán)
牌坊(fāng)
胜瀛楼(yíng)
虬(qiú)枝
偃(yǎn)卧
山:
树:
水:
三绝
圣母殿:
木雕盘龙:
鱼沼飞梁:
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殿内无一根柱子;泥塑珍品
现存最早的盘龙殿柱 ;木质优良;工艺精巧
十字飞梁,罕见
主建筑群中其他建筑:
雕刻小品:
名人题咏:
古朴优美,用工精巧
依山傍水,因势起屋,各有情趣
主建筑群以外其他建筑:
极具匠心
词工句丽,书法精湛
巍巍的,长长的,四季如画
古老苍劲,造型奇特
多、清、静、柔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我们对晋祠的山、树、水的特点获得形象的感知?
请圈画出你欣赏的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加以点评。
想一想,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晋祠山、树、水的特点的?
晋祠林立一百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轩榭,作者为什么抓住“三绝”来介绍呢?
悬瓮(wèng)山
拾(shè)级
皴(cūn)裂
荫(yìn)护
老妪(yù)
脉脉(mò)
冉冉(rǎn)
须髯(rán)
牌坊(fāng)
胜瀛楼(yíng)
虬(qiú)枝
偃(yǎn)卧
一、积累字词
2、文章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有时把两者交织在一起,寓说明于描写之中;有时先以说明状其物,后以描写绘其神。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例子作具体分析。
3、写片段
咱们的淮海校园也是非常美丽的,同学们是否可以学着梁衡,向大家介绍一下呢?试写一篇关于我们校园的生动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