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6 18:3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 伽利略不轻信权威
名师导学
1理清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
2语言特色:
在记叙、描写中穿插议论,凸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是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如:“他专心致志于数学这一行。在那不讲科学的时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他已经发现了一项具有深刻意义的事实: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了学好这种语言,他决意献出自己的一生。”这些议论性语言表现了伽利略热爱科学、追求科学和决心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奉献精神。又如:“伽利略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信权威。他将每一个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查之下。”表现了伽利略勤于思考,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发现真理的道路的科学思想和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记叙中穿插议论性的语言,为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中心意思,赞扬伽利略的精神风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21教育网
3把握重点:
一、伽利略简介
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1564年生于比萨,其父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自幼受父亲的影响,对音乐、诗歌、绘画以及机械的兴趣极浓。他也像父亲一样,不迷信权威。早在比萨大学学医时就对数学和物理产生了浓厚兴趣,1586年发明了浮力天平,1587年他带着关于固体重心计算的论文到罗马大学求见著名数学家和历法家克拉维乌斯教授,大受称赞和鼓励。之后被比萨大学聘任,但是他因为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遭到学院教授及学生的排斥;他又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1609年发明望远镜,用来观察日月星辰,其后又观察到太阳黑子及其运动。他的诸多成就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以致遭到教会的终身监禁。但他开创新科学的意志并未动摇。直到300年后罗马教廷才为伽利略平反昭雪。21·cn·jy·com
二、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记叙了伽利略孩童时代和学生时代的成长道路,以及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并在比萨斜塔上进行自由落体试验的经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攻克难点:
正确理解伽利略的成长道路,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伽利略从小富于幻想,对“天空的音乐”有兴趣。或许正是这丰富的幻想,奠定了他日后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基础。他不轻信权威,将每一个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查下。父亲要他去做一个服装商人,他自己的打算却是“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但是“在那不讲科学的时代里,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因为当时的人们只相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学术研究氛围十分压抑,但伽利略表现出了崇高的奉献精神。他在反对压制的斗争中,学医虽失败了,但在数学上却取得了成功:他在意大利一些知名学者中间“赢得了赫赫英名”,并得到了“当代的亚里士多德”的光荣称号。21cnjy.com
5质询疑点:
一、应如何理解本文的叙事顺序
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孩 ( http: / / www.21cnjy.com )童时对天空感兴趣——十二岁时专心于数学——上大学时学医,背地里钻研数学——学医失败,生活贫困——任比萨大学数学教授,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遭众人反对——斜塔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2·1·c·n·j·y
二、当伽利略做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时,文中描写了观看队伍的庞大,这有什么作用
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响之大;写众人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很浓。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