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专题八 动态电路分析
A
D
D
C
D
D
C
C
B
B
B
C
头
AVIEE
A
315
IIIIIIIIIIs
-0.63
iIIIIIIl
2
心取
熟
S
A
A
S
V
L
R
A
V
PY
a
R b
A
V
L
S
A
0.63
3
15
R
Ri
PY
R2
A
S
1
L2
Li
A1
2
A2
●】
甲
乙
o
V
m元
X
To
A
mm产
V
AR/O
Ro
S
O
t/℃
平
乙
丙(共17张PPT)
17.3 电阻的测量
(1)“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是“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图中a为______表,b为______表。
(3)本实验电源电压选用12 V,电压表应该选用_____________量程,电流表选用_____________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填“R1”或“R2”)。
(4)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甲完成实物图丙连接。
(5)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__(填“A”或“B”)端,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电压
电流
0~15 V
0~0.6 A
R2
B
保护电路
(6)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6 V,电流表示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但电流表示数为零,则发生故障的元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7)排除故障后,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时,通过电阻Rx的电流大小是_______A;若电压表的偏转角度与电流表相同,则可计算出Rx=_______ Ω。
电流表短路
0.34
25
(1)请按照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50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_A。
0.28
(3)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渐减小,会发现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可以猜想此过程中灯丝的温度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低,其灯丝的电阻越____。
降低
小
3.(2022·青海)某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过程如下:
(1)在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时,少连了一根导线,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____(填“A”或“B”)端。
(3)测量数据如下表,在第三次测量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是_________A,则第3次测出电阻的阻值是____Ω。
A
0.42
5
(4)根据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用描点法绘出定值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
(2)闭合开关前,应向____(填“A”或“B”)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不亮,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填字母)。
A.检查导线连接是否良好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断开开关
D.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是否有示数
A
D
(4)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是_______A。这时,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空同),电流表示数________。换相同规格的灯泡,重新测量数据,并绘出I U图象如图丙中的A所示。
(5)由图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Ω。
(6)分析图象A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0.26
变大
变小
10
变大
(7)另一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和电路图做这个实验时,由于接线不同,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I U图象如图丙中的B所示。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能测出小灯泡的电阻吗?____,写出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了
能(共17张PPT)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知识点1 实验器材及操作
【知识链接】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_____;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______ (滑片远离下端连接导线的接线柱);②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 ______,并且让电流从电表的 _____ 极流入,____ 极流出;③实验时应采用 ____________ 法;为了使实验具有普遍性,要多测几组数据。
断开
最大
量程
正
负
控制变量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值端,
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可以保护电路
B.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产生变化
C.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关系时,
当将R1由10 Ω换成20 Ω时,应将滑片向右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D.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
2.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观察下列哪个元件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 )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D.电阻
知识点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知识链接】①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安全,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保持 ______ 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②实验证明: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 比。
B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阻
正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 __________ 位置,分别采用5 Ω、10 Ω、15 Ω的电阻进行实验,目的是得到 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 比。
阻值最大
普遍的规律
正
知识点3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知识链接】①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安全,二是更换不同的电阻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②实验证明: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___ 比。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反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_______。
4.(2022·安徽模拟节选)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反比
5.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下面三种方案。可行的方案是 ( )
①多节干电池串联接入MN;②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③电池先后与不同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
A.仅有①
B.仅有②
C.仅有①②两种
D.①②③都可行
D
6.(2021·安徽)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为3 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 Ω 1.5 A”。
(1)实验时,依次更换不同的电阻,调节 _________________,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分别记录每次电阻R和电流表示数I,数据如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第4次实验的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_____ A。
0.24
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原创题)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相关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其中电阻箱是一个可调电阻,可以实现电阻从0到9 999 Ω整数调节并显示阻值。
(1)小明尚未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你认为电压表应该并联在 _______ (填“电阻箱”“滑动变阻器”或“电源”)两端。
(2)此实验装置 _____。
A.只能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只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C.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都能探究
电阻箱
C
(3)如表是小明设计用于记录电流与电阻关系数据的表格,请在表格第二、三排的最左侧格子里写出要记录的物理量符号及单位。(共23张PPT)
专题十一 欧姆定律极值(取值范围)和电路安全计算
B
C
8
12
C
D
D
30
欧姆定律的应用性计算
变大
R0
变大
电流
保护电路
头
P
A
5.
10
.15
mmmnmm
1
2
3
R
V
O
3
甲
乙
Ro
AUNV
a R b
6.0
A
4.0
1
1
I
0
甲
乙
IA
S
3
2
R3
p
R2
R
A
R1
P
R2
S
PV
R
S
L
AIA
04
R
83
0
6121824V
甲
乙
S
2
R2
R3
R
A
R/2
160
120
R,
0
40
0
204
406080100120140t/℃
甲
乙
R/2
5
125
A
0353
Ro
20406080100RH/%
托盘
△L/cm
Ro
R
P
S
质量表
弹簧
654321
F/N
0
102030
甲
乙
R/2
50
-
40
R
30
20
10
0
50100150污染指数
甲
乙(共19张PPT)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1课时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点1 电阻串联的特点
【知识链接】①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____;②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_______。
1.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 )
A.减小了导体长度
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
D.增大了导体长度
长度
大
之和
D
知识点2 利用串联电路的规律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在串联电路中,①电流处处_________;②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_______;③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________;④各部分电压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R=10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2 V
B.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
C.小灯泡的电阻为20 Ω
D.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6 A
相等
之和
之和
B
电阻之比
3.(2022·安徽模拟)电阻甲与电阻乙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电流和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当电路中电流为0.5 A时,电阻乙的阻值为____Ω,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Ω。
5
10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3 V恒定不变,电阻R1=10 Ω,R2=5 Ω,总电阻为____Ω,则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V。
15
0.2
2
串
2∶1
2∶3
串
4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 Ω、R2=50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 A。则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 )
A.4 V B.5 V C.6 V D.8 V
C
8.(巢湖月考)实验室有甲、乙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5 Ω 1.0 A”字样,乙标有“10 Ω 0.5 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 )
A.25 V B.35 V C.17.5 V D.12.5 V
D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10 Ω,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 A;把滑片P移到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滑片P在最右端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5∶8
B.滑片P在最右端时,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3∶1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 Ω
D.电源电压为10 V
D
10.如图所示,阻值R1=5 Ω,R2=10 Ω,R3=15 Ω,电流表的示数为1.5 A,则通过R2的电流为____A,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Ω。若将电流表的位置改接一只电压表,则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Ω,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V。
0
20
30
10
11.(江西中考)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电源电压为____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
4
1∶1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0 Ω,闭合开关S,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3 A,而电压表V1的最大示数与最小示数之比为5∶3,则电阻R1=____ Ω,电源电压为____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____A。
30
15
0.5
13.(贵阳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移动滑片P至另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压表示数为1 V。若I1∶I2=4∶3,前后两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2∶3,则电源电压为____V。
4
14.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8 V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标有“20 Ω 2 A”字样,电压表表盘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2)求此时滑动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可以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2最大,求最大变化量ΔU2最大。(共18张PPT)
17.4*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2课时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知识点1 电阻并联的特点
【知识链接】①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________,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____;②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_______之和 。
1.两个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减小,这是因为相当于( )
A.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B.减小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C.增大了导体的长度
D.减小了导体的长度
横截面积
小
倒数
A
2.一个10 Ω的电阻与一个0.1 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
A.等于1 Ω B.小于0.1 Ω
C.等于10.1 Ω D.大于0.1 Ω,小于10 Ω
3.有两个电阻R1、R2,且R1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丁、乙、丙、甲 D.丙、乙、甲、丁
B
B
4.家用电器是____联连接的。当每多接通一个家用电器,家庭电路的总电阻_________,当断开一个用电器后,家庭电路中总电阻________。(后两空均填“变大”或“变小”)
并
变小
变大
知识点2 利用并联电路的规律进行计算
【知识链接】在并联电路中,①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②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________;④并联电路各支路的电流之比与电阻成____比。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R1=3 Ω,R2=6 Ω。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1的电流为1 A
B.R1两端的电压为2 V
C.干路中的电流为3 A
D.电路的总电阻为9 Ω
各支路电路之和
相等
之和
C
反
20
7.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30 Ω,通过它的电流为0.1 A,现把它接在恒定电流为0.4 A的电路中,要使它正常发光,应在电路中____联一个____Ω的电阻。
并
10
D
9.(阜阳期中)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R2、R3均为定值电阻。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1 A;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3 A;当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6 A,则( )
A.R1∶R2∶R3=1∶2∶3
B.R1∶R2∶R3=3∶2∶1
C.R1∶R2∶R3=6∶3∶2
D.R1∶R2∶R3=2∶3∶6
C
10.(2022·芜湖模拟)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标有“6 Ω 1 A”,R2标有“3 Ω 1.2 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 A,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的最大电源电压和此时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分别为( )
A.9.6 V,1 A B.6 V,1 A
C.3.6 V,2.2 A D.3.6 V,1.8 A
D
11.如图所示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干路的总电流为1.5 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
0.2
6 Ω
12.(2022·六安模拟)如图所示,用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其中D为AB边的中点,现分别将AB和AD接在同一个电源上,则两次通过电源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5∶8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后,只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则电源电压U=____V,定值电阻R1=______Ω,R2=____Ω。
3
6
9
14. (广东中考)如图1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30 Ω,闭合开关时整个电路正常工作,两电流表的指针都在同一位置,示数如图2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2)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是多少?
(3)现用一个未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x替换电阻R1或R2,替换后只有一个电流表的示数发生了变化,请判断Rx替换的是电阻R1还是R2
(4)此时替换后电流表示数减少了0.3 A,求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共19张PPT)
17.2 欧姆定律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知识链接】①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 比;②欧姆定律的公式:I = _____,变形式:U=____,R= ____ ;③公式中,I、U、R的单位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
正
反
IR
安(A)
伏(V)
欧(Ω)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C.电流越大,电压越大
D.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的
C
D
B
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00 mA,这个导体的电阻为_____ Ω,现将该导体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两端,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_____ A,应选用量程为 ______ (填“0.6 A”或“3 A”)的电流表来测量导体中的电流。
5.如图所示,R1=10 Ω,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2 A,R1两端的电压是____ V,电压表的示数是4 V,R2的电阻是 ____ Ω,电源电压是 ____ V。
30
0.2
0.6 A
2
20
6
6.(郴州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 V且保持不变,R1=30 Ω,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3 V,则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 ___ V,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 A。
6
0.2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1=10 Ω,R2=15 Ω,电源电压U=6 V,闭合开关S,通过电阻R1的电流
I1= _____ A,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_____ A,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 A。
0.6
0.4
1
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1=20 Ω,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 ____ V;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示数为0.5 A,则R2的阻值为_____Ω。
6
30
C
D
B
12.(淮安中考)如图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I U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____ Ω。若将电阻R和灯泡L串联接入某电路两端,当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 ____ V;若将电阻R和灯泡L并联在电压为4 V的某电路两端,则干路中的电流为 ____ A。
10
4
1.1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 A,此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____ V;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5 A。则电源电压为 _____ V,电阻R的阻值为 _____ Ω。
0
15
30(共15张PPT)
专题九 欧姆定律动态电路计算
15
B
头
A
R2
S
1
V
R
S
2
R3
6
1
R
V
Ro
R2
A
V
R2
R1
A
●
甲
乙
R
aPy b
23.>
R
A
S(共14张PPT)
专题十 欧姆定律比例(值)和图象计算
B
C
C
2∶3
8∶9
C
B
B
BC
12
10
24
头
R
2
R2
S
R3
A
A
R
乙
R1
R2
S2
甲
Su
Ro
R
2
AA
0.25
R2
R
0.20
0.15
0.10
0.05
0
0.5
1.01.52.02.5八V
AUV
Ro
R
4
A
2
1
I
I
0
0.20.40.6A
甲
乙
AIA
0.6
a
b
S
0
A
04
YRI
R2
0.
0.2
0.1
1
2
0
123456U/V
甲
乙
9.6
V)
R2
b
R3
4.8
B
V
A
1.6
0
0.2
0.6
UA
甲
乙
↑I/A
U/V
A
0.8
6
0
0
R
20
R/2
30
R/2
甲
乙
丙
0.6
B
P
R
b R,a
0.4
A
0.2
----今
A
0
2
6 U/
甲
乙(共18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热点题型训练
考点1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黔南州中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相同的电压加在阻值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同一电阻,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D.当加在某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该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D
A
D
4.(安庆期末)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是9 V
B.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6 Ω
C.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0~18 Ω
D.若定值电阻出现接触不良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
C
D
6.(2022·安徽模拟)电学实验中常用的电压表可以看成一个能显示电压的电阻。某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其电阻为100 Ω,将该电压表与电阻R串联,接在电压为15 V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则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400
L2断路
3∶1
电流
B
(3)排除电路故障,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得到多组数据。实验③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实验次序 ① ② ③ ④
U/V 1 2 _________ 4
I/A 0.1 0.2 _________ 0.4
3
0.3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实验数据还可测得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 Ω。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10
(二)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以及阻值不同的四个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序 ① ② ③ ④
R/Ω 5 10 15 25
I/A 0.6 0.3 0.2 ________
0.12
(6)实验④时,小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虽有示数,但无法达到她想要的_______V,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要使本实验④成功,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少为________Ω。请将表格所缺实验数据填写完整。
(7)根据已测数据可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或定值电阻的阻值太大)
25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考点3 电阻的测量
9.(2022·包河区期中)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B.乙图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大
C.为了减小误差,测量小电阻时宜采用甲图
D.为了减小误差,测量小电阻时宜采用乙图
D
10.(2022·安徽模拟)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老师给兴趣小组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3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阻值约为10 Ω的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 Ω 2 A”),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连接完电路后,若待测电阻断路,其他位置连接正常,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0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电阻阻值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兴趣小组分析认为,若考虑到电表内阻,则所测的电阻阻值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8.3
偏小
考点4 欧姆定律应用题
11.如图甲所示是苹果自动筛选装置。原理是:传送带上的苹果经过压力检测点时,使压敏电阻R的阻值发生变化,AB间的电压也随之发生改变,当质量小于一定值的苹果经过压力监测点,使R0两端电压小于5 V时,机械装置启动,将质量不达标的苹果推出传送带,实现自动筛选。已知电源电压恒为15 V,R0=30 Ω,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
(1)当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其阻值__________,R0两端的电压__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增大”或“减小”)
(2)当检测点上没有水果时,R0两端的电压UAB为多大?
(3)通过计算求出,该筛选装置可将质量为多少克以下的苹果推出传送带?
解:(1)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从图乙可知压敏电阻R受到的压力增大时,其阻值减小,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可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电源电压不变,则R0两端的电压增大。
减小
增大(共14张PPT)
专题七 变式法测电阻
将滑片移动到最右端
类型二 安阻(滑)法
3.(益阳中考)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其中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已知,S为单刀双掷开关。
(1)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指出物理量的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Rx的表达式:Rx=_____________(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应的符号表示)。
开关S接a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
开关S接b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x
4.(包河区模拟)小明准备利用毫安表测量电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a、b为接线柱。已知电源电压恒为U=1.5 V,毫安表量程为Ig=10 mA、内阻为Rg=100 Ω。
(1)用导线将a、b直接连起来,移动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使毫安表指针正好偏转到满刻度Ig,Ig处就可以标为“0 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1=____Ω。
(2)保持滑动变阻器R1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不变,在a、b间接入被测电阻Rx,毫安表的示数I与Rx的关系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毫安表的表盘上已经标出了0 Ω的位置,2 mA处应标____Ω。
50
600
5.(黄石中考)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量一个未知电阻Rx的阻值,现有下列器材:电源、两个量程均相同的电流表A1、A2、一个已知阻值为9 Ω的定值电阻R0、开关、导线若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设计出了一个测量Rx阻值的方法。
(1)同学们设计出的测量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根据电路图把未完成的实物图(图乙)连接补充完整。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____(填“a”或“b”)端。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两个电流表有一个恰当的读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A1、A2的读数分别为I1=_______A,I2=_______A。
b
0.32
0.48
(4)根据两电流表读数可得出被测电阻Rx=________Ω。
(5)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都变大,为保证A2不被烧坏,则A1的读数不能超过_______A。
(6)有同学认为,改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图也可以测出Rx的值,你认为是否可行?________。
4.5
0.4
可行
类型三 等效替代法
6.在测量电阻Rx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1,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0,读出电压表示数,测量出____两端的电压,记录为U1。
(2)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调节__________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达到U1。
(3)读出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为R2,则Rx=____。
Rx
电阻箱
R2
7.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为电阻箱(电阻箱符号为 ),R0为滑动变阻器,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1)请你完成该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的示数I保持不变;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
电阻箱旋钮
④实验过程中为节省时间,在调节电阻箱上的旋盘时,应先调节下列选项中的_____(填字母)旋盘;
A.“×1 000” B.“×100”
C.“×10” D.“×1”
⑤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2)实验操作完成后,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待测电阻Rx=____ Ω。
A
50(共16张PPT)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知识回顾
正比
反比
正比
反比
【知识比较】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规律比较
【易错辨别改正】
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其两端的电压越大。(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电压决定电流,不是电流决定电压
×
三、串、并联电阻
4.在家庭电路中,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大。(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家庭电路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家庭电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
电阻
改变电源电压
移动滑片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压
(3)实验图象:
(4)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比;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比。
(5)评估交流: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当更换电阻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都无法使电压保持一致时,原因是所更换的电阻过____。
正
反
大
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和电阻两端的电压
电压
保护电路
断开
阻值最大
防止短路引起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7)评估交流:测定值电阻的阻值求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如果该实验改成测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每次测量所求得的电阻相差较大,此时________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测电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找出_____________。
减小误差
不能
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普遍规律
2.特殊方法测电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