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游
于
濠
梁
之
上
庄
子
与
惠
子
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壹
体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辩论之趣。
贰
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叁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重点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惠子。
今天,我们将观看这场辩论,召开班级讨论会,进行情境表演,分享阅读感悟。
任务情境
读千古之辩
活动一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辩手介绍
惠子
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辩手介绍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rǔ)/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朗读正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悠闲自得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这
怎么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译
文
译文注释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完全
本来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译
文
译文注释
固然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
译
文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本源
疑问代词。哪里
已经
译文注释
析千古之辩
活动二
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辩
庄子:知
正方观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不知
反方观点:子之不知鱼之乐
辩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辩题展示
情境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双方在论辩中的语气变化。
辩论重演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轻松愉悦
反问质疑
针锋相对
胜券在握
从容超然
赏析辩术: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结合具体语句,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赏析辩术
第一回合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本回合,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方法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据理力争,足见他的机智。
辩论之术一:避其锋芒,反守为攻
赏析辩术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不是庄子,故不知道庄子,然后照此推理,庄子不是鱼,因此也不知鱼之乐。
辩论之术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回合
赏析辩术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辩论之术三:回转话题,偷换概念
第三回合
辩手评选: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谁负?
从故事的结果和讲述人的角度看,庄子胜。
结尾处,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辩手评选
从逻辑上,惠子胜。
惠子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偷换概念,才得以在争论中维持自己的观点,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悟千古之辩
活动三
感悟辩论
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感悟辩论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庄子
智辩重欣赏
好辩重分析
惠子
在这场巧妙绝伦的辩论中,你更欣赏谁
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一:欣赏庄子
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示例二:欣赏惠子
“从庄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宽容。
悟千古之辩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易中天
于丹
《庄子心得》
如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让我们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悟千古之辩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1)请循其本( )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
追溯
已经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松鼠课堂”,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学习目标
壹 贰 叁
积累文言知识, 体会对话中的 感受庄子生活
疏通文意,把 人物语气,理 的诗意,了解
握文章内容。 解辩论之趣。 庄子的志趣。
重点 难点 重点
任务情境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
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
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这两个
人就是庄子和惠子。
今天,我们将观看这场辩
论,召开班级讨论会,进行情
境表演,分享阅读感悟。
辩手介绍
庄子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
(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
“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辩手介绍
惠子
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
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
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
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
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朗读正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
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
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rǔ)/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注释
濠水上的桥 一种白色小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
悠闲自得
是 鱼 之 乐 也 。 ” 惠 子 曰 : “ 子 非 鱼 , 安 知 鱼 之 乐 ? ”
这 怎么
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
文 水中游得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
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译文注释
庄 子 曰 : “ 子 非 我 , 安 知 我 不 知 鱼 之 乐 ? ” 惠 子 曰 :
固然 完全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本来
译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文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
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译文注释
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本源
庄 子 曰 : “ 请 循 其 本 。 子 曰 ‘ 汝 安 知 鱼 乐 ’ 云 者 ,
已经 疑问代词。哪里
既 已 知 吾 知 之 而 问 我 , 我 知 之 濠 上 也 。 ”
译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文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辩题展示
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辩
庄子:知 辩 惠子:不知
正方观点 :鲦鱼出游 反方观点 :子之不知
从容,是鱼之乐也 鱼之乐
辩论重演
情境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双方在论辩中的语气变化。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轻松愉悦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反问质疑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针锋相对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胜券在握
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 从容超然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赏析辩术:
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
巧妙,结合具体语句,
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赏析辩术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第一回合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辩论之术一:避其锋芒,反守为攻
本回合,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
方法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
“我知鱼”,据理力争,足见他的机智。
赏析辩术
第二回合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辩论之术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不是庄子,故不知道庄子,
然后照此推理,庄子不是鱼,因此也不知鱼之乐。
赏析辩术
庄子曰:“请循其本。
第三回合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辩论之术三:回转话题,偷换概念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
“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
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辩手评选:
辩手评选
从故事的结果和讲述人的角度看,庄子胜。
结尾处,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
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从逻辑上,惠子胜。
惠子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庄子是故意曲
解惠子的意思,偷换概念,才得以在争论中维持自己的
观点,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感悟辩论
这场“鱼之乐”
的辩论体现了庄子
和惠子二人各自怎
样的思想?
感悟辩论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
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
庄子 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智辩重欣赏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
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
惠子 欣赏。 好辩重分析
在这场巧妙绝伦的辩论中,你更欣赏谁
示例一:欣赏庄子
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
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
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
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悟千古之辩
“从庄子的身上我们看
到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
易中天 宽容。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
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
于丹 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
《庄子心得》 更通透。”
悟千古之辩
如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呼唤庄子精
神的回归。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
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让我们用从容、洒脱、
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打开庄子之
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
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
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
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
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思想境界。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1)请循其本( 追溯 )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已经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课文《〈庄子〉两则》中的第二则,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庄子有所了解,这篇文章也比较简单,故通过设计活动分析讨论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技巧,进一步解读庄子的人生智慧。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辩论之趣。
3.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感受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难点】体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辩论之趣。
【教学过程】
任务情境: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辩论,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惠子。
今天,我们将观看这场辩论,召开班级讨论会,进行情境表演,分享阅读感悟。
活动一:读千古之辩
辩手介绍: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辩手介绍: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rǔ)/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疏通文意:A.对照注释,解释重点字词。B.同桌合作,快速翻译课文
活动二:析千古之辩
1.辩题展示:二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正方观点: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反方观点:子之不知鱼之乐
2.情境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双方在论辩中的语气变化。
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轻松愉悦)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反问质疑)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针锋相对)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胜券在握)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从容超然)
3.赏析辩术:庄子与惠子的论辩十分巧妙,结合具体语句,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辩论之术一:避其锋芒,反守为攻
本回合,庄子避开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取反问的方法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据理力争,足见他的机智。
辩论之术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不是庄子,故不知道庄子,然后照此推理,庄子不是鱼,因此也不知鱼之乐。
辩论之术三:回转话题,偷换概念
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回转话题,偷换概念,把惠子的“安知”解释成“从哪里知道”,机智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庄子的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4.辩手评选: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谁胜谁负?
从故事的结果和讲述人的角度看,庄子胜。
结尾处,庄子返回争论的起点,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从逻辑上,惠子胜。
惠子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偷换概念,才得以在争论中维持自己的观点,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活动三:悟千古之辩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2.在这场巧妙绝伦的辩论中,你更欣赏谁
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
名家点评:
易中天:“从庄子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宽容。”
于丹:“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的更通透。”
师:如今,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让我们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我们打开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写庄子、惠子在濠梁之上关于“鱼之乐”的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
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红的词语
(1)请循其本( 追溯 )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已经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
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