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随堂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随堂练习(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21 08:5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
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
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2.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
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3.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甚至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4.[2023·山东省潍坊市测评]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
时期 1946~1980年 1956~1994年 1950~1976年 1955~1976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瑞典 荷兰
新城数量(个) 32 9 11 15
城市 伦敦 巴黎 斯德哥尔摩 兰斯塔德地区
新城数量(个) 11 5 6 13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
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5.[2023·河北唐山检测]“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
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6.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7.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
8.二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B.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C.利润丰厚与企业盲目扩展
D.人口逐步向城市郊区聚集
9.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也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下表两则材料反映了曼彻斯特城市发展进程,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材料一 “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1801年已发展到9.5万人,1841年有35万人,成为当时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二 “曼彻斯特在1794年至1811年,19岁以下的财产类犯罪人数占总犯罪人数的26%,到了1820年至1822年,这一数字则上升为48%”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经济发展导致财产类犯罪猛增
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
D.曼彻斯特城市管理严重滞后
10.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作“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
A.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11.1902年,清朝海关规定,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无论东西南北,凡兵船、商船、海关、铁路”,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他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这表明当时( )
A.市民时间观念普遍加强
B.近代化进程存在时空差异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清政府日益重视海关主权
12.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
统计时间 城市化率 文献依据
民国初年 21%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1941年
20世纪30年代 28%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1946年
1949年 17.4% 罗时凡《中国国情大事典》1993年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
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
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省惠州市期末](12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作为“生存于农村经济上面”的市镇,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然而,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市镇赖以生长的土壤;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
——摘自《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二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兴起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成因。(6分)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一、选择题
1.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
B.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
C.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上海的城市建设走向西化
解析:从材料“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新式石库门建筑”“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中可以看出,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推动了上海城市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的重视和市民生活的提高,A、C两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错在“走向西化”。
2.城市公共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  )
A.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
B.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C.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D.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解析:城市公共设施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其公共性,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比如城市公共图书馆,城市新增人口一样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享受其提供的借阅服务,而这种服务并不对其他已有人口的服务造成任何影响,因此,任何人增加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故选C项。
3.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甚至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这种现象(  )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
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
解析:工业革命造成资源日益枯竭,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诱发疾病的元凶,客观上促使议会加快环境立法,故D项正确;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19世纪中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国民素养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错误;材料中着重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C项错误。
4.[2023·山东省潍坊市测评]下表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城开发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些新城的开发(  )
时期 1946~1980年 1956~1994年 1950~1976年 1955~1976年
国家 英国 法国 瑞典 荷兰
新城数量(个) 32 9 11 15
城市 伦敦 巴黎 斯德哥尔摩 兰斯塔德地区
新城数量(个) 11 5 6 13
A.说明了逆城市化成为新趋势
B.缓解了中心城市的压力
C.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
D.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
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新城数量逐渐增多,使得很多人开始移居新城,缓解了城市化带来的中心城市的压力,故选B项;逆城市化是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或者城镇迁移,而材料中新城数量增多体现的是城市化的发展,排除A项;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而材料仅体现新城数量的增多,排除C项;城市化发展推动政府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材料仅从数量上体现新城的增多,排除D项。
5.[2023·河北唐山检测]“工业革命时,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这些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农村那种散居所养成的习惯还没有改变。如生活垃圾到处倾倒,污水随处泼洒,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所以到处是猪圈。由于厕所不够,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这主要反映了(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B.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管理难度提升
C.民众素质低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D.工业革命推动养殖业在城市扩展
解析:根据材料“不少城市居民还保留着养猪的习惯……人们不得不随地大小便”可知,随着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卫生和秩序管理存在着难度,故选B项;工业革命确实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但材料中主要表现的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后的情况,而非英国的城市化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中提及的是城市的卫生问题,而非经济发展问题,城市卫生主要关乎城市的面貌和管理,对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排除C项;工业革命后的养殖业发展主要是机械化、大规模的养殖场,而材料中主要涉及的居民私自圈养的猪,不属于工业革命的作用,而是农民的散居习惯,排除D项。
6.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解析:据材料“大众休闲文化”“戏院”“喜剧和音乐剧”“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可得出,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不是逐渐消除,B项错误;工业化开始启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C项错误;欧美工人福利得到保障,开始于二战后福利社会制度的建立,故D项错误。
7.1801~1850年,英国住房压力巨大。19世纪50年代开始,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B.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
C.加速建设福利国家 D.阶级对立的日渐加剧
解析:题干提及工业革命期间,“政府立法制定住房标准,市政机关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鼓励地产开发,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以应对工业化带来城市化的住房紧张问题,故选B项;政府大力干预经济是在二战后,排除A项;题干中“通过市场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可知是商品房,不是福利用房,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排除D项。
8.二战后,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得以推广的直接原因是(  )
A.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B.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C.利润丰厚与企业盲目扩展
D.人口逐步向城市郊区聚集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因此美国地产商与零售商开始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故A项正确;B、C两项不属于直接原因,排除;人口向城市郊区的聚集是“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
9.曼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城市之一,也是英国的第二大城市。下表两则材料反映了曼彻斯特城市发展进程,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材料一 “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1801年已发展到9.5万人,1841年有35万人,成为当时英国第二大城市”
材料二 “曼彻斯特在1794年至1811年,19岁以下的财产类犯罪人数占总犯罪人数的26%,到了1820年至1822年,这一数字则上升为48%”
A.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经济发展导致财产类犯罪猛增
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
D.曼彻斯特城市管理严重滞后
解析: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信息可知,随着曼彻斯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财产类犯罪猛增,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与社会问题并行,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作“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
A.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B.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D.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前的农业技术的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和技术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推动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故答案为C项;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圈地运动在15世纪晚期就开始了,排除D项。
11.1902年,清朝海关规定,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无论东西南北,凡兵船、商船、海关、铁路”,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他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这表明当时( )
A.市民时间观念普遍加强
B.近代化进程存在时空差异
C.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清政府日益重视海关主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代“国内各通商口岸或铁路沿线城市……皆以上海所在时区的时间为准。其他地区仍使用各自的地方时”,中国各地时区有差异,B项正确;材料与时间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资产阶级无关,排除C项;通过材料看不出清政府重视海关主权,排除D项。
12.下表呈现了中国近代后期城市化发展的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国( )
统计时间 城市化率 文献依据
民国初年 21%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1941年
20世纪30年代 28% 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1946年
1949年 17.4% 罗时凡《中国国情大事典》1993年
A.城市化未引起社会关注
B.缺乏城市化的物质基础
C.民国时期研究结论失实
D.城市化受阻于政治环境
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城市化率在提高,而1949年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1949年是解放战争关键的一年,战争影响了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表格中民国初年至20世纪30年代城市化率在提高,表明城市化已经引起相应关注,故A项错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为城市化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错误;据所学可知,民国前期,民族工商业发展较快,城市化率确有一定提高,故C项说法错误。
二、综合题
13.[2023·广东省惠州市期末](12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现代工业兴起之前,作为“生存于农村经济上面”的市镇,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然而,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散布在广袤的乡村地区。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市镇周围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市镇赖以生长的土壤;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
——摘自《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二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兴起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的成因。(6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其全部活力来自周围的农村经济”可知,建立在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据材料一“正是在江南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这些市镇作为新兴的工商业据点”,可知江南农业的发展为市镇经济提供了大量的用于商品交易的农产品,体现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据材料一“各式工匠的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一道,构成了此类市镇经济的主要成分”可知,江南地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成为市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材料一“交汇于市镇的水陆交通,则为市镇输送养料的孔道”可知,江南地区发达的水陆交通为市镇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第(2)问,据材料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可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兴起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开辟了
一系列的通商口岸,成为最先接受西方工业文明的窗口;据材料二“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可知,西方的侵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明,自然经济、传统的华夷观念逐步解体,同时新兴的民族工业在外商刺激下逐步产生,清政府开启了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同时新的城市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和价值观念都对中国传统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近代的城市化进程。
答案:(1)条件: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江南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一个点2分,任答3点即可)
(2)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一个点2分,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