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学生应用速续、默读、朗读及圈划词句等方法,疏理文章线索,把握情节发展,感受字里行间炽热的爱国激情。
2、在品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发言,理解气氛渲染的艺术效果,进一步学习人物描写的一些手法。
3、品味文中情景交融的语句,感受本文“郁怒激愤”的语言风格。
2学情分析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祖国在我心中。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赏析那些情绪激昂而又充满正气的言辞,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通过六、七年级及本单元前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爱国情感已经激起,对于文中“我”的爱国形象感知比较容易。关键在于怎样透过郁怒激愤”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学习多种刻画人物方法的写作手法入手,辅以学生已掌握的圈划、朗读等方法,让学生自然感受到字里行间蕴藏的作者的爱国之情,从而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情景交融的语句,感受本文“郁怒激愤”的语言风格。
2、感知和理解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介绍写作背景,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导入课文:泱泱中华,有四大发明的辉煌,有开元盛世的繁荣,有唐诗宋词的骄傲,但也有被人轰开国门的苦痛,也有任人宰割的耻辱,更有遭人杀戮的激愤,可我们中华民族历五千多年而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是因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学习一篇体现中国人强烈爱国激情的文章《五月卅一日急雨中》
(二)初步感知,激活思维
速读课文,标好自然段落,回答叶老的语言一直以“清淡平实”见长,此文风格则大不同,无论是写景句,还是抒情语, 都能读出蕴含其中的情感,这是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读课题,质疑。 五月卅一日是什么日子?怎样的急雨?谁在急雨中?在急雨中做什么?……
介绍文章写作背景。
2、默读全文,圈画出写“急雨”的语句:
急雨如恶魔的乱箭,立刻打湿了我的衣衫……
更给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洗得光光的……
雨越来越急,风把我的身体卷住,全身湿透了,伞全然不中用……
大部分却直任狂雨乱泼……
只见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依然是满街恶魔的乱箭似的急雨。
3、“急雨”本是客观无情的,然而作者却将它人格化了,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将客观事物人格化借以抒发强烈情感的例子?
“猛兽似的张着巨眼的汽车冲驰而过。”
“手枪,是你么?似乎在那里狞笑的,是你么?”
4、思考这些语句中所蕴含的情感:郁怒激愤。
5 、 掌握抓住局部突出人物特点的手法
(1)、作者一路经过了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人,感受到了什么,对其态度怎样?
(2)、作者抓住了人物身上的哪些具有特点的部分进行重点描写,为什么抓住这些部分?
外国巡捕 狰狞 狞笑的手枪 愤恨
青年学生 严肃郁怒 严肃郁怒的脸 感动
普通劳动者 伟大刚强 英雄的眼神 敬佩
胆小自私的人 可耻 神情、语言 诅咒
(3)、作者选择这些部分刻画人物有怎样的表现效果?简洁有力,重点突出,入木三分。
(四)体验感悟,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用80字左右的文字写下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体验与感悟。
(五)总结归纳:
文中的我目睹惨遭杀害的同胞的场地,用郁怒激愤的语言揭露真相,唤醒民众,树起抗争的大旗。作为今天的学生,我们应以他为榜样,掌握本领,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出一份力、尽一份责。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