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1 08: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下表是亚非会议相关的部分外交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
时间 记录
1954年6月 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 12月 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 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
B.打击殖民势力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对外联系提升国际地位
D.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2.“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3.1979~1994年间,中国对外援助由此前“革命的人道主义援助”转变为“务实的人道主义援助”,总体规模收缩,且年平均援助资金只相当于196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援助地域却明显扩大,不只局限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内容则调整为主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上述调整主要是基于,新时期(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对外援助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
C.外交战略政策的重大调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7年 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  )
A.倾向于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合作共赢
5.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  )
A.中国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6.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至2019年,中国在承担了超过15%维和经费摊款的同时,向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区派出了2500余名军、警维和人员,为饱受冲突和战乱之祸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恢复、建设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中国(  )
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主导世界维和行动
C.致力落后国家复兴D.积极承担大国义务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 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8.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这说明(  )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9.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1.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并连选连任。这说明当时我国(  )
A.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B.在联合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发展大国国际合作 D.多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
12.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  )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稳固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二、非选择题
13.(14分)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
1974年4月10日 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他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1989年11月 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这是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1月 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15名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年5月22日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第1483号决议,同意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制裁
2015年7月24日 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并协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千年发展目标
2015年9月26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2021年10月15日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
——摘编自《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都做了哪些大事?》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当代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
1.下表是亚非会议相关的部分外交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
时间 记录
1954年6月 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 12月 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 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
B.打击殖民势力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对外联系提升国际地位
D.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合作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亚非会议前后,中国政府积极与印度、缅甸等相关国家交流意见,推动亚非会议的召开、万隆精神的形成与落实,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D项;中国此时外交的重点是大国外交,不是睦邻外交,排除A项;此次会议没有帝国主义参加,中国政府并非是致力于打击殖民势力,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是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并非提升国际地位,排除C项。
2.“中国领导人一直是用革命者的眼光看世界的……他们当时在给国家分类时,标准实际上是很具革命性的,在他们眼中,除苏联阵营的国家外,其他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被帝国主义或反革命势力控制的国家。”在此思想指导下所实施的外交政策或原则(  )
A.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C.确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D.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边倒”的外交原则,该原则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故选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一边倒”而非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是冷战时期,和平与发展不是时代主题,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1979~1994年间,中国对外援助由此前“革命的人道主义援助”转变为“务实的人道主义援助”,总体规模收缩,且年平均援助资金只相当于1960年代中期的水平,但援助地域却明显扩大,不只局限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援助内容则调整为主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上述调整主要是基于,新时期(  )
A.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B.对外援助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
C.外交战略政策的重大调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依据材料,1979~1994年间,中国对外援助总体规模收缩,但援助区域明显扩大,不只局限于周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援助发展中国家应对自然灾害,这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对外援助意识形态色彩的淡化,是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外交战略政策的重大调整,不是原因,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
4.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
时间 事件 外交谈话提要
2014年 中法建交50周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17年 金砖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国之交在民相亲”“以和为贵,协和万邦”
2018年 博鳌论坛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  )
A.倾向于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
C.倾向于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合作共赢
解析:据材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之交在民相亲”“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等信息可知,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智慧,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体现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合作共赢,故选D项;习近平的这些外交思想旨在推动世界的合作共赢,并非仅仅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排除A项;习近平外交思想核心是推动世界的合作共赢,并非仅仅树立大国意识,排除B项;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但从未根本调整一直以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
5.中国加入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从1977年的21个增加到1996年的51个,几乎加入了联合国体系中的所有重要的政府间组织。从中可以看出(  )
A.中国以主动姿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B.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D.中国积极推动和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解析:多边外交涉及多个国家,要求参与各方求同存异,控制相互间的矛盾冲突,作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共同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是中国多边外交的重要体现,故选B项。
6.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事务,至2019年,中国在承担了超过15%维和经费摊款的同时,向联合国维和行动任务区派出了2500余名军、警维和人员,为饱受冲突和战乱之祸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恢复、建设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中国(  )
A.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主导世界维和行动
C.致力落后国家复兴D.积极承担大国义务
解析:新时期外交强调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体现了大国义务,故选D项;维和行动不仅仅限于“邻国”,排除A项;材料表明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不是“主导”行动,排除B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恢复、建设和平”,没有涉及经济援助发展问题,排除C项。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 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解析】材料“伙伴关系”“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说明中国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故C项正确。
8.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这说明(  )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项正确。
9.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解析】材料“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相符,故A项正确。
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解析】材料“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表明当时中国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C项正确。
11.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并连选连任。这说明当时我国(  )
A.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B.在联合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发展大国国际合作 D.多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我国多边外交的重要成就,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国际组织不属于区域合作,排除A项;“主导”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之间的合作,排除C项。
12.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  )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稳固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解析】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有利于深化多边外交,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14分)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1971年10月25日 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
1974年4月10日 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他阐明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1989年11月 中国首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这是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1月 中国政府向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派遣15名民事警察。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派出民事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3年5月22日 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通过第1483号决议,同意取消联合国对伊拉克长达13年的制裁
2015年7月24日 中国外交部与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发布《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并协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千年发展目标
2015年9月26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
2021年10月15日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
——摘编自《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都做了哪些大事?》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决议案”“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1989年11月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15年7月24日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并协助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得出论题: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50年。其次,结合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活动的史实等进行阐述,如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成为守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彰显大国担当。最后,归纳总结,完成表述。
答案:(示例)论题:新中国重返联合国50年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50年。
阐述: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多边体系,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维和警察、军队,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为守护世界和平的关键力量。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协助发展中国家,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应对全球挑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等,向世界提供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新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